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2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脱贫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农户获得感生成的实践理性——以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戈奎村为例
1
作者 唐国松 《中国市场》 2024年第31期90-93,共4页
“获得感”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评价精准扶贫以来成效的重要尺度和标准。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再次提到“获得感”一词,“获得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文章在绿春县戈奎村田... “获得感”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评价精准扶贫以来成效的重要尺度和标准。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再次提到“获得感”一词,“获得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文章在绿春县戈奎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布迪厄的实践理性理论探究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类获得感的生成机理,认为农户获得感是需要从精准扶贫以来的社会结构内化为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当下,政府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获得感 经济获得感 文化获得感 社会获得感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红 陈滟铭 王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7-356,共10页
【目的】在界定农民获得感内涵的基础上,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假说。【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与县域宏观匹配数据实证探究数字乡村建设是否对农民获得感存在影响,结论通过内生性和多种稳健... 【目的】在界定农民获得感内涵的基础上,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假说。【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与县域宏观匹配数据实证探究数字乡村建设是否对农民获得感存在影响,结论通过内生性和多种稳健性检验。【结果】1)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获得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民客观获得的维度,而非农民主观获得感的维度;2)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强化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客观获得的正向影响;3)数字乡村建设对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群体获得感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加大数字乡村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确保农民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民客观获得与主观获得感的双提升。同时,还需注重农民的心理建设,提高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精准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获得感 客观获得 主观获得感 农民获得
下载PDF
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悦 周正 周静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2期77-87,共11页
作为乡村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与持续动力,乡村青年教师承担着振兴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任。切实的获得感是增进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坚定乡村青年教师教育信念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研究通过修正德尔菲法与层次... 作为乡村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与持续动力,乡村青年教师承担着振兴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任。切实的获得感是增进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坚定乡村青年教师教育信念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研究通过修正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建构了包含“生存保障获得感”“关系归属获得感”“自我发展获得感”3个一级指标、“物质经济获得感”“政策保障获得感”“社会交往获得感”“公共文化获得感”“社会声望获得感”“专业成长获得感”“职业成就获得感”7个二级指标及28个相应三级指标的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提升理路:完善物质保障,推进差异化教师激励政策;整合关系归属,锚定人性化社会需要;保持自我发展,合理规划未来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青年教师 获得感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守正与创新:基于获得感理论打造现代测量学高效课堂
4
作者 张静 邓超 +1 位作者 邓勇 范百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2-316,共5页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波涛汹涌的高等教育革命,现代测量学教学在遵循测量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达到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是本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波涛汹涌的高等教育革命,现代测量学教学在遵循测量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达到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是本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以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领域的新需求为导向,面向现有课程教学存在的痛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深入探索,提出了强化时代主题融入、提升学生课程获得感、培养工程素养和回归朴素课堂等四项教学改革措施。并采取BOPPPS教学模式构建理论教学,基于获得感理论,打造了“四度”高效课堂,极大地满足了测绘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测量学 守正创新 学生获得感 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居民健康获得感问卷编制及信效度评价
5
作者 伍如昕 赵慧敏 +1 位作者 蔡嘉欣 杨燕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4-240,共7页
目的:初步编制居民健康获得感测量问卷,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探索居民健康获得感的内涵和结构并编制初始测量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和回收问卷,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探... 目的:初步编制居民健康获得感测量问卷,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探索居民健康获得感的内涵和结构并编制初始测量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和回收问卷,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等多种统计分析;利用AMOS 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构建的模型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程度。结果:居民健康获得感问卷包括支持条件、健康基础、自我认知3个维度共12个条目。研究编制的居民健康获得感测量问卷信效度良好,各分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在0.832~0.870之间,整体问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50;结构模型拟合指标良好,χ^(2)/df为2.214,CFI、NFI、TLI等拟合数据基本在0.9以上,RMSEA值为0.051,所有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在0.7以上,各维度的组合信度CR值都在0.8以上、AVE值均在0.5以上,居民健康获得感与校标变量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r=0.289,P<0.01)。结论:编制的3维度12题项测量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较好反映居民健康获得感的内涵和结构,可作为测量我国居民健康获得感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健康获得感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三峡库区乡村发展主体获得感现状及提升路径——基于重庆巫溪长红村的个案
6
作者 范春 李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让人民有较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党和国家新时期治国理政的伟大方略。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获得感如何?文章选取库区的重庆巫溪县长红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得感问... 让人民有较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党和国家新时期治国理政的伟大方略。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获得感如何?文章选取库区的重庆巫溪县长红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得感问卷调查和会见座谈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该村三类主体获得感的差异性,探寻导致这种差异的内外因素,并提出提升不同主体获得感的实施路径:增强个体发展能力,激发获得感提升的内生动能;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夯实获得感提升的经济基础;优化乡村治理模式,确立获得感提升的组织体制机制;持续推进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营造获得感提升的宽松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乡村发展主体 获得感差异 提升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
作者 张正 高严 骆建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检验教学要素、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教学要素、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参与的中介效用显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的总效用中占比分别... 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检验教学要素、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教学要素、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参与的中介效用显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学生需求对思政课获得感的总效用中占比分别为67%、46%、35%、36%。高校应聚焦问题激发学生需求,强化思政课认同感;围绕学生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立足实践引导学生参与,提升思政课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获得感 学生参与 教学要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获得感理论模型与量表编制
8
作者 邓彩艳 金盈楹 +3 位作者 高舒雅 杨倩颖 刘伟方 王瑛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67-574,共8页
目的:旨在构建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编制适合的获得感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人民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初测问卷题项,然后分别进行了初测和正式施测,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 目的:旨在构建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编制适合的获得感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人民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初测问卷题项,然后分别进行了初测和正式施测,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的拟合度并确定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获得感的正式量表。结果:(1)本研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人民获得感的5个因子: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社会获得感、文化获得感、生态获得感,累积解释总变异的65.008%;(2)正式量表包含5个维度30个题项,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人民获得感五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2.93,P<0.001,TLI=0.923,CFI=0.930,RMSEA=0.057);(3)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57,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897、0.838、0.896、0.801、0.913,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4)量表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小于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各维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具有一致性,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正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评估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的获得感,对提升人民获得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建设 人民获得感 理论模型 量表编制
下载PDF
学情视角下大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探究
9
作者 金辉 李支东 周潇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大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是衡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学习动机、学习氛围、学习资源是具有代表性的学情因素,引入学习投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有利于系统探究学情因素对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的影响机理。基... 大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是衡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学习动机、学习氛围、学习资源是具有代表性的学情因素,引入学习投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有利于系统探究学情因素对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的影响机理。基于对497名江苏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学习氛围显著正向影响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学习投入在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学习氛围与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既正向调节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学习氛围与学习投入间的关系,又正向调节学习投入在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学习氛围与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因素 学习投入 学业自我效能 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
下载PDF
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基于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高品质生活实现路径研究
10
作者 黄新华 吴小彤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高品质生活是人民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体现,创造高品质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坚实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的获得感;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以普惠可及的公共服务厚植人民的幸福感;实现高效能治理,以治理效能的提升筑牢人民... 高品质生活是人民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体现,创造高品质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坚实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的获得感;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以普惠可及的公共服务厚植人民的幸福感;实现高效能治理,以治理效能的提升筑牢人民的安全感。探讨基于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现路径,有助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转化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生活 获得感 幸福 安全
下载PDF
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驱动机制与策略选择
11
作者 张平 商晨阳 《学术交流》 2024年第8期134-147,共14页
社区居民获得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关键衡量指标,也映射着社区治理的健全水平和实际效果。基于社会质量理论和开放式问卷访谈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社区居民获得感的驱动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社区管理服务(0.412)、... 社区居民获得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关键衡量指标,也映射着社区治理的健全水平和实际效果。基于社会质量理论和开放式问卷访谈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社区居民获得感的驱动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社区管理服务(0.412)、基础设施及环境(0.265)、邻里关系(0.239)、社区党建引领(0.177)、群众参与(0.134)。因此,应当着力优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及环境,创新邻里关系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拓展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获得感 社会质量
下载PDF
政治信任:基层民主何以提升农民获得感?——基于粤黔省际比较
12
作者 郑方辉 管敬韬 陈磊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5-16,共12页
乡村民主自治是基层民主及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体现,折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民主自治的本质是农民广泛和深度参与,参与重在获得。以结果为导向,其终端衡量指标莫过于农民的获得感。基于此理念,遴选“四个民主”为基层(乡村)民主... 乡村民主自治是基层民主及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体现,折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民主自治的本质是农民广泛和深度参与,参与重在获得。以结果为导向,其终端衡量指标莫过于农民的获得感。基于此理念,遴选“四个民主”为基层(乡村)民主自治的度量指标,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迥然不同的粤黔两省的现实场景,依据抽样调查数据,检验其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其一,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信任度是乡村民主自治及提升农民获得感的主要变量,基层民主自治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存在省份差异,该差异性尤其反映于“民主管理”之中;其二,农民的信任度越高,获得感及其省份差异性愈大;其三,针对主要变量,乡贤能人参与治理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存在“倒U型”趋势。基于上述结果,以民主自治驱动农民获得感提升,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实际精准定位基层治理目标,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升女性参与度,以乡贤能人发挥示范效应,以智治赋能强化民主监督,以农民有序政治参与优化民主协商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主自治 农民获得感 农民参与 政治信任 基层民主制度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的提升路径——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实证数据
13
作者 马德龙 郑德峥 孙思雨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探索大思政视野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实证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课程思政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在知识满足感、情感共鸣感、习惯成就感和信念充实感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为探索大思政视野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实证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课程思政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在知识满足感、情感共鸣感、习惯成就感和信念充实感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知识满足感在课程思政获得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情感共鸣感和习惯成就感。建议强化知识满足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促进情感共鸣感和习惯成就感的发展,增强信念充实感和整体课程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获得感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公共服务获得感研究的热点、演进与展望——基于2015-2023年文献的计量分析
14
作者 芦刚 范博文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
获得感作为衡量公共服务绩效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成为学界开展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2015-2023年的公共服务获得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关于公共服务获得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内涵探究、实地调查研... 获得感作为衡量公共服务绩效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成为学界开展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2015-2023年的公共服务获得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关于公共服务获得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内涵探究、实地调查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公共服务的微观领域上。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服务获得感研究的深化,但仍然存在测量工具权威性不足、缺乏跟踪调查以及实践导向较弱等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围绕理论内涵探讨、统一测量工具以及明晰影响因素等方面,并将研究的落脚点置于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获得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镜像理论的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建构路径探析
15
作者 李娜 《高教论坛》 2024年第6期1-4,87,共5页
研究从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出发,基于镜像理论探究如何构建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揭示了镜像理论下的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建构逻辑,阐释了通过构建多重课程思政教育“他者”嵌套的传播网络构建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的路径,即结合... 研究从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出发,基于镜像理论探究如何构建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揭示了镜像理论下的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建构逻辑,阐释了通过构建多重课程思政教育“他者”嵌套的传播网络构建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的路径,即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专业特点,突破教师单一选材界限,调动学生成为挖掘“思政吸引物(他者)”的主体;赋予学生话语权,培养并挖掘意见领袖,构建由“师-生”和“生-生”初级群体构成的多元“他者”传播网络;规范考评体系,使之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他者”,与考评挂钩调动学生主动性;创造岗位实践并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进思想认识的强化与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理论 课程思政教育 获得感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徐姗姗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6-95,共10页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前期专家访谈,提出了学生层面、教师层面、课堂层面、学校层面的十六个可能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前期专家访谈,提出了学生层面、教师层面、课堂层面、学校层面的十六个可能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具有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好学精神、价值认同和思政标兵树立。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三个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好学精神;满足学生的现实利益需求以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在学校层面开展思想标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权力距离信念对民宿顾客获得感影响研究
17
作者 罗景峰 杨敖 《统计与管理》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顾客获得感对于民宿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民宿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为此,本文依据权力距离理论,从顾客文化价值观和心理感知视角出发,以权力的社会距离为中介变量、以主客互动为调节变量,基于453名民宿顾客问卷数据,采用多元统... 顾客获得感对于民宿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民宿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为此,本文依据权力距离理论,从顾客文化价值观和心理感知视角出发,以权力的社会距离为中介变量、以主客互动为调节变量,基于453名民宿顾客问卷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顾客的权力距离信念对其获得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顾客权力距离信念负向影响顾客获得感;相互依赖、亲密关系和解释水平在权力距离信念影响顾客获得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客互动在权力距离信念影响相互依赖、亲密关系以及顾客获得感的过程中均起正向调节作用;主客互动在权力距离信念影响解释水平的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该研究有助于帮助民宿主深层次理解顾客心理感知与需求,精准化提高顾客幸福感与获得感,促进中国民宿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距离信念 顾客获得感 乡村旅游 主客互动 乡村民宿
下载PDF
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居民获得感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计划单列市的比较分析
18
作者 原光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以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获得感为核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探究服务供给与居民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研究结果显示,计划单列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居民获得感在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部环境型”最高,“资金节约型”次之,“资金依赖型”... 以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获得感为核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探究服务供给与居民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研究结果显示,计划单列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居民获得感在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部环境型”最高,“资金节约型”次之,“资金依赖型”最低。青岛基本公共服务在便利感、质量感和持续感等方面较有潜力,可以从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流程、健全反馈机制和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切入,全面优化供给,增强居民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居民获得感 评价指标 服务供需
下载PDF
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的价值、维度与推进
19
作者 艾娟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是指向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能力获得以及基于获得的心理体验。关注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对于课程建设以及思政育人的纵深发展与实效突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转向受教育者的视角,主要关注的是知识能... 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是指向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能力获得以及基于获得的心理体验。关注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对于课程建设以及思政育人的纵深发展与实效突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转向受教育者的视角,主要关注的是知识能力等具体性获得、价值态度等素养性获得,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三个维度。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凝聚课程思政育人主线,构建专业思政融合体系,发挥多门课程协同育人的积极成效,以提高受教育者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的凝练性、丰盈性与整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获得感 受教育者 专业课程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20
作者 吴素红 陈庆宾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美好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和教育效果的检验器。教育实践主体性和交互性发挥不充分,教育内容供给思想力与感召力表达不平...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美好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和教育效果的检验器。教育实践主体性和交互性发挥不充分,教育内容供给思想力与感召力表达不平衡,教育队伍建设专业化与时代化体现不明显,教育环境多维化与多元化融合不顺畅等是影响获得感提升的现实困境。应从教育供给、教育环境和教育队伍建设出发,构建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生态,破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以提升大学生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