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刊本《西厢记》中的莺莺像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筱梅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0期27-31,共5页
明刊插图本《西厢记》附有崔莺莺画像约20种,这些画像的作者大都题为陈居中、唐伯虎、陈洪绶等著名画家。根据画史文献,这些画家的确都曾绘制过莺莺像,但明刊插图多为冒名仿作。从文学人物到人物图像,画家们根据文本,结合自身情感需求... 明刊插图本《西厢记》附有崔莺莺画像约20种,这些画像的作者大都题为陈居中、唐伯虎、陈洪绶等著名画家。根据画史文献,这些画家的确都曾绘制过莺莺像,但明刊插图多为冒名仿作。从文学人物到人物图像,画家们根据文本,结合自身情感需求与时代审美风尚,对崔莺莺进行了重塑,而这些图像在构图与人物造型等方面也凸显了供读者观看的视觉特点,观赏性日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莺莺像 重塑 观赏性
下载PDF
明刊本《西厢记》“莺莺像”版画插图探寻
2
作者 周亮 《创意与设计》 2022年第6期71-76,共6页
本文通过明刊本《西厢记》中莺莺像的梳理,并廓清几种类别,结合莺莺像的绘刻的作者,对其造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莺莺像在接受众芳书斋刊本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呈现不同风貌这一事实。
关键词 莺莺像 《西厢记》 版画插图 明代
下载PDF
陈洪绶《莺莺像》插图对“祖本”的继承与再造
3
作者 温巍山 《书画艺术》 2015年第2期22-24,共3页
陈洪绶酷爱戏曲,曾前后两次为《西厢记》创作插图,两次都绘制了卷首像《莺莺像》。特别是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张深之正北西厢秘本》(以下简称《张本西厢》)插图,是老莲插图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无论从构图、造型、线性以及受... 陈洪绶酷爱戏曲,曾前后两次为《西厢记》创作插图,两次都绘制了卷首像《莺莺像》。特别是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张深之正北西厢秘本》(以下简称《张本西厢》)插图,是老莲插图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无论从构图、造型、线性以及受众的观看审美、商业需求等各个方面,都表现的十分成熟,图式的唯美和线性的“方圆结合、刚柔相济”,都标志着画家的插图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图 莺莺 继承 祖本 《西厢记》 代表作品 商业需求 刚柔相济
下载PDF
《莺莺传》和《西厢记》中主要人物的发展变化刍议
4
作者 杨笑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36-38,共3页
在我国历史文化体系中,元杂剧是讲述不同人物故事和社会现状的重要文学载体,中唐时期元稹创作《莺莺传》,该传奇讲述了家境贫寒的书生张生与没落贵族少女崔莺莺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人物特点鲜明。到了元代时期王实甫在《莺莺传》以及其... 在我国历史文化体系中,元杂剧是讲述不同人物故事和社会现状的重要文学载体,中唐时期元稹创作《莺莺传》,该传奇讲述了家境贫寒的书生张生与没落贵族少女崔莺莺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人物特点鲜明。到了元代时期王实甫在《莺莺传》以及其他传奇小说、戏剧作品的基础之上,创作了《西厢记》,该杂剧是我国戏曲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作品。虽然两部作品在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方面基本一致,均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在具体内容、人物形象上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本文围绕《莺莺传》和《西厢记》中主要人物的发展变化进行探究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西厢记》 人物形象 变化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唐传奇弃妇母题研究——以《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为例
5
作者 洪越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弃妇形象由来已久。唐传奇中的《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书写了相似的弃妇主题,在情节设定的类型模式、人物形象的对比映衬和视角悬念的综合运用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展现出这一时期唐代爱情传奇叙事技巧的成熟与完备。《...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弃妇形象由来已久。唐传奇中的《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书写了相似的弃妇主题,在情节设定的类型模式、人物形象的对比映衬和视角悬念的综合运用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展现出这一时期唐代爱情传奇叙事技巧的成熟与完备。《霍小玉传》和《莺莺传》以“绢帛”“女萝”“玉环”等特殊物象表现弃妇情感的意象化隐喻,以叙事时间、叙事空间的变换剖析弃妇心理的叙事化表达和弃妇自身命运所体现的警世化内涵一起构成唐传奇弃妇母题的文化意蕴,进而反映唐代传奇的总体叙事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妇母题 《霍小玉传》 莺莺传》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元稹《莺莺传》张生形象新解
6
作者 孔纤纤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4-6,共3页
元稹的唐传奇《莺莺传》,主要讲述寒苦书生张生发迹之后抛弃没落贵族小姐崔莺莺的故事。当今许多人批评张生是位十足的负心汉,就连作者元稹也因《莺莺传》张生一角被质疑人品,但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张生抛弃崔莺莺,真的算是始乱终弃的... 元稹的唐传奇《莺莺传》,主要讲述寒苦书生张生发迹之后抛弃没落贵族小姐崔莺莺的故事。当今许多人批评张生是位十足的负心汉,就连作者元稹也因《莺莺传》张生一角被质疑人品,但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张生抛弃崔莺莺,真的算是始乱终弃的行为吗?本文就作家元稹的生平经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回归文章本身来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引起对“张生”形象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生 元稹 莺莺传》 始乱终弃 负心汉
下载PDF
从《莺莺传》的多重矛盾解读莺莺形象
7
作者 林依如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2期4-6,共3页
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从唐传奇的文体特征出发解读文本,《莺莺传》中存在着多重矛盾,主要包括:现实和文本之间“莺莺”身份对立的矛盾;“情”与“礼”的矛盾;“诗”与“史”互证的矛盾。这些矛盾是深入解读莺莺形象的关... 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从唐传奇的文体特征出发解读文本,《莺莺传》中存在着多重矛盾,主要包括:现实和文本之间“莺莺”身份对立的矛盾;“情”与“礼”的矛盾;“诗”与“史”互证的矛盾。这些矛盾是深入解读莺莺形象的关键。莺莺是一个十分立体的人物,其性格随情节的变化而有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形象 唐传奇文体 矛盾
下载PDF
达斡尔族《莺莺传》与《满汉合璧西厢记》关系考述
8
作者 吴刚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4,113,共12页
文章介绍了达斡尔族《莺莺传》作者及其抄本的情况,考证了达斡尔族《莺莺传》与《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精译六才子词》、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满汉合璧西厢记》、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本《满汉合璧... 文章介绍了达斡尔族《莺莺传》作者及其抄本的情况,考证了达斡尔族《莺莺传》与《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精译六才子词》、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满汉合璧西厢记》、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本《满汉合璧西厢记》、蒙古文译本《西厢记》的关系,认为达斡尔族《莺莺传》来源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满汉合璧西厢记》,进一步比较了达斡尔族《莺莺传》与《满汉合璧西厢记》的关系。敖拉·昌兴的《莺莺传》说明了达斡尔族与满族、汉族存在着复杂的多层次文化交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莺莺传》 《满汉合璧西厢记》 敖拉·昌兴
下载PDF
《莺莺传》叙事艺术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祖国颂 林继中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唐传奇《莺莺传》在叙事方面表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性:矛盾的人物形象,镜像化的人物关系,叙事空白的表意形式,以及"诗"与"史"的内外结构互补。这使小说在唐代传奇文学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
关键词 莺莺传》 叙事特点 结构互补 诗性思维
下载PDF
《莺莺传》是元稹自寓──兼与吴伟斌先生商榷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占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5-69,共5页
《莺莺传》为元稹自寓的观点,学术界早有公论,但尚有系统论证的必要。对照元稹与“张生”,相合之处有三;对照元稹的其他作品,也有三篇可断定为是写其与莺莺之情的。这些都可证明《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此外,吴伟斌先生... 《莺莺传》为元稹自寓的观点,学术界早有公论,但尚有系统论证的必要。对照元稹与“张生”,相合之处有三;对照元稹的其他作品,也有三篇可断定为是写其与莺莺之情的。这些都可证明《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此外,吴伟斌先生《关于元稹婚外的恋爱生涯》一文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元稹 张生形象 古代小说 自寓说 唐代
下载PDF
《莺莺传》爱情悲剧新解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自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703-709,共7页
对元稹《莺莺传》爱情悲剧的认识,学界一直采纳社会学分析方法,认为张生因婚得仕而对莺莺始乱终弃。遗憾的是这种结论带有较重的主观臆测成分,难以完全令人信服。从人物精神性格分析来看,崔张的爱情悲剧源于二人的性格差异,作品自始至... 对元稹《莺莺传》爱情悲剧的认识,学界一直采纳社会学分析方法,认为张生因婚得仕而对莺莺始乱终弃。遗憾的是这种结论带有较重的主观臆测成分,难以完全令人信服。从人物精神性格分析来看,崔张的爱情悲剧源于二人的性格差异,作品自始至终都在暗示张生的疑惑心理,以至于最终在疑惑中寻求突围与逃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爱情悲剧 精神性格
下载PDF
《莺莺传》在宋元时期的流变及题旨差异性刍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雪 沈文凡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5期90-96,共7页
唐传奇《莺莺传》流传数百年,从宋代秦观、毛滂《调笑令》、赵令畴《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西厢记》,经历了从本事缘起,因袭发展,根本改造的演化过程,到元杂剧《西厢记》已定型臻于成熟。由于作品产生的客观时代背景,作家主... 唐传奇《莺莺传》流传数百年,从宋代秦观、毛滂《调笑令》、赵令畴《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西厢记》,经历了从本事缘起,因袭发展,根本改造的演化过程,到元杂剧《西厢记》已定型臻于成熟。由于作品产生的客观时代背景,作家主观思想心态的及经历,文学接受的欣赏习惯与心理态势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些作品的思想题旨以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形成了西厢故事深厚的艺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流变 思想题旨 差异性 成因
下载PDF
古典爱情的现代演绎:《伤逝》与《莺莺传》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剑华 李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8-42,共5页
鲁迅小说《伤逝》的故事情节,大胆借鉴了《莺莺传》的叙事模式,并将现代青年的"恋爱自由",纳入到传统"私奔"现象去加以思考,进而深刻表达了鲁迅对现代思想启蒙的困惑与绝望。
关键词 《伤逝》 莺莺传》 自由恋爱 私奔现象 现代遮蔽 启蒙绝望
下载PDF
《莺莺传》的故事模式及男性意识透视 被引量:5
14
作者 窦春蕾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98-100,110,共4页
元稹不仅是中唐极负声誉的诗人,而且是传奇小说的创作高手,他的《莺莺传》不仅在当时就引起轰动,而且影响远播后世。以它为蓝本的改编作品以不同的文艺形式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的景致,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 元稹不仅是中唐极负声誉的诗人,而且是传奇小说的创作高手,他的《莺莺传》不仅在当时就引起轰动,而且影响远播后世。以它为蓝本的改编作品以不同的文艺形式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的景致,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围绕《莺莺传》的创作动机、人物原型、写作时间、审美价值、艺术成就等问题展开的长期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悬浮在小说中的仍有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不能尽然消释,还有待于转换视角进行新的思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故事模式 男性意识 父权社会
下载PDF
从唐元士人境遇看张生形象的转型——《莺莺传》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娟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8,134,共4页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张生形象有一个明显的转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人生追求的侧重点由功名仕途转为爱情婚姻;二、在爱情中由主动者变为被动者。导致这种转型的原因主要与唐元两代士人迥然不同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就元代...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张生形象有一个明显的转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人生追求的侧重点由功名仕途转为爱情婚姻;二、在爱情中由主动者变为被动者。导致这种转型的原因主要与唐元两代士人迥然不同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就元代士人而言,他们无论在科举仕途上还是在爱情婚姻上都举步维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西厢记》 张生 元代士人现状
下载PDF
“望”与“既望”究竟指什么时间?——从元稹《莺莺传》谈权威辞书的一个释词错误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相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5-158,共4页
长时期以来,权威辞书均以为:“望”指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但古代文献资料表明,“望”与“既望”实际可指同一天,均可以指农历十四、十五、十六日甚至十七日。
关键词 既望 农历 莺莺传》
下载PDF
《西厢记》莺莺形象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雪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7-98,共2页
《西厢记》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作者王实甫以写实的笔法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对女主人公崔莺莺的刻画更为成功。《西厢记》自面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
关键词 莺莺 追求 反抗 叛逆
下载PDF
《莺莺传》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成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莺莺传》具有两个突出的美学特征,即诗性审美与悲剧质性,而这两种美学特征与唐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代诗歌繁荣、开放、豁达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门第观念等都是《莺莺传》美学特征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莺莺传》 诗性审美 悲剧质性 文化成因
下载PDF
歌妓身份与《莺莺传》的悲剧精神 被引量:1
19
作者 柏红秀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5-198,共4页
关于《莺莺传》中莺莺的社会身份存在着三种说法,其中娼妓说最受学者关注,也最为合理。实际上,用歌妓来表达莺莺的社会身份较之娼妓更为准确。莺莺的歌妓身份是小说悲剧精神的根源。
关键词 莺莺传》 莺莺 歌妓身份 悲剧精神
下载PDF
崔莺莺性心理探赜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峰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79-83,共5页
元稹《莺莺传》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小说经典,它所塑造的崔莺莺形象给读者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象。莺莺为什么"先拒后奔"?张生身边的朋友有的认同张生的"尤物"惑人论;有的则不同意他的自我辩护,"所善杨... 元稹《莺莺传》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小说经典,它所塑造的崔莺莺形象给读者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象。莺莺为什么"先拒后奔"?张生身边的朋友有的认同张生的"尤物"惑人论;有的则不同意他的自我辩护,"所善杨巨源"就认为是"风流才子多春思",才使莺莺成了"肠断萧娘",责任在张生的引诱。宋人多赞同杨巨源的看法,秦观与毛滂的《调笑转踏.莺莺》,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一致同情莺莺的不幸,指责张生的薄情。他们的分歧集中于认定事件责任人上面,对事件发生的动机和当事人的心理并未予以关注。元以后,由《莺莺传》发展而来的王实甫《西厢记》风靡大江南北,《莺莺传》本身已少有人关注了。近代以来,古代小说研究者得出了统一结论:"先拒后奔"是莺莺冲破封建礼教的精神桎梏,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在"情"与"礼"的斗争中勇敢拥抱"情"的表现。这样的结论见诸《牡丹亭》,见诸《红楼梦》,见诸许许多多的古代言情作品,几乎成了大部分古代言情作品的标准答案。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么多作品从同一个模子里铸出,它们的个性是什么?经典作品、典型形象的"这一个"何在?如果我们承认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那么就不能笼统地套用一种预设模式来框定,而应从作品本文出发,具体分析其情境和意蕴。目前还没有从性心理角度考察《莺莺传》中莺莺"先拒后奔"行为的研究成果。该行为是莺莺的性羞涩心理及其克服的表现。"先拒后奔"是《莺莺传》的核心情节,如何诠释这一情节,对理解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和艺术特色至为关键。《莺莺传》通过"先拒后奔"这个情节,不仅明确而坦然地交代了男女性欲求这个基本事实,而且将建立在欲的基础上的情准确、生动、真切地传达出来,这正是它的成熟、伟大之处。以具体现象,特殊事件,探索欲望与羞耻之间矛盾冲突,艺术而真实地揭示了人类生活中情与礼冲突的永恒性和广泛性,激起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体验。集中而全面地刻画出莺莺的性格特征,使一个受困于欲望、情感、羞怯、德行的人物形象清晰饱满地从纸上立在读者面前。以它为中心、为高潮,将前后描写绾结起来,由性的渴望过渡到情的缠绵,使作品的结构完整、均衡,体现了精致的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莺莺传》 先拒后奔 性羞涩 情与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