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萎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
1
作者 牛振华 曲宝戈 赵静 《山东中医杂志》 2008年第11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缩性 萎胃方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李晶主任应用芪术萎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撷要 被引量:3
2
作者 常爱芳 李晶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7期98-100,共3页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年龄早已不局限于高龄人群。青年群体患本病的概率逐年增多的研究层出不穷。本病有一定的癌变风险,中青年患者的远期癌变风险更高。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年龄早已不局限于高龄人群。青年群体患本病的概率逐年增多的研究层出不穷。本病有一定的癌变风险,中青年患者的远期癌变风险更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李晶主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属本虚标实,从气虚血瘀的角度认识本病,以益气活血,通降解毒为主要治法,在枳术丸基础上进行化裁,创制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方——芪术萎胃方。现将李晶主任应用芪术萎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气虚血瘀 芪术萎胃方
下载PDF
谭氏萎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对细胞凋亡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鹏 谭明义 王新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3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谭氏萎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研究和探讨该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谭氏萎胃方,对照组给予国家药典香砂六... 目的观察谭氏萎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研究和探讨该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谭氏萎胃方,对照组给予国家药典香砂六君子方,免煎颗粒剂冲服,每日2次。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胃黏膜的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Bcl-2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抑制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Fas蛋白的表达,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且谭氏萎胃方组较香砂六君子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谭氏萎胃方能有效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从而有利于促进胃黏膜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其逆转肠上皮化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氏萎胃方 慢性缩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萎胃方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一莉 陈永堂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2期106-106,共1页
笔者3年来采用自拟萎胃方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98例,结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缩性 癌前病变 萎胃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吴耀南教授经验方胃萎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张冬英 陈丽凤 +1 位作者 张玉凤 张理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究吴耀南教授经验方胃萎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的疗效及对组织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吴耀南教授经验方胃萎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的疗效及对组织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吴耀南教授经验方胃萎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病理评分、组织凋亡因子[B细胞淋巴瘤-2(Bcl-2)、环氧化酶-2(Cox-2)及脂肪酸合成酶(Fas)]。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病理评分、组织凋亡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病理评分、Bcl-2及Cox-2表达程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as表达程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病理评分、Bcl-2及Cox-2表达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as表达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耀南教授经验方胃萎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的疗效甚佳,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组织凋亡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耀南教授经验 慢性缩性 肠化 组织凋亡因子
下载PDF
基于国医大师郭子光“人-症-病-证”体系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辨治路径
6
作者 蒋萃 王昶鸿 +1 位作者 田茸 江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中常见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属于胃癌前状态。中医在逆转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方面具有治疗优势。笔者系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学术传承人,在郭师学术思想指导下,初步提出基于“人-症-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中常见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属于胃癌前状态。中医在逆转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方面具有治疗优势。笔者系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学术传承人,在郭师学术思想指导下,初步提出基于“人-症-病-证”体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辨治路径。以病为纲,抓住CAG“脾气胃阴亏虚,湿热瘀阻胃络”的共性核心病机;兼顾个性,结合患者不同证型的个性病机。以“益气养阴,清热燥湿,和胃通络”为基本治则,创制了“益胃复萎”方这一验方,基于此方,分型分期加减论治。病证结合,最大化地优化临床疗效,更能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人-症-病-证 共性核心病机 病证结合 “益
下载PDF
李晶主任“气虚血瘀夹毒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慧 李晶 侯文慧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4期72-75,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上皮的反复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病变的一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中上腹隐痛不适、纳差、嗳气、食后腹胀等。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将其归为胃癌前疾病。山西省中医院李晶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上皮的反复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病变的一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中上腹隐痛不适、纳差、嗳气、食后腹胀等。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将其归为胃癌前疾病。山西省中医院李晶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之本是脾气虚,病机之标是胃络瘀阻、兼夹毒邪,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一则不忘致病之本——脾胃虚弱,用药轻清平和,时时顾护脾胃;二则重视恢复脾胃升降之职,善用消食导滞之品,助中焦运化;三则谨记瘀血阻络贯穿疾病始终,注重理气活血解毒,同时兼顾养血活血,津血同调。临床治疗以“气虚血瘀夹毒论”为指导,以自拟萎胃方为基础,针对患者不同病情临证灵活加减,配合饮食调整、情志调摄,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李晶主任“气虚血瘀夹毒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气虚血瘀夹毒论 萎胃方
下载PDF
胃萎Ⅰ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2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振斌 方晓华 +4 位作者 邱伟 徐致君 王庆娜 夏文娟 陈莉丽 《河南中医》 2020年第7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观察胃萎Ⅰ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AG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胃萎Ⅰ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AG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胃萎Ⅰ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镜黏膜病理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3,TFF3)、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有效率为73.81%,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FF3、NF-κB水平及胃黏膜病理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胃痛、纳呆、大便稀溏、疲倦乏力、嗳气、气短懒言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脘胀满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萎Ⅰ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CAG癌前病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状况,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FF3及NF-κB水平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癌前病变 虚寒证 Ⅰ号 穴位贴敷 复春片
下载PDF
胃萎方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疗效及其干预相关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丽凤 吴耀南 《中医药通报》 2016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胃萎方治疗胃癌前期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干预情况。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胃萎方,对照组使用胃复春,观察治疗前后两... 目的:观察胃萎方治疗胃癌前期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干预情况。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胃萎方,对照组使用胃复春,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临床疗效及胃粘膜P53、Cerb B-2、PC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黏膜P53、Cerb B-2和PC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运用胃萎方治疗GPL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直接影响其胃粘膜P53、Cerb B-2和PCNA癌基因的表达,对GPL癌变的进程有直接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期病变 P53 CERBB-2 PCNA
下载PDF
胃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昌 陈一斌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1期99-101,共3页
当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及机制的认识尚不够完备,在治疗上多以抑酸护胃、保护胃黏膜等保守内科药物治疗为主,短期疗效尚可,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胃萎方”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良方,具有清... 当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及机制的认识尚不够完备,在治疗上多以抑酸护胃、保护胃黏膜等保守内科药物治疗为主,短期疗效尚可,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胃萎方”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良方,具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且疗效明显,故此希望通过对“胃萎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的研究和探讨,开阔临床医师的思路,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依据
下载PDF
益胃抗萎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志辉 《四川中医》 2017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益胃抗萎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研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用益胃抗萎方加减,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 目的:观察益胃抗萎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研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用益胃抗萎方加减,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积分、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分别为88.5%、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56.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病理积分分别为(0.84±0.51)分、(0.79±0.42)分、(0.81±0.4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0.43)分、(1.05±0.61)分、(1.25±0.55)分(P<0.05)。结论:益胃抗萎方加减具有益气健脾、养阴和胃的功效,可以改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症状,杀灭幽门螺杆菌,阻断病情发展,预防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范文东 章浩军 李丽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灸治疗组(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艾灸对照组3组。药灸治疗组口服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中药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灸治疗组(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艾灸对照组3组。药灸治疗组口服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治疗,中药对照组和艾灸对照组分别采用单纯口服保胃抗萎方治疗或艾灸治疗。治疗前后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改变情况,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胃镜检查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颗粒增生、血管透见、糜烂疗效显著优于各对照组(P<0.05),而充血水肿疗效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对照组胃镜下血管透见疗效优于艾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胃抗萎方配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慢性缩性 镜检查
下载PDF
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忻加海 李冬 《四川中医》 2019年第8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PGⅠ、PGⅡ、G-17水平、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GⅠ、PGⅡ、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反酸烧心、便溏腹泻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逆萎益胃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升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PGⅠ、PGⅡ、胃泌素-17水平,能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蛋白酶原 泌素
下载PDF
“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昌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3期120-122,共3页
目的:对中药保胃抗萎方与艾灸疗法联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采用中药保胃抗萎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药保胃抗萎方... 目的:对中药保胃抗萎方与艾灸疗法联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采用中药保胃抗萎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药保胃抗萎方与艾灸疗法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胃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和胃炎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保胃抗萎方与艾灸疗法联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慢性缩性 治疗
下载PDF
保胃抗萎方配合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文东 游福年 李丽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第3期24-25,共2页
作为慢性胃炎的一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产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以及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贫血等症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等,且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1]。因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 作为慢性胃炎的一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产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以及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贫血等症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等,且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1]。因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较为复杂,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在于脾胃虚损,气滞血瘀,因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当以健脾补血、消瘀散寒为目的,使用保胃抗萎方结合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艾灸 中医辨证治疗
下载PDF
杨学信“萎胃灵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38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徐娟 朱思敏 张骞 《国医论坛》 2016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杨学信老师"萎胃灵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杨学信"萎胃灵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杨学信老师"萎胃灵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杨学信"萎胃灵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表现、胃黏膜病理学组织改变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杨学信"萎胃灵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可逆转病变胃黏膜,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气虚血瘀型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胡剑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纪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3755-3755,共1页
关键词 胡剑呜 萎胃方 慢性缩性
下载PDF
萎胃治疗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志强 周盛楠 +1 位作者 王东梅 汪保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21-0025,共5页
观察萎胃治疗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9 年8月到2021年5月,将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组(A组)予萎胃治疗方加减联合叶酸片口服,对照组(B组)叶酸片口服... 观察萎胃治疗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9 年8月到2021年5月,将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组(A组)予萎胃治疗方加减联合叶酸片口服,对照组(B组)叶酸片口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G-17、PG I、PG II水平、中医症候评分以及SF-36评分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CAG患者G-17水平显著降低,PGI水平显著回升,同时PGI/PGII比值显著提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6.67%(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SF-36中躯体疼痛及健康变化的维度积分提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萎胃治疗方在治疗CAG的临床应用中能够改善胃粘膜的萎缩状态,延缓胃粘膜的早癌发生,降低胃癌发生率,同时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虚弱型 慢性缩性 泌素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李树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缩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胃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慧 许多 +1 位作者 朱凌宇 龚雨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2-26,32,共6页
目的:观察胃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虚瘀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AG脾虚瘀滞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胃萎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富硒康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 目的:观察胃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虚瘀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AG脾虚瘀滞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胃萎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富硒康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胃脘痞满、胃脘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病理组织学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慢性炎症、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亦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胃萎方治疗CAG脾虚瘀滞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逆转胃黏膜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病理变化,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性 脾虚瘀滞证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