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萎凋温度和时间对夏季白茶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常睿 罗红玉 +4 位作者 张丽 李欢欢 王奕 陈善敏 钟应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60-2070,共11页
【目的】探究萎凋温度和时间对夏季白茶品质的影响,明确白茶品质转化关键时间点,为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白茶生产加工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1芽1叶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Lab颜色模型、电子舌和感官审评等... 【目的】探究萎凋温度和时间对夏季白茶品质的影响,明确白茶品质转化关键时间点,为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白茶生产加工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1芽1叶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Lab颜色模型、电子舌和感官审评等方法,在(65±5)%的控湿条件下研究不同萎凋温度(18、23和28℃)和不同萎凋时间(0、8、16、24、32、40和48 h)对白茶在制品色泽及成品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和滋味属性等方面的影响,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夏季白茶的最佳萎凋温度和时间。【结果】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白茶在制品的含水量、色彩饱和度和色调彩度逐渐降低,颜色不断变暗、变黄,不同温度萎凋下色泽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为23℃>28℃>18℃;成茶的感官审评综合得分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18、23和28℃下的最佳萎凋时间分别为40、32和32 h,夏季白茶最适萎凋温度为23℃,有利于花香形成;茶多酚、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和表儿茶素含量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咖啡碱、没食子酸和没食子儿茶素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茶汤的咸味和酸味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低温(18℃)萎凋白茶品质与其他2个萎凋温度的白茶差异明显,其品质转化最慢,转化始于萎凋16 h时,萎凋40 h时差异明显;23℃萎凋至24 h时差异明显,28℃萎凋至32 h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63%,第一主成分主要综合色泽、外形和苦涩味物质信息,感官审评总分、叶底得分、香气得分、涩味和咸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率较大,第四主成分主要综合甜味物质信息。【结论】在(65±5)%的控湿条件下,综合夏季白茶在制品色泽及成品茶的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和滋味属性,明确其品质转化关键节点、最佳萎凋温度(23℃)、最佳萎凋时间(18℃40 h,23℃32 h,28℃32 h),该研究结果可用于调控夏季白茶品质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凋温度 时间 夏季白茶 品质
下载PDF
萎凋温度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清霞 项丽慧 +3 位作者 王丽丽 杨军国 宋振硕 陈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442,共9页
为改进白茶萎凋工艺,实现白茶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15个茶树品种春季鲜叶为原料,在控湿条件下考察不同萎凋温度(30、25、20℃)对鲜叶萎凋失水速率、白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并通过二维“点集”分布视图和主成分分析对其主... 为改进白茶萎凋工艺,实现白茶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15个茶树品种春季鲜叶为原料,在控湿条件下考察不同萎凋温度(30、25、20℃)对鲜叶萎凋失水速率、白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并通过二维“点集”分布视图和主成分分析对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模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鲜叶失水速率随萎凋过程均呈逐步减小趋势;温度越高,萎凋失水速率越快,萎凋失水拟合方程均符合双曲线函数。与室内自然萎凋相比,在25℃环境下平均萎凋时长缩短了13.6 h。感官审评表明,在萎凋温度为25℃时,白茶品质最优,与自然萎凋的白茶品质相当,且各生化成分的含量与自然萎凋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萎凋温度为25℃时可以大幅缩短白茶的萎凋时间,且制成的白茶品质优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白茶生产效率和改进白茶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萎凋温度 失水速率 品质 生化成分
下载PDF
萎凋温度对宁红茶品质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敬涛 何畅 +3 位作者 李玉川 邱安冬 江新凤 倪德江 《蚕桑茶叶通讯》 2021年第5期23-26,共4页
萎凋是影响红茶风味的关键工艺,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比较了3种不同的萎凋温度(23℃、28℃、33℃)对宁红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宁红茶萎凋工艺温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萎凋温度对干茶外形、汤色及叶底无显著影响,但对... 萎凋是影响红茶风味的关键工艺,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比较了3种不同的萎凋温度(23℃、28℃、33℃)对宁红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宁红茶萎凋工艺温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萎凋温度对干茶外形、汤色及叶底无显著影响,但对香气和滋味影响较大。香气和滋味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而提升;低温萎凋(23℃)不利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对咖啡碱积累有利。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降低,茶褐素差异不显著。结合感官和理化分析结果,宁红茶萎凋温度应不低于28℃,以28~33℃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萎凋温度 感官审评 工艺 品质
下载PDF
乌龙茶机械萎凋工艺参数 被引量:9
4
作者 吴秋儿 唐良生 王则金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黄品种鲜叶为原料,采用6CLW-10型茶叶连续萎凋机进行乌龙茶萎凋试验,并通过生产验证。结果表明,萎凋温度为35℃,萎凋时间为15—20min,萎凋程度以鲜叶失水率为7%—10%(最好控制在8%左右),能获得较好的... 以黄品种鲜叶为原料,采用6CLW-10型茶叶连续萎凋机进行乌龙茶萎凋试验,并通过生产验证。结果表明,萎凋温度为35℃,萎凋时间为15—20min,萎凋程度以鲜叶失水率为7%—10%(最好控制在8%左右),能获得较好的品质,且香气最佳。该机适于不同品种乌龙茶萎凋,台时150—25Okg鲜叶,与传统工艺比较,茶叶品质一般可提高0.5—1.0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机械 工艺参数 萎凋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