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耐撞性能研究
1
作者 龚超 孟晨曦 +4 位作者 陈雷 刘佳霖 司小夏 霍新涛 刘煜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2期304-312,共9页
为提高汽车吸能盒结构耐撞性,受毛竹微观结构启发,提出3种不同的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建立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与传统八边形多胞薄壁结构的耐撞性。分析... 为提高汽车吸能盒结构耐撞性,受毛竹微观结构启发,提出3种不同的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建立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与传统八边形多胞薄壁结构的耐撞性。分析双菱形肋边布置方式、内层壁厚等因素对新型薄壁结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八边形多胞薄壁结构相比,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双菱形肋边布置方式和内外层壁厚对结构吸能特性均有一定影响;随着内层壁厚的增加,结构最大峰值力减小,但总能量吸收和比吸能减少,载荷平稳度降低。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能有效降低乘员在汽车正面碰撞中所受的伤害,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吸能盒的设计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设计 多胞薄壁结构 菱形肋 能量吸能 耐撞性
下载PDF
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吴家荣 李红智 +2 位作者 杨玉 张一帆 杨乐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8,共9页
为研究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冷侧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和热侧气态CO_(2)为工质,分析了冷侧进口温度313.15~353.15 K,热侧进口温度553.15~593.15 K,冷热侧热工水力特性的变化,比较了NACA0... 为研究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冷侧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和热侧气态CO_(2)为工质,分析了冷侧进口温度313.15~353.15 K,热侧进口温度553.15~593.15 K,冷热侧热工水力特性的变化,比较了NACA0030翼型肋片流道和类菱形肋片流道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S-CO_(2)入口温度增大40.0 K,总换热量减小23.91%,冷、热侧压降分别增大29.95%、11.14%;气态CO_(2)温度增大40.0 K,总换热量增大16.40%,冷、热侧压降分别增大9.42%、7.43%,S-CO_(2)入口温度变化对热工水力特性的影响更明显;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有着更小的流动阻力和较好的综合性能。该研究结果对间断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S-CO_(2) 换热性能 菱形肋片流道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场协同原理的强化液冷冷板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涛 方晓鹏 钱吉裕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0,共4页
随着功率芯片热耗和热流密度的不断提高,常规的深孔钻液冷冷板难以满足高热流密度芯片的散热需求。基于场协同原理,设计出一种菱形肋强化换热冷板,并和传统的深孔钻、微通道冷板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在同样总温差下... 随着功率芯片热耗和热流密度的不断提高,常规的深孔钻液冷冷板难以满足高热流密度芯片的散热需求。基于场协同原理,设计出一种菱形肋强化换热冷板,并和传统的深孔钻、微通道冷板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在同样总温差下,菱形肋冷板所需流量可低至深孔钻的1/3以上;换热面积相当时,菱形肋冷板的总温差约为矩形肋(微通道)冷板的8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协同原理 菱形肋 微通道 深孔钻 对流强化 冷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