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公正与基本权利
1
作者 刘建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所确立的获得公正审判权是一项已经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民主国家认可的基本权利。获得公正审判权不仅适用于刑事诉讼,也适用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其他关涉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实质意义上的各种...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所确立的获得公正审判权是一项已经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民主国家认可的基本权利。获得公正审判权不仅适用于刑事诉讼,也适用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其他关涉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实质意义上的各种"争讼"。我们不仅应将公正审判原则作为一项总括性的权利予以重视和论述,还应看到平等受审原则和公开审判原则的独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获得公正审判权 司法公正
下载PDF
论司法信息公开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佶 李龙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33-34,38,共3页
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正密切关注着信息公开法制的发展,司法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虽然已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有关的法律信息公开却没有纳入其中,我国的审判权的行使仍不是十分透明,缺乏对自然人、法... 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正密切关注着信息公开法制的发展,司法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虽然已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有关的法律信息公开却没有纳入其中,我国的审判权的行使仍不是十分透明,缺乏对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司法信息知悉权、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力、法律监督权力的制度保障。本文认为我国亟待建立司法信息公开制度,明确规定法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均应公开,同时规定衡平性的限制性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信息 信息知悉权 获得公正审判权 法律监督权
下载PDF
民事在线诉讼当事人权利保障论
3
作者 叶茂 《研究生法学》 2022年第1期154-162,共9页
民事在线诉讼凭借内嵌于自身的数字技术在司法实践中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并在2022年1月新修订实施的民事诉讼法中正式拥有与线下诉讼同等的效力。技术有用论的加持使得民事在线诉讼施行显得毫无障碍,然从权利保障视角可见其仍在一定程... 民事在线诉讼凭借内嵌于自身的数字技术在司法实践中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并在2022年1月新修订实施的民事诉讼法中正式拥有与线下诉讼同等的效力。技术有用论的加持使得民事在线诉讼施行显得毫无障碍,然从权利保障视角可见其仍在一定程度上侵害当事人权利,即在线庭审冲击传统当事人权利保护原则、混合审理减损当事人程序利益与数字权利侵害风险。溯源困境,不难发现是民事在线诉讼与传统线下诉讼的颉顽,涉及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与技术内嵌诉讼的不稳定。为此,应基于权利保障论来重构民事在线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体系,要点包括以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当事人意志、以必要性原则衡平在线庭审与传统当事人权利保护原则的价值冲突及明确法官的审判者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庭审 异步审理 数字弱势群体 获得公正审判权
下载PDF
智慧司法异化风险的反思与规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单纯 叶茂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0-168,共9页
智慧司法是技术与司法的耦合,逐步形成类案识别、法律论证及争端解决等类型的裁判应用场景。归根结底,智慧司法是技术在司法场域的应用,其内嵌技术的本源性缺陷因技术认知、技术之恶与技术权力,异化为权利被侵害的风险,表现为主体弱化... 智慧司法是技术与司法的耦合,逐步形成类案识别、法律论证及争端解决等类型的裁判应用场景。归根结底,智慧司法是技术在司法场域的应用,其内嵌技术的本源性缺陷因技术认知、技术之恶与技术权力,异化为权利被侵害的风险,表现为主体弱化、算法歧视与数字鸿沟。鉴于上述风险点,以权利衡平权力、人机耦合为理论范式,对应智慧司法系统的投用全流程,建构伦理与道德的设计审查、裁量标准的统一性尺度、增强算法决策的可解释性与重构责任分配规则的权利保护新体系,应当作为规制智慧司法异化风险的可行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司法 获得公正审判权 算法异化 基本权利保护
原文传递
国家人权行动规范的牵引力与推动力
5
作者 朱桐辉 蔡胜宾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1,共11页
第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第二部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共涉及了八项权利,与刑事诉讼法落实有着紧密关系的是前三项权利——人身权、被羁押者权与获得公正审判权,其文本约2000余字,共22条。第二期《国... 第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第二部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共涉及了八项权利,与刑事诉讼法落实有着紧密关系的是前三项权利——人身权、被羁押者权与获得公正审判权,其文本约2000余字,共22条。第二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这三项权利的结构相同,也有22条,约1700余字。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第二项权利吸收进了第一项,共25条,约1500余字。它们均在相应的时段成为了落实这些权利的政策性、牵引性甚至强制性的规范,已具备了较强的法律规范效力,应被界定为"行动规范"。通过对它们的类型化分析,能发现其文本制定上的可取与不足之处。这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九年来,这几项重要权利的保障取得了不少成绩,彰显了人权行动的政府与国家责任、人权行动需尊重本国现实与主权而渐进推行的重要性。同时,其实施也反映了那些经常侵犯公民权利行为的顽固性。而对此的原因分析,有利于揭示下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草拟重点与行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行动计划 行动规范 人身权 被羁押者权 获得公正审判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