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血症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实验指标分析
1
作者 张红凤 郭庆昕 +1 位作者 卢海景 饶华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菌血症性尿路感染(Bacterem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BUTI)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实验指标,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5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 目的回顾性分析菌血症性尿路感染(Bacterem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BUTI)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实验指标,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5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BUTI组(34例)和非BUTI组(161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实验指标,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BUTI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实验指标对BUTI的诊断效能。结果195例尿路感染患者中BUTI发生率为17.42%(34/195),BUTI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89.23%(27/3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41.38%(12/29)。尿路感染中老人女性占比多,两组年龄无差异(P>0.05);与非BUTI组相比,BUTI男性患者发病率高,无泌尿系统症状多,入院时体温更高,病程更长,而合并骨质疏松和自身免疫病的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亚硝酸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粒淋比值、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高于非BUTI组,白蛋白低于非BUT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病是发生BUTI的危险因素;绘制两组患者ROC曲线显示,外周血粒淋比值、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AUC分别为0.767、0.840、0.795,三项联合检测对BUTI组AUC大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血症性尿路感染患者主要病原学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外周血粒淋比值、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对BUTI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性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 粒淋比值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