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对照
1
作者 李福兴 余水莲 +1 位作者 江桂华 夏爽(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是由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成分组成的原发性低级别肿瘤,表现出双相分化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能够反映其基本的病理改变。肿瘤强化方式与瘤体实性区分布及血供密切相关,多模态MRI影像检查对于准确诊断RGNT...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是由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成分组成的原发性低级别肿瘤,表现出双相分化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能够反映其基本的病理改变。肿瘤强化方式与瘤体实性区分布及血供密切相关,多模态MRI影像检查对于准确诊断RGNT至关重要。综述RGNT的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形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特征
2
作者 范冲竹 魏雪敏 +3 位作者 张振斌 史涛 李智 李海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讨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r with multilayered rosettes,ETMR)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9例ETMR的临床资料及生存随访数据,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Syn、LIN28A、vimentin、GFAP、Olig2... 目的探讨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r with multilayered rosettes,ETMR)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9例ETMR的临床资料及生存随访数据,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Syn、LIN28A、vimentin、GFAP、Olig2、S-100、INI1、H3K27me3及Ki67等表达,使用FISH检测C19MC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ETMR中男性6例,女性3例,男女比为2∶1;幕上7例,幕下2例,其中位于脑干者影像学表现类似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组织学形态表现为伴广泛神经毡和真性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4例,室管膜母细胞瘤3例,髓上皮瘤2例。免疫表型:LIN28A、Syn、vimentin均阳性,GFAP、CK不同程度阳性,BRG1、INI1和H3K27me3均表达保留,Ki67增殖指数为40%~70%。8例FISH检测出C19MC基因扩增。4例全切肿瘤,2例部分切除肿瘤,1例手术活检,2例手术方式不详;7例手术后辅助治疗。4例发生脑脊膜播散,但无颅外转移。随访时间0~36个月,总生存期36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8例死亡。结论ETMR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少数病例可发生于脑干并表现为DIPG的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多样,基因变异以C19MC基因扩增常见;肿瘤生物学行为高度侵袭性,预后极差,组织学形态联合LIN28A免疫组化检测及C19MC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多层菊形团成的胚胎性肿瘤 LIN28A C19MC 预后
下载PDF
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
3
作者 张超 张钧蕾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T_(1)WI呈等低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DWI显示病灶均未见扩散受限。其中1例呈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环形强化,1例呈完全囊性改变,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显微镜下见分化良好的神经细胞及胶质成分共存,其中神经细胞形成菊形团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胶质成分呈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存在Syn、GFAP、S-100等阳性。结论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较罕见,MRI表现中DWI及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确诊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形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5例颅内伴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临床诊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曾艳 吴志明 +2 位作者 董佑红 王长英 张冬冬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99-304,共6页
目的 介绍颅内伴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TMR)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临床结局,为该类罕见肿瘤的临床诊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01月—2020年06月收治的ETMR患儿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发病... 目的 介绍颅内伴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TMR)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临床结局,为该类罕见肿瘤的临床诊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01月—2020年06月收治的ETMR患儿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发病部位、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本中心4年内共收治5例患儿,其中男孩4例,女孩1例。患儿发病年龄在(16~66)个月,常见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5例患儿均行手术+化疗,1例追加辅助放疗。截至随访时间,2例患儿因疾病进展死亡,3例存活。结论 ETMR高度恶性,我国儿童发病年龄较小,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C19MC基因扩增状态和LIN28蛋白的表达水平。该病早期死亡率高,手术联合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辅助放疗也可使部分患儿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多层细胞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 手术 辅助化疗 放疗
下载PDF
婴幼儿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五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希文 吴慧莹 +3 位作者 朱敏 林锦荣 曹亚先 杨鉴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4期299-303,共5页
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本文报道了5例婴幼儿颅内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颅脑MRI检查5例,CT检查2例,位于脑内4例,脑外1例,直径2.7~4.9 cm,边界清晰4例,囊实性3例(均为实性优势型),实性2例,无... 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本文报道了5例婴幼儿颅内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颅脑MRI检查5例,CT检查2例,位于脑内4例,脑外1例,直径2.7~4.9 cm,边界清晰4例,囊实性3例(均为实性优势型),实性2例,无瘤周水肿3例,发生转移3例(术前2例,术后1例),侵犯邻近硬脑膜2例。MRI上肿瘤实性部分T1WI以等和/或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2例行扩散加权成像示实性部分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3例,无强化为主伴局部轻度强化2例。CT平扫实性部分主要为等密度,囊性部分低密度,1例伴出血、钙化,1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病理结果均为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C19MC变异型2例,3例LIN28A(+),Ki-67指数1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婴幼儿
下载PDF
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清雅 肖华亮 +3 位作者 马瑜 马强 谌燕 钟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7期2724-2727,共4页
目的:探讨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病理学等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 目的:探讨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病理学等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组织学上表现为神经细胞和毛细胞样星形细胞并存,神经细胞较小、一致,围绕神经毡结构形成菊形团样结构或围绕血管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胶质成分形态学符合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免疫组化显示:神经毡样基质呈Syn、NSE阳性,GFAP、CgA阴性。神经细胞核S-100、Neu-N阳性。胶质成分呈GFAP、S-100阳性,Ki-67<2%。结论: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是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中的少见类型,2007年列入第四版中枢神经系统WHO,是WHO I级的低级别胶质瘤。组织学上以胶质成分及围绕神经毡呈菊形团排列的神经细胞成分为主,免疫组化有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脑肿瘤 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小梅 刘惠敏 +2 位作者 何金 朱维健 徐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ur,DNT)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glioneuronaltumo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NT和3例RGNT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ur,DNT)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glioneuronaltumo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NT和3例R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并随访。结果患者年龄13~41岁,平均21.5岁,男女比为1:1,临床表现有癫痫、头晕、突眼等,MRI检查示DNT病变位于颞叶,RGNT病变均位于第四脑室,5例DNT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3例RGNT的T1、T2加权呈混杂信号。组织学:5例有特征性的胶质神经元结构,病理诊断为DNT;3例第四脑室肿瘤有特异性菊形团结构,并有典型的毛细胞星形细胞和Rosenthal纤维,病理诊断为RGNT。8例免疫表型:GFAP和Syn不同胶质成分阳性。结论RGNT是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提出的肿瘤,与DNT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上有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第四脑室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脑内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雪梅 昌红 +2 位作者 孙黎明 徐庆中 汪寅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大脑内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左侧颞顶叶的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 目的探讨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大脑内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左侧颞顶叶的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5岁。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叶肿瘤性病变伴钙化,左侧颞骨骨质破坏,考虑左颞顶叶占位。光镜下瘤组织由疏密相间区域构成,致密区域见原始小圆核或短梭形瘤细胞呈片状密集分布,核染色质深,异型性明显,见核分裂象伴多灶性坏死,可见横纹肌样细胞,部分区域见柱状上皮构成的原始神经管样结构或Homer-Wright菊形团形成伴结缔组织增生;稀疏区见分化良好的胶质神经毡样基质内有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或节细胞样瘤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原始神经管样结构基底部vimentin(+),原始瘤细胞和横纹肌样细胞nestin、INI-1和p53(+),横纹肌样细胞NF、Syn、MAP2和Cg A(+),Ki-67为局灶20%,原始神经管样结构CK和EMA(-),横纹肌样细胞SMA(-),横纹肌样细胞GFAP和NSE灶(+),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S-100和Neu N(+),Olig2(-/+),β-catenin和desmin(-)。结论大脑内含有多量神经毡和真性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确诊依赖于影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需要与髓母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肿瘤 髓上皮瘤 神经毡 菊形团
下载PDF
幕下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忠 王永志 +1 位作者 季玉陈 陈宝师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293-295,共3页
目的总结幕下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例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显微镜下行枕下后正中开颅切除肿瘤。结果全切3例,近全切1... 目的总结幕下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例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显微镜下行枕下后正中开颅切除肿瘤。结果全切3例,近全切1例。术后1例出现缄默伴共济失调,1例复视。随访6--24个月,均未见复发。复视症状消失,缄默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术后一般不推荐放化疗,但应该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胶质神经元肿瘤 菊形团 入路 枕下后正中
下载PDF
具有血管性菊形团/乳头状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青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81-83,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内很多肿瘤具有菊形团结构,这些菊形团是由一组瘤细胞排列成环组成的结构。不同的菊形团在不同的肿瘤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认识这些菊形团,尤其是认识血管性菊形团结构或乳头状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内很多肿瘤具有菊形团结构,这些菊形团是由一组瘤细胞排列成环组成的结构。不同的菊形团在不同的肿瘤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认识这些菊形团,尤其是认识血管性菊形团结构或乳头状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重点介绍室管膜瘤、星形母细胞瘤、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肿瘤、乳头状脑膜瘤、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和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以及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中血管性菊形团/乳头状结构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菊形团 乳头状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志华 茹小红 +3 位作者 陈贵平 段海锋 张浩 黄可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39-1240,共2页
患儿女性,3岁。主因间断性头痛10天,加重伴意识障碍1天于2019年12月收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体检:意识障碍,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下肢病理征阳性。头颅CT平扫示:右额颞顶部囊实性混杂密度占位,大小约12.0 cm×9.6 ... 患儿女性,3岁。主因间断性头痛10天,加重伴意识障碍1天于2019年12月收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体检:意识障碍,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下肢病理征阳性。头颅CT平扫示:右额颞顶部囊实性混杂密度占位,大小约12.0 cm×9.6 cm×4.2 cm,实性部分位于肿瘤外侧,呈等密度,内可见多发钙化结节;低密度囊性部分位于肿瘤内侧,中间可见分隔,中线明显受压左偏,颅骨未见侵犯(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 脑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菊形团
下载PDF
小脑蚓部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
12
作者 周刚 丁江伟 +2 位作者 董阳 李远 王树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24-524,共1页
1病例资料51岁男性,因头晕、走路不稳2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检查示左侧指鼻试验不稳准,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小脑蚓部可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图1A、1B),Flair呈高信号(图1C),DWI弥散不受限(图1D),病变向... 1病例资料51岁男性,因头晕、走路不稳2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检查示左侧指鼻试验不稳准,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小脑蚓部可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图1A、1B),Flair呈高信号(图1C),DWI弥散不受限(图1D),病变向前突入第四脑室,增强后小脑蚓部未见明显强化(图1E),病变大小约3.0 cm×2.1 cm×4.4 cm,考虑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菊形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小脑蚓部 第四脑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小脑半球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政晓 刘显旺 +3 位作者 孙嘉晨 刘苏卫 任铁柱 周俊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7-1188,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1周入院,查体无异常。MRI检查:右侧小脑半球可见类圆形囊实性混杂信号占位,大小约5.2 cm×3.9 cm×3.7 cm,界清,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与脑脊液信号相仿(图1a),实性成分呈T_(1)W... 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1周入院,查体无异常。MRI检查:右侧小脑半球可见类圆形囊实性混杂信号占位,大小约5.2 cm×3.9 cm×3.7 cm,界清,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与脑脊液信号相仿(图1a),实性成分呈T_(1)WI稍低信号,T_(2)WI稍高信号(图1b),T_(2)-FLAIR及DWI呈等、稍低信号(图1c、d),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不均匀性、片絮状强化(图1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胶质神经元肿瘤 菊形团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14
作者 李云园 李维卿 +2 位作者 马小梅 徐蓉蓉 夏春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6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3例R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3例R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26岁,平均19岁,临床表现有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等,MRI检查示病变均位于第四脑室,T1WI呈稍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影。组织学上肿瘤具有特征性的双相结构[神经细胞和胶质结构以及小而一致的神经细胞形成菊形团和(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胶质结构绝大部分区域表现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形态。结论 RGNT是一种生长缓慢、罕见的肿瘤,以第四脑室多见,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目前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肿瘤 胶质神经元肿瘤 第四脑室 菊形团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文 李霄 +3 位作者 宋国新 丁颖 肖璇 王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u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4年11月~2018年7月诊治的5例RGNT,行HE、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探讨伴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u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4年11月~2018年7月诊治的5例RGNT,行HE、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均可见大小一致的神经细胞菊形团和(或)假菊形团结构,神经细胞核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少,胞突纤细。例1、2、3可见胶质区呈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样形态,其中例2、3见透明玻璃变的血管壁;例4部分胶质区可见少突胶质细胞瘤样形态;例4可见复杂的肾小球样血管,但细胞无明显异型性,胞核级别低,核分裂未见,无坏死。免疫表型:5例Syn在菊形团神经毡处均阳性,菊形团神经细胞Olig-2、S-100和ATRX均阳性,2例部分神经细胞NeuN阳性;5例胶质区GFAP、Olig-2和ATRX均阳性,4例S-100蛋白阳性;5例IDH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其中例4球样血管增生区Ki-67增殖指数约10%。4例行PIK3CA分子检测,其中1例9号外显子(p.E545K)突变。结论RGNT是一种生长缓慢、罕见的肿瘤,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偶有恶变,目前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同时警惕潜在恶变危险,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神经元肿瘤 菊形团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伴假菊形团的树突状细胞神经纤维瘤缺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2型基因1~15外显子的突变
16
作者 Kazakov D.V. Vanecek T. +1 位作者 Sima R. 李政霄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4-24,共1页
Dendritic cell neurofibroma with pseudorosettes (DCNWPR) is a recently proposed variant of neurofibroma with a distinctive microscopic appearance that is produced by a pseudorosette pattern formed by small, dark, lymp... Dendritic cell neurofibroma with pseudorosettes (DCNWPR) is a recently proposed variant of neurofibroma with a distinctive microscopic appearance that is produced by a pseudorosette pattern formed by small, dark, lymphocyte- like cells (Type I cells) arranged concentrically around larger cells, with pale- staining vesicular nuclei and copious faintly eosinophilic cytoplasm (Type II cells). Although DCNWPR appears not to be associated with neurofibromatosis (NF), 1 patient with DCNWPR has been described and suggested to have a form of NF because of multiple skin lesions, with 2 of them being DCNWPR as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neurofibromatosis type 2 (NF2) gene is mutated in DCNWPR. Seven histologically proven cases of DCNWPR, from which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archival paraffin- embedded material was available,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ree cases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including the intraneural lesion, and 4 cases were newly identified. There were 3 female and 4 male patients, ranging in age from 30 to 61 years (median, 48 yrs). All patients clinically presented with a small solitary lesion that was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fibroma or neurofibroma, and none of the patients had signs of NF. Follow- up was known for 6 patients (range, 1- 5 yrs; median, 2.5 yrs) and was uneventful in each case. Microscopically, all lesions fulfilled the criteria for DCNWPR. Exons 1 to 15 of the NF2 gene were amplified by PCR using primers previously published. The amplified fragments were purified and sequenced. The obtained sequences were computer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data of the GenBank database. No mutation was identified in 5 analyzed samples from which suitable DNA had been extracted. DCNWPR appears to have no mutation in exons 1- 15 of the NF2 gene. Given the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cases studied, it seems premature to declare that amutation of the NF2 gene is not involved in DCNWPR, as the possibility cannot be excluded that mutations were present but remained undetected because they occurred in exons that were not exa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菊形团 树突状细胞 基因突变 显微特征 组织病理学 空泡状 石蜡包埋组织 淋巴样细胞 计算机分析
下载PDF
伴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7
作者 路丽祯 白月霞 +3 位作者 孟姣 张阳 谢仕刚 张利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伴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r with multilayered rosettes,ETMR)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ETMR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ETMR患儿,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岁至4岁2个月,中位年龄2岁9个月,发病部位:... 目的探讨伴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r with multilayered rosettes,ETMR)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ETMR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ETMR患儿,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岁至4岁2个月,中位年龄2岁9个月,发病部位:1例位于右侧额顶叶,2例位于脑干,临床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利或头痛、反复呕吐。大体呈实性,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低倍镜下见肿瘤细胞双相分化,细胞密度疏密不均,高倍镜下见密集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假菊形团结构,并见少量真菊形团,伴灶状坏死,细胞稀疏区肿瘤分化相对较好,富含神经毡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散在表达LIN28A,也可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estin等,p53和INI1未缺失,不表达Olig2,Ki-67阳性指数较高。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C19MC基因高水平扩增。术后2例患儿行化疗,其中1例术后复发,3例患儿均死亡。结论ETMR罕见,高度恶性,其诊断依赖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综合诊断。ETMR治疗为以手术为主并辅以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肿瘤 菊形团 免疫表型 灰红色 高倍镜 灶状坏死 阳性指数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原文传递
儿童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玉婷 朱美娇 +1 位作者 杨明 高修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6岁。结果发现儿童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常表现为较大囊实性肿瘤,有钙化,占位效应显著,轻度的瘤周水肿,常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影像学... 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6岁。结果发现儿童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常表现为较大囊实性肿瘤,有钙化,占位效应显著,轻度的瘤周水肿,常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部位,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多层菊形团 胚胎性肿瘤 幕上 儿童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脊髓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季毅平 詹梦熊 +1 位作者 刘水源 陈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3-934,共2页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RGNT)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病种,而发生于脊髓则更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脊髓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笔者现将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脊髓RGNT患者...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RGNT)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病种,而发生于脊髓则更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脊髓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笔者现将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脊髓RGNT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脊髓 菊形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原文传递
儿童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帅 刘振清 刘鸿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558,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病理证实的4例儿童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TMR)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个月、6个月、2岁6个月、2岁8个月。MRI影像上3例呈较规则的类圆形,1例形...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病理证实的4例儿童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TMR)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个月、6个月、2岁6个月、2岁8个月。MRI影像上3例呈较规则的类圆形,1例形态欠规则,2例肿块边缘可见小囊变,肿块实性部分均呈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示肿块均扩散受限,表观扩散系数减低。肿瘤周围水肿及瘤内坏死少见。肿瘤强化不明显,4例肿块内均可见穿插其内的细小血管影,病理上均见特征性多层菊形团样结构。ETMR预后差,3例患儿在术后1年内死亡,1例患儿术后14个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伴有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