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苓菌种的制作与栽培加工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愈志成 《农村科技开发》 1997年第2期28-28,共1页
猪苓别名枫苓、亥苓,为多孔菌科植物。野生者生长在树根部。 猪苓以菌核入药,主治急性肾炎、肝炎、急性尿道感染、暑热水泻、淋浊、白带、脾湿、四肢浮肿(胎肿)、小便不利等。近年来国内外药学家发现猪苓有抗癌作用,故国内使用量和出口... 猪苓别名枫苓、亥苓,为多孔菌科植物。野生者生长在树根部。 猪苓以菌核入药,主治急性肾炎、肝炎、急性尿道感染、暑热水泻、淋浊、白带、脾湿、四肢浮肿(胎肿)、小便不利等。近年来国内外药学家发现猪苓有抗癌作用,故国内使用量和出口量聚增,国内外药材市场价格一升再升,而野生资源又日趋枯竭。国内外专家预计,不久,猪苓将会超赶天麻的价格,故人工栽培猪苓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猪苓 多孔菌科植物 种制作
下载PDF
茯苓的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吉福 陈英杰 姚新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2-64,共3页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松根上。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作用。1970年以来,人们发现茯苓中的多糖及低分子量类化合物有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茯苓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松根上。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作用。1970年以来,人们发现茯苓中的多糖及低分子量类化合物有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茯苓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菌科植物 COCOS Poria 利水渗湿 化学成分 多寄生 植物 巨噬细胞 过碘酸氧化 抑制率
下载PDF
灵芝孢子误诊为寄生虫虫卵3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崔黎明 刘利 +2 位作者 潘丽艳 赫荣华 李淑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7期1191-1192,共2页
灵芝是一类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植物,又名灵芝草、菌灵芝等,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改善心肌微循环、镇咳、祛痰、增强免疫功能,抗癌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 灵芝孢子 心肌微循环 多孔菌科植物 寄生虫感染 担子 灵芝 大型真 医药宝库 抗惊厥 慢性支气管炎
下载PDF
猪苓的栽培技术
4
作者 柳勇 《畜牧市场》 1993年第3期214-214,共1页
猪苓又名枫苓、亥苓等,为多孔菌科植物,以菌核入药,是著名的药用菌,也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有利水渗湿的功能,主治急性肾炎、急性肝炎、全身浮肿、中暑水泻等疾病。近年来发现有抗癌作用,使用量骤增,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野生资源日趋... 猪苓又名枫苓、亥苓等,为多孔菌科植物,以菌核入药,是著名的药用菌,也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有利水渗湿的功能,主治急性肾炎、急性肝炎、全身浮肿、中暑水泻等疾病。近年来发现有抗癌作用,使用量骤增,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因此,人工栽培猪苓具有推广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菌科植物 枫苓 栽培技术 急性肝炎 急性肾炎 利水渗湿 全身浮肿 段木 密环
下载PDF
中药茯苓片及山药片与甘薯片的鉴别
5
作者 郭孟钟 马美珠 陈登凑 《海峡药学》 1994年第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薯片 黄棕色 碘化钾试液 性状鉴别 针晶束 理化鉴别 脐点 多孔菌科植物 草酸钙 多糖类
下载PDF
灵芝原浆的毒性和诱变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杰 贾淑贞 +2 位作者 刘翠娥 廖兴广 周琢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89年第3期58-59,53,共3页
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主要有紫芝和赤芝两种,研究较多者为赤芝(GanodermanLucidum)。灵芝含麦角甾醇、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及多种酯类。盛产于浙、
关键词 诱变性 赤芝 多孔菌科植物 香豆精 原浆 多糖类 水溶性蛋白质 麦角甾醇 急性毒性实验 致突变试验
下载PDF
茯苓临证治疗浅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宗言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2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茯苓 临证治疗 中药 多孔菌科植物茯苓 干燥
下载PDF
桑黄——古老中药放新彩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振离 《家庭中医药》 2021年第8期44-46,共3页
桑树给我们提供的药材很多,如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根等,也有药食两用的桑椹,除此之外还有桑黄。桑很常见,但大家似乎对桑黄比较陌生。现代研究发现,桑黄治疗的疾病甚多,对人类有新的杰出贡献,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谈桑黄。桑黄在《药性... 桑树给我们提供的药材很多,如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根等,也有药食两用的桑椹,除此之外还有桑黄。桑很常见,但大家似乎对桑黄比较陌生。现代研究发现,桑黄治疗的疾病甚多,对人类有新的杰出贡献,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谈桑黄。桑黄在《药性论》中叫做桑臣、桑耳,在《酉阳杂俎》中叫做胡孙眼,在《纂要奇方》中叫做桑黄菇。笔者认为,称它桑黄菇最靠谱,因为它是多孔菌科植物针层孔的子实体,是一种真菌,属于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菌科植物 《酉阳杂俎》 药性论 奇方 纂要 药食两用 桑黄 桑白皮
下载PDF
雷丸炮制浅析
9
作者 丁欢英 胡中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年第4期49-49,共1页
雷丸炮制浅析丁欢英,胡中坚(杭州市中医院邮编310006)(杭州市下城人民医院)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Polyporusmylittaecook-etMass)的干燥菌核,具有消积杀虫的功效,常用于虫积腹痛。据... 雷丸炮制浅析丁欢英,胡中坚(杭州市中医院邮编310006)(杭州市下城人民医院)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Polyporusmylittaecook-etMass)的干燥菌核,具有消积杀虫的功效,常用于虫积腹痛。据《中国药典》记载志本药抱制应洗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多孔菌科植物 虫积腹痛 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雷公炮炙论》 中国药典 炮炙大法 消积 修事
下载PDF
浑身是宝为茯苓
10
作者 刘广宇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年第3期84-84,共1页
说起茯苓,我们并不陌生,如北京特产茯苓饼,还有茯苓酸奶、茯苓酒等,都有添加茯苓。但茯苓究竟有些什么功用,却很少有人说得清。全身是宝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主要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
关键词 茯苓酒 多孔菌科植物 茯苓皮 植物 人说 抗衰老作用 免疫功能 茶多糖 神农本草经 黑疱
下载PDF
安神定志赞灵芝
11
作者 赵伟刚 《饮食科学》 1994年第1期34-34,共1页
灵芝,在历史上总是被披上一 层神秘的面纱,有人说它是“仙草”,能治愈人间百病,甚至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并且为之编织了许多象《白蛇传》里白娘子盗仙草一灵芝那样动人的故事。 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与蘑... 灵芝,在历史上总是被披上一 层神秘的面纱,有人说它是“仙草”,能治愈人间百病,甚至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并且为之编织了许多象《白蛇传》里白娘子盗仙草一灵芝那样动人的故事。 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与蘑菇同属真菌类植物;形状古奇,生长环境又较特殊,加之受气候影响,植物体上呈现美丽的色彩,故给人以一种神奇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定志 多孔菌科植物 赤芝 《白蛇传》 白娘子 气候影响 滋补强壮 祛痰作用 保肝作用
下载PDF
茯苓食补祛浮肿
12
作者 闻非 《医药论坛杂志》 1993年第1期53-53,共1页
茯苓,又名云苓、玉灵等,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生在红松、马尾松的根上,所以,古人有“碧松根下茯苓多”的诗句.现在,已进行大量人工栽培,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茯苓外面包的一层黑皮,叫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内部接近外皮处呈淡... 茯苓,又名云苓、玉灵等,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生在红松、马尾松的根上,所以,古人有“碧松根下茯苓多”的诗句.现在,已进行大量人工栽培,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茯苓外面包的一层黑皮,叫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内部接近外皮处呈淡红色,叫赤茯苓,用于清热利湿;内部白色部分即茯苓,有很好的健脾渗湿功效;茯苓中穿有细松根的叫茯神,适用于宁心安神;茯神中之松根,称茯神木,多用于舒筋止挛.茯苓主要产于云南、贵州、安徽、浙江、福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皮 茯神木 多孔菌科植物 健脾渗湿 利水消肿 赤茯苓 清热利湿 宁心安神 中穿 云苓
下载PDF
潜山茯苓优质高产的成因
13
作者 周学雍 《畜牧市场》 1992年第5期383-384,共2页
茯苓是潜山县地道药材之一,它以优质高产而闻名遐迩,据研究,潜山人工培植茯苓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县志载:……茯苓为出产大宗,间有天生苓曰茯神,药材中补心上品……。”又说:“宣统二年,南洋赛会,香港、缅甸、南洋商人,纷纷订货(茯苓)... 茯苓是潜山县地道药材之一,它以优质高产而闻名遐迩,据研究,潜山人工培植茯苓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县志载:……茯苓为出产大宗,间有天生苓曰茯神,药材中补心上品……。”又说:“宣统二年,南洋赛会,香港、缅甸、南洋商人,纷纷订货(茯苓)。”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曾达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心 宣统二年 茯神 通透性 水吼 土壤疏松 生态环境 微生物研究所 多孔菌科植物 担子
下载PDF
蒜叶婆罗门参的化学成分预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居乐 《阿坝科技》 1989年第44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蒜叶婆罗门参 化学成分 菌科植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