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内菌藻的培养方式和运行状况
1
作者
蔡丽云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8-32,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污水中TN去除率不高的问题,探究菌藻共生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将市政污水处理厂好氧池的活性污泥和二沉池壁的藻类接种至内置纤维填料的菌藻生物膜反应器中,以市政污水为进水进行菌藻的共同培养,分析了培养方式...
为了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污水中TN去除率不高的问题,探究菌藻共生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将市政污水处理厂好氧池的活性污泥和二沉池壁的藻类接种至内置纤维填料的菌藻生物膜反应器中,以市政污水为进水进行菌藻的共同培养,分析了培养方式和曝气量对反应器中藻类生长情况以及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光照静沉+夜间曝气的培养方式能使菌藻去除更多的COD、TN和TP;曝气量为300 L/h的反应器内藻类含量比曝气量为800 L/h的更高。在曝气量为300 L/h、换水率为34.4%的条件下,曝气1 h+光照静沉1 h后,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可达到64%~66%,高于传统的淹没式生物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
藻
生物
膜
反应器
总氮
曝气量
培养方式
原文传递
光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和藻类的共培养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丽云
薛星韬
+6 位作者
袁扬
王静雯
夏敬丹
孙仁悦
赖铭海
司马谨
陈洪润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02-2511,共10页
利用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和来自二沉池壁的藻类构成菌藻生物反应器用以处理实际生活废水,探讨了不同泥藻接种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稳定运行后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泥/藻质量比为1∶0.75的混合系统对污染物质(COD...
利用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和来自二沉池壁的藻类构成菌藻生物反应器用以处理实际生活废水,探讨了不同泥藻接种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稳定运行后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泥/藻质量比为1∶0.75的混合系统对污染物质(COD、TN和TP)的去除效率最高;当HRT为2 d时,按泥/藻质量比为1∶0.75接种的光生物反应器(初始TSS为1.12 g·L^(−1))在搅拌和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对NH_(4)^(+)-N的去除率可达99.7%,对PO_(4)^(3-)的去除率约为70%。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运行42 d后反应器内(SRT为15 d)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析发现,优势细菌为厚壁菌门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蓝菌门的光合产氧蓝细菌属(Cyanobium)和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的不产氧光合好氧异养固氮红杆菌属(Rhodobacter),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3.32%、15.23%和5.77%。同时,反应器内还存在氧化亚硝酸盐的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以及除磷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能进行好氧反硝化的副球菌(Paracoccu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19%、0.58%和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生物反应器
泥/
藻
质量比
生活污水
细
菌
群落组成
原文传递
题名
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内菌藻的培养方式和运行状况
1
作者
蔡丽云
机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8-32,共5页
基金
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Z2018J2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0)。
文摘
为了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污水中TN去除率不高的问题,探究菌藻共生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将市政污水处理厂好氧池的活性污泥和二沉池壁的藻类接种至内置纤维填料的菌藻生物膜反应器中,以市政污水为进水进行菌藻的共同培养,分析了培养方式和曝气量对反应器中藻类生长情况以及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光照静沉+夜间曝气的培养方式能使菌藻去除更多的COD、TN和TP;曝气量为300 L/h的反应器内藻类含量比曝气量为800 L/h的更高。在曝气量为300 L/h、换水率为34.4%的条件下,曝气1 h+光照静沉1 h后,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可达到64%~66%,高于传统的淹没式生物膜工艺。
关键词
菌
藻
生物
膜
反应器
总氮
曝气量
培养方式
Keywords
bacterial and algal biofilm reactor
TN
aeration rate
cultiv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光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和藻类的共培养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丽云
薛星韬
袁扬
王静雯
夏敬丹
孙仁悦
赖铭海
司马谨
陈洪润
机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02-2511,共10页
基金
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Z2018J2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9-2020学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17,318)。
文摘
利用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和来自二沉池壁的藻类构成菌藻生物反应器用以处理实际生活废水,探讨了不同泥藻接种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稳定运行后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泥/藻质量比为1∶0.75的混合系统对污染物质(COD、TN和TP)的去除效率最高;当HRT为2 d时,按泥/藻质量比为1∶0.75接种的光生物反应器(初始TSS为1.12 g·L^(−1))在搅拌和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对NH_(4)^(+)-N的去除率可达99.7%,对PO_(4)^(3-)的去除率约为70%。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运行42 d后反应器内(SRT为15 d)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析发现,优势细菌为厚壁菌门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蓝菌门的光合产氧蓝细菌属(Cyanobium)和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的不产氧光合好氧异养固氮红杆菌属(Rhodobacter),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3.32%、15.23%和5.77%。同时,反应器内还存在氧化亚硝酸盐的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以及除磷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能进行好氧反硝化的副球菌(Paracoccu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19%、0.58%和0.35%。
关键词
菌藻生物反应器
泥/
藻
质量比
生活污水
细
菌
群落组成
Keywords
sludge-algae photobioreactor
mass inoculation ratio of sludge to algae
domestic sewage
bacterial community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内菌藻的培养方式和运行状况
蔡丽云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2
光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和藻类的共培养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蔡丽云
薛星韬
袁扬
王静雯
夏敬丹
孙仁悦
赖铭海
司马谨
陈洪润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