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呼吸道菌群生态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媛 谭守勇 +6 位作者 蔡杏珊 骆阳 吴碧彤 冯永忠 蔡智群 何司琪 陈志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2期2229-2232,2241,共5页
目的探讨初治敏感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抗结核治疗后呼吸道菌群的变化。方法纳入住院确诊的初治敏感肺结核患者共18例,在抗结核治疗前、治疗8周采集痰液进行16S rRNA测序,对检测出的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及关键物种差异比较,分析菌群变化与... 目的探讨初治敏感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抗结核治疗后呼吸道菌群的变化。方法纳入住院确诊的初治敏感肺结核患者共18例,在抗结核治疗前、治疗8周采集痰液进行16S rRNA测序,对检测出的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及关键物种差异比较,分析菌群变化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临床疗效评价:显效55.56%(10/18),有效44.44%(8/1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梭杆菌门、螺旋体门、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治疗前,放线菌门、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敏感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呼吸道菌群结构改变,梭杆菌门、螺旋体门、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升高,放线菌门、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可成为评估抗结核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抗结核 呼吸道 菌群生态
下载PDF
口服药物代谢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向宇楠 王小艳 +5 位作者 高洁 潘琳 毕若红 李啟恩 李先加 赖先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59,共5页
肠道是口服给药吸收代谢的主要部位,作为机体内隐形的"器官",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其生态平衡将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产生重大影响。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肠道稳... 肠道是口服给药吸收代谢的主要部位,作为机体内隐形的"器官",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其生态平衡将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产生重大影响。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肠道稳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药物口服后,经肠道菌群的作用,其性质与含量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疾病,口服药物代谢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调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阐释药物起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 肠道菌群生态平衡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肠道菌群生态状况与胆石症病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徐雷 王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064-1066,共3页
胆石症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围绕胆石症的病因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更新,指出胆固醇结石性疾病和胆红素结石性疾病属于代谢相关性疾病,并与肠道菌群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肠道菌群生... 胆石症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围绕胆石症的病因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更新,指出胆固醇结石性疾病和胆红素结石性疾病属于代谢相关性疾病,并与肠道菌群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肠道菌群生态状况及相关疾病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肠道生态 病因
下载PDF
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定植病人妊娠结局及阴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4
作者 王晶 李清阳 +3 位作者 曾为红 朱艳坤 王燕 金碧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分析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定植孕妇妊娠结局及阴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产检且分娩的孕妇160例为研究对象,GBS检查均为阳性,依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观察组分娩前至少4 h给予... 目的:分析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定植孕妇妊娠结局及阴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产检且分娩的孕妇160例为研究对象,GBS检查均为阳性,依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观察组分娩前至少4 h给予抗生素预防治疗,对照组分娩前给予甲硝唑栓治疗,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母婴结局以及阴道菌群微生态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BS、白细胞酯酶、唾液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检出率较对照组低,阴道菌群密集Ⅱ~Ⅲ度、乳杆菌和清洁度Ⅰ~Ⅱ级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P<0.01)。观察组孕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75%(P<0.01)。结论: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GBS定植孕妇妊娠结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以改善阴道菌群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B族链球 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妊娠结局 阴道生态
下载PDF
“胃肠不和-糖尿病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理论的构建与临床应用
5
作者 倪青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截断扭转其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科学难题。笔者所在课题组构建了“胃肠不和-糖尿病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1)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不同发... 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截断扭转其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科学难题。笔者所在课题组构建了“胃肠不和-糖尿病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1)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不同发病阶段,提出了“胃肠不和-肠道微生态失衡”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中的共性病机,形成“调和胃肠,壮枢固本”的新治法,采用多种实验模型,阐述其在糖尿病不同糖代谢状态及不同并发症阶段的科学内涵,构建了病机演变的微观数据集,促进了中医临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精准结合。(2)整合循证研究-药理学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证实调和胃肠、壮枢固本方药在糖尿病不同糖代谢状态及不同并发症阶段的疗效及机制,实现了中药复方干预糖尿病从临床到实验室的精准防治。(3)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构建了“临床疗效评价-疗效机制分子靶点确证-临床验证后的指南共识开发”的糖尿病防治体系,促进糖尿病中医诊疗规范性、标准化,推动了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和分级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肠不和 肠道生态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下载PDF
Prader-Willi综合征肠道微生态菌群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煜 马明圣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3期375-380,共6页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一种印记基因缺陷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智力低下、肥胖、代谢紊乱和行为异常等。关于其代谢紊乱、行为异常等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近年来肠道微生态菌群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本文...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一种印记基因缺陷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智力低下、肥胖、代谢紊乱和行为异常等。关于其代谢紊乱、行为异常等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近年来肠道微生态菌群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本文将对PWS肠道微生态菌群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介绍。相比于健康人群或其他单纯肥胖人群,PWS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一定改变,且这些改变与PWS患者代谢紊乱和炎症状态相关。通过饮食或益生菌干预肠道菌群,在PWS患者中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体重和改善行为异常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PRADER-WILLI综合征 肠道微生态 肥胖
下载PDF
孕妇微生态菌群与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盈利 安映霖 +1 位作者 吴天晨 魏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孕妇微生态菌群紊乱与母胎结局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对孕妇微生态菌群与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并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综述,结果显示孕妇微生态... 孕妇微生态菌群紊乱与母胎结局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对孕妇微生态菌群与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并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综述,结果显示孕妇微生态菌群紊乱可能会增加多种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但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较少。医务人员应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孕妇微生态菌群与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有助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诊断及早期预防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微生态 妊娠期并发症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微生态状况及不同抗感染治疗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王星星 杨菲 徐倩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阴道菌群微生态情况以及抗感染治疗不同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母婴结局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0例PPROM孕妇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健康孕...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阴道菌群微生态情况以及抗感染治疗不同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母婴结局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0例PPROM孕妇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阴道菌群微生态状态和阴道优势菌。根据破膜后抗生素治疗时机将观察组分为早期组(破膜后6 h实施抗感染治疗)、晚期组(破膜后12 h实施抗感染治疗)两个亚组,各50例,比较两个亚组的母婴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菌群失衡发生率更高(P<0.05);观察组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优势菌的占比高于对照组,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的占比较对照组低(P<0.05);早期组的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晚期组更低(P<0.05)。结论PPROM孕妇多存在阴道菌群微生态异常情况,在破膜后6h实施抗感染治疗对母婴结局改善有积极作用,可以降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阴道生态 抗感染治疗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定植孕妇妊娠结局及阴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9
作者 窦淑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57-0160,共4页
在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定植孕妇妊娠中应用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并观察其对妊娠结局以及阴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GBS定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区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分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为随机原则,对照组分娩... 在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定植孕妇妊娠中应用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并观察其对妊娠结局以及阴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GBS定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区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分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为随机原则,对照组分娩前予以甲硝唑,观察组则在分娩前予以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据此观察不同组别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引导菌群微生态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更低(P<0.05);用药后对照组新生儿出现不良事件的频次更高(P<0.05);整体疗效呈现更高水平的组别为观察组(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阴道菌群微生态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呈现更高生活质量水平的组别为观察组(P <0.05)。结论 当孕妇存在GBS定植后,展开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能够减少新生儿以及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优化阴道菌群微生态,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B族链球 分娩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妊娠结局 阴道生态
下载PDF
浅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34
10
作者 史琦 王辛秋 +3 位作者 孔艳华 李春雷 何博 李友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732-736,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临床常见病、难治病范畴。近年来针对COPD的发病及病理演变机制研究逐步深入,但与明确靶向、靶点尚存在距离,无法完全揭示COPD的疾病本质,严重制约了其防控能力的提高。肠道菌群微生态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临床常见病、难治病范畴。近年来针对COPD的发病及病理演变机制研究逐步深入,但与明确靶向、靶点尚存在距离,无法完全揭示COPD的疾病本质,严重制约了其防控能力的提高。肠道菌群微生态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时,肠源性内毒素的释放以及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均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营养调整、抗生素、活菌制剂等是目前采用的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基本手段和方法。COPD归属于中医"喘证""肺胀"范畴,"培土生金""肺肠同治"强调了脏腑功能的相互依存及病理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脏腑辨证治疗COPD的优势与特色。如何依据中医药自身的理论特征与实践优势,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索构建调控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防控COPD的研究体系,将逐渐成为COPD防控的重要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生态 脾肺相生 肺肠同治
下载PDF
不同饲料饲养家蚕其肠道微生态优势菌群类型的组成及差异性 被引量:29
11
作者 向芸庆 王晓强 +3 位作者 冯伟 周围 谢洪霞 万永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875-3882,共8页
为探讨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及抗病性与肠道微生态状况的关系,以不同的桑科植物柘叶与桑叶分别饲养家蚕,采用纯培养分离检测技术、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4、5龄家蚕肠道优势菌群的类型进行了鉴定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讨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及抗病性与肠道微生态状况的关系,以不同的桑科植物柘叶与桑叶分别饲养家蚕,采用纯培养分离检测技术、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4、5龄家蚕肠道优势菌群的类型进行了鉴定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柘叶与桑叶饲养家蚕共有的优势菌群有短波单胞杆菌属(Brevundi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4个类群。从桑叶饲养家蚕肠道中检索到的优势菌群还有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5个类群,而从柘叶饲养家蚕肠道中检索到的优势菌群仅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2个类群。饲料的改变导致家蚕肠道微生态细菌种群组成的变化,从柘叶饲养家蚕肠道中分离出的优势菌群与桑叶饲养的家蚕相比,出现较大差异且不如桑叶饲养家蚕的菌群丰富。推测这种改变可能与柘叶饲养家蚕生长发育不良、容易患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优势 肠道 家蚕 类型 差异性 柘叶 桑叶
下载PDF
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柳 梁新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39-1242,共4页
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宏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及其代谢模式的改变可通过破坏正常组织细胞DNA、激活致癌信号传导途径,产生促肿瘤代谢物和抑制抗肿... 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宏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及其代谢模式的改变可通过破坏正常组织细胞DNA、激活致癌信号传导途径,产生促肿瘤代谢物和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等多因素来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研究者们尝试利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和预防肿瘤。目前,以益生菌和排泄物移植技术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分泌抗肿瘤细胞因子及调节免疫系统来抗肿瘤。微生态制剂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目前肠道菌群微生态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深入探讨。本文就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结直肠癌的诊治探索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生态 结直肠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对生育期女性阴道微生态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齐新颖 李睿 +7 位作者 陈卫刚 王英红 张玉 吴雨皋 李园园 高丽敏 许广鑫 郑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5-959,共5页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三联疗法对生育期女性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5例HP阳性患者进行根除HP三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变化情况,检测指标包括清洁度、念珠菌、滴虫、阴道酸...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三联疗法对生育期女性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5例HP阳性患者进行根除HP三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变化情况,检测指标包括清洁度、念珠菌、滴虫、阴道酸碱度、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H2O2)浓度。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对象中7例(7/15)发生阴道微生态失调(P<0.05),其中5例出现大量真菌孢子及菌丝,2例球菌数量增加(1例伴白细胞增加,1例伴过氧化氢阳性);8例阴道微生态正常(8/15)。结论根除HP三联疗法对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产生负面影响,在进行HP的治疗中应予重视,治疗前后应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 阴道 生态 生育期女性
下载PDF
扶正祛邪汤对肝癌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军 徐建良 杜燕红 《陕西中医》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扶正祛邪汤对肝癌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96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各32只,模型组和给药组构建肝癌模型建模成功后给药组大鼠采用350 mg/kg的扶正祛邪汤灌胃,模型组、正常... 目的:探究扶正祛邪汤对肝癌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96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各32只,模型组和给药组构建肝癌模型建模成功后给药组大鼠采用350 mg/kg的扶正祛邪汤灌胃,模型组、正常组采用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三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检测三组大鼠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CA19-9)、谷丙转氨酶(ALT),并检测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给药组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CA19-9、AFP、ALT、TLR4/NF-κB信号通路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给药组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CA19-9、AFP、ALT、TLR4/NF-κB信号通路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给药组相比,正常组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CA19-9、AFP、ALT、TLR4/NF-κB信号通路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且模型组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CA19-9、AFP、ALT、TLR4/NF-κB信号通路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扶正祛邪汤可能经TLR4/NF-κB信号通路修复肝癌,改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发挥其肝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扶正祛邪汤 肠道生态环境 TLR4/NF-κB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郜青 张建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9期3072-3075,共4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济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性口腔溃疡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各60例。复发组男4...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济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性口腔溃疡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各60例。复发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1.82±3.73)岁;未复发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1.27±3.29)岁。两组患者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数量与菌群构成,以进一步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相关性。结果未复发组患者的链球菌[(5.43±2.04)copies/ml比(6.69±2.43)copies/ml]和韦荣氏菌[(5.04±1.42)copies/ml比(5.94±1.97)copies/ml]均显著低于复发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复发组患者革兰阴性球菌[(46.73±3.93)copies/ml比(49.81±5.14)copies/ml]、革兰阳性球菌[(41.17±5.18)copies/ml比(43.31±5.22)copies/ml]、革兰阴性杆菌[(3.97±2.04)copies/ml比(4.82±2.28)copies/ml]与革兰阳性杆菌[(2.77±1.19)copies/ml比(3.51±1.07)copies/ml]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机体口腔菌群微生态有一定关联,且与消化道菌群微生态也存在关联性,因此,临床治疗时,需保证患者口腔菌群微生态与消化道菌群微生态均处于平稳状况,继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生态 消化道生态 相关性
下载PDF
大蒜素对微生态制剂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天贵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57-857,共1页
关键词 大蒜素 生态制剂 影响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肠道微生态菌群多样性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印滇 杨莉 +1 位作者 王以浪 曹莉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肠道微生态菌群多样变化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SCLC患者40例为NSCLC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粪便提取菌群DNA,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产丁酸菌的表... 目的探讨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肠道微生态菌群多样变化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SCLC患者40例为NSCLC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粪便提取菌群DNA,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产丁酸菌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肠道产丁酸菌的差异,NSCLC组化疗前后肠道产丁酸菌差异及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记录随访1年NSCLC组患者生存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患者化疗前后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患者肠道产丁酸菌低于对照组(P<0.05),且NSCLC患者化疗后肠道产丁酸菌低于化疗前(P<0.05);NSCLC患者化疗后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r=0.214、0.302,P<0.05)。结论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与NSCLC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肠道微生态 肠道产丁酸 丰富度 多样性指数 化疗预后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吸烟相关COPD肺微生态菌群、Treg/Th17、炎症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辉 叶彩虹 +3 位作者 马焕丽 孙俊生 陈斯亮 张韶斌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7期1126-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微生态菌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炎症之间关系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68例、肺功能正常者68例,根据是否吸烟将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吸烟COP... 目的探讨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微生态菌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炎症之间关系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68例、肺功能正常者68例,根据是否吸烟将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吸烟COPD组(n=20)、戒烟COPD组(n=29)、不吸烟COPD组(n=19);肺功能正常者分为吸烟肺功能正常组(n=16)、戒烟肺功能正常组(n=18)、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n=14)。比较6组基线资料、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中Treg/Th17、炎性因子、BAL中肺微生态菌群多样性,分析肺微生态菌群、Treg/Th17、炎症因子之间关系及与吸烟的相关性。结果Chao指数、外周血和BAL中Treg/Th17、IL-10、IL-35指标在各组间比较,吸烟COPD组<戒烟COPD组<非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戒烟肺功能正常组<非吸烟肺功能正常组,Simpson指数在各组间比较,吸烟COPD组>戒烟COPD组>非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戒烟肺功能正常组>非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Chao指数、外周血和BAL中Treg/Th17、IL-10、IL-35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外周血和BAL中IL-17、IL-6、IL-8呈正相关(P<0.05);肺微生态菌群多样性、Treg/Th17、炎性之间存在良好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肺微生态菌群失衡、Treg/Th17紊乱、炎症之间相互影响可能在吸烟相关COP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微生态 调节性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下载PDF
应用瑞舒伐他汀降血脂后的不同疗效人群肠道微生态菌群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玲 陈雪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5期408-410,414,共4页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后不同疗效的患者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差异。方法将本院68例行瑞舒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2个月降脂效果的不同,分为降脂良好组(A组,n=49)与降脂欠佳组(B组,n=19)。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后不同疗效的患者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差异。方法将本院68例行瑞舒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2个月降脂效果的不同,分为降脂良好组(A组,n=49)与降脂欠佳组(B组,n=19)。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差异,并收集患者粪便提取肠道微生态菌群DNA,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患者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差异。结果 A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TC、TG、LDL-C的含量均明显下降,HDL-C含量明显升高(P <0. 05)。A组疣微菌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及柔壁菌门丰度较B组显著升高,而互养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及拟杆菌门丰度较B组显著下降(P <0. 05)。A组拟杆菌门中的拟杆菌科的相对丰度较B组明显减少(P <0. 05);厚壁菌门中的乳酸杆菌科、毛螺菌科、瘤胃菌科和梭菌科的相对丰度较B组均明显增多(P <0. 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后,不同疗效差异的患者在肠道微生态菌群门丰度和科数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高脂血症 肠道 生态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部微生态菌群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婧 《科技视界》 2018年第34期85-86,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咽部细菌种类及分布特点的不同,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细菌的变化,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采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上呼吸... 目的:比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咽部细菌种类及分布特点的不同,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细菌的变化,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采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标本中,检出率前三位的细菌分别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咽部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咽部携带的细菌种类和数量与健康人群有明显的差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咽部优势菌群遭到破坏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生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