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1
作者 李兆龙 孔祥瑞 +4 位作者 林锋强 王秀萍 赵冉 彭小莉 陈常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75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其增殖条件及增殖的稳定性;采用琼脂扩散抑菌试验、耐酸碱、耐热及紫外光稳定性试验、电镜观察及小鼠动物试验等以评估该Ec-12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的初步机制。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有较强抑制鼠伤寒沙门菌作用的冠突散囊菌Ec-12,抑菌圈分别为10.4 mm±1.5 mm。根据形态学、生长特征及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冠突散囊菌,并命名菌株Ec-12。粗分离的菌株Ec-12上清在pH近中性条件产生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稳定好。经电镜观察可见粗分离菌株Ec-12上清导致鼠伤寒沙门菌的菌体变形,表层粗糙等抑菌现象。并明显降低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小鼠绒毛的完整度和增加黏液蛋白的分泌(P<0.05),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P<0.05),抑制鼠伤寒沙门菌对小鼠的危害。冠突散囊菌Ec-12菌株上清作用于鼠胃肠道内的鼠伤寒沙门菌,破坏了鼠伤寒沙门菌结构完整性,同时又作用于鼠的肠道,提高肠绒毛完整性,促进结肠黏液蛋白的分泌,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进而降低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及死亡,它具备一定益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上清 鼠伤寒沙门 抑制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对高脂饮食大鼠肥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寇静 史琳娜 +2 位作者 吕瑞华 马添翼 环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8,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突散囊菌发酵液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干预的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血脂康阳性对照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 本研究旨在探究突散囊菌发酵液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干预的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血脂康阳性对照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无菌水灌胃,各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实验为期8周,末次给药后收集粪便和血清,用于肠道菌群分析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并摘取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增加,血脂发生异常,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降低了肥胖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测序结果亦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提高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上调瘤胃球菌NK4A214_group、UCG-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等菌群的丰度,下调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Turicibacter的丰度。LefSe分析还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可显著增加大鼠肠道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丰度,提高肠道的防御功能。综上所述,冠突散囊菌发酵液能够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肥胖大鼠的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发酵 肥胖 肠道 群分析
下载PDF
应用冠突散囊菌人工接种发酵不同种类茶叶的研究
3
作者 孙玉姣 高润凝 +2 位作者 袁旭霜 罗昭君 胡一纯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冠突散囊菌(Aspergillus cristatus)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群,其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抑菌、降脂和抗氧化活性等.采用真菌分离纯化技术从陕西茯砖茶中获得一株A.cristatus,将黑毛茶、乌龙茶、黄茶、绿茶、红茶和白茶六种茶叶... 冠突散囊菌(Aspergillus cristatus)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群,其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抑菌、降脂和抗氧化活性等.采用真菌分离纯化技术从陕西茯砖茶中获得一株A.cristatus,将黑毛茶、乌龙茶、黄茶、绿茶、红茶和白茶六种茶叶作为发酵基质进行人工接种发酵,研究发现经发酵后六种茶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多酚、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性降低;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六种单糖含量均显著性增加;其中黑毛茶、绿茶和白茶发酵后拥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冠突散囊菌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人工接种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及其发酵茶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祎炜 燕飞 +5 位作者 曲东 李新生 谢侗 闫瑞瑞 陈小华 赵璇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菌种,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发酵类真菌。冠突散囊菌发酵茶叶后可改善茶汤滋味与香气,赋予茶叶多种活性生理功能。综述了冠突散囊菌的分离与鉴定、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冠...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菌种,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发酵类真菌。冠突散囊菌发酵茶叶后可改善茶汤滋味与香气,赋予茶叶多种活性生理功能。综述了冠突散囊菌的分离与鉴定、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冠突散囊菌发酵茶的功能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旨在为冠突散囊菌发酵茶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茶叶 发酵 理化特性 呈味物质 品质 功能活性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夏秋茶工艺优化和理化特性分析
5
作者 郑选东 许姗姗 +5 位作者 刘江文 孙磊 吴学凤 穆冬冬 陈祥松 李兴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0-230,共11页
为改善夏秋茶品质,采用冠突散囊菌对夏秋茶进行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夏秋茶茶多酚、总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水浸出物的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选取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 为改善夏秋茶品质,采用冠突散囊菌对夏秋茶进行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夏秋茶茶多酚、总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水浸出物的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选取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最佳工艺下发酵夏秋茶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夏秋茶含水量30%、冠突散囊菌接种量15%、发酵时间9 d,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加工的夏秋茶,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提升了22.51%(P<0.05),茶多酚含量显著下降了27.71%(P<0.05),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了6.41%(P<0.01),游离氨基酸变化不明显,感官评分极显著提升了10.33分(P<0.01)。此外,发酵后风味化合物总量提升了296.76%,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α-松油醇、水杨酸甲酯和乙酸苯乙酯物质含量增加尤为明显,为夏秋茶带来了丰富的果香和花草香。因而经过发酵处理后,夏秋茶整体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冠突散 工艺优化 理化特性 品质提升
下载PDF
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假裸囊菌SDF-LT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玉米秸秆降解特性的研究
6
作者 黄媛媛 黄亚丽 +4 位作者 张翔 赵芊 张树明 张智英 彭正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27,共6页
为筛选低温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从河北省石家庄、邢台、唐山等地区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采集土壤39份作为分离样品。在10℃条件下,采用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测定菌株透明圈大小;测定滤纸酶活性进行酶活性比较,最终筛选得到1株低温高效... 为筛选低温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从河北省石家庄、邢台、唐山等地区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采集土壤39份作为分离样品。在10℃条件下,采用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测定菌株透明圈大小;测定滤纸酶活性进行酶活性比较,最终筛选得到1株低温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SDF-LT,根据菌株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假裸囊菌(Pseudogymnoascus)。采用自然低温条件下沙袋法测定菌株SDF-LT的秸秆降解能力,发现接种该菌株的玉米秸秆降解率在80 d时为42.67%,显著高于市售秸秆降解菌剂和空白对照。80 d时SDF-LT处理的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少,分别为26.79%、28.52%、4.41%,显著低于常温秸秆降解菌剂和空白对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秸秆的纤维结构发现,SDF-LT处理的秸秆纤维束结构断裂,纤维结构高度破坏。筛得的菌株SDF-LT为玉米秸秆的降解提供了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玉米秸秆 株筛选 假裸 秸秆降解率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对青稞多酚组成及其体外抗氧化及糖脂代谢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谢宁轩 张文刚 +2 位作者 党斌 郑万财 杨希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7-94,共8页
该文探讨了冠突散囊菌发酵对全谷青稞酚类物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发酵前后青稞的体外抗氧化和糖脂代谢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经冠突散囊菌发酵后全谷青稞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757.98 mg/100 g、85.7... 该文探讨了冠突散囊菌发酵对全谷青稞酚类物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发酵前后青稞的体外抗氧化和糖脂代谢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经冠突散囊菌发酵后全谷青稞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757.98 mg/100 g、85.73 mg/100 g,是未处理青稞的1.50倍和1.63倍。从发酵前后的青稞结合酚和游离酚中共检测出21种酚酸类物质,其中羟基苯甲酸类的没食子酸、黄酮类的根皮素以及黄烷酮类的儿茶素在发酵后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在发酵过程中酚酸可通过脱羧、脱羟基等途径进行生物转化。与未处理组相比,发酵后青稞游离酚与结合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23.12%~58.03%、34.22%~108.64%;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率分别提高了7.31%~13.38%、2.92%~9.11%;且游离酚的体外活性较结合酚更强。冠突散囊菌发酵是一种有效提高青稞酚类物质含量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的方式,该研究可为青稞的功能化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冠突散 发酵 酚类物质组成 体外生物活性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青钱柳茶的工艺优化
8
作者 罗茜 巢瑾 +6 位作者 周令欣 李佳莲 蒋立文 袁勇 吴浩人 银飞燕 赵萌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3期150-156,共7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青钱柳茶的工艺条件,以单位质量发酵茶中冠突散囊菌菌落数为指标,考察固液比、灭菌时间、接种量对发酵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0.3(g/mL)、灭菌时间20 min、接种量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青钱柳茶的工艺条件,以单位质量发酵茶中冠突散囊菌菌落数为指标,考察固液比、灭菌时间、接种量对发酵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0.3(g/mL)、灭菌时间20 min、接种量3%。在优化条件下28℃发酵7 d所制得的发酵青钱柳茶金花饱满,菌落数为6.48×10^(6)CFU/g,总黄酮含量为8.11 mg/g,总三萜含量为22.45 mg/g,茶叶粗老青气和青涩味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固态发酵 青钱柳 工艺优化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楠楠 石琳琳 +1 位作者 罗娟 肖力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金花”中的主要菌种,也是影响茯砖茶品质的重要因素。冠突散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苯甲醛类、蒽醌类、二酮哌嗪吲哚生物碱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等方面具有...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金花”中的主要菌种,也是影响茯砖茶品质的重要因素。冠突散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苯甲醛类、蒽醌类、二酮哌嗪吲哚生物碱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近年来冠突散囊菌的鉴定、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深入研究冠突散囊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金花” 茯砖茶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GT-1固态发酵对低次烟叶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萌 曾婷婷 +4 位作者 杨金初 徐永明 李欢 马林 饶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为探究应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提升低次烟叶品质的可行性,从茯砖茶中分离筛选冠突散囊菌并接种于低次烟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感官评吸考察固态发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应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检测固态发酵过程中1、3、5、7 d的烟叶主要致... 为探究应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提升低次烟叶品质的可行性,从茯砖茶中分离筛选冠突散囊菌并接种于低次烟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感官评吸考察固态发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应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检测固态发酵过程中1、3、5、7 d的烟叶主要致香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茯砖茶中成功分离到候选菌株GT-1,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冠突散囊菌.将GT-1接种于低次烟叶进行固态发酵,发酵5天烟叶感官质量最佳,香气量、香气质、浓度和余味较对照均有较为明显改善.发酵烟叶中共检测出33种主要致香成分,包含16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9种芳香族氨基酸转化产物、1种叶绿素降解产物、1种类西柏烷降解产物、6种美拉德反应产物.随着固态发酵时间的延长,烟叶主要致香成分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致香成分总量在第5 d达到最高,为402.03μg/g;相较于未发酵烟叶,致香成分含量提高了22.54%,其中4,7,9-巨豆三烯-3-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苯甲醇、苯乙醇、2-乙酰基吡咯等致香物质含量显著提高,极大的丰富了烟气的甘甜香、烟草香、果香、花香等香气.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可提高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和种类,有效提升低次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固态发酵 低次烟叶 致香成分 发酵时间
下载PDF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铭海 龙娇 张亦凡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1期195-199,共5页
本文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建立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检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茯砖茶试样中冠突散囊菌检测结果为1.9×10^(5)~24.7×10^(5)CFU·g^(-1)。当置信区间为95%,... 本文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建立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检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茯砖茶试样中冠突散囊菌检测结果为1.9×10^(5)~24.7×10^(5)CFU·g^(-1)。当置信区间为95%,包含因子k=1.8331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5514。培养基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重复性检测、接种体积和梯度稀释次之,样液制备和样品称量的影响最小。本研究可为检验机构和茶企化验室检测冠突散囊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对高粱酒酿造过程糖化效率的促进作用与原理
12
作者 赵千慧 周慧玲 秦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2-78,共7页
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与产量的需求日益增加,提高纯粮固态白酒出酒率已成为酿酒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可分泌淀粉酶,但目前未被应用于白酒糖化领域。本文以提高固态白酒糖化效率为目的,利用E.cristatum酿... 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与产量的需求日益增加,提高纯粮固态白酒出酒率已成为酿酒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可分泌淀粉酶,但目前未被应用于白酒糖化领域。本文以提高固态白酒糖化效率为目的,利用E.cristatum酿制高粱白酒,并采用发酵动力学方法优化确定E.cristatum的最佳添加量并延长糖化周期,从而提高出酒率与粮食利用率。对添加E.cristatum酿造后的酒糟淀粉进行直链淀粉含量测定、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检测,揭示E.cristatum对高粱淀粉糖化促进作用的原理。结果表明,E.cristatum具有促进高粱白酒糖化发酵的作用,当菌液添加量为15%(m/m)时糖化效率达到(23.25±1.25)g/100 g的最高值。实验组直链淀粉与小分子淀粉含量增加、结晶区被进一步水解、淀粉分子表面凹凸斑驳、布满孔洞,从分子水平说明了E.cristatum对高粱酒醅的糖化促进过程。因此E.cristatum对高粱白酒酿造的糖化过程有促进作用,具备应用于高粱酒酿造领域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高粱酒 协同糖化 淀粉 糖化原理
下载PDF
不同均质时间和稀释液对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计数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王莹 贾敏 +1 位作者 程文婷 袁亚娟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14期37-39,共3页
以泾阳茯砖茶为样本,依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霉菌和酵母计数》研究冠突散囊菌在0.5min、1min和2min均质条件下的计数情况;比较当稀释液为无菌蒸馏水、0.85%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时对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检出结果的影响... 以泾阳茯砖茶为样本,依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霉菌和酵母计数》研究冠突散囊菌在0.5min、1min和2min均质条件下的计数情况;比较当稀释液为无菌蒸馏水、0.85%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时对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检出结果的影响。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均质时间为1min、稀释液为0.85%生理盐水时是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检出量较高的检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 落计数
下载PDF
培养基和水浴温度对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计数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吴小勇 郝洋 +1 位作者 杨丹 董怡敏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9期85-87,共3页
以陕西泾阳茯砖茶为样品,依据GB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方法,采用孟加拉红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45℃、60℃、100℃分别水浴10min,通过培养、计数、观... 以陕西泾阳茯砖茶为样品,依据GB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方法,采用孟加拉红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45℃、60℃、100℃分别水浴10min,通过培养、计数、观察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情况。研究发现,60℃、10min水浴选用孟加拉红培养基进行培养的方式,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情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 培养基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对陈皮黑茶主要成分的影响
15
作者 卢桂英 晏许超 宋艳春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5期216-220,共5页
为了研究“发花”过程中冠突散囊菌对陈皮黑茶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本文以黑毛茶和陈皮为主要原料,利用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的方法制备金花陈皮黑茶,检测“发花”前后陈皮黑茶中粗多糖、多酚、氨基酸和黄酮的含量,比较“发花”前后陈皮黑... 为了研究“发花”过程中冠突散囊菌对陈皮黑茶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本文以黑毛茶和陈皮为主要原料,利用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的方法制备金花陈皮黑茶,检测“发花”前后陈皮黑茶中粗多糖、多酚、氨基酸和黄酮的含量,比较“发花”前后陈皮黑茶中各主要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发花”后陈皮黑茶中粗多糖含量增加0.70%~1.57%,多酚含量减少4.53%~5.65%,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0.92%~1.28%,黄酮含量的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陈皮 黑毛茶 粗多糖 氨基酸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在不同茶类及几种植物材料上“发花”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蔡正安 刘素纯 +3 位作者 刘杏益 黄建安 周琳 朱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268,共6页
试验采用几种不同茶类和植物材料为研究对象,在模拟茯砖茶工艺条件下进行"发花"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冠突散囊菌接种的情况下几种试验茶类和植物材料均可获得良好的"发花"效果。通过对"发花"菌采用稀释... 试验采用几种不同茶类和植物材料为研究对象,在模拟茯砖茶工艺条件下进行"发花"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冠突散囊菌接种的情况下几种试验茶类和植物材料均可获得良好的"发花"效果。通过对"发花"菌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得到的菌株进行菌落特征分析和个体形态观察,可初步判断为冠突散囊菌。并对冠突散囊菌的营养需求、孢子传播途径以及开发多功能复合保健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发花 茯砖茶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佳莲 胡博涵 +3 位作者 赵勇彪 刘素纯 姜越君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采用滤纸片法研究茯砖茶浸提液、PDA原液和冠突散囊菌PDA发酵液对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抑制作用及酸碱度、温度和紫外光照射对冠突散囊菌PDA发酵液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茯砖茶浸提液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 采用滤纸片法研究茯砖茶浸提液、PDA原液和冠突散囊菌PDA发酵液对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抑制作用及酸碱度、温度和紫外光照射对冠突散囊菌PDA发酵液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茯砖茶浸提液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酵母菌和霉菌抑制作用不明显。通过对冠突散囊菌PDA发酵液抑菌物质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对温度(40~120℃)、紫外光(照射10h之内)和酸碱(pH2~10)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 发酵液 作用 稳定性
下载PDF
中华蜜蜂幼虫肠道响应球囊菌早期胁迫的转录组学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大福 郭睿 +9 位作者 熊翠玲 梁勤 郑燕珍 徐细建 张曌楠 黄枳腱 张璐 王鸿权 解彦玲 童新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614-2623,共10页
【目的】白垩病是困扰养蜂生产的顽疾。目前,尚无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幼虫白垩病的报道。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健康(Ac CK)及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胁迫的中蜂4日龄幼虫肠道(Ac T)进行深... 【目的】白垩病是困扰养蜂生产的顽疾。目前,尚无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幼虫白垩病的报道。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健康(Ac CK)及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胁迫的中蜂4日龄幼虫肠道(Ac T)进行深度测序,在转录组水平研究中蜂幼虫在球囊菌胁迫早期的胁迫应答。【方法】通过Illumina Hi Seq 2500平台对Ac CK和Ac T进行双端(PE125)测序,首先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和评估,利用edge R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分析,进而对DEGs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验证测序数据的可靠性。【结果】Ac CK和Ac T的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88 457 338条原始读段(raw reads),经过滤得到182 088 448条有效读段(clean reads),两端Q20与Q30均在97.96%和94.97%以上,说明测序数据质量良好;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与第二主成分可分别解释基因表达总体差异的75.8%和10.7%;DEG分析结果显示上调基因与下调基因的数量分别为344和239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共富集在36个GO分类(term)上,其中基因富集数最多的细胞(106 unigenes)、细胞组件(106 unigenes)和代谢进程(104 unigenes);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调与下调基因分别富集在72个和45个代谢通路上,其中上调基因富集数最多的是核糖体(72 unigenes)、碳代谢(16 unigenes)和糖酵解(14 unigenes),而下调基因富集数最多的是碳代谢(9 unigenes)、二羧酸代谢(8 unigenes)和氨基酸生物合成(7 unigenes),进一步分析表明中蜂幼虫肠道的部分细胞免疫对球囊菌的胁迫产生应答,而体液免疫不产生应答,宿主的代谢相关基因受到球囊菌的显著抑制。【结论】揭示了中蜂幼虫在球囊菌入侵早期的胁迫应答,为深入解析中蜂幼虫的胁迫应答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也为在分子水平研究关键应答基因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幼虫肠道 转录组 RNA-SEQ
下载PDF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3
19
作者 蔡正安 刘素纯 +4 位作者 刘仲华 胡铮瑢 贾洪信 胡博涵 黄建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制备成粗酶液。在不同条件下处理粗酶液,运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还原糖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所产纤维素酶酶活最佳温度是50℃,最佳pH值是4.8;在30~50℃,pH... 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制备成粗酶液。在不同条件下处理粗酶液,运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还原糖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所产纤维素酶酶活最佳温度是50℃,最佳pH值是4.8;在30~50℃,pH4~6范围内有较高的稳定性;Ca2+、Mg2+离子对酶活有激活作用,Mn2+、Zn2+、Pb2+离子对酶活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冠突散 纤维素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纤维堆囊菌发酵产生埃博霉素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立新 汪薇 +3 位作者 陆一鸣 潘力 萨斯琳 孔俊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2,共5页
埃博霉素是纤维堆囊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文中研究了纤维堆囊菌DSM11999发酵合成埃博霉素的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对数生长期后期的菌种在25℃进行发酵,将马铃薯淀粉和胰蛋白胨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添加少量的无机盐Mn... 埃博霉素是纤维堆囊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文中研究了纤维堆囊菌DSM11999发酵合成埃博霉素的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对数生长期后期的菌种在25℃进行发酵,将马铃薯淀粉和胰蛋白胨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添加少量的无机盐MnC l4,EDTA-Fe-Na,K2HPO4,ZnC l2,CuSO4和生长促进因子丙氨酸,可使埃博霉素的产量提高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堆 发酵 埃博霉素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