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棉花黄萎菌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初步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彦 鹿秀云 +5 位作者 郭庆港 李宝庆 张乃瑾 李社增 马平 董金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6-200,共5页
利用PCR特异性扩增技术对从采自河北省的228株棉花黄萎菌(Verticillium dahliae)、四川省的2株棉花黄萎菌(菌株Sch-1和Sch-3)、辽宁省的1株黄萎菌(菌株Ly-1)、棉花黄萎菌标准菌株(落叶型标准菌株T9和非落叶型标准菌株V97)和3株棉花枯萎... 利用PCR特异性扩增技术对从采自河北省的228株棉花黄萎菌(Verticillium dahliae)、四川省的2株棉花黄萎菌(菌株Sch-1和Sch-3)、辽宁省的1株黄萎菌(菌株Ly-1)、棉花黄萎菌标准菌株(落叶型标准菌株T9和非落叶型标准菌株V97)和3株棉花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菌株进行了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的鉴定。结果表明,利用V.dahliae特异性引物DB19/DB22从233株黄萎菌中均可获得500bp的特异性片段,而3株棉花枯萎菌中不能获得扩增产物。分别利用非落叶型特异性引物INTNDf/INTNDr和落叶型特异性引物INTD2f/INTD2r对233株黄萎菌进行PCR扩增。菌株Sch-1、Sch-3、Ly-1及非落叶型黄萎菌标准菌株V97利用非落叶型特异性引物INTNDf/INTNDr可扩增出1100bp的产物;采自河北省的228株黄萎菌和落叶型标准菌株T9利用落叶型特异性引物INTD2f/INTD2r可扩增出450bp的产物。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黄萎菌菌株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 落叶型菌系 落叶型菌系 初步鉴定
下载PDF
棉花黄萎菌落叶型菌系毒素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齐俊生 史雪岩 +1 位作者 简桂良 李怀方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用SephacrylS 200HR层析柱纯化了V991菌系毒素,经叶片针刺涂抹方法确认其致萎功能后,免疫大白兔制备了抗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对强、中、弱3种不同致病力共10个菌株的培养液进行了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具备一定生理型特异性,能... 用SephacrylS 200HR层析柱纯化了V991菌系毒素,经叶片针刺涂抹方法确认其致萎功能后,免疫大白兔制备了抗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对强、中、弱3种不同致病力共10个菌株的培养液进行了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具备一定生理型特异性,能够准确检出全部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可作为不同生理型划分的指标之一。用毛细管电泳、SDS PAGE和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了V991毒素的组分:在中性条件下,毒素在毛细管电泳时存在2个峰;SDS PAGE将毒素分为8条带,其中4条主带具有强烈的致萎性;Western点杂交的反应强度与相应蛋白回收带的致萎功能之间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 落叶型菌系 毒素 纯化 抗血清 制备
下载PDF
继代对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系致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简桂良 卢美光 +1 位作者 赵磊 王深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5-168,180,共5页
在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落叶型菌系T9的致病力有日渐减弱的倾向,不少单位也遇到此类问题,为明确落叶型菌系是否会在继代过程中致病力发生变化,如何变化等问题,我们采用国内外典型的3个落叶型菌系T9和V991、V76,以及... 在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落叶型菌系T9的致病力有日渐减弱的倾向,不少单位也遇到此类问题,为明确落叶型菌系是否会在继代过程中致病力发生变化,如何变化等问题,我们采用国内外典型的3个落叶型菌系T9和V991、V76,以及2个非落叶型菌系V146和V250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转接的方法,利用3个不同抗病性品种对它们的致病力进行测定,以明确经过连续转接后这些菌系的致病力是如何变化的。结果表明,经过14代的转接,落叶型菌系T9的致病力发生了显著\降,甚至已失去其致使棉花落叶的能力,即连续转接后,落叶型菌系T9已变成非落叶型菌系,且其致病力有成为弱致病力菌系倾向;但我国落叶型菌系代表V991则仍然保持其强致病力的落叶菌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落叶型菌系 继代 致病力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非落叶型与落叶型菌系初步研究
4
作者 缪卫国 张升 杨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4-6,共3页
对新疆主要菌系 (非落叶型 )与我国江苏和美国落叶型菌系在病原菌致病力、培养性状、寄主反应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非落叶型菌系相比 ,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 (T9和 VD8)主要造成寄主落叶 ,除危害症状存在明显差异外 ,在 PK... 对新疆主要菌系 (非落叶型 )与我国江苏和美国落叶型菌系在病原菌致病力、培养性状、寄主反应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非落叶型菌系相比 ,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 (T9和 VD8)主要造成寄主落叶 ,除危害症状存在明显差异外 ,在 PK培养基上 ,落叶型菌系 VD8和 T9菌落生长异常 ,生长初期菌丝分别纠集呈针状、黄色 ,非落叶型菌系在 PK培养基上 ,菌丝生长致密 ,白色。在 PSA培养基上 ,落叶型与非落叶型菌系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落叶与非落叶型菌系培养性状
下载PDF
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生调查及病原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海洋 王伟 +2 位作者 张仁福 武刚 姚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调查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系系统进化及落叶型菌系分布进行分析和检测。【方法】抽样调查棉花黄萎病发病情况,利用Verticillium dahliae特异性引物D1/D2进行落叶型检测;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 【目的】调查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系系统进化及落叶型菌系分布进行分析和检测。【方法】抽样调查棉花黄萎病发病情况,利用Verticillium dahliae特异性引物D1/D2进行落叶型检测;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新疆菌系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BLASTN分析。【结果】棉花黄萎病在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普遍发生,棉花黄萎病发生中度及以上病田占比达48.1%,严重发生病田占比为24.1%;BLASTN分析证实采集的棉花黄萎病菌系均为大丽轮枝菌;供试棉花黄萎病菌系检测出22株落叶型菌系,占供试菌系的37.2%。在分离到棉花黄萎病菌系的15个采集点中有9个点检测到了落叶型菌系,占比为60.0%。【结论】新疆部分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比较严重,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系在新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地理分布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 落叶型菌系
下载PDF
山东部分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及毒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春芝 刘朝霞 +3 位作者 武贵元 王志敏 沈法富 刘爱新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80-84,共5页
从德州、东营和泰安等棉花黄萎病田采集病株样本,经分离培养和鉴定,共获得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分离物202株,分别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特异引物INTD2f/INTD2r和INTND2f/INTND2r对各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并随机选择8个菌株分析其... 从德州、东营和泰安等棉花黄萎病田采集病株样本,经分离培养和鉴定,共获得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分离物202株,分别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特异引物INTD2f/INTD2r和INTND2f/INTND2r对各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并随机选择8个菌株分析其产毒素及致萎能力。结果表明,202株分离物中,落叶型菌系201株,非落叶型菌系1株;落叶菌株HDF4-3-1产毒素能力最强,毒素浓度约50.82μg/m L,非落叶菌系HLX5-1-1产毒素能力较弱,毒素浓度约13.85μg/m L;落叶菌系HDF5-3-1的致萎指数最高,为72.5%,非落叶菌系HLX5-1-1的致萎指数最低,为42.5%。表明,落叶型菌系产毒素和致萎能力总体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落叶型菌系 落叶型菌系 产毒素能力 致萎指数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发现大丽轮枝菌引发植物落叶的机制
7
《蔬菜》 2019年第1期55-55,共1页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研究员领衔的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攻艰克难、勇于创新,开发出大丽轮枝菌分子流行学检测技术,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9年1月4日,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新植物科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研究员领衔的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攻艰克难、勇于创新,开发出大丽轮枝菌分子流行学检测技术,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9年1月4日,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新植物科学家(New Phytologist)》上首次阐明大丽轮枝菌与枯萎病菌长期混生过程中,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参与化合物N-酰基乙醇胺的合成、转运和引起落叶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 落叶型菌系
下载PDF
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吉贞芳 许爱玲 +5 位作者 刘惠民 竹长青 宋昱 孙旭霞 张林水 杨六六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0-285,共6页
2001年8月在山西省主产棉区运城、临汾、晋东南、晋中有代表性地取样、分离、纯化、鉴定,取得了19个黄萎病菌代表菌系和3个对照菌系。2002-2003年观察鉴定,山西省的19个代表菌系均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这些菌系在PD... 2001年8月在山西省主产棉区运城、临汾、晋东南、晋中有代表性地取样、分离、纯化、鉴定,取得了19个黄萎病菌代表菌系和3个对照菌系。2002-2003年观察鉴定,山西省的19个代表菌系均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这些菌系在PDA平皿上菌落的增长量、微菌核形成的快慢、数量、形状和大小变化以及黑色素产生的比值等均有差异,其致病力也不同。经温室致病力测定将其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类型,即致病力强的落叶型Ⅰ型、致病力中等的Ⅱ型、致病力弱的Ⅲ型,分别占50.0%、36.4%、13.6%。由于致病力的差异,棉花黄萎病田间的症状表现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棉花 黄萎病 致病性 落叶型菌系
下载PDF
山东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吴献忠 李凤玲 +2 位作者 郑长英 王贻勇 朱有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5,共4页
选用山东省有代表性的棉黄萎菌16个菌株(系)各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2~3叶期蘸根接种,观察发病的反应型。结果表明:各菌株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Ⅰ型(即与落叶型相似)、致病力中等的Ⅱ型和致病... 选用山东省有代表性的棉黄萎菌16个菌株(系)各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2~3叶期蘸根接种,观察发病的反应型。结果表明:各菌株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Ⅰ型(即与落叶型相似)、致病力中等的Ⅱ型和致病力弱的Ⅲ型,并发现山东省有落叶型菌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化萎缩病 黄萎 致病力 落叶型菌系
下载PDF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群体遗传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瑞辉 王克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9-212,共4页
从 1 2 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9条能产生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这 9条引物对来自我国主产棉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 4个群体的 9个亚群体 1 1 7个菌株进行 RAPD扩增。对各个群体、亚群体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 ,各省群体遗传... 从 1 2 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9条能产生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这 9条引物对来自我国主产棉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 4个群体的 9个亚群体 1 1 7个菌株进行 RAPD扩增。对各个群体、亚群体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 ,各省群体遗传相似性较高 ,总的遗传变异量为 0 .0 947,其中72 .5%由群体内的变异引起 ,1 2 .5%由省内群体间引起 ,1 5%由群体间的变异引起 ;群体间的基因流动值为 2 .83 ,群体间、亚群体间均存在较高的基因流动 ;落叶型特征条带在各个亚群体内出现频率均很高 ,表明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株在我国主产棉区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 4省棉区分布广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RAPD 群体遗传 落叶型菌系 遗传变异 基因流动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许爱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选山西有代表性的棉花黄萎病菌19个菌系及3个对照菌种,各配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1~2叶期伤根接菌,在温室中对各代表菌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菌系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I型、致病力弱的II型和致病力中等... 选山西有代表性的棉花黄萎病菌19个菌系及3个对照菌种,各配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1~2叶期伤根接菌,在温室中对各代表菌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菌系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I型、致病力弱的II型和致病力中等的III型;并发现山西棉花黄萎病有落叶型菌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落叶型菌系
下载PDF
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概况 被引量:36
12
作者 刘海洋 王伟 +2 位作者 张仁福 武刚 姚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为了解目前新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对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落叶型菌系分布以及代表棉区主栽品种黄萎病抗性类型、棉花黄萎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新疆棉田中棉花黄萎病发病田占58.2%,其中病情... 为了解目前新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对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落叶型菌系分布以及代表棉区主栽品种黄萎病抗性类型、棉花黄萎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新疆棉田中棉花黄萎病发病田占58.2%,其中病情指数达5.0以上的棉田占28.1%;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系中37.3%为落叶型菌系;阿克苏棉区主栽的棉花品种(系)‘中棉49号’、‘中棉414号’、‘2905’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为耐病,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阿克苏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始期较往年趋早,发病程度趋于严重,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棉黄萎病快速发展期,后期由于高温抑制作用,发病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落叶型菌系 主栽品种 发生规律
下载PDF
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峰 刘培源 +2 位作者 马江峰 李晖 李国英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3,共4页
Verticillium wilt,caused by Verticillium dahliae,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of cotton.In this work,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defoliating(D) and nondefoliating(ND) V.dahliae-specific primers were adopted for detectio... Verticillium wilt,caused by Verticillium dahliae,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of cotton.In this work,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defoliating(D) and nondefoliating(ND) V.dahliae-specific primers were adopted for detection of pathotypes of V.dahliae in soil by using nested 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assay was efficient when used in infested soil and was an useful technique for rapid and accurate assessment of soil contamination by V.dahl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快速检测技术 土壤 落叶型菌系 致病性分化 鉴定技术 生物学测定 PCR技术
原文传递
新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病原菌的分子鉴定与ISSR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海洋 王琦 +2 位作者 王伟 张仁福 姚举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4-1203,共10页
为掌握新疆主要植棉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落叶型菌系分布以及遗传变异情况,于2015年对26个新疆主要植棉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统计新疆大丽轮枝菌的培养性状,利用大丽轮... 为掌握新疆主要植棉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落叶型菌系分布以及遗传变异情况,于2015年对26个新疆主要植棉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统计新疆大丽轮枝菌的培养性状,利用大丽轮枝菌落叶型特异引物D1/D2、INTD2F/INTD2R与非落叶型特异性引物ND1/ND2、INTNDF/INTNDR对新疆大丽轮枝菌菌系进行互补鉴定,并对部分菌系的遗传变异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病田比例为54.0%,其中病情指数在10.0以上的发病田与2013年持平,而病情指数在20.0以上的严重发病田比例为10.8%,比2013年增加3.8个百分点;新疆大丽轮枝菌的培养性状以菌核型为主,比例为70.1%,菌丝型与中间型比例分别为13.4%和16.5%;新疆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系比例为53.2%,26株菌株的来源地全部检出落叶型菌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新疆大丽轮枝菌落叶型与非落叶型菌系聚为2个谱系,菌系地理来源、培养性状与大丽轮枝菌的遗传分化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 落叶型菌系 遗传变异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棉花黄萎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15
作者 陈超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1年第4期22-23,共2页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尤其是落叶型菌系引起的黄萎病极大地限制着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类病害的防治是目前棉花病害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具有重要的学...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尤其是落叶型菌系引起的黄萎病极大地限制着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类病害的防治是目前棉花病害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明确的应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致病性 抗性 检测技术 落叶型菌系 特异性 分离培养 生物学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