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落叶石豆兰中广石豆兰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莹 杨树德 +1 位作者 杨竹雅 朱新焰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落叶石豆兰中广石豆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落叶石豆兰粉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过滤,取滤液进样。色谱仪为岛津LC-2010A,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5:45),流速为1.0mL.min...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落叶石豆兰中广石豆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落叶石豆兰粉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过滤,取滤液进样。色谱仪为岛津LC-2010A,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高。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石豆兰 广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石斛混淆品-落叶石豆兰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树德 周莹 +3 位作者 杨竹雅 杜利 杨叶 王小庆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为澄清石斛混淆品-落叶石豆兰(Bulbophyllum hirtum)的鉴别及发掘石豆兰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其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假鳞茎横切面主要特征包括;①... 目的:为澄清石斛混淆品-落叶石豆兰(Bulbophyllum hirtum)的鉴别及发掘石豆兰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其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假鳞茎横切面主要特征包括;①有多数散在的外韧型和双韧型维管束;②木质部有3~5个导管;③有排列整齐的草酸钙针晶束。粉末特征主要有:网纹导管、草酸钙针晶束及色素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总广石豆兰素类成分0.241%。结论:为澄清石斛混淆品和开发落叶石豆兰提供了依据,其假鳞茎横切面组织结构图及粉末鉴别图均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石豆兰 混淆品 生药学
下载PDF
西藏兰科一新纪录种——落叶石豆兰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喜龙 王程旺 +2 位作者 李剑武 土艳丽 文雪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80-81,86,共3页
报道西藏兰科一新记录种——落叶石豆兰,对其形态进行描述并提供照片。该种发现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海拔750~1 087 m区域,附生于树上或林中多苔藓的岩石上。凭证标本(金效华、李剑武、王喜龙、王程旺19064)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报道西藏兰科一新记录种——落叶石豆兰,对其形态进行描述并提供照片。该种发现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海拔750~1 087 m区域,附生于树上或林中多苔藓的岩石上。凭证标本(金效华、李剑武、王喜龙、王程旺19064)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和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室(XZ,No.WXL19064)。该种与中国植物志记录的最大区别在于本种花期为11月,比中国植物志记载的晚4个月,且在开花期间叶片并没有完全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石豆兰 新纪录种 西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