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耳的诱变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宝贵 朱虎 +2 位作者 江玉姬 饶永斌 郑金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6-249,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对紫外线的效应为多靶单击类型,而对60Coγ射线的效应为单靶单击。紫外线诱变获得2个营养缺陷型菌株,其中1株T811经鉴定是肌醇缺陷型。突变体T811的生长迟缓期比野生型多3d,生长速度较慢。同时还提出了... 实验结果表明,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对紫外线的效应为多靶单击类型,而对60Coγ射线的效应为单靶单击。紫外线诱变获得2个营养缺陷型菌株,其中1株T811经鉴定是肌醇缺陷型。突变体T811的生长迟缓期比野生型多3d,生长速度较慢。同时还提出了该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诱变 营养缺陷型菌株 筛选 紫外线 Γ射线 生物反应器 分生孢子 突变体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大肠杆菌L-丝氨酸脱水酶的表达改善甘氨酸营养缺陷型毕赤酵母L-丝氨酸的生长
2
作者 刘璐瑶 李康 +3 位作者 王世杰 白仲虎 杨艳坤 金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24,共9页
氨基酸作为一种迟效碳源无法被微生物快速利用。L-丝氨酸脱水酶(L-serine dehydratase,L-SerDH)可以将L-丝氨酸一步催化为丙酮酸和氨进入中心碳代谢生成生物量,且此过程不需要消耗ATP和还原力。L-丝氨酸是甲酸利用途径(还原性甘氨酸途径... 氨基酸作为一种迟效碳源无法被微生物快速利用。L-丝氨酸脱水酶(L-serine dehydratase,L-SerDH)可以将L-丝氨酸一步催化为丙酮酸和氨进入中心碳代谢生成生物量,且此过程不需要消耗ATP和还原力。L-丝氨酸是甲酸利用途径(还原性甘氨酸途径)的关键中间体。因此,改善L-丝氨酸的利用可以为甲酸和丝氨酸作为碳源利用提供参考价值。该文对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进行了丝氨酸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毕赤酵母可以耐受20 g/L丝氨酸。对内源L-丝氨酸脱水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进行了优化。在甘氨酸营养型毕赤酵母内分别表达了8种异源L-丝氨酸脱水酶,结果表示大肠杆菌tdcG基因编码的L-SerDH对丝氨酸利用改善效果最好,终OD 600提高至出发菌株的1.6倍。该研究验证了巴斯德毕赤酵母对L-丝氨酸的耐受性,并筛选得到了较优的L-丝氨酸脱水酶来源,为毕赤酵母的丝氨酸利用提供了更优的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丝氨酸脱水酶 巴斯德毕赤酵母 丝氨酸耐受性 甘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L-丝氨酸
下载PDF
定向筛选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潘军华 张星元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8-10,15,共4页
从机理上探讨了青霉素浓缩法中关键参数确定的依据。确定饥饿培养至菌浓不再增加为止。青霉素作用前培养至细胞生长进入对数期。当 5 0 %~ 6 0 %细胞转变为原生质球时 ,停止青霉素的作用。在此条件下 ,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的获得... 从机理上探讨了青霉素浓缩法中关键参数确定的依据。确定饥饿培养至菌浓不再增加为止。青霉素作用前培养至细胞生长进入对数期。当 5 0 %~ 6 0 %细胞转变为原生质球时 ,停止青霉素的作用。在此条件下 ,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的获得率达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浓缩法 定向筛选 设计育种 组氨酸 工业微生物 营养缺陷突变
下载PDF
宋内氏福氏2a双价志贺氏菌芳香族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减毒株的研究:Ⅰ.减毒株的构建
4
作者 刘士辉 毛培基 +1 位作者 牟兆钦 王敖全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4年第1期17-20,共4页
FS54是本室构建的宋内氏福氏2a双价志贺氏菌杂交株,有与志贺氏菌毒株相同的毒力。本研究通过遗传重组技术,给FS54株引入了aroD基因的转座子Tn10插入失活物(aroD∶∶Tn10),构建了FS54株的芳香族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减毒株,并进一步去除了Tn1... FS54是本室构建的宋内氏福氏2a双价志贺氏菌杂交株,有与志贺氏菌毒株相同的毒力。本研究通过遗传重组技术,给FS54株引入了aroD基因的转座子Tn10插入失活物(aroD∶∶Tn10),构建了FS54株的芳香族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减毒株,并进一步去除了Tn10所携带的四环素抗性和宋内氏Ⅰ相大质粒(pSS120∶∶Tn5)上Tn5所携带的卡那霉素抗性,得到了宋内氏福氏2a双价志贺氏菌芳香族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减毒株FS54—7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 芳香族氨基酸营养缺陷减毒活
下载PDF
高产维生素K2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亚飞 包瑞敏 +1 位作者 包智影 张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0-116,129,共8页
为了提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维生素K_2(VK_2)的产量,以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SD-3为出发菌株,采用化学和物理的诱变方式,构建高产VK_2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首先对纳豆芽孢杆菌SD-3进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和紫外诱变,以SD-3的... 为了提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维生素K_2(VK_2)的产量,以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SD-3为出发菌株,采用化学和物理的诱变方式,构建高产VK_2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首先对纳豆芽孢杆菌SD-3进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和紫外诱变,以SD-3的致死率为诱变标准做单因素试验得到诱变条件。然后多次连续筛选并检测菌体发酵液中VK_2的含量,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获得1株具有分枝酸-Trp/Phe/Tyr代谢途径,Phe-和Trp-合成缺陷的双重营养缺陷型VK_2高产菌株PT-6;其VK_2的平均产量达到40.23 mg/L,得到诱变条件为:紫外照射距离为25 cm,照射时间为50 s,2%DES,反应60 min;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64 mL,接种量3%,温度38℃,VK_2含量最终达到51.23 mg/L。VK_2的最终产量相较于初始菌株SD-3提高了13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 维生素K_2 DES诱变 紫外诱变 营养缺陷型菌株 响应面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清酸
6
作者 张一平 柏建新 +2 位作者 朱晓宏 杜郭君 邓崇亮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5,40,共5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JSIM 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体U 12菌株,它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在发酵液中积累一种紫外吸收物质.该紫外吸收物质经物理、化学分析鉴定,证明是乳清酸... 以谷氨酸棒杆菌JSIM 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体U 12菌株,它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在发酵液中积累一种紫外吸收物质.该紫外吸收物质经物理、化学分析鉴定,证明是乳清酸.对U 12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研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积累乳清酸最高达到8.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乳清酸 谷氨酸棒杆 尿嘧啶营养缺陷突变体U-12 诱变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