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时期省试落第者再试权力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云鹤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7,共4页
唐、五代时期省试落第举子再试仍需要取解,但相对容易,且取解地点要求不严格,还有拔解现象。五代、宋落第举子一定举数后,可以享有免解特权。梳理省试落第举子再试问题,是对科举落第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科举 落第 取解 免解
下载PDF
论唐代朝廷对科举落第者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1
2
作者 滕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唐代实行科举取士,为国家择选到了大量治国英才,同时也造就了庞大的落第群体。对于如何安抚科举考试中的失意者,使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对社会的逆反心理和由此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性降至最低,唐朝廷曾采取过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包括礼遇落... 唐代实行科举取士,为国家择选到了大量治国英才,同时也造就了庞大的落第群体。对于如何安抚科举考试中的失意者,使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对社会的逆反心理和由此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性降至最低,唐朝廷曾采取过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包括礼遇落第者、给落第而有志再考者创造学习条件、追赐有才华却终生不第者及第名衔并授予官职、特放老龄考生及第、增加录取名额等措施,显示出朝廷对落第举子这一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这些举措对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包括对落第者的政策性关怀,起了引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朝廷 落第举子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清代科举落第制度研究》读后
3
作者 李成燕 《清史论丛》 2024年第1期295-299,共5页
一科举制度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甚至形成了“科举学”这一专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可是,关于科举落第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还有不少空白点。科举制度自隋朝正式确立至清末废除,共存在了约1300年,其中科举落第... 一科举制度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甚至形成了“科举学”这一专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可是,关于科举落第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还有不少空白点。科举制度自隋朝正式确立至清末废除,共存在了约1300年,其中科举落第者远远多于中式者。可是学界对自隋朝至清末的科举落第研究,非常有限。贺晓燕《清代科举落第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清代科举落第制度,填补了清代科举研究的一项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人民出版社 清代科举 科举制度 专门学科 落第 科举学 隋朝 空白点
下载PDF
论唐后期落第举子在幕府的聘职和作用
4
作者 袁如月 《历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安史之乱后,落第举子入幕的现象逐渐增多,他们有些担任幕职官,有些只是无职位的闲散宾客,在幕府从事献策与劝谏、处理书檄奏请、佐理藩镇庶务、陪从宴游作文几类事务,成为落第举子在唐后期一条重要的出路。
关键词 唐后期 落第举子 幕府
下载PDF
唐代落第诗折射的士文化心态 被引量:7
5
作者 沈文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唐代落第诗在展示唐代士人的文化品格、自我价值观念、情感世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此 着重阐述其所折射的士人文化心态:文场蹉跎、失意怀羞的心理;羁旅行役之感与怀乡念国之思;怀才不遇、感伤意 绪的流露;进取归隐、儒道意... 唐代落第诗在展示唐代士人的文化品格、自我价值观念、情感世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此 着重阐述其所折射的士人文化心态:文场蹉跎、失意怀羞的心理;羁旅行役之感与怀乡念国之思;怀才不遇、感伤意 绪的流露;进取归隐、儒道意识的转换等。并进一步审视唐代科举之下文人特定的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科举 落第 士心态
下载PDF
论宋人落第诗 被引量:4
6
作者 诸葛忆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9,共9页
科举考试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必须经历和体验的一个生活阶段,因此,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诸多生活形态便成为宋诗描写和表现的一大主题。宋人落第诗或是落第者自抒胸臆,或是他人安慰劝解,诗歌渲染上一层悲苦气氛,富有艺术感染力,是种种写科举... 科举考试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必须经历和体验的一个生活阶段,因此,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诸多生活形态便成为宋诗描写和表现的一大主题。宋人落第诗或是落第者自抒胸臆,或是他人安慰劝解,诗歌渲染上一层悲苦气氛,富有艺术感染力,是种种写科举题材诗歌中最为出色的。宋人落第诗最常见的劝慰方式是以山水风景、春日风光等自然景色相慰藉,劝慰落第者览景遣情,排解愁绪。由此形成宋人落第诗的一种风貌:融情于景,蕴藉隽永。宋人落第诗大都择要叙说,点到为止,不发长篇议论,故多数落第诗篇幅短小。由此形成宋人落第诗的又一风貌:短小精悍,语意深长。宋人落第诗的风格,以凄怨和悲愤两种情调为主。总之,宋人落第诗摆脱了"议论、才学、文字"的窠臼,面目清新,含蓄淡约,其诗风类似唐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落第 科举 劝慰 蕴藉
下载PDF
宋代落第士人参与基层社会事务问题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云鹤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125,共5页
宋代基层社会势力构成发生变化,各种地方势力开始重新整合。日益庞大的落第士人群体回归基层社会后,利用自身文化资源,占据地方教育舞台;通过守礼、行礼,身体力行儒家礼法,移风易俗,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从事各种地方公益慈善事业,树立... 宋代基层社会势力构成发生变化,各种地方势力开始重新整合。日益庞大的落第士人群体回归基层社会后,利用自身文化资源,占据地方教育舞台;通过守礼、行礼,身体力行儒家礼法,移风易俗,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从事各种地方公益慈善事业,树立在基层社会中的威信。他们通过有效占有地方社会事务领域,分割地方政府的公权力,逐步确立他们在基层社会中的地位,成为政府之外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落第士人 基层社会 社会事务
下载PDF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唐代落第诗中落第举子的经济生活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云鹤 刘凡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5期80-83,共4页
唐代落第诗作为研究落第士人的重要资料,史学界一直利用不足。本文旨在挖掘落第诗在经济史方面的史料价值,通过与其他文献对比,客观评价唐朝落第举子的经济状况。
关键词 唐代 落第 举子 经济
下载PDF
从《北梦琐言》看晚唐落第士人的心态 被引量:2
9
作者 房锐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5期52-54,共3页
科举题材是《北梦琐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孙光宪在笔记中揭示了部分落第士人的心态,凸现出晚唐科举制的弊端,为后人研究唐代科举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史料,极具认识价值。
关键词 《北梦琐言》 晚唐科举 落第士人 心态
下载PDF
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与宋元明文学的流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对于科举礼部试来说,唐宋解试是一种资格考试,而明清乡试是一种科名考试。宋元明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使参加礼部试的解额,从应届的考试资格变为永久的社会身份,进而改变了近世人才及文学流动的基本模式。在阶层流动上,从唐宋的循环式流... 对于科举礼部试来说,唐宋解试是一种资格考试,而明清乡试是一种科名考试。宋元明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使参加礼部试的解额,从应届的考试资格变为永久的社会身份,进而改变了近世人才及文学流动的基本模式。在阶层流动上,从唐宋的循环式流动,变为明清的进阶式流动;在地理流动上,从唐宋的直线式流动,变为明清的折线式流动。由此推动了两个重大的社会变化,即举人阶层的形成和省城文化圈的兴起。它们分别从阶层和地域两个维度,促进了近世文学的转型与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落第再试 社会流动 举人阶层 省城文学
下载PDF
从唐代落第诗看落第举子对科举的怀疑与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164,共5页
唐代开科取士,全社会形成科举热潮。然而,应举人数众多与擢第名额有限形成强烈的矛盾冲突,致使绝大多数举子落第。反复落第的举子一年年被科场利刃所伤,他们写下了大量落第诗,用诗歌生动地记录下他们应考落第后的所思所感和心路的变化... 唐代开科取士,全社会形成科举热潮。然而,应举人数众多与擢第名额有限形成强烈的矛盾冲突,致使绝大多数举子落第。反复落第的举子一年年被科场利刃所伤,他们写下了大量落第诗,用诗歌生动地记录下他们应考落第后的所思所感和心路的变化历程。从这些落第诗中可以窥见他们在历经落第打击和磨难后,对一直苦苦追求的科举目标逐渐产生了怀疑,怀疑自身的才华不足以登第,也怀疑自己此生有无登第的命运。在这些落第诗中,还流露出他们对科举现象的反思,认识到为赴举应考而长年流落他乡的艰辛生涯以及不分白天黑夜勤学苦读对自己身心造成的损害,甚至耽误了自己整个的人生规划,为此表现出悔意。落第诗中同时记录了他们经过痛苦的思索后,开始看淡科举的魔力,并寻求快乐自足的人生,或另觅他途求事业。落第诗中记录的落第举子对科举的怀疑与反思,给狂热的科举热潮注入一些理性成分。这又反过来给落第诗的风格抹上一层抑郁忧伤的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落第 怀疑 反思
下载PDF
试论唐代落第举子的出路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琴丽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0-74,共5页
唐代落第举子出路主要有寻求入仕、回家归耕、经营商业、皈依宗教、隐居他乡以及从事教育等。唐代落第举子的出路选择,受到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思想观念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关键词 唐代 落第举子 出路
下载PDF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微
13
作者 韩鹤进 黄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唐代科举取士的制度设计产生了大量的落第士人。落第的结局,犹如多棱镜,在这类日益庞大的士人群体中折射出多层心态,积极进取之意、感慨悲伤之情、失意怀羞之心、失望归隐之思等杂陈于内。关注落第士人的心态,可以审析唐代下层士子特有... 唐代科举取士的制度设计产生了大量的落第士人。落第的结局,犹如多棱镜,在这类日益庞大的士人群体中折射出多层心态,积极进取之意、感慨悲伤之情、失意怀羞之心、失望归隐之思等杂陈于内。关注落第士人的心态,可以审析唐代下层士子特有的文化心理,了解唐代社会文化生活之一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落第士人 心态 社会文化
下载PDF
唐代落第举子李山甫的科举历程及心态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滕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3-86,共4页
唐代开科取士,全社会形成科举热潮。然而应考举子大多数是落第的,李山甫便是其中之一。从李山甫的落第诗可以探寻到他在经历了赴考落第的伤心痛苦、求荐无门的辛酸无奈之后,便由怨生恨,心理失衡,进而报复朝臣,对抗社会,给社会造成祸患... 唐代开科取士,全社会形成科举热潮。然而应考举子大多数是落第的,李山甫便是其中之一。从李山甫的落第诗可以探寻到他在经历了赴考落第的伤心痛苦、求荐无门的辛酸无奈之后,便由怨生恨,心理失衡,进而报复朝臣,对抗社会,给社会造成祸患。从历史上看,凡是统治者采取有效措施安抚、安置落第士子,科举制度就能发挥出它的作用,使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相对稳定;反之,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安置社会竞争中的失意者,是建设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落第举子 李山甫 科举历程 心态 探析
下载PDF
试论清代科举落第士子的出路:以儒医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贺晓燕 《清史论丛》 2021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细观近些年来学界关于儒医的研究,成果虽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在儒医的从业标准、条件、身份、医德以及基层医政机构、太医院管理等方面,而对科举落第习医、业医的士子之关注度则明显不高。清时代,落第士子者中,除少数人能获得朝廷的安... 细观近些年来学界关于儒医的研究,成果虽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在儒医的从业标准、条件、身份、医德以及基层医政机构、太医院管理等方面,而对科举落第习医、业医的士子之关注度则明显不高。清时代,落第士子者中,除少数人能获得朝廷的安抚和安置外,绝大多人必须回归基层社会,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养家糊口。因此,业医便是落第士子谋生的一条出路。本文拟从清科举这一大背景入手,以落第后转而习医、业医的士子即儒医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时代命运、人生历程、生存状况等展开研究,以图丰富我们对中国古代科举社会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科举 儒医 落第 士子 太医院 人生历程 时代命运 基层
下载PDF
羞惭与怨恨——从唐代落第文学看落第举子的双重心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云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3期8-11,共4页
通过研究唐代落第文学发现,落第举子应考落地后,一方面表现为因科考失败而羞愧难当,羞于见亲人、朋友、资助自己应考的恩人甚至是不相识的陌生人,这种羞愧之情在文学创作中表露无遗;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朝廷及自己的怨恨。科举取士程序的... 通过研究唐代落第文学发现,落第举子应考落地后,一方面表现为因科考失败而羞愧难当,羞于见亲人、朋友、资助自己应考的恩人甚至是不相识的陌生人,这种羞愧之情在文学创作中表露无遗;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朝廷及自己的怨恨。科举取士程序的不完善,无人举荐的无奈都滋生了落第举子内心的怨恨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落第举子 心态 羞惭 怨恨
下载PDF
论晚唐科举与落第士子的心态——以《北梦琐言》为例
17
作者 蔡静波 杨东宇 《唐都学刊》 2005年第4期24-27,共4页
《北梦琐言》是唐五代继《唐摭言》之后较多记述唐代科举制度及其遗闻逸事、文士风习的笔记小说,虽说没有《唐摭言》全面,但它为研究晚唐科举之弊端(干谒权贵、请托受贿、以诗为砖、抄袭代作)和落第士子的心态(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愤、寻... 《北梦琐言》是唐五代继《唐摭言》之后较多记述唐代科举制度及其遗闻逸事、文士风习的笔记小说,虽说没有《唐摭言》全面,但它为研究晚唐科举之弊端(干谒权贵、请托受贿、以诗为砖、抄袭代作)和落第士子的心态(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愤、寻机报复朝中达贵、走向朝廷对立面)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因此亦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梦琐言》 晚唐 科举 落第士子 心态
下载PDF
陈最良:明朝以来第一个落第文人的成功形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爱华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90-91,共2页
陈最良在《牡丹亭》中的出现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隋唐、两宋、元代的一些文人虽也受科举之累 ,但并未形成其制度下的畸形者 ;明统治者加强了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 ,结果便出现了许多像陈最良一样的落第文人。陈最良形象的突出特征是死... 陈最良在《牡丹亭》中的出现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隋唐、两宋、元代的一些文人虽也受科举之累 ,但并未形成其制度下的畸形者 ;明统治者加强了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 ,结果便出现了许多像陈最良一样的落第文人。陈最良形象的突出特征是死守儒家经典的教条 ,精神麻木 ,迂腐不堪 ,朴拙笃厚。作品描写了其性格的真实性与复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最良 明朝 落第文人 《牡丹亭》 儒家经典 科举制度 人物形象 封建社会 戏剧文学
下载PDF
试析唐代落第士人的游历之风
19
作者 黄云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100,共6页
游历是唐代很多落第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朝科举制度设计本身不完善、相关制度执行不严格、唐朝特有的政治格局和整个社会大环境所致。落第士人大规模的无序流动,给社会稳定带... 游历是唐代很多落第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朝科举制度设计本身不完善、相关制度执行不严格、唐朝特有的政治格局和整个社会大环境所致。落第士人大规模的无序流动,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同时,也造成自己家庭在经济上、日常生活上的诸多困顿。但落第士人游历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对唐朝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落第士人 游历
下载PDF
论唐代小说中的落第士人形象
20
作者 杭勇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唐代小说落第士人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屡屡落第,有坚持不懈而终成正果者;第二类是落第后,饥寒交迫漂泊他乡,甚至魂归异乡者;第三类是经受落第的打击后,归隐或甚至出家者。其中第一类主要出现在盛唐到中唐的小说中,反映了当... 唐代小说落第士人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屡屡落第,有坚持不懈而终成正果者;第二类是落第后,饥寒交迫漂泊他乡,甚至魂归异乡者;第三类是经受落第的打击后,归隐或甚至出家者。其中第一类主要出现在盛唐到中唐的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后两类主要出现在中唐以后,特别是晚唐的小说中,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走向衰败过程中士人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小说 落第 士人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