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劣按蚊生殖营养周期的实验室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复生 刘连珠 +1 位作者 陈福珍 况明书 《四川动物》 CSCD 1990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文观察大劣按蚊的生殖营养周期。在实验条件下每只雌蚊一生平均产卵326.92个,其中有2只产卵900个以上,雌蚊寿命可达61天,有2只雌蚊吸血9次,完成8个生殖营养周期。
关键词 大劣按蚊 生殖营养周期 产卵力
下载PDF
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生殖力、生殖营养周期、寿命和生化方面的影响
2
作者 苏天运 苏寿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15-18,56-57,共6页
中华按蚊在实验条件下摄取牛血和猪血的吸血率最高,产卵量则以吸猪血者为最低。无论摄取何种血源,吸血量与产卵量及产卵率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吸牛血者所产的卵的孵化率为最高,但仍低于吸小白鼠血者所产的卵。生殖营养周期以吸牛血和... 中华按蚊在实验条件下摄取牛血和猪血的吸血率最高,产卵量则以吸猪血者为最低。无论摄取何种血源,吸血量与产卵量及产卵率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吸牛血者所产的卵的孵化率为最高,但仍低于吸小白鼠血者所产的卵。生殖营养周期以吸牛血和猪血者为最长。平均寿命及预期寿命以吸牛血者为最长。不同血源的生化差异不能反映在成蚊的生化成分上,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在卵的蛋白成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生殖力 生殖营养周期 寿命 生物化学
下载PDF
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生殖营养周期及生殖力的影响
3
作者 彭国平 张绍清 +2 位作者 张庆军 龚以安 胡先松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1年第4期49-49,共1页
中华按蚊的种群数量跟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而营养是影响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鉴于中华按蚊在传播疾病方面的重要性,我们结合试点于1990年在潜江市观察了在自然吸血条件下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生殖营... 中华按蚊的种群数量跟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而营养是影响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鉴于中华按蚊在传播疾病方面的重要性,我们结合试点于1990年在潜江市观察了在自然吸血条件下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生殖营养周期及生殖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血源 生殖营养周期 生殖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吸血中华按蚊生殖营养周期和寿命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建 王怀位 +4 位作者 程鹏 王海防 郭秀霞 刘丽娟 公茂庆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中华按蚊的吸血情况及其吸血后生殖营养周期和寿命等生物学性状,为判断温度对吸血中华按蚊生态习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度为19、22、25、28、31℃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室常规饲养中华按蚊的吸血率、生殖营养周...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中华按蚊的吸血情况及其吸血后生殖营养周期和寿命等生物学性状,为判断温度对吸血中华按蚊生态习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度为19、22、25、28、31℃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室常规饲养中华按蚊的吸血率、生殖营养周期和吸血后寿命。结果在温度为19、22、25、28、31℃时,中华按蚊的吸血率分别为78.5%、85.7%、98.7%、97.3%、92.2%;生殖营养周期分别为99、80、56、48、60 h,吸血后平均寿命分别为28.0、22.9、24.3、14.6、12.0 d。结论在19~31℃之间,随着温度上升,中华按蚊嗜血性先增强后减弱,生殖营养周期先变短后增加,吸血后平均寿命呈现逐渐缩短趋势;温度对吸血中华按蚊的各生物学性状影响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生殖营养周期 寿命 温度 吸血
下载PDF
2次结实板栗花原基形成和分化进程及其叶片营养周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建华 陈顺伟 +2 位作者 朱国法 汪月齐 朱全潮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29,共5页
观察了2次结实板栗2次花原基形成与分化的进程,同时对其叶片中的N、P、糖营养周期变化动态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第1次花原基形成基本与一般中国栗品种类似,而第2次混合花原基形成及分化虽同样要经历4个过程,但时间相对... 观察了2次结实板栗2次花原基形成与分化的进程,同时对其叶片中的N、P、糖营养周期变化动态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第1次花原基形成基本与一般中国栗品种类似,而第2次混合花原基形成及分化虽同样要经历4个过程,但时间相对较短,且其混合花原基形成的极限时间为5月底至6月初,试验研究结果同时表明,2次结实板栗树体营养周期可分为休眠期、营养消耗1期、营养积累1期、营养消耗2期、营养平衡期、营养积累2期共6个时期,其中板栗雄花序数量是其树体营养消耗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次结实 板栗 花原基 营养周期
下载PDF
优化运动表现的营养策略——周期化营养
6
作者 车开萱 李秦陇 +1 位作者 杨俊超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9-748,共10页
周期化营养起源于周期化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战略性地实施营养干预,以支持和增强特定的训练适应能力,以及特异性的运动表现。周期化营养策略侧重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HO)和脂肪周期化,主要包括“高训”(training with high... 周期化营养起源于周期化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战略性地实施营养干预,以支持和增强特定的训练适应能力,以及特异性的运动表现。周期化营养策略侧重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HO)和脂肪周期化,主要包括“高训”(training with high-carbohydrate availability,高CHO可用性训练)策略、“低训”(training with low-carbohydrate availability,低CHO可用性训练)策略和“低训高赛”(fat adaptation with carbohydrate restoration,脂肪适应与CHO恢复相结合)策略。本文通过总结不同CHO可用性在实现训练适应和优化运动表现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机制发现:在训练或比赛涉及更高强度的工作量/技战术以及需要最佳运动表现时,有必要使用“高训”策略提供高质量的输出和/或最大化的恢复;而基于中低强度运动的训练负荷可能不需要高CHO可用性的支持。“低训高赛”策略对运动表现的益处适用于特定的情况或个体,尽管会带来高强度运动能力的受损,但在定期训练计划中,周密整合“低训”策略将有助于上调细胞信号传导,在促进机体产生训练适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为未来运动员在运动营养实践方面,依据不同营养目标以及针对不同训练/比赛阶段,优先选择何种CHO可用性周期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营养 高CHO可用性 低CHO可用性 训练适应 运动表现
下载PDF
苏炳添奥运备战周期体成分管理与机能状态调控策略分析
7
作者 许宝璐 何子红 +2 位作者 姜自立 杨键铭 安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5,共12页
目的:探究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奥运备战东周期的体成分管理策略。方法:将整个备战周期划分为过渡期(减脂期)、准备期(增肌期)、比赛前期(体重保持期)、比赛期(赛前减重期)4个时期,基于周期化训练需求、生物力学分析、营养需求设计个... 目的:探究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奥运备战东周期的体成分管理策略。方法:将整个备战周期划分为过渡期(减脂期)、准备期(增肌期)、比赛前期(体重保持期)、比赛期(赛前减重期)4个时期,基于周期化训练需求、生物力学分析、营养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周期化的营养方案,运用体重计、X射线骨密度测试仪、皮褶厚度计等设备对运动员的体成分进行定期监测,采用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血红蛋白、皮质醇、睾酮、尿比重等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定期监测。结果:1)与进行营养干预前相比,苏炳添在减脂期的体脂率下降至5.9%(职业生涯最低值),增肌期、体重保持期和赛前减重期的体脂率均保持在8%左右;2)苏炳添的体重在减脂期降低至68.3 kg,增肌期增加至75.4 kg,体重保持期保持在75 kg左右,赛前减重期减重至73 kg;3)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苏炳添在实施体成分管理方案后,单步总垂直力需求减少3.3%,全程总垂直力需求累积减少161.7%;4)生理生化测试结果显示,在整个备战周期运动员恢复良好,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血红蛋白、皮质醇、睾酮等指标保持在适宜区间内。结论:在过渡期、准备期、比赛前期、比赛期分别按照减脂、增肌、保持体重、减重的目标对苏炳添的体成分进行调控,帮助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前获得了极佳的身体机能状态,为其创造优异成绩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运动员 营养干预 体成分 周期营养方案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生命周期营养”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游丽君 龚钰凤 李晓玺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5期97-99,共3页
以食品学科的理论基础课程“生命周期营养”为例,介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思维,从教学内容、过程、手段和考核等方面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主动权与主体地位... 以食品学科的理论基础课程“生命周期营养”为例,介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思维,从教学内容、过程、手段和考核等方面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主动权与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完成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营造兴趣高、积极性高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生命周期营养”课程的应用和教育改革,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生命周期营养 教学模式 食品
下载PDF
持续推进反刍家畜全生命周期营养工程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志雄 胡兆民 +7 位作者 王竑晟 焦金真 韩雪峰 刘勇 汤少勋 周传社 王敏 谭支良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7-1076,共10页
牛、羊等反刍家畜可为人们提供优质牛羊肉和奶类,是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的优质蛋白来源,发展高质量草食畜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措施。而基于全生命周期营养需求特征的饲草、饲料协同供给是实现反刍家畜产业节... 牛、羊等反刍家畜可为人们提供优质牛羊肉和奶类,是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的优质蛋白来源,发展高质量草食畜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措施。而基于全生命周期营养需求特征的饲草、饲料协同供给是实现反刍家畜产业节本增效、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要素。全生命周期营养工程是在吸收传统反刍家畜营养与日粮配制技术原理,以及对生命和健康认识取得新突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精髓在于依据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以动物全生命周期营养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理论为基础,对日粮配制方案进行优化,并结合大数据、智能技术等而构建的精准营养理论和工程体系。与传统日粮优化配制技术相比,它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文章在简述反刍家畜全生命周期营养理论内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反刍家畜全生命周期营养工程体系发展中存在的关键科技问题;对目前团队在反刍家畜特定阶段营养调控理论、日粮配制,以及生命早期营养对后代的长期影响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做了概述。并以呼伦贝尔农垦现代生态草原羊产业发展为例,从全生命周期划分、全日粮配方原则、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反刍家畜全生命周期营养工程、促进反刍家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营养 反刍家畜 日粮配制 大食物观
原文传递
温度对白纹伊蚊吸血产卵习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韶华 刘强 +2 位作者 刘阳 梁焯南 王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2期177-179,183,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吸血、产卵等生殖营养习性的差异,探讨其生物学机制及在登革热传播中的意义。方法在实验室中分别以18、24、30℃3种温度条件饲养白纹伊蚊,定时人工饲血,记录并分析其产次、产卵量、产卵时间等差异。结果 18...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吸血、产卵等生殖营养习性的差异,探讨其生物学机制及在登革热传播中的意义。方法在实验室中分别以18、24、30℃3种温度条件饲养白纹伊蚊,定时人工饲血,记录并分析其产次、产卵量、产卵时间等差异。结果 18、24、30℃条件下白纹伊蚊生殖力有显著差异,一生产卵(吸血)次数中位数分别为1、3、4次,产卵量中位数分别为32、127、239个,生殖营养周期长度中位数分别为8、5、3 d。结论 30℃最适合白纹伊蚊繁衍,18℃生殖力明显降低,重复吸血习性在白纹伊蚊中普遍存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白纹伊蚊重复吸血习性的差异,可能成为影响登革热传播风险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吸血 产卵 生殖营养周期
下载PDF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生物学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熊光华 金长发 +9 位作者 陈信忠 洪玉梅 苏忠伟 刘丕宗 陈生邦 任文蔚 魏露生 李万宏 袁海树 张勇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7-18,406,共13页
本文报告陇南川北山区中华白蛉若干生物学观察的结果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的关系。中华白蛉为本区的优势种,具有野栖习性,发生季节自5月至10月,7月为高峰期,峰幅宽和持续时间长为其特点。我们对中华白蛉全季节的性营养周期变动作了... 本文报告陇南川北山区中华白蛉若干生物学观察的结果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的关系。中华白蛉为本区的优势种,具有野栖习性,发生季节自5月至10月,7月为高峰期,峰幅宽和持续时间长为其特点。我们对中华白蛉全季节的性营养周期变动作了观察和分析,指出它是阐明蛉口动力学、预报和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指征。饲血测试表明中华白蛉吸犬血率为61.5%(198/322),当地犬感染内脏利什曼病是与当地中华白蛉吸犬血的习性密切相关。不同垂直高度中华白蛉的发育史比较观察,证明其发育期长短是受自然因素的严格制约。提高温度和增加光照并不能使滞育幼虫提前解除滞育;相反,在自然室温和自然光下饲养的滞育幼虫是实验室饲养越冬幼虫的理想方法。中华白蛉人工感染试验和自然感染调查数据表明,本区中华白蛉是传播人、犬内脏利什曼病的唯一媒介。同时证明本区存在黑热病的自然疫源地。调查说明了媒介生态习性与其传病有直接的关系,并可表达在相互间传播,它们是怎样起着不同的传播作用,因此,研究媒介的生物学及其传病的各种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营养周期 自体生殖 垂直分布 野栖 野外吸血 前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 野生动物自然疫源地
下载PDF
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传智 苏寿汦 +4 位作者 史崇敏 王继恒 杨瑞琴 王梅英 苏天运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种群生殖、存活、传疟的影响。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人血、牛血、猪 血、羊血分别饲养中华按蚊,观察记录中华按蚊吸血、产卵、孵化、寿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吸血量:吸猪血者最 低,与其他3种血源比... 目的:探讨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种群生殖、存活、传疟的影响。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人血、牛血、猪 血、羊血分别饲养中华按蚊,观察记录中华按蚊吸血、产卵、孵化、寿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吸血量:吸猪血者最 低,与其他3种血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3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血率:吸牛、猪血者 高,吸人、羊血者低;吸牛、猪血者与吸人、羊血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牛、猪血者之间,吸人、羊血者 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量:吸牛血者最高,吸猪血者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吸牛血者与吸 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率:吸猪血者低,但与吸 其他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孵化率:吸牛血者最高,与其他3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 3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生殖营养周期:吸人血者最短,与吸牛、猪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与吸羊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牛、猪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寿命:4种血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 实验种群 产卵 生殖营养周期 中华按蚊
下载PDF
嗜人按蚊单管产卵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谢汉国 林艳红 +3 位作者 刘庆生 李莉莎 吴金俊 欧阳榕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 ]研究嗜人按蚊单管产卵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常规饲养已驯化的嗜人按蚊 ,羽化 3d后放入小白鼠供吸血 ,扣取 10 0只饱血雌蚊单管产卵 ,产卵后再次吸血 ,如此反复 ,观察嗜人按蚊一个生命周期的产卵次数、产卵数及蚊卵的孵化率。[结... [目的 ]研究嗜人按蚊单管产卵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常规饲养已驯化的嗜人按蚊 ,羽化 3d后放入小白鼠供吸血 ,扣取 10 0只饱血雌蚊单管产卵 ,产卵后再次吸血 ,如此反复 ,观察嗜人按蚊一个生命周期的产卵次数、产卵数及蚊卵的孵化率。[结果 ]嗜人按蚊雌蚊平均寿命为 11 4d ,生殖营养周期为 5 5 0 8h ,一个生命周期可产卵 1~ 7次 ,获蚊卵 2 15 18粒 ,1~ 7次产卵孵化率分别为 81 3 7%、77 97%、77 68%、72 82 %、70 12 %、69 70 %和 72 67%。[结论 ]嗜人按蚊单管产卵可获大量蚊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人按蚊 单管产卵 孵化率 生殖营养周期
下载PDF
疟疾媒介斯氏按蚊印度品系经溴氰菊酯或溴氰菊酯增效剂选择后的繁殖劣势(英文)
14
作者 Sarita KUMAR M.K.K.PILLAI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1-1118,共8页
了解敏感和抗性蚊虫的繁殖适合度对于规划和实施蚊虫防治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将斯氏按蚊Anophelesstephensi幼虫用溴氰菊酯(AnDL)及溴氰菊酯和PBO混配制剂(1∶5)(AnDP),或斯氏按蚊成虫用溴氰菊酯(AnDA)进行选择后,在实验室内... 了解敏感和抗性蚊虫的繁殖适合度对于规划和实施蚊虫防治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将斯氏按蚊Anophelesstephensi幼虫用溴氰菊酯(AnDL)及溴氰菊酯和PBO混配制剂(1∶5)(AnDP),或斯氏按蚊成虫用溴氰菊酯(AnDA)进行选择后,在实验室内检测了起源于印度德里的斯氏按蚊亲本(AnS)和抗性品系(AnR)的繁殖适合度的变化,从繁殖力、生育力、卵孵化率和生殖营养周期的长度等方面评价了斯氏按蚊的繁殖适合度。结果表明:与AnS品系相比,AnR品系的生殖营养周期缩短了60%~73%。与AnS品系相比,AnR品系的产卵量显著降低,降幅达14.5%~37.9%,对溴氰菊酯抗性最强的AnDL40品系的产卵量降低得最多。这些结果说明溴氰菊酯抗性与繁殖劣势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与亲本品系相比,AnDL40品系的卵孵化率降低了19.4%~30.9%,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相关性。在RDP品系中观察到繁殖适合度降低,表明溴氰菊酯增效剂的选择不仅在降低溴氰菊酯抗性水平而且在降低抗性个体频率上的效率。在对溴氰菊酯几乎不具有抗性的成虫品系的选择中繁殖适合度降低,暗示溴氰菊酯作为灭杀斯氏按蚊成虫剂的效果要好于作为杀幼虫剂的效果。这些结果提示,通过对斯氏按蚊实施不同抗性治理策略,种群中抗性基因型的繁殖适合度的降低可消除杂合子和抗性纯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溴氰菊酯抗性 增效醚 繁殖适合度 繁殖力 卵孵化率 生殖营养周期 繁殖劣势
下载PDF
莴笋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运涛 陈呹琦 +1 位作者 钱德山 陈秀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55,共3页
在苏州地区 ,春莴笋的营养生长期可划分为 :发芽期 7d左右 ,幼苗期 30~ 35d ,莲座叶生长前期 70~ 75d ,莲座叶生长后期约 30d ,肉质茎形成期 5 0d左右。经统计分析 ,单株平均叶片数、叶片鲜重与茎鲜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苏州地区 ,春莴笋的营养生长期可划分为 :发芽期 7d左右 ,幼苗期 30~ 35d ,莲座叶生长前期 70~ 75d ,莲座叶生长后期约 30d ,肉质茎形成期 5 0d左右。经统计分析 ,单株平均叶片数、叶片鲜重与茎鲜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春莴笋进入可采期后延期 7~ 10d采收 ,茎鲜重可增加 2 0 %~ 30 % ,干物质含量可提高 1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生长特性 营养生长周期 采收期
下载PDF
Production dynamics and life cycle of dominant chironomids (Diptera,Chironomidae) in a subtropical stream in China:adaptation to variable flow conditions in summer and autumn
16
作者 闫云君 李晓宇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The production dynamics and trophic basis of 7 dominant species of chironomid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area of a second-order river of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 in central China from June 2003 to June 2004. The resul... The production dynamics and trophic basis of 7 dominant species of chironomid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area of a second-order river of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 in central China from June 2003 to June 200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vetenia discoloripes was by far the most abundant chironomid, dominating the overall standing stock of the taxa. In terms of life cycle, Chaetocladius sp., Eukiefferiella potthasti and T. discoloripes developed 1 generation a year, whereas Microtendipes sp. and Pagastia sp. developed two, while Pentaneura sp. and Polypedilum sp. developed three. T. discoloripes was the most productive chironomid with 120.305 8 g/m2.a, Pentaneura sp. and E. potthasti had relatively high production values of >17 g/m2.a, and the rest were <10 g/m2.a. All the production temporal variation tended to follow biomass patterns. T. discoloripes, Chaetocladius sp. and Pagastia sp. concentrated most of their production in winter, whereas E. potthasti, Pentaneura sp. and Polypedilum sp. had relatively higher production throughout the year. Only Microtendipes sp. had a production that peaked in summer. The overlap in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among the chironomid species was generally high (>0.5), especially for filter-collectors Microtendipes sp., Chaetocladius sp., Chaetocladius sp., T. discoloripes and Pagastia sp. All species except Pentaneura sp. consumed a large portion of amorphous detritus, constituting more than 90% of their diets, and contributing nearly 90% to their secondary production. All the 7 chironomids represent obvious adaptation to local highly variable climate in summer and autumn in life cycle pattern, production dynamics, and food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production trophic basis analysis CHIRONOMIDAE Heizhuchong Stream
下载PDF
Variation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Coccolith Weigh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over the Last 200 ka
17
作者 LIANG Dan LIU Chuanli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3期456-464,共9页
Using a coccolith weight analytic software(Particle Analyser), we analyze most abundant coccolith species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central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WPWP) and calculate coccolith size and weight var... Using a coccolith weight analytic software(Particle Analyser), we analyze most abundant coccolith species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central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WPWP) and calculate coccolith size and weight variations over the last 200 ka. These vari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rend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primary productivity(PP),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and insola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ize and weight of the coccoliths varied in response to variations of these factors, and their average total weight is primarily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GEO(Gephyrocapsa oceanica). The variation in weight of EMI(Emiliania huxleyi) and GEE(Gephyrocapsa ericsonii)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nutrients, and the variation of GEM(G. muellerae conformis) and GEO(G. oceanica) weight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SST. For all of the taxa weight, PP and SST present apparent precession or semi-precession cycles, we consider that the mono-coccolith weight of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is primarily affected by precession drived thermocline and nutricline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coccolith weight analysis primary productivity PRECESSION
下载PDF
Are Polymers Toxic? Case Study: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Biopolymer
18
作者 Giovanna Mercado Martha Dominguez +1 位作者 Israel Herrera Rosa Maria Melgoz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7年第3期121-126,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biopolymer based on starch is presented. These impacts were calculated from a cradle to gate LCA (Life Cycle Assessment), based on UNEEN ISO 14040:2006 ...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biopolymer based on starch is presented. These impacts were calculated from a cradle to gate LCA (Life Cycle Assessment), based on UNEEN ISO 14040:2006 and UNEEN ISO 14044, using as functional unit 1 kg of produced biomaterial. The impact categories analyzed were global wanning, ozone depletion, acidification and eutrophic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icity causes the highest impacts in the global warming and ozone depletion categories, but compared to synthetic polymers, the emissions are low. Finally, in the case of eutrophication, the impacts are similar to other biopolymers but higher in comparison with petroleum-based polymers like HDP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P (Polypropylene), PS (Polystyrene) and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BIOPOLYMER LCA environmental impacts.
下载PDF
胃癌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尚传 赵成功 +3 位作者 张明金 李业云 王仕琛 何俊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共3页
目的 :探究适合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确诊为胃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3例。观察组... 目的 :探究适合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确诊为胃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3例。观察组患者行持续性肠内营养输注方案,对照组患者行周期性肠内营养输注方案,输注时间为1周。治疗结束后收集两组患者术后临床基本情况、机体免疫指标、营养指标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临床状况方面,观察组患者43例患者全部耐受,对照组41例患者耐受;观察组患者达全肠内营养输注时间、脱管时长分别为3.4±1.3d、5.6±0.8d,对照组患者为4.7±1.1d、7.3±2.4d;观察组患者耐受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达全肠内营养输注时间、脱管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机体营养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7d时PA水平为311.3±26.8(mg/L),对照组患者为297.8±29.6(mg/L);观察组患者术后7d时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周期性肠内营养输注方案相比,持续性肠内输注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状况,增强患者机体营养的供给,更适合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持续性营养输注 周期营养输注
原文传递
深圳市白纹伊蚊重复吸血习性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韶华 刘强 +2 位作者 刘阳 梁焯南 唐秀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白纹伊蚊吸血、产卵习性,探讨其传播登革热的风险。方法在实验室饲养白纹伊蚊,定时人工饲血,记录吸血及产卵时间、频次、产卵量等。结果白纹伊蚊一生吸血次数中位数为9,最多吸血16次;一生产卵次数中位数为4,最多产卵7次;... 目的研究深圳市白纹伊蚊吸血、产卵习性,探讨其传播登革热的风险。方法在实验室饲养白纹伊蚊,定时人工饲血,记录吸血及产卵时间、频次、产卵量等。结果白纹伊蚊一生吸血次数中位数为9,最多吸血16次;一生产卵次数中位数为4,最多产卵7次;一生平均产卵数204枚,最多372枚;一个产次内吸血次数中位数为2,最多为10次;一个产次内产卵数为13~142枚,中位数为56;一个产次内第一次吸血到产卵天数为2~17 d,中位数为4。结论深圳市白纹伊蚊普遍存在多次吸血、多次产卵的现象,对登革热的传播有较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吸血 生殖营养周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