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基因RAG1部分序列探讨菊头蝠科和蹄蝠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1.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支持它们是两个平行科的结论。2.马铁菊头蝠是菊头蝠科中第一个独立出来的亚分支,与其余8种菊头蝠的亲缘关系最远;Rhinolophus sp.与大菊头蝠聚合为一支,推测Rhinolophus sp.可能是大菊头蝠,或者是大菊头蝠的近缘种,它们是继马铁菊头蝠之后分离出来的第二亚分支;中华菊头蝠、栗黄菊头蝠、中菊头蝠聚合为第三亚分支,贵州菊头蝠、大耳菊头蝠、菲菊头蝠聚合为第四亚分支,此两分支形成姊妹群。3.在蹄蝠科的亚分支中,三叶蹄蝠、小蹄蝠、普氏蹄蝠依次分离出来,最后分出的是大蹄蝠和中蹄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因RAG1 菊头蝠科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RAG2部分序列探索菊头蝠总科、蝙蝠科和鞘尾蝠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翼手目(菊头蝠总科、蝙蝠科以及鞘尾蝠科)16种19个个体的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2)部分序列,长度为730~760 bp.结合从Genbank中提取的翼手目3科14个体的RAG2序列,通过构建贝叶斯(Baye...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翼手目(菊头蝠总科、蝙蝠科以及鞘尾蝠科)16种19个个体的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2)部分序列,长度为730~760 bp.结合从Genbank中提取的翼手目3科14个体的RAG2序列,通过构建贝叶斯(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树对翼手目种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菊头蝠总科中,菊头蝠科和蹄蝠科是两个独立的科,且在蹄蝠科中,大蹄蝠、中蹄蝠、普氏蹄蝠3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蝙蝠科中的南蝠属与棕蝠属是姊妹群;长翼蝠亚科应提升为长翼蝠科.此外,鞘尾蝠科与犬吻蝠科形成姊妹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因RAG2 鞘尾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长白山区的兽类资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伯然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0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就长白山区兽类的种类组成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并根据历年来毛皮收购资料分析了资源在产量上的反映.同时,对某些珍稀动物及经济动物的数量情况也作了介绍.
关键词 种类组成 长白山区 大林姬鼠 动物群 食肉目 鼠亚 菊头蝠科 大棕 数量情况
下载PDF
青州野生兽类调查初报
4
作者 丛建国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988年第S1期90-92,共3页
青州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但兽类资源尚未见到专门报告.为了查清青州地区的兽类资源,以便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我们于1982年至1986年对青州地区的兽类进行了初步调查.
关键词 调查初报 相对数量 菊头蝠科 兔形目 仓鼠 人类活动 食肉目 黑线姬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