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球孢白僵菌菌条持续控制松褐天牛效果的分子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德贵 樊美珍 +2 位作者 孟艳琼 李增智 夏成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4-568,共5页
采用Ⅰ型内含子技术对应用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持续控制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手段评价防治效果,两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9.5%和10.8%;而采用分子手段进行评价,防治效果分别为14.2%和11%.证明... 采用Ⅰ型内含子技术对应用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持续控制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手段评价防治效果,两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9.5%和10.8%;而采用分子手段进行评价,防治效果分别为14.2%和11%.证明常规评价以死亡率或侵染率来计算微生物防治效果,难以排除当地微生物区系中的土著菌株所造成的侵染死亡,而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防治效果评价可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土著菌株的干扰,较准确地反映人工放菌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 无纺布菌条 松褐天牛 分子评价
下载PDF
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的制作(I)液体种子培养条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金柱 秦长生 +2 位作者 李增智 樊美珍 葛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菌株Ma83液体培养最佳营养及环境条件,为无纺布培养提供良好的液体种子。以生物量为指标,通过液体摇瓶试验确定了绿僵菌Ma83菌株液体种子培养参数,对不同的氮源、碳源及其浓度和初始pH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菌株Ma83液体培养最佳营养及环境条件,为无纺布培养提供良好的液体种子。以生物量为指标,通过液体摇瓶试验确定了绿僵菌Ma83菌株液体种子培养参数,对不同的氮源、碳源及其浓度和初始pH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绿僵菌Ma83菌株液体种子培养最佳营养条件为4%黄豆粉,2%白砂糖,0、5%MgSO4·7H2O,0.05g/LKCl,0.1g/LFeSO4·7H2O,1.0g/LKH2PO4,pH6.3~6.5。70L发酵罐培养,千生物量第三天可达35g/L,显著优于筛选前培养基(SDA.28g/L.a=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 液体培养 无纺布菌条
下载PDF
绿僵菌无纺布菌条制作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徐金柱 何雪香 +1 位作者 秦长生 李增智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在接种优良液体种子的基础上,以单位面积的产孢量为指标,筛选了制作多种蛀干害虫的病原——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的最佳营养组合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条件为(g/L):白砂糖20g、黄豆粉40g、蛋白胨6g;琼脂含量对产孢量无显著... 在接种优良液体种子的基础上,以单位面积的产孢量为指标,筛选了制作多种蛀干害虫的病原——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的最佳营养组合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条件为(g/L):白砂糖20g、黄豆粉40g、蛋白胨6g;琼脂含量对产孢量无显著影响;最佳培养条件为:25℃下,相对湿度(RH)95%,产孢量可达3.6×10^8~3.7×10^8孢子/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菌条 绿僵 培养参数
下载PDF
无菌条与丝线关闭手术切口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童赛雄 姚礼庆 +3 位作者 徐俊华 胡国华 吴肇汉 李美雯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74-475,共2页
我院普外科于1989年10月至1991年10月应用橡胶制品研究所试制的无菌条产品关闭手术切口136例,丝线关闭的手术切口100例。本文报道两种方法临床效果的前瞻性观察结果。 材料和方法 我院普外科首次手术患者236例,其中大部分为腹部手术。
关键词 菌条 切口 丝线 缝合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萧氏松茎象绿僵菌无纺布菌条防治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童应华 陈顺立 +1 位作者 林强 宋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1-355,共5页
进行了金龟子绿僵菌Ma1291-2菌株无纺布菌条的制作和萧氏松茎象防治试验。结果表明,Ma1291-2菌株无纺布菌条最佳接种量为1∶3,产孢量为(1.11±0.08)×108孢子.cm-2;该菌条对萧氏松茎象室内感染试验,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64.... 进行了金龟子绿僵菌Ma1291-2菌株无纺布菌条的制作和萧氏松茎象防治试验。结果表明,Ma1291-2菌株无纺布菌条最佳接种量为1∶3,产孢量为(1.11±0.08)×108孢子.cm-2;该菌条对萧氏松茎象室内感染试验,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64.25%和62.25%,LT50为14.43 d;林间防治试验,2个试验区效果分别达(53.80±1.74)%和(51.54±1.35)%,林间无纺布菌条上含孢量15 d前为107-108孢子.cm-2,以后急速下降,30 d后为103孢子.cm-2,孢子萌发率变化较小,30 d内在80%以上。结果说明Ma1291-2菌株无纺布菌条对防治萧氏松茎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氏松茎象 绿僵 无纺布菌条 防治试验
下载PDF
从光肩星天牛活体虫中分离球孢白僵菌及其无纺布菌条生产
6
作者 蒲顺昌 刘玉军 +1 位作者 葛永斌 郭慧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4-66,共3页
光肩星天牛(A 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危害树木的最重要蛀干害虫之一,使树木长势衰弱、枯死,使用价值降低。其寄主主要包括杨柳科(Salic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榆科(Ulmaceae)等几十个树种。由于其在树木枝干内取食、危害... 光肩星天牛(A 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危害树木的最重要蛀干害虫之一,使树木长势衰弱、枯死,使用价值降低。其寄主主要包括杨柳科(Salic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榆科(Ulmaceae)等几十个树种。由于其在树木枝干内取食、危害,生活隐蔽,只有成虫羽化后至产卵时才钻出树干,因此,对于光肩星天牛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本研究从蚌埠市淮河大堤的柳树林中采集光肩星天牛活虫样本,在室内保湿培养,分离鉴定获得了10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制作筛选出经济实用的无纺布菌条,并检测其质量以应用于林间防治。结果表明,制作的无纺布菌条的最终产孢量可达3.02×108/cm2,萌发率为96.66%,含水量仅为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球孢白僵 无纺布菌条
下载PDF
在美国使用无纺布菌条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前景(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安.哈耶克 Thomas Dubois +2 位作者 Jennifer Lund Michael Smith Leah Bauer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6,共8页
An invasive long-horned beetle,Anoplophora glabripennis,was first reported in the northeastern and midwestern United States and eastern Canada between 1996 and 2004 and has been given the common name Asian longhorned ... An invasive long-horned beetle,Anoplophora glabripennis,was first reported in the northeastern and midwestern United States and eastern Canada between 1996 and 2004 and has been given the common nam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ALB).This beetle has also been found in several countries in Europe.ALB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because larvae are found within the wood of living trees and the long-lived adults often occur high in tree canopies.This species is native to China and Korea and,because it has been a major tree killer in China,government agencies in the U.S.and Canada are working to eradicate ALB from North America.Our laboratory has been developing a microbial control approach targeting ALB adults,based on the Japanese product Biolisa Kamikiri which is used to control cerambycids in orchards.Entomopathogenic fungi are grown within non-woven fiber bands(= fungal bands)and placed around tree trunks and branches where ALB adults become inoculated when walking across bands.We have conducted bioassays with Beauveria brongniartii,Beauveria bassiana and Metarhizium anisopliae against ALB larvae and adults to identify effective isolates and now focus our efforts on M.anisopliae F52(ARSEF 7711).Caged field trials conducted in China to compare fungal sprays with fungal bands(2000,2001)demonstrated decreased ALB longevity and fitness for both application methods but longer activity of fungi in cages treated with fungal bands compared with sprays.Uncaged field trials(2001,2002)yielded faster ALB adult mortality in fungal-treated plots and decreased fitness.Studies in New York City testing the longevity of activity of fungal bands in the field have documented that bands retain>1×107 conidia·cm-2(the threshold for activity of Biolisa Kamikiri)for over 3 months.In contrast,studies with unformulated conidia sprayed onto tree trunks in New York documented conidial survival of only a few days.Sublethal effects of exposure of adult female ALB to fungal ban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urther in the laboratory.After either newly eclosed or reproductively active females are exposed to fungal bands,few viable larvae are produced before death of the females.When females are exposed to fungal bands and then caged with males,males become inf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无纺布菌条 光肩星天牛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感染“中四”小麦条锈菌新菌系的发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保通 康振生 +2 位作者 李高宝 李强 王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中四小麦” 种质资源
下载PDF
田间稻细条菌含量同稻株发病关系研究
9
作者 成国英 宋建军 《湖北植保》 1996年第3期18-20,共3页
采用无病种研究秧田和本田带菌对稻株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秧田或本田带菌,均可引起稻苗发病,由秧田带菌引起幼苗感染后始病期最早出现在苗龄46d以后;当本田带菌时,移栽苗始病期最早出现在移栽后15d左右。无论是秧田或... 采用无病种研究秧田和本田带菌对稻株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秧田或本田带菌,均可引起稻苗发病,由秧田带菌引起幼苗感染后始病期最早出现在苗龄46d以后;当本田带菌时,移栽苗始病期最早出现在移栽后15d左右。无论是秧田或本田带菌,稻苗始病期和发病率均随着田间带菌浓度的升高而提早和增加,随着田间带菌浓度的下降而推迟和减少。当田间接菌浓度等于或高于6×105cfu/cm3时,连抗性品种033也会发病,当田间接菌浓度低于6×10cfu/cm3时,秧田感染苗始病期推迟到苗龄71d,本田感染苗始病期被推迟到移栽后的第61d,且发病率显著地降低,甚至达到查不出病株的水平,说明降低田间菌量使之低于6×104cfu/cm3的水平,就可有效地减轻甚至消灭稻细条病的危害。试验还表明:品种抗病性不同,或田间带菌量不同,稻株始病期存在很大差异,故药剂防治应根据田间病情适时进行。采用田水接菌法鉴定品种抗性,是一种与自然发病最接近的方法,经对5种接种浓度的比较,看出:以在6×105cfu/cm3的接种浓度条件下,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反应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病率
下载PDF
自制无菌小纱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华 赵中平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小纱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无纺布菌剂与引诱剂结合使用防治短角幽天牛的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夏成润 丁德贵 +4 位作者 刘云鹏 李增智 柴新义 樊美珍 倪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2,共4页
通过不同方式应用金龟子绿僵菌无纺布菌剂与引诱剂结合防治短角幽天牛。在诱捕器中接触无纺布菌条的天牛(处理3)感染率达70.0%,而罩笼试验表明,处理1和处理2通过气传分生孢子的扩散所造成的感染率达35.0%以上,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将各处... 通过不同方式应用金龟子绿僵菌无纺布菌剂与引诱剂结合防治短角幽天牛。在诱捕器中接触无纺布菌条的天牛(处理3)感染率达70.0%,而罩笼试验表明,处理1和处理2通过气传分生孢子的扩散所造成的感染率达35.0%以上,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将各处理诱捕回收的天牛在室内饲养,接触过菌条的处理3侵染率达63.3%,而处理1和处理2天牛的感染率分别为48.7%和53.1%,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结果显示了绿僵菌无纺布菌条与引诱剂结合防治短角幽天牛具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菌条 金龟子绿僵 引诱剂 短角幽天牛
下载PDF
白僵菌无纺布结合引诱剂防治鞘翅目林业害虫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滨 樊美珍 李增智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白僵 无纺布菌条 引诱剂 鞘翅目林业害虫 联合防治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放菌方式对白僵菌防治光肩星天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金柱 樊美珍 李增智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挂笼试验研究了悬挂布氏白僵菌无纺布菌条和喷雾两种不同放菌方式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死亡率、产卵量和白僵菌活孢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无纺布菌条的带菌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纺布菌条放菌方式对成虫的杀伤力明显高于喷... 通过挂笼试验研究了悬挂布氏白僵菌无纺布菌条和喷雾两种不同放菌方式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死亡率、产卵量和白僵菌活孢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无纺布菌条的带菌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纺布菌条放菌方式对成虫的杀伤力明显高于喷雾放菌,尤其是在放菌3~7d后;成虫产卵的刻槽数也明显低于喷雾组;在自然条件下,菌条上的孢子的活孢率和喷雾放菌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白僵 光肩星天牛 生物防治 无纺布菌条 喷雾 死亡率 产卵量 活孢率 杨树害虫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细菌所致急性中耳炎对内耳损伤的差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钰 马宏敏 +4 位作者 孙景豫 盛宏申 刘顺利 黄维国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后三天,绿脓杆菌感染组及金葡菌感染组基底膜、血管纹均可见细胞损伤、细胞器变性,绿脓杆菌感染组内耳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重于金葡菌感染组。结论急性中耳炎早期即可有内耳的形态学改变,绿脓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严重感音神经性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耳炎 内耳损伤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绿脓杆感染 金葡感染 扫描电镜观察 感音神经性聋 形态学改变 结构损伤 正常对照 常规处理 细胞损伤 超微结构 麻醉后 菌条 基底膜 血管纹 细胞器 注射
下载PDF
白僵菌不同放菌策略对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柴新义 樊美珍 +1 位作者 李增智 夏成润 《滁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8-119,128,共3页
通过林间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的放菌策略悬挂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无纺布菌条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对照区(F)及两年中只在第一年放菌1次的处理区(E)死树不仅没有减退,反而上升十分显著,分别上升了431%... 通过林间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的放菌策略悬挂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无纺布菌条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对照区(F)及两年中只在第一年放菌1次的处理区(E)死树不仅没有减退,反而上升十分显著,分别上升了431%和679%;相比之下,对于放菌次数均高于实验区(E)的各处理区来说,死树均减退(29%~386%),其中以放菌频度最高的实验区(B)死树减退率最高,达到386%。除两年中仅在第一年放菌1次的实验区(E)以外,其它各放菌区与对照区之间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并结合不同放菌策略对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及刻槽产卵能力影响的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林间多次放菌对松墨天牛的控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以每年2次放菌控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 无纺布菌条 松墨天牛 策略
下载PDF
绿僵菌在木麻黄林间宿存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2 位作者 曾丽琼 苏文晶 黄金水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测定木麻黄林间土壤中、菌条上的绿僵菌孢子的宿存数量及萌发率,研究绿僵菌在木麻黄林中的宿存动态。结果表明:绿僵菌孢子引入木麻黄林间土壤中,45d内孢子数量迅速下降;45d时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数不足初始带菌量的30%,其后孢子数量... 通过测定木麻黄林间土壤中、菌条上的绿僵菌孢子的宿存数量及萌发率,研究绿僵菌在木麻黄林中的宿存动态。结果表明:绿僵菌孢子引入木麻黄林间土壤中,45d内孢子数量迅速下降;45d时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数不足初始带菌量的30%,其后孢子数量呈持续缓慢下降或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绿僵菌菌条绑缚在木麻黄树干上后,其上的孢子迅速下降,至30d时,菌条孢子量仅为初始值的30%左右,随后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土壤中的孢子萌发率可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而菌条上孢子的萌发率变化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 菌条 萌发率 绿僵 宿存
下载PDF
采自西藏的盔孢菌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惠 范宇光 图力古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报道了采自西藏林芝地区的盔孢菌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细条盔孢菌(Galerina filiformis A.H.Sm.&Singer)和紊纹盔孢菌(G.perplexa A.H.Sm.),提供了2个种的详细描述和线条图,并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关键词 球盖菇科 盔孢 盔孢 紊纹盔孢
下载PDF
痰分支杆菌快速培养和药敏试验的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廖传玉 蒋克珉 高万 《临床肺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药敏试验 分支杆 改良罗氏培养基 养和 2003年 肺结核病人 2002年 分离培养 NAOH 诊断标 前处理 离心法 培养瓶 菌条
下载PDF
2000~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被引量:47
19
作者 万安民 吴立人 +6 位作者 金社林 贾秋珍 姚革 杨家秀 王保通 李高保 原宗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20 0 0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为非流行年 ,四川省属于中等偏重发生 ,其他麦区轻或零星发生。 2 0 0 1年全国小麦条锈病为中度流行年份 ,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中度偏重流行 ,陕西、湖北和河南中部中度流行 ,甘肃中度偏轻发生 ,河南、山西、... 20 0 0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为非流行年 ,四川省属于中等偏重发生 ,其他麦区轻或零星发生。 2 0 0 1年全国小麦条锈病为中度流行年份 ,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中度偏重流行 ,陕西、湖北和河南中部中度流行 ,甘肃中度偏轻发生 ,河南、山西、山东和河北等东部麦区轻和局部零星发生。对 14 82个小麦条锈菌标样鉴定结果表明 ,条中 32号(Hybrid 4 6类型 3,HY-3)近年出现频率持续上升 ,2 0 0 1年其出现频率首次居各小种及致病类型首位 ,为 2 8 79% ,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的主要流行小种之一。条中 31号 2 0 0 1年出现频率为 9 5 1% ,比 2 0 0 0年 13 5 %有所下降 ,居第 2位。条中 30号 2 0 0 1年出现频率为 7 33% ,比 2 0 0 0年 3 5 5 %有所回升 ,在各小种及致病类型中居第 3位。抗条锈育种应以条中 32、31、30号和水源 11类型 14为主要对象 ,兼顾条中 2 9号、Hybrid 4 6和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2001年 小麦 锈病 生理小种 鉴定 监测
下载PDF
羊肚菌入肴香
20
作者 周玲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28-28,共1页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肚菜、羊肚子、羊素肚、摩里菌、羊雀菌、地羊肚子、狼肚、阳雀菌、编笠菌(日本)等,为真菌植物门真菌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的子实体.羊肚菌为世界著名食用菌,我国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均有盛产,一般在4月上旬至...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肚菜、羊肚子、羊素肚、摩里菌、羊雀菌、地羊肚子、狼肚、阳雀菌、编笠菌(日本)等,为真菌植物门真菌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的子实体.羊肚菌为世界著名食用菌,我国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均有盛产,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盛产期,可干制后常年备用.羊肚菌每百克干品含有蛋白质28.31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39.7克,粗纤维14.05克,钙0.28克,磷1.25克,钾3.11克,镁0.22克,钠0.08克,硫胺素3.92毫克,核黄素24.6毫克,烟酸82毫克,还含有19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本草纲目>记载,羊肚菌"甘寒无毒,益肠胃,化痰理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羊肚菌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降低胆固醇,防癌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不含激素、无副作用的天然滋补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菜肴 菜谱 制法 金钱羊肚 烧羊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