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述七○年代:离鄕、祭国、资本化
1
作者 王智明(Chih-Ming Wang) 《文化研究》
在九○年代的叙述里,七○年代似乎被记忆成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在资本洪流四处滚的今天,承载着不少的怀旧情绪。无论是像《玻璃之城》这样的商业电影,或是像「珍藏美丽岛」之类的口述历史,还是像《思想》杂志这样的文化论述,七○... 在九○年代的叙述里,七○年代似乎被记忆成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在资本洪流四处滚的今天,承载着不少的怀旧情绪。无论是像《玻璃之城》这样的商业电影,或是像「珍藏美丽岛」之类的口述历史,还是像《思想》杂志这样的文化论述,七○年代似乎是一个充满着美丽、哀愁、纯真与热情的年代。在这些纷杂的叙述里,七○年代对两岸三地的华人来说,究竟代表了什麽样的集体记忆与历史意识,它又反映了怎麽样的历史结构?重访七○年代能够为纷乱矛盾的今天带来什麽样的啓示? 刘大任与张系国的小说,杨泽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的「七○年代」专辑,《思想》杂志的「台湾七十年代」专题,与《九十年代》这本海外华人思想杂志的休刊,分别代表了叙述七○年代的不同尝试,与建构七○年代历史意识的不同方法。将在不同时期与地域出版的文本与叙事拉扯在一起,本文以年代与世代为两条交错却不相同的轴线来重述七○年代在不同地域及文本的意义。藉着游走於香港、台湾及海外等地的七○年代叙述,本文提出「华人七○年代」和「跨太平洋反抗世代」等概念,并讨论隐身於其後复杂的历史脉络与情感纠葛,以指出国族视角的局限,以及跨国华人视野对於七○年代叙述的重要性。透过分析这些不同的叙述,本文企图寻找一条「进入」七○年代的路径。进入,不是为了重回历史现场-毕竟过去无法完整重现-而是希望在记忆的封存与开启之际,掌握历史真实而复杂的面貌,并在不断叙述的同时,重新思考七○年代作为一个批判方案的可能性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華人七○年代 跨太平洋反抗世代 歷史意識 斷代思維 敘述的政治 保釣運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