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划分——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 被引量:47
1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3 位作者 岳大力 刘志鹏 刘江丽 钟欣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共5页
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在现代沉积和露头的指导下,利用密井网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的同层不同期和同层同期2种模式。基于分流河道砂体规模,按照高程差异、河间砂体、废弃河道以及河道砂体厚—薄... 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在现代沉积和露头的指导下,利用密井网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的同层不同期和同层同期2种模式。基于分流河道砂体规模,按照高程差异、河间砂体、废弃河道以及河道砂体厚—薄—厚特征等4种单河道识别标志,在三维视窗内对连井剖面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分析,识别单河道边界,在研究区北东方向识别出4条单河道,单河道宽度约为250~4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单河道 点坝 废弃河道 分流河道 萨北油田
下载PDF
大庆萨北油田采出污泥调剖剂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国福 胡建波 +2 位作者 卢祥国 李强 吴玉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分析了取自大庆采油三厂一矿、二矿、联合站的含油污泥及其固相,含油污泥除含水、含油外,固相含量为37.34%~96.26%,固相颗粒外形不规则,粒径大于40目的占84%以上,主要为黏土矿物,90%以上为伊利石和高岭石。所研发的调剖剂为悬浮在聚合... 分析了取自大庆采油三厂一矿、二矿、联合站的含油污泥及其固相,含油污泥除含水、含油外,固相含量为37.34%~96.26%,固相颗粒外形不规则,粒径大于40目的占84%以上,主要为黏土矿物,90%以上为伊利石和高岭石。所研发的调剖剂为悬浮在聚合物污水溶液中的污泥固相颗粒,聚合物为M=2.5×107、水解度26.5%的大庆产HPAM,由沉降速率测定结果确定聚合物浓度为0.6~1.2g/L,污泥质量分数<6%。选择北4-8-丙水56井为调剖试验井,处理目的层为P11-2,有效厚度4m,处理厚度3m,设计分4个段塞注入调剖剂1.5×104m3,其中含聚合物13.3t,污泥固相435t(折合污泥1164t)。2008年8月21日起实施深部调剖,在51天内注入3个段塞共6526m3调剖剂,共利用含油污泥267.2t。注入期间注入压力迅速升高约1.5MPa后稳定在12.6~13.0MPa。5口连通油井(平均含水96.47%)中有4口含水平均下降1.4%,增油有效期110d,累计增油1135.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采出黏土 粒度分析 污泥调剖剂 颗粒堵剂 深部调剖 大庆萨北油田
下载PDF
萨北油田注水工艺技术发展方向及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国庆 侯宪文 刘玉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51-53,共3页
在总结投入注水井以来萨北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叙述了注水各阶段所采用的封隔器配水管柱,对目前所应用的各种注水管柱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对目前井下在用的封隔器随机抽检验封,结合萨北开发区的地质条件、... 在总结投入注水井以来萨北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叙述了注水各阶段所采用的封隔器配水管柱,对目前所应用的各种注水管柱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对目前井下在用的封隔器随机抽检验封,结合萨北开发区的地质条件、油层出砂等因素,初步了解了在萨北油田应用较为广泛的Y341-114(FK)、Y141-114(5)、K344-110、Y341-114(ML)等封隔器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各类封隔器不密封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在用可封隔器洗井滑套的缺点,研制了Y341-114 (KW)型封隔器,提高了在用可洗井封隔器的可靠性和密封性。同时,针对目前在使用配水器扶正体环腔部位存有砂垢、造成掉卡事故、影响测试投捞及工作筒严重腐蚀造成的假象不密封等问题,研制了665-3F防砂、防垢、防腐新型配水器,解决了因配水器存砂垢及工作筒严重腐蚀造成的假象不密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萨北油田注水工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油田 分层注水 封隔器 配水器 工艺评价
下载PDF
萨北油田北二区泡沫复合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长久 杨振宇 +1 位作者 么世椿 赵国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阐述了世界首次泡沫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 ,介绍了该试验取得的效果及其与三元复合驱动态特点的区别。分析认为 ,泡沫复合驱剂在油层中形成了泡沫 ,该泡沫复合驱可比水驱的采收率高 30 %左右。
关键词 萨北油田北二区 泡沫复合驱 矿场试验 超低界面张力 采收率 注入压力
下载PDF
萨北开发区油水同层测井解释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母长河 梁秀丽 马利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114,共3页
为了弥补三次加密井可调厚度小造成的产能不足,通过取心、试油、模拟射孔等方法研究认为萨北开发区油水同层具有一定的潜力。在分别对萨葡油层组和高台子油层组油水同层段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按地质条件约束的数理统计... 为了弥补三次加密井可调厚度小造成的产能不足,通过取心、试油、模拟射孔等方法研究认为萨北开发区油水同层具有一定的潜力。在分别对萨葡油层组和高台子油层组油水同层段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按地质条件约束的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并以渗流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了2种储层产液变化模式,建立了研究区油水同层测井解释标准,应用符合率达到82.6%。补射偏油同层,在三次加密调整中可作为潜力补充,基本达到三次加密井产能设计方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开发区 测井解释 “四性”关系 储层参数 油水同层
下载PDF
东准噶尔萨北锡矿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林锦富 喻亨祥 +2 位作者 吴昌志 苏文 郭静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97-1205,共9页
萨北锡矿偏碱性黑云母花岗岩中锡石石英脉的SHRIMP锆石U-Pb测年表明,该矿床的锡成矿年龄为(324.2±3.4)Ma,与老鸦泉—红土井子和苏吉泉黑云母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358.6Ma~304±2Ma)相当;明显早于萨北富碱花岗岩的成岩年龄(306&... 萨北锡矿偏碱性黑云母花岗岩中锡石石英脉的SHRIMP锆石U-Pb测年表明,该矿床的锡成矿年龄为(324.2±3.4)Ma,与老鸦泉—红土井子和苏吉泉黑云母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358.6Ma~304±2Ma)相当;明显早于萨北富碱花岗岩的成岩年龄(306±3Ma~314±5Ma)和富碱花岗岩体中的锡石(碱性角闪石)石英脉成矿年龄(263.6±3Ma~307±11Ma)。因此,萨北矿区至少存在两期锡矿化,而且这两期锡矿成矿时代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两个时段年龄(330~310Ma和305~280Ma)和新疆北部后碰撞3个成矿高峰期年龄(340~330Ma,300~285Ma,270~260Ma)相吻合。由此可见,萨北锡矿具成矿多期性,并且与偏碱性黑云母花岗岩-富碱花岗岩岩浆演化关系密切,萨北锡矿区两类锡矿及其赋矿的碱性花岗岩都是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后碰撞岩浆-成矿活动的产物;卡拉麦里地区可能存在与晚古生代后碰撞碱性花岗岩质岩浆有关的锡矿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锡矿化 SHRIMP锆石U—Pb测年 锡石石英脉 黑云母花岗岩 萨北锡矿 东准噶尔
下载PDF
注氮气泡沫控制无效循环技术在萨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淑红 吴玉杰 金力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109-112,共4页
为探索控制高渗透层段水窜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开展了氮气调剖控制无效循环现场试验。简要地介绍了注氮气泡沫控制无效循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并通过萨北油田1个水驱井组现场试验,探索了合理的注入工艺及参数。从压力、注入量、... 为探索控制高渗透层段水窜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开展了氮气调剖控制无效循环现场试验。简要地介绍了注氮气泡沫控制无效循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并通过萨北油田1个水驱井组现场试验,探索了合理的注入工艺及参数。从压力、注入量、注入剖面和产量变化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技术取得的效果,从而得出该技术在萨北油田的适应条件和初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 机理 萨北油田 效果 认识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宗堡 李雪 +3 位作者 郑荣华 刘化清 杨占龙 曹松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况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1)萨葡高油层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岩性细、砂泥互层、间断正韵律、垂向相序不完整、水下分流河道为骨架和河口坝不发育的特征。(2)萨葡高油层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分为近岸宽带型、中岸窄带型和远岸断枝型,沿物源方向分流角逐渐增加、分叉角先增加后减小和宽厚比逐渐减小。(3)萨葡高油层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受控于物源供给和波浪改造,席状砂分为厚而稳定型、厚而不稳定型、薄而稳定型和薄而不稳定型等4类,远砂坝分为厚而宽带型和薄而窄带型等2类。(4)萨葡高油层经历了湖平面早期高频振荡、中期缓慢下降和晚期快速上升的沉积演化序列;(5)物源供给充足时,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远且密度大、席状砂规模大、远砂坝发育;物源供给不充足时,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近且密度小、席状砂规模小、远砂坝不发育。该研究成果对指导类似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萨葡高油层 萨北油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荣健 卢祥国 +2 位作者 牛丽伟 高尔双 车鑫晖 《海洋石油》 CAS 2009年第3期57-62,共6页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和非均质严重等特点,水驱开采效果差。对4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优选出性能好的“炼化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还对该体系的驱油效果...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和非均质严重等特点,水驱开采效果差。对4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优选出性能好的“炼化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还对该体系的驱油效果、注入参数、黏度和段塞组合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炼化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具有较好增油效果。“整体”段塞和段塞黏度排序“低中高”注入方式的增油效果较好,调剖愈早,增油效果愈好。推荐矿场采用的注入方式为:先注入0.05~0.08PV的Cr^3+聚合物凝胶段塞,再转注0.33~0.49PV二元复合体系(CP=1200mg/L,CS=0.2%)。在上述配方组成和段塞组合条件下,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萨北开发区 二类油层 二元复合驱 效果评价 参数优化
下载PDF
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车鑫晖 么世椿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90-92,共3页
针对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为探索适合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井网井距、层系组合方法,优化二类油层进行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方式,从开发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总结出以聚驱控制程度为中心,对二类油层采取限定对象... 针对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为探索适合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井网井距、层系组合方法,优化二类油层进行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方式,从开发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总结出以聚驱控制程度为中心,对二类油层采取限定对象、缩小井距、细分层系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开发区 开采对象 二类油层 三元复合驱 开发方式
下载PDF
萨北过渡带分条带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艳春 孙国东 唐艳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10-12,共3页
针对萨北过渡带开发效果较差的现状,采用理论计算法和实际开发资料统计对比法,从油田采收率、综合含水、存水率和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关系、注采系统效率等5个方面对萨北开发区过渡带分条带的开发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得出了随条带增加... 针对萨北过渡带开发效果较差的现状,采用理论计算法和实际开发资料统计对比法,从油田采收率、综合含水、存水率和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关系、注采系统效率等5个方面对萨北开发区过渡带分条带的开发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得出了随条带增加开发效果变差、北部过渡带开发效果好于东部过渡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油田 过渡带 注采系统评价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阳静芸 尹太举 +1 位作者 吴志超 刘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0-54,165-166,共5页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开采注水时间长,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储层内部的油水分布日趋变得复杂,其运动规律越来越难以预测。利用油藏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最大限度利用已有测试和生产资料,研究其高含水时期油层内部的剩余油分布,...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开采注水时间长,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储层内部的油水分布日趋变得复杂,其运动规律越来越难以预测。利用油藏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最大限度利用已有测试和生产资料,研究其高含水时期油层内部的剩余油分布,认清油水运动规律,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上研究区剩余油有5种分布类型:①好砂层砂体边角部位零散分布的剩余油;②好砂层主砂体边部连续分布差砂体中的连片分布的差油层;③差砂层中由于层间屏蔽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④差砂层由于砂体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⑤差油层砂体过于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零散剩余油。从垂向上研究区剩余油呈以下5种分布类型:①剖面中的低渗层中的剩余油;②剖面中的高渗层中的低渗层段的剩余油;③剖面中厚层砂体中的剩余油;④剖面中的砂体尖灭区的剩余油;⑤砂体射孔不完善的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类型 剩余油分布 萨北地区 大庆油田
下载PDF
萨北过渡带微生物增效水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乐建君 李蔚 +3 位作者 郭盟华 金海军 李红梅 赵春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19,共5页
针对萨北过渡带原油黏度大,含蜡、胶量高,单纯注水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开展了3注7采的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现场共注入微生物菌剂和营养剂的混合液9600m3。在微生物驱后的16个月内,注入、采出液的监测指标(有机酸质量浓度,界面张力... 针对萨北过渡带原油黏度大,含蜡、胶量高,单纯注水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开展了3注7采的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现场共注入微生物菌剂和营养剂的混合液9600m3。在微生物驱后的16个月内,注入、采出液的监测指标(有机酸质量浓度,界面张力,原油蜡、胶质量分数和族组成等)均显示出微生物地下发酵的迹象。微生物驱试验区含水率由试验前的94.19%下降到91.74%,降低2.45个百分点,阶段累计增油量2743.8t,阶段提高采收率2.7%,投入产出比为1:8。试验表明微生物增效水驱投入成本低、施工简便、生物环保,为水驱油藏高效开发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过渡带 微生物驱油 3注7采试验区 中心井 矿场试验
下载PDF
萨北锡矿的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锦富 韦龙明 喻亨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79,90,共4页
新疆东准噶尔萨北锡矿矿体可于黑云母花岗岩中呈锡石石英脉产出,也可于富碱花岗岩中呈锡石碱性角闪石石英脉出现,其分布受NNE和NE走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卡拉麦里成矿带中石英脉及其含矿性变化与花岗岩岩性变化关系密切:沿(N)NW-(S)SE方向... 新疆东准噶尔萨北锡矿矿体可于黑云母花岗岩中呈锡石石英脉产出,也可于富碱花岗岩中呈锡石碱性角闪石石英脉出现,其分布受NNE和NE走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卡拉麦里成矿带中石英脉及其含矿性变化与花岗岩岩性变化关系密切:沿(N)NW-(S)SE方向,岩性由钙碱性→偏碱性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演化,矿化(体)由以石英脉型(为主)→锡石石英脉型(为主)→锡石碱性角闪石石英脉型(为主)转变。SHRIMP锆石U-Pb测年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中锡石石英脉的锆石年龄为(329.2±1.5)Ma,与老鸦泉-红土井子及苏吉泉黑云母花岗岩基成岩期相近;富碱花岗岩中的锆石年龄为(313±2)^(314±5)Ma,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期(330~310Ma)吻合。因此,萨北锡矿成矿成岩时代可分别与新疆北部后碰撞成矿三个高峰期的第一、第二(340~330Ma、300~285Ma)高峰期相对应,该成矿作用具多期性,矿化不仅与碱性花岗岩有关,还与黑云母花岗岩成矿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锆石U—Pb测年 锡石石英脉 富碱花岗岩 萨北锡矿 东准噶尔
下载PDF
萨北开发区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新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1-3,共3页
针对萨北开发区特高含水期存在的主要矛盾,系统总结了“十五”期间油田开发调整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效果:扩展采用新型适用技术,剩余油描述技术形成系列;水驱开发调整技术取得新突破,水驱指标得到进一步控制;聚驱综合调整技术不断完善,聚... 针对萨北开发区特高含水期存在的主要矛盾,系统总结了“十五”期间油田开发调整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效果:扩展采用新型适用技术,剩余油描述技术形成系列;水驱开发调整技术取得新突破,水驱指标得到进一步控制;聚驱综合调整技术不断完善,聚驱采收率进一步提高;先导性试验取得新进展,开发技术储备有新突破。并提出了“十一五”及以后油田开发的主要攻关方向,对萨北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开发区 特高含水期 油田开发成果 实践与认识
下载PDF
萨北过渡带蒸汽驱开采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维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油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较高。为改善其开发效果,2008年在原油黏度相对较高的三、四条带开展了蒸汽驱油现场试验。通过合理优化油藏的井网、井距及注采参数,应用高温热采条件下的完井、注入等相关配... 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油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较高。为改善其开发效果,2008年在原油黏度相对较高的三、四条带开展了蒸汽驱油现场试验。通过合理优化油藏的井网、井距及注采参数,应用高温热采条件下的完井、注入等相关配套采油工艺技术,试验区注汽井日注汽量达到792m3,采油井平均日产液38.3t、产油1.5t,累计产液70.32×10^4t、产油2.75×10^4t,达到油藏预测指标,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近3a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蒸汽驱提高过渡带采收率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注采参数 开采工艺技术 大庆油田 萨北过渡带
下载PDF
开发后期三类油层沉积微相研究——以大庆萨北油田北二东两三结合试验区GⅡ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丛琳 马世忠 +2 位作者 李文龙 钱方园 孟祥明 《价值工程》 2012年第19期21-22,共2页
萨北油田在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产量进入总递减期,后备优质储量不足,因此三类油层中的优质储层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油田开发后期为实现对这类难动用储层精细开发调整,也为了更客观地描述各沉积单元的沉... 萨北油田在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产量进入总递减期,后备优质储量不足,因此三类油层中的优质储层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油田开发后期为实现对这类难动用储层精细开发调整,也为了更客观地描述各沉积单元的沉积特征,本文对该试验区GⅡ油层组进行了至单砂体级精细对比,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进一步细分15类沉积微相(3类水下分流河道、3类河口坝、3类主体席状砂、6类席状砂),建立了15类测井微相模式,并依照此模式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精细刻画。本次研究发现GⅡ油层组部分小层具有明显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且在席状砂中预测出物性较好的主体席状砂可进行优先开发。这种对三类油层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方法为今后同类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对油田开发后期持续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油田 “两三结合”试验区 GⅡ油层组 三类油层 沉积微相
下载PDF
萨北开发区过渡带油水界面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子学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7期57-60,6,共4页
要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是一套砂岩储层的背斜构造性油藏,局部存在岩性油藏。对萨尔图油田萨北开发区过渡带油水界面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解析,认为油水界面基本上不受构造和岩性控制,但岩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构造影响。同时,针对过渡带油水... 要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是一套砂岩储层的背斜构造性油藏,局部存在岩性油藏。对萨尔图油田萨北开发区过渡带油水界面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解析,认为油水界面基本上不受构造和岩性控制,但岩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构造影响。同时,针对过渡带油水界面的海拔深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分别采用图版法,petrel模型法对油水界面海拔深度进行了计算。从应用效果来看,2种方法均能满足油田井位设计的需要,计算方法便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井位部署的风险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尔图油田 萨北开发区 油水界面 petrel模型法 储层建模 图版法
下载PDF
萨北油田北二东两三结合试验区高台子油层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丛琳 马世忠 +2 位作者 李文龙 钱方园 邢贝贝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0期24-25,共2页
本文在沉积微相基础上进一步对储层层内、层间、平面的非均质性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北二区东两三结合试验区高台子油层层内及层间属中等—弱非均质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属中等非均质性。通过对此类储... 本文在沉积微相基础上进一步对储层层内、层间、平面的非均质性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北二区东两三结合试验区高台子油层层内及层间属中等—弱非均质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属中等非均质性。通过对此类储集层非均质性系统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油气藏,合理部署井网、划分开发层系、制定合理的三采调整方案,提高开发效益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相似情况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油田 北二区东 高台子油层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萨北开发区阶段存水率和水驱指数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谷庆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60-62,143-144,共3页
从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无因次注入和无因次采出公式建立存水率与水驱指数随采出程度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绘制萨北油田实际阶段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变化关系曲线,分析萨北开发区不同开发阶段存水率与水驱指数的变化特征。将... 从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无因次注入和无因次采出公式建立存水率与水驱指数随采出程度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绘制萨北油田实际阶段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变化关系曲线,分析萨北开发区不同开发阶段存水率与水驱指数的变化特征。将存水率与水驱指定义结合含水率定义公式,建立在不同注采比条件下存水率与水驱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理论图版,评价萨北开发区注水开发效果,同时探讨高含水后期提高存水率的有效途径,指导油田注水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 存水率 水驱指数 采出程度 含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