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菲降解菌株的特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夏颖 闵航 +1 位作者 周德平 韩如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两株可以菲为唯一碳源的细菌菌株,经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脂肪酸含量分析和16SrDHA序列同源性鉴定,两菌均属鞘氨醉单肥菌属(Sphingomonas),菌株ZX4为少动鞘氨醉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ls),而菌株...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两株可以菲为唯一碳源的细菌菌株,经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脂肪酸含量分析和16SrDHA序列同源性鉴定,两菌均属鞘氨醉单肥菌属(Sphingomonas),菌株ZX4为少动鞘氨醉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ls),而菌株EVAl7与该属内己知菌的序列同源性在93%—98%之间,推测可能为一新种历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的生长曲线表明菲对细菌生长有明显的延滞作用.菌株EVAl7全细胞蛋白质电泳图谱揭示该细菌在菲诱导下可出现诱导性蛋白,推测可能为一些解毒酶或降解酶.菲降解细菌在以结晶态菲为碳源时生长速率明显低于以粉末态菲为碳源时的生长速率,表明细菌与菲问的接触面积是限制其利用菲的一个重要因素.分离菌株谷肮甘肽S—转移酶(GST酶)具有可与1—氯—2,4—二硝基苯(CDNB)结合的活性.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可促进细菌对菲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生理特性 16SrDNA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一株菲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固定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芳艳 梁林林 +2 位作者 唐玉斌 毛莉 何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1,25,共4页
从取自某焦化厂生物处理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菲的降解菌株PH1。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PH1进行了菌种鉴定。采用累托石、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将菲的降解菌包埋制备固定... 从取自某焦化厂生物处理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菲的降解菌株PH1。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PH1进行了菌种鉴定。采用累托石、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将菲的降解菌包埋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生物小球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菌株PH1初步鉴定为茄镰孢菌或该菌的一个株系。在微生物包埋量取10%(v/v)的情况下,固定化茄镰孢菌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累托石2.5%,PVA11%,海藻酸钠0.3%,CaCl2 3%。对于初始浓度为40mg/L的菲溶液,游离茄镰孢菌经过108h对菲的降解效率达到49.25%,固定化茄镰孢菌小球可明显提高对菲的去除效果,经32h,去除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分离鉴定 固定化微生物 制备
下载PDF
菲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钟磊 周立祥 王世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470,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从吴江市郊长期被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到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菲降解复合微生物菌群,复合菌群在7d内对无机盐液体中菲(含量100mg·L-1)的降解率达到99%。从复合菌群中分离纯化获得两株菲高效降解菌B1和L2,...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从吴江市郊长期被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到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菲降解复合微生物菌群,复合菌群在7d内对无机盐液体中菲(含量100mg·L-1)的降解率达到99%。从复合菌群中分离纯化获得两株菲高效降解菌B1和L2,经过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B1为百日咳博行特氏菌(Bordetella petrii),菌株L2为墨西哥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mexicana)。这两株菌在菲含量为100mg·L-1的无机盐培养液中,7d内对菲(含量100mg·L-1)的降解率大约为80%,9d内的降解率可达到99%。将复合菌群和菲污染土壤混合,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修复。结果表明,修复88d后,接种复合菌群的低污染浓度(8.22mg·kg-1)处理和高污染浓度(39.65mg·kg-1)处理的菲去除率分别达到95.74%和9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BORDETELLA petrii B1 Pseudoxanthomonas mexicanaL2 土壤生物修复 土壤
下载PDF
一株菲降解菌的生长特性及其对荧蒽和芘的降解能力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秀虹 汤婉环 李适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3,121,共8页
研究了一株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的菲降解菌PE1501-1在不同培养条件(温度、初始pH值、菲初始浓度、共基质)下的生长特性,并初步考察了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和土壤中对4环PAHs—荧蒽和芘的潜在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含菲50 mg/L的无机... 研究了一株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的菲降解菌PE1501-1在不同培养条件(温度、初始pH值、菲初始浓度、共基质)下的生长特性,并初步考察了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和土壤中对4环PAHs—荧蒽和芘的潜在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含菲50 mg/L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偏酸性环境更有利于菌株生长,液体培养基初始pH 5.0时菌株生长最好;该菌株能耐受菲的初始浓度超过200 mg/L,但菲初始浓度较高时菌株生长出现较明显的延迟期;添加乙酸、溶解性富里酸或溶解性胡敏酸作为菲的共基质对菌株生长有短暂的促进作用;在液体培养基中菌株能以菲或荧蒽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充分生长,并对荧蒽有一定程度的去除能力,但对芘的降解能力很低;将该菌株接种到灭菌污染土壤中,可有效提高菲、荧蒽或芘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培养条件 生物降解 荧蒽
下载PDF
一株新的菲降解菌株及外来碳源对其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田雷 马沛 钟建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报道了一株新的菲降解菌株——门多萨假单孢菌 ( CGMCC1 .766)的筛选 ,并研究了其菲降解和降解过程中关键酶的动态变化。在菲浓度为 1 0 0 mg/L的培养体系中 ,添加水杨酸 (诱导物 )可提高菲的降解速率 ,而葡萄糖 (碳源 )
关键词 菲降解菌 门多萨假单孢 生物降解 儿茶酚2 3-双加氧酶 环境生物技术 降解速率 外加碳源
下载PDF
菲降解菌Pseudomonas sp. JM2-gfp细胞特性对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植物根表的定殖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晓蓉 朱丽晖 周玉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19-4029,共11页
【背景】多环芳烃是农田土壤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可通过作物根系进入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采用高效降解菌在植物根际形成生物膜是一种经济可行的生态阻控策略,而细菌细胞特性是影响其表面粘附并进行初始成膜的关键。【目的】探究菲高效... 【背景】多环芳烃是农田土壤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可通过作物根系进入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采用高效降解菌在植物根际形成生物膜是一种经济可行的生态阻控策略,而细菌细胞特性是影响其表面粘附并进行初始成膜的关键。【目的】探究菲高效降解菌Pseudomonassp.JM2-gfp的细胞特性对自聚集成膜过程的影响,观察其在小麦根表定殖成膜情况,为在土壤-根际系统中构建阻控屏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培养皿培养、结晶紫染色、接触角测量(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CAM)及定量方法测定JM2-gfp菌株细胞特性,采用植物液体培养法形成生物膜,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和分析生物膜的结构特征。【结果】菌株Pseudomonas sp. JM2-gfp生有鞭毛结构及疏水性细胞壁,并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初始粘附率和自聚集能力。JM2-gfp菌株具有良好的成膜及降解能力,48 h菲降解效率是浮游态菌株的2.5倍。成膜过程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2 d时生物膜量达最大值。2 d内生物膜厚度约为32.8μm,生物膜上分泌多种胞外基质物质(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4.68μg/mL和211.9μg/mL。小麦根系与菌液共培养4 d后,JM2-gfp菌株可在根表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并进一步定殖到根和茎、叶组织内部。【结论】菲胁迫下,Pseudomonassp.JM2-gfp降解菌易于在载体表面附着聚集形成生物膜,降解能力也随之增强,其在植物根表定殖成膜的结果为阻控土壤有机污染物进入作物体内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细胞特性 生物膜 根表 定殖
原文传递
鞘氨醇单胞菌PY3菲降解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小凡 小柳津广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0-685,共6页
将菲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 (Sphingomanassp .)PY3的DNA片段与pUC1 1 9质粒连接后 ,转化大肠杆菌JM1 0 9,经筛选得到两个质粒 ,分别命名为pUp1 (带有 2 3kb外源DNA片段 )和pUp2 (带有 3 9kb外源DNA片段 )。pUp 1的DNA含有 2个ORF。ORF 1... 将菲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 (Sphingomanassp .)PY3的DNA片段与pUC1 1 9质粒连接后 ,转化大肠杆菌JM1 0 9,经筛选得到两个质粒 ,分别命名为pUp1 (带有 2 3kb外源DNA片段 )和pUp2 (带有 3 9kb外源DNA片段 )。pUp 1的DNA含有 2个ORF。ORF 1由 2 75个氨基酸组成 ,与恶臭假单胞菌 (Pseudomonasputida)F1的甲苯水解酶及菌株PseudomonasCF6 0 0的甲苯水解酶在氨基酸水平上有 47%的同源性。ORF 2由 3 2 7个氨基酸组成 ,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的邻苯二酚双加氧酶 (pheB)及紫红红球菌 (Rhodococcusrhodochrous)CTM的邻苯二酚双加氧酶 (C2 3O)在氨基酸水平上分别有 5 7%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双加氧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鞘氨醇单胞
下载PDF
莫莫格湿地石油污染土壤中耐盐碱石油烃降解细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樊黎黎 徐兴健 +4 位作者 韩雪容 李海彦 王娜 冀伟 于洪文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原位筛选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可以用来修复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土壤。本研究从莫莫格湿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以菲(Phe)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出一株多环芳烃耐盐碱的Phe高效降解细菌株,通过形态学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其系统发育进化地位... 原位筛选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可以用来修复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土壤。本研究从莫莫格湿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以菲(Phe)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出一株多环芳烃耐盐碱的Phe高效降解细菌株,通过形态学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其系统发育进化地位;系统研究了该菌株对Phe的降解特性及其降解动力学,为湿地石油污染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研究结果表明,耐盐碱的Phe降解细菌S1-8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命名为Halomonas sp. S1-8; Halomonas sp. S1-8降解Phe的最适盐浓度(Na Cl)为5%,p H为8. 0,温度为30℃。在盐浓度低于5%时,随着盐度的增加,菌株S1-8在盐碱胁迫下对Phe的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菌株S1-8对盐浓度和环境酸碱度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分别为Na Cl含量0~30%和p H 6. 0~11. 0。Halomonas sp. S1-8在湿地油田污染的生物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菲降解菌 盐单胞 湿地土壤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下载PDF
红树植物秋茄对菲污染沉积物的根际修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方宇 严重玲 +1 位作者 杜静娜 于俊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0-1165,共6页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L.) Druce)对多环芳烃菲污染沉积物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在5、10、20、40mg·kg^-1菲处理浓度下,菲对秋茄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沉积物中菲初始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4...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L.) Druce)对多环芳烃菲污染沉积物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在5、10、20、40mg·kg^-1菲处理浓度下,菲对秋茄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沉积物中菲初始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4个月的修复试验结果表明,与无植物对照相比,种植秋茄能够明显促进沉积物中菲的降解。根际沉积物中菲的去除率为69%-82%,而非根际沉积物中菲的去除率为59%-66.9%。相同污染水平处理下根际沉积物中菲残留浓度低于非根际沉积物,而菲降解菌数量、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高于非根际沉积物,从而提高了沉积物中菲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根际修复 菲降解菌 多酚氧化酶 脱氢酶
下载PDF
土壤中腐植酸吸附菲的降解菌的分离 被引量:1
10
作者 D. J. Vacca W. F. Bleam +3 位作者 W. J. Hickey 霍炜洁(译) 于江(译) 朱昌雄(校) 《腐植酸》 2007年第2期36-45,共10页
此项研究用腐植酸(HA)的胶体溶液作为吸附剂、菲作为多环芳香烃(PAH)的代表,目的是确定HA对PAHs的吸附作用是如何影响降解菌对PAHs的降解效率的。在受到PAHs污染的土壤中,用未经HA吸附的菲(NSP)富集培养出25株不同的菲降解菌;然而,在同... 此项研究用腐植酸(HA)的胶体溶液作为吸附剂、菲作为多环芳香烃(PAH)的代表,目的是确定HA对PAHs的吸附作用是如何影响降解菌对PAHs的降解效率的。在受到PAHs污染的土壤中,用未经HA吸附的菲(NSP)富集培养出25株不同的菲降解菌;然而,在同样的土样中用经过HA吸附的菲(HASP)富集培养,只能分离到5株降解菌;其中3株属于Burkholderia spp,另外两株分别是属于Delftia sp.和Sphingomonas sp.。用菲[14C]做示踪的试验,验证了只有用HASP富集分离的菌株才能够矿化腐植酸所吸附的菲,具有这种能力的菌称为“优能”菌,而非“优能”菌在HASP培养基中不能够矿化腐植酸所吸附的菲;并且“优能”菌对HASP和NSP的矿化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其矿化菲的量和速率都超过了在液态HASP下以菲为唯一底物培养出来的菌的水平。由此可以证明,“优能”菌能够直接利用HA上吸附的菲,而不依赖利用从HA吸附剂上解吸下来的菲。目前,就我们所知,对耗氧细菌和腐植酸分子的选择性的相互作用以及PAHs降解菌对吸附到天然多聚物上的PAHs的不同利用率的报道还是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吸附 菲降解菌 土壤
原文传递
微塑料对近岸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结构及其降解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玮婷 郭楚玲 +1 位作者 刘沙沙 党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52-4056,共5页
近海岸微塑料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微塑料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积累,而有关微塑料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还很少.本文针对受微塑料影响较严重的近岸环境,从受石油污染的近岸水体中富集驯化... 近海岸微塑料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微塑料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积累,而有关微塑料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还很少.本文针对受微塑料影响较严重的近岸环境,从受石油污染的近岸水体中富集驯化得到功能菌群菲降解菌群MB1,探究微塑料对近岸菲降解菌群结构及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菲的降解;SEM扫描电镜分析进一步显示微生物附着在微塑料上并分泌丝状物质;采用Illumina序列分析添加微塑料后菌群结构的变化,发现培养6 d后在有添加微塑料的体系中优势菌属以Glaciecola为主,而未添加的对照组中优势菌属是Rhdovulum,说明微塑料的添加可明显改变降解多环芳烃的菌群结构,进而影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生物降解 微塑料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