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性α-葡糖苷酶、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余蔓妮 师帅 薛雨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究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性α-葡糖苷酶(NAG)、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依据精液参数分为四个亚组。选择同期体检... 目的探究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性α-葡糖苷酶(NAG)、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依据精液参数分为四个亚组。选择同期体检且有生育史的100例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性激素、精液NAG、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精液NAG、HIF-1α与精液参数、性激素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精液NAG、HIF-1α对不育症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精液N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子组、少弱精子组精液NAG、血清睾酮(T)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弱精子组,且弱精子组低于正常组(P<0.05);少精子组、少弱精子组精液HIF-1α、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弱精子组,且弱精子组高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精液NAG与HIF-1α、血清FSH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T水平呈正相关(P<0.05);精液HIF-1α与PR、血清T水平呈负相关(P<0.05)。精液NAG、HIF-1α诊断不育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807,两者联合检测为0.927。结论不育症患者精液NAG低表达,HIF-1α高表达,与相关精液参数、性激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液NAG、HIF-1α及联合检测诊断不育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精液参数 中性α-葡糖苷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烷基糖苷平均聚合度和α-,β-吡喃葡糖苷比例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金欣 张淑芬 +3 位作者 杨锦宗 唐炳涛 于宁 祝明贵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以一水葡萄糖、月桂醇为原料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经直接苷化法合成了月桂基葡糖苷 ,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计算了烷基多苷的平均聚合度、α 吡喃糖苷和 β 吡喃糖苷的比例。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平均聚合度、α 和 β 吡喃糖苷比例及吡... 以一水葡萄糖、月桂醇为原料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经直接苷化法合成了月桂基葡糖苷 ,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计算了烷基多苷的平均聚合度、α 吡喃糖苷和 β 吡喃糖苷的比例。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平均聚合度、α 和 β 吡喃糖苷比例及吡喃糖苷与呋喃糖苷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改变醇糖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可有效控制平均聚合度、α 和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平均聚合度 α-吡喃葡糖苷 β-吡喃葡糖苷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酶底物对硝基苯-α-D-吡喃葡糖苷的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家莉 褚婕 丁晓琴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 ,经乙酰化、缩合、分离、脱乙酰化 4步反应 ,合成了临床检验需要的α 葡糖苷酶底物———对硝基苯-α -D-吡喃葡糖苷。所合成的底物通过红外、紫外、核磁、旋光和元素分析确认了结构。
关键词 对硝基苯-α-D-吡喃葡糖苷 合成 Α-葡糖苷 底物
下载PDF
甘油葡糖苷棕榈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学民 吕春绪 +1 位作者 于双民 金征宇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用玉米淀粉与甘油在酸催化下反应合成甘油葡糖苷,进而与棕榈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甘油葡糖苷棕榈酸酯。考察了反应温度、甘油与糖元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糖基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反应温... 用玉米淀粉与甘油在酸催化下反应合成甘油葡糖苷,进而与棕榈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甘油葡糖苷棕榈酸酯。考察了反应温度、甘油与糖元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糖基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反应温度和乳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6.6 kPa,甘油、糖元和催化剂三者摩尔比3.6:1:0.03,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淀粉转化率可达95%。以氧化锌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其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0.2%,加入1%-5%棕榈酸钠皂作乳化剂,在180-190℃下反应,可获得较高的酯化反应速率,酯化产物酸值小于5 mgKO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甘油葡糖苷棕榈酸酯 玉米淀粉 甘油葡糖苷 合成
下载PDF
β-葡糖苷酸酶测定用基质的制备方法改进及其临床应用
5
作者 蔡真 汤德骥 +1 位作者 周思文 赵允文 《浙江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60-61,共2页
β-葡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β-G)是一种酸性水解酶,可催化多种β-葡萄糖苷酸盐,最适pH为3.8~6.8,对低温及热稳定性较好。因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较高而用作肿瘤的诊断指标。我们对其基质——酚肽葡糖苷酸异辛可宁碱的生物合成、纯化... β-葡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β-G)是一种酸性水解酶,可催化多种β-葡萄糖苷酸盐,最适pH为3.8~6.8,对低温及热稳定性较好。因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较高而用作肿瘤的诊断指标。我们对其基质——酚肽葡糖苷酸异辛可宁碱的生物合成、纯化及配制作了改进,使其简便易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苷酸酶 酚肽葡糖苷 异辛可宁碱 制备
下载PDF
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金欣 张淑芬 +2 位作者 杨锦宗 唐炳涛 祝明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葡萄糖、聚乙二醇(PEG)和高级脂肪酸为原料,通过缩醛化、酯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和乳化剂对酯化反应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氧化锌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反应... 以葡萄糖、聚乙二醇(PEG)和高级脂肪酸为原料,通过缩醛化、酯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和乳化剂对酯化反应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氧化锌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80℃,可获得较高的反应速率;加入乳化剂可有效促进两相体系混合,防止糖苷焦化.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酯化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一系列酯化产物的酸值、羟值、皂化值和HLB值,研究了表面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碳链增长,临界胶束浓度(ccm)呈降低趋势;亲水基中乙氧基数(EO)增加,临界胶束浓度呈增加趋势,表面张力降低的能力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 合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催化剂 反应温度
下载PDF
烷基聚葡糖苷溶液的表面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被引量:10
7
作者 柴金岭 徐军 +3 位作者 李干佐 张高勇 李英 陈文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15-1920,共6页
用吊片法和气泡最大压力法分别测定了烷基聚葡糖苷 (APG) C9.6 G1 .3水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 ,研究了 APG水溶液表面的吸附平衡、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测得其 cmc(临界胶束浓度 )为 0 .0 3 2 g /L .吸附过程由初始的扩散控制转变到... 用吊片法和气泡最大压力法分别测定了烷基聚葡糖苷 (APG) C9.6 G1 .3水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 ,研究了 APG水溶液表面的吸附平衡、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测得其 cmc(临界胶束浓度 )为 0 .0 3 2 g /L .吸附过程由初始的扩散控制转变到势垒控制 ,吸附势垒为 4~ 7k J/mol.温度升高 ,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均减小 ,吸附量增加 ;加入无机盐 ,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增大 ,吸附量亦增加 ;醇类的吸附使动态表面张力下降速率加快 ,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表面吸附平衡 动态表面张力 动力学 烷基聚葡糖苷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何首乌水溶性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糖苷(STI)对内皮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黎 芮耀诚 +3 位作者 邱彦 李铁军 刘厚佳 陈万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 研究何首乌水溶性成分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葡糖苷 (STI)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ECV30 4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C(2 5mg·L- ... 目的 研究何首乌水溶性成分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葡糖苷 (STI)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ECV30 4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C(2 5mg·L- 1 )或LPC与STI共孵 2 4h ,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 ,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条件培养基中VEGF蛋白含量 ;用原位杂交法、RT PCR及RealtimeRT PCR法检测LPC对内皮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STI的影响。结果 ECV30 4细胞暴露于LPC后 ,VEGF蛋白分泌明显增加 ;加入STI后VEGF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LPC可以使ECV30 4中VEGF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 ,并使VEGF1 6 5mRNA的表达升高 ;STI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1 6 5mRNA的高表达。结论 LPC能诱导ECV30 4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EGF蛋白及VEGFmRNA ,1× 1 0 - 5mol·L- 1STI可抑制LPC的作用 ,降低VEGF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水溶性成分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糖苷(STⅠ) 内皮细胞 VEGF 溶血磷脂酰胆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α-烯丙基葡糖苷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的表面修饰 被引量:14
9
作者 曲超 姚克 +1 位作者 寇瑞强 徐志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为了提高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 ,降低表面细胞的黏附性 ,本实验采用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方法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在位聚合”修饰一层 α-烯丙基葡糖苷 (α- AG)。静态接触角、电子能谱分析、光学和力学指标及细... 为了提高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 ,降低表面细胞的黏附性 ,本实验采用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方法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在位聚合”修饰一层 α-烯丙基葡糖苷 (α- AG)。静态接触角、电子能谱分析、光学和力学指标及细胞黏附性测试等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所制备的 α- AG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光学、力学指标均达到产品标准 ;经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其亲水性提高 ,巨噬细胞的黏附性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丙基葡糖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人工晶状体 表面修饰 白内障 眼科
下载PDF
聚乙二醇葡糖苷的合成及保湿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欣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郭庆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共3页
用葡萄糖与聚乙二醇 - 2 0 0、40 0、60 0在酸催化下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葡糖苷 ,考察了诸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测定了产品的保湿性能。确定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1 2 0℃ ,催化剂用量 0 .1 %~ 0 .3% ,醇糖比 1∶ 1 ,体系残压0 .67k P... 用葡萄糖与聚乙二醇 - 2 0 0、40 0、60 0在酸催化下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葡糖苷 ,考察了诸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测定了产品的保湿性能。确定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1 2 0℃ ,催化剂用量 0 .1 %~ 0 .3% ,醇糖比 1∶ 1 ,体系残压0 .67k Pa~ 3.0 k Pa。残糖量小于 1 .5% ,产品具有良好的色泽和保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萄糖 聚乙二醇 聚乙二醇葡糖苷 合成 保湿性
下载PDF
乙二醇葡糖苷的合成及保湿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欣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郭庆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82-384,共3页
在磷酸催化下 ,由葡萄糖和乙二醇经缩醛化反应制备了乙二醇葡糖苷 ,可用作化妆品保湿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监控反应进程 ,并确定了乙二醇葡糖苷的组成。反应在 130℃、5 3kPa下进行 ,减压蒸除反应生成的水。醇糖的量比是 3∶1或 5... 在磷酸催化下 ,由葡萄糖和乙二醇经缩醛化反应制备了乙二醇葡糖苷 ,可用作化妆品保湿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监控反应进程 ,并确定了乙二醇葡糖苷的组成。反应在 130℃、5 3kPa下进行 ,减压蒸除反应生成的水。醇糖的量比是 3∶1或 5∶1,催化剂占葡萄糖质量的 2 % ,过量乙二醇在 4 0 0~ 0 6 7kPa下减压蒸除 ,残糖质量分数小于 1%。合成的乙二醇葡糖苷具有优良的保湿性能 ,当m (羟乙基葡糖苷 )∶m (乙二醇二葡糖苷 ) =0 73∶1 0 0时 ,质量分数为 70 %的乙二醇葡糖苷水溶液的保湿能力比质量分数为 70 %的甘油水溶液高 11 1%。羟乙基葡糖苷的含量越高 ,产品的保湿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葡糖苷 化妆品 保湿剂 合成 保湿性
下载PDF
β-紫罗兰醇葡糖苷热裂解产物及其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释放行为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世通 刘珊 +2 位作者 孙世豪 胡军 何保江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6,共4页
为了掌握β-紫罗兰醇葡糖苷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释放情况,对所合成的β-紫罗兰醇葡糖苷进行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并采用GC/MS考察了裂解产物中香味成分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①β-紫罗兰醇葡糖苷热裂... 为了掌握β-紫罗兰醇葡糖苷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释放情况,对所合成的β-紫罗兰醇葡糖苷进行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并采用GC/MS考察了裂解产物中香味成分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①β-紫罗兰醇葡糖苷热裂解能生成多种香味成分;②在卷烟燃烧过程中能够有效释放出β-紫罗兰醇、β-紫罗兰酮和巨豆三烯,同时巨豆三烯酮释放量也呈增大趋势;随着添加量的增大,特征香味成分的释放量随之增大;③裂解产物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释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紫罗兰醇葡糖苷 裂解产物 释放行为 主流烟气 香味成分
下载PDF
十二烷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肖翠玲 丁伟 +1 位作者 荆国林 于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 ,以葡萄糖、月桂醇等为主要原料 ,一步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葡糖苷 ,优选出最佳反应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1 1 5℃ ,反应压力 2 .67k Pa,反应时间 3 .5 h,剂糖质量比 0 .0 0 9∶ 1 ,醇糖摩尔比 5∶ 1 ,得率1 65 %。并对产品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 ,以葡萄糖、月桂醇等为主要原料 ,一步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葡糖苷 ,优选出最佳反应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1 1 5℃ ,反应压力 2 .67k Pa,反应时间 3 .5 h,剂糖质量比 0 .0 0 9∶ 1 ,醇糖摩尔比 5∶ 1 ,得率1 65 %。并对产品的表面张力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烷基葡糖苷 合成 非离子型
下载PDF
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杜仲松脂醇二葡糖苷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密军 周春山 +2 位作者 董朝清 雷启福 陈龙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筛选效果较好的树脂 ,对杜仲降压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有效富集 ,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新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吸附及洗脱性能实验。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S 8树脂 ,确... 目的筛选效果较好的树脂 ,对杜仲降压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有效富集 ,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新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松脂醇二葡糖苷进行吸附及洗脱性能实验。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S 8树脂 ,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使松脂醇二葡糖苷的含量由原材料中的 0 .0 85 %富集提高到 38.5 % ,得率达 85 .5 %。结论该法成本低 ,操作简单 ,树脂可重复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醇二葡糖苷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大鼠精索静脉曲张后附睾上皮细胞凋亡及管腔α-1,4-葡糖苷酶、唾液酸含量观察 被引量:29
15
作者 赵豫刚 周吉 +6 位作者 张雪军 门晓炜 王锐 周飞 陈德红 余志运 石洪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后同侧附睾上皮细胞凋亡与附睾管腔中-α1,4-葡糖苷酶和唾液酸含量改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附睾上皮细... 目的:探讨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后同侧附睾上皮细胞凋亡与附睾管腔中-α1,4-葡糖苷酶和唾液酸含量改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附睾上皮细胞凋亡;硝基酚法和5-甲基苯二酚法分别检测附睾管腔液-α1,4-葡糖苷酶和唾液酸含量。结果: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建立后的第7 d,实验组同侧附睾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附睾管腔液-α1,4-葡糖苷酶、唾液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5)。结论: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同侧附睾上皮细胞凋亡增加,进而影响该侧附睾上皮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附睾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α-1 4-葡糖苷 唾液酸 大鼠
下载PDF
乙二醇葡糖苷用作化妆品保湿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金征宇 刘学民 丁霄霖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6,共5页
乙二醇葡糖苷是由淀粉制备的一种多羟基化合物,与水亲合力强。本研究探讨以乙二醇葡糖苷替代甘油作为化妆品保湿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其保湿性能及湿度自控能力均优于对照样,是一种新型质优价廉的化妆品保湿剂。
关键词 乙二醇葡糖苷 化妆品 保湿剂 护肤品
下载PDF
烷基葡糖苷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晓锐 陈妍 +1 位作者 邓淑华 彭民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2-33,共2页
采用直接苷化法,以葡萄糖和椰油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作催比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缩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醇):n(糖)=5.反应温度96℃,催化剂用量0.5%,烷基葡糖苷含量为78.61%。
关键词 烷基葡糖苷 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合成 工艺
下载PDF
甲基环戊烯醇酮-β-D-吡喃葡糖苷的合成及其热裂解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有桂 卢梦梦 +2 位作者 朱成峰 徐迎波 陈开波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1,共7页
以D-葡萄糖为原料,分别合成了2,3,4,6-四-O-乙酰基-α-D-溴代吡喃葡糖苷(2,溴代葡萄糖法)和2,3,4,6-四-O-乙酰基-α-D-葡萄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4,三氯乙腈法),2和4再分别与甲基环戊烯醇酮(MCP)进行偶联反应,然后脱乙酰基制备了结构不同... 以D-葡萄糖为原料,分别合成了2,3,4,6-四-O-乙酰基-α-D-溴代吡喃葡糖苷(2,溴代葡萄糖法)和2,3,4,6-四-O-乙酰基-α-D-葡萄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4,三氯乙腈法),2和4再分别与甲基环戊烯醇酮(MCP)进行偶联反应,然后脱乙酰基制备了结构不同的MCP-β-D-葡糖苷[3-甲基-1-氧代环戊-2-烯基-β-D-吡喃葡糖苷(1)和5-甲基-1-氧代环戊-2-烯基-β-D-吡喃葡糖苷(1′)];用1H NMR和HRMS技术对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糖苷1和1′的热裂解。结果表明:1两种合成方法所得到的产物都是目标产物,溴代葡萄糖法优于三氯乙腈法;2溴代葡萄糖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甲基环戊烯醇酮与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1.2,温度35℃,反应时间5 h,目标产物的产率82.0%,反应总产率59.6%;3卷烟燃吸过程中,糖苷1和1′热裂解为甲基环戊烯醇酮后,其在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分别为16.13%和1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葡糖苷 甲基环戊烯醇酮 合成 热裂解 卷烟烟气
下载PDF
有机溶剂对棉铃虫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小红 陈清西 +1 位作者 王君 关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棉铃虫为材料,经 (NH4 )2SO4 分级沉淀、SephadexG 200分子筛凝胶过滤柱层析和DEAE 3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棉铃虫N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酶制剂.研究几种有机溶剂对棉铃虫N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EC3. 2. 1. 14)的活力与构象的影响.... 以棉铃虫为材料,经 (NH4 )2SO4 分级沉淀、SephadexG 200分子筛凝胶过滤柱层析和DEAE 3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棉铃虫N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酶制剂.研究几种有机溶剂对棉铃虫N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EC3. 2. 1. 14)的活力与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和乙二醇对酶有先扬后抑的作用,正丙醇和丙三醇对酶有失活作用.低含量的丙酮 (体积分数为 12. 5% )对酶有可逆失活作用,随着丙酮含量的提高,其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也随之改变,Vmax值降低,Kmapp值不变.在 278nm波长激发下,天然酶内源荧光在 339nm处有特征的荧光发射,其强度随着丙酮含量的上升而减弱,荧光发射峰也逐渐蓝移.这表明丙酮改变了酶的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苷 改变 含量 离子交换柱层析 影响 有机溶剂 天然 丙酮 氨基 甲醇
下载PDF
丹红通精方合针挑疗法对慢性附睾炎不育症精液质量、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少英 卢玉忠 +3 位作者 覃湛 王伟光 张兆磊 李慎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通精方合针挑疗法对慢性附睾炎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治疗前后附睾影像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92例慢性附睾炎不育症患者分为4组,实验组采用中药丹红通精方合针挑疗法,对照组分为...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通精方合针挑疗法对慢性附睾炎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治疗前后附睾影像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92例慢性附睾炎不育症患者分为4组,实验组采用中药丹红通精方合针挑疗法,对照组分为3组,分别为纯中药组、纯针挑组、西药组,90d后观察其精液相关参数及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活性的变化情况,采用彩超观察附睾治疗前后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附睾内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各对照组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及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的附睾彩超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丹红通精方合针挑疗法能明显提高慢性附睾炎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质量和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活性,明显改善附睾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通精方 针挑 慢性附睾炎不育症 精浆中性α-葡糖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