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沈蒙 段天璇 +2 位作者 孙毅坤 黄建梅 马长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57-75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ul。结果: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0.1-252.0、1.0~6.0u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99.03%,RSD分别为2.7%、0.9%(n=6)。不同厂家、批号产品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151~4.849、0.097-0.157mg/ml。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不同厂家、批号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清开灵注射液 黄芩 千层纸素A-7-O-β-d-葡糖醛酸苷
原文传递
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参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体外代谢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阿荣 刘若轩 +4 位作者 邓志军 郭洁文 李丽明 刘夏雯 徐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目的考察参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Ⅱ相代谢的主要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亚型,为预测其与其他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分别与大鼠肝微粒体(RLMs)、人肝微粒体(HLMs)和12种主要人重组UGTs亚酶进行孵... 目的考察参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Ⅱ相代谢的主要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亚型,为预测其与其他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分别与大鼠肝微粒体(RLMs)、人肝微粒体(HLMs)和12种主要人重组UGTs亚酶进行孵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葡糖醛酸代谢产物,考察参与其体外Ⅱ相代谢UGTs亚酶类型。结果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均在HLMs里生成1个单葡糖醛酸代谢产物,而在RLMs中未产生,单酶试验中二者均只在UGT1A4重组酶中发生代谢。结论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人鼠代谢中存在种属差异,UGT1A4为其主要代谢亚酶。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预防马钱子因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引发的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的宁 马钱子碱 人尿二磷葡糖转移酶 Ⅱ相代谢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丽雪 许茜 +3 位作者 邸晓辉 许景峰 江琳 马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北京市3所医院347例健康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组)和97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13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北京市3所医院347例健康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组)和97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13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血标本的DNA,确定UGT1A1和UGT1A3基因型,研究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新生儿组的UGT1A突变基因频率分别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进行比较,UGT1A1*6、UGT1A1*28、UGT1A3*2突变基因频率(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上述各型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UGT1A3其他基因型突变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T1A1*6、UGT1A1*28和UGT1A3*2基因变异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是高胆红素血症的易感基因,但与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1A 基因表达调控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下载PDF
郁金香黄酮葡糖醛酸苷对微血管的保护作用[英]/Budzianowski J…//Phytother Res.-1999,13(2).-166~168
4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0年第3期119-119,共1页
郁金香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植物。研究发现它含有具较高药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曾对郁金香变种Tulipa gesneriana L.ver.paradae(TGP)花被的极性部位进行分离鉴定,得到了槲皮素和山柰酚的3-O-β-芸香糖苷-7-O-β-葡糖醛酸苷、槲皮素和... 郁金香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植物。研究发现它含有具较高药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曾对郁金香变种Tulipa gesneriana L.ver.paradae(TGP)花被的极性部位进行分离鉴定,得到了槲皮素和山柰酚的3-O-β-芸香糖苷-7-O-β-葡糖醛酸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3-O-β-龙胆二糖苷-7-O-β-葡糖醛酸苷以及槲皮素和山奈酚的3-O-β-葡糖苷-7-O-β-葡糖醛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黄酮 葡糖醛酸苷 微血管 保护作用 TGP 药理活性 配基
原文传递
重组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2B7三个功能性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玲敏 陈静 曾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4-283,共10页
目的构建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2B7重组酶的3个功能性突变体UGT2B7*71S(A71S,211G>T),UGT2B7*2(H268Y,802C>T)和UGT2B7*5(D398N,1192G>A),以进一步研究该酶野生型和其突变体在对底物作用过程中的功能差异。方法应用... 目的构建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2B7重组酶的3个功能性突变体UGT2B7*71S(A71S,211G>T),UGT2B7*2(H268Y,802C>T)和UGT2B7*5(D398N,1192G>A),以进一步研究该酶野生型和其突变体在对底物作用过程中的功能差异。方法应用细菌/杆状病毒系统,将构建的pFastBac-UGT2B7*71S,pFastBac-UGT2B7*2和pFastBac-UGT2B7*5重组质粒转化E.coli DH10Bac大肠杆菌,通过转座作用获得各自的重组粘粒(bac-mid),然后将其转染草地夜蛾(Sf)9细胞后,产生重组杆状病毒。这些病毒再感染Sf9细胞,即可获得野生型UGT2B7*1及其突变体的重组酶。野生型及突变体酶的活性以7-羟基-4-三氟甲基香豆素(7-HFC)为底物,用荧光法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成功地构建人UGT2B7重组酶的3个功能性突变体。UGT2B7*1对7-HFC的Km值为(0.331±0.018)mmol·L-1,Vmax值为(2.14±0.04)μmol·min-1·g-1蛋白;UGT2B7*71S对7-HFC的Km值为(0.260±0.026)mmol·L-1,Vmax值为(1.36±0.05)μmol·min-1·g-1蛋白;UGT2B7*2对7-HFC的Km值为(0.53±0.06)mmol·L-1,Vmax值为(9.5±0.5)μmol·min-1·g-1蛋白;UGT2B7*5对7-HFC的Km值为(0.59±0.05)mmol·L-1,Vmax值为(7.52±0.28)μmol·min-1·g-1蛋白。结论应用细菌/杆状病毒系统,成功构建了UGT2B7的3个功能性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可进一步用于对其他底物的代谢活性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 突变蛋白质类
下载PDF
8个省14个产地的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比较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瑜潇 吕伟旗 沈宏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821-4825,共5页
目的:为木鳖子良种选育与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等文献基础上,优化测定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8个省14个产地的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 目的:为木鳖子良种选育与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等文献基础上,优化测定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8个省14个产地的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海拔、经纬度与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质量浓度在0.05~0.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 361.95X+67.380 8(R^2=0.999 7);定量限为15.62 ng,检测限为4.67 ng;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1.36%,n=9)。8个省14个产地的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8个省14个产地的木鳖子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类群,Ⅲ与Ⅳ类群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较高,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贵州省江口县、贵州省德江县、福建省建阳区与湖南省会同县5个产地,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贵州省江口县、贵州省德江县、湖南省会同县属于高海拔、低经纬度地区,福建省建阳区属于高海拔地区。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与海拔呈正相关,与经度、纬度呈负相关。结论:测定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的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所测8个省14个产地的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含量均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贵州省江口县、贵州省德江县、湖南省会同县等低经纬度、高海拔地区栽培有利于积累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甲酯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 丝石竹皂元3-O-β-D-葡糖甲酯 产地 相关性
下载PDF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宋金云 孙梅 +2 位作者 李嘉妍 王建芳 吴旭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609-612,共4页
Gilbert综合征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缺乏或活性降低是Gilbert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UGT1A1是UGT的同工酶,也是肝脏结合胆红素的关键酶。UGT1A1基因突变,导致UG... Gilbert综合征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缺乏或活性降低是Gilbert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UGT1A1是UGT的同工酶,也是肝脏结合胆红素的关键酶。UGT1A1基因突变,导致UGT结构异常,从而导致胆红素结合功能减弱或丧失。介绍了UGT1A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等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伯特病 尿二磷葡糖 葡糖基转移酶 多态现象 遗传 综述
下载PDF
金松双黄酮对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欣欣 侯洁 +3 位作者 宁静 潘永强 洪沫 郭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9-755,共7页
借助体外代谢孵育体系考察了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SP)对12种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体内外推(IV-IVE)预测体内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以混合人肝微粒体(HLM)及重组表达的人UGTs作为酶源,选... 借助体外代谢孵育体系考察了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SP)对12种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体内外推(IV-IVE)预测体内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以混合人肝微粒体(HLM)及重组表达的人UGTs作为酶源,选用4-甲基伞形酮(4-MU)、三氟拉嗪(TFP)、N-3-羧丙基-4-羟基-1,8-萘酰亚胺(NCHN)分别为UGTs酶的广谱探针底物、UGT1A4和UGT1A1的特异性探针底物,评估金松双黄酮对12种人UGT酶的抑制作用。通过非线性拟合求得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和抑制动力学常数Ki及抑制类型;并基于体外参数预测了金松双黄酮通过抑制UGT1A1引发的潜在DDI风险。体外抑制实验表明,金松双黄酮对UGT1A1、UGT1A3、UGT1A8和UGT1A10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终浓度为10μmol·L^(-1)时,UGT1A1、UGT1A3、UGT1A8和UGT1A10的残余活性均小于30%。金松双黄酮对UGT1A1、UGT1A3、UGT1A8和UGT1A10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为0.20~1.34μmol·L^(-1),抑制动力学常数Ki为0.07~2.12μmol·L^(-1)。口服金松双黄酮240 mg·d^(-1)可导致UGT1A1底物的AUC增加19%~147%。金松双黄酮可竞争性的抑制UGT1A1、UGT1A3、UGT1A8和UGT1A10催化的4-MU-O-葡糖醛酸化反应及UGT1A1催化的NCHN-O-葡糖醛酸化反应。金松双黄酮对UGT1A1的强抑制作用有可能减缓UGT1A1底物的代谢,进而引发DDI风险。上述研究提示金松双黄酮与临床药物联合应用时,应该特别注意其通过抑制UGT酶而引发的D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松双黄酮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 抑制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瑞格非尼对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9
作者 孙小雅 葛广波 +3 位作者 唐辉 王亚乔 姚新成 李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05-1714,共10页
应用体外人肝微粒体及重组人源代谢酶孵育体系考察了瑞格非尼(regorafenib,REG)对12种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体内外推(IV-IVE)预测REG与经过UGT1A1代谢消除药物共服引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 应用体外人肝微粒体及重组人源代谢酶孵育体系考察了瑞格非尼(regorafenib,REG)对12种人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体内外推(IV-IVE)预测REG与经过UGT1A1代谢消除药物共服引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以混合人肝微粒体(HLM)及重组人源UGTs作为酶源,4-甲基伞形酮(4-MU)作为UGTs的非特异性探针底物,N-(3-羧丙基)-4-羟基-1,8-萘酰亚胺(NCHN)和N-(正丁基)-4-(4-羟苯基)-1,8-萘酰亚胺(NPHN)作为UGT1A1的特异性探针底物,三氟拉嗪(TFP)作为UGT1A4的特异性探针底物,评估REG对12种人UGTs的抑制作用。通过非线性回归并拟合曲线求得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_(50)),Lineweaver-Burk和Dixon作图法确定抑制类型,二次作图法求得抑制动力学常数(K_i),并基于体外抑制动力学参数预测了REG抑制UGT1A1所引发DDI的潜在可能性。体外抑制实验表明,REG对UGT1A1、UGT1A7、UGT1A9和UGT2B7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为0.15~6.6μmol·L^(-1),K_i为0.027~14μmol·L^(-1)。REG可竞争性的抑制UGT1A1催化的4-MU-O-葡糖醛酸化反应及UGT1A1催化的NPHN-O-葡糖醛酸化反应,而非竞争性的抑制UGT1A1催化的NCHN-4-O-葡糖醛酸化反应,对UGT1A7、UGT1A9和UGT2B7催化的4-MU-O-葡糖醛酸化反应呈现混合型的抑制类型。口服治疗剂量的REG(160 mg·d^(-1))可导致UGT1A1代表性底物NPHN和NCHN的AUC分别增加101%~302%和13%~109%。结果提示,REG与主要经UGT1A1代谢的底物药物联合应用时,可通过强效抑制UGT1A1进而影响其在机体内的代谢清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格非尼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 酶抑制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UPLC-MS/MS联用法分析灯盏花乙素在胃肠道的代谢物 被引量:30
10
作者 居文政 储继红 +1 位作者 谭仁祥 熊宁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灯盏花乙素在胃肠道的代谢物。方法:分别用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灯盏花乙素,并用健康志愿者的肠内菌对灯盏花乙素进行转化,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法分析代谢物。结果:灯盏花乙素可被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为苷元... 目的:研究灯盏花乙素在胃肠道的代谢物。方法:分别用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灯盏花乙素,并用健康志愿者的肠内菌对灯盏花乙素进行转化,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法分析代谢物。结果:灯盏花乙素可被盐酸、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为苷元,可被肠内菌群转化为苷元。健康受试者口服灯盏花乙素后,血浆中能检测到灯盏花乙素苷元。结论:健康受试者口服灯盏花乙素后,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胃肠道内灯盏花乙素与其苷元并存,而苷元更易于吸收,以总苷元为检测对象研究灯盏花乙素药代动力学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乙素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 水解 β-葡糖醛酸苷 肠内菌代谢
下载PDF
UGT1A1基因与伊立替康致结肠癌患者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伦 陈霁晖 +3 位作者 张青 黄晓会 李莉霞 卜书红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803-807,共5页
目的分析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与伊立替康致结肠癌患者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治疗,分析并记录患者化疗中出现的腹泻及中性粒细胞... 目的分析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与伊立替康致结肠癌患者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治疗,分析并记录患者化疗中出现的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测定UGT1A1基因多态性,研究基因型与2种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UGT1A1*28野生型50例,杂合突变型10例,突变纯合型无;UGT1A1*6野生型38例,杂合突变型20例,突变纯合型2例。UGT1A1*28、UGT1A1*6突变基因型患者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野生型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转移器官数目、UGT1A1基因型、伊立替康剂量的结肠癌患者中,伊立替康致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0~4级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COG评分者2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UGT1A1*28基因型、UGT1A1*6基因型、伊立替康剂量是结肠癌患者伊立替康致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患者中,UGT1A1基因野生型最为常见,经伊立替康治疗后,UGT1A1*28、UGT1A1*6突变型患者的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明显增加,可为临床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干预及用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伊立替康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1A1 腹泻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小鼠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及其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龚慧 颜苗 +3 位作者 李焕德 江沛 李瑞丰 孙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考察甘草提取物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基因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γ谷氨酰半胱胺酸合成酶(γGCS)、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影响。方法 1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考察甘草提取物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基因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γ谷氨酰半胱胺酸合成酶(γGCS)、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影响。方法 1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提取物组(150 mg·kg-1)。给药后24 h处死取肝组织,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小鼠肝中Nrf2、UGT1A1、γGCS、MRP1和MRP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测定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甘草提取物显著诱导了小鼠肝脏中N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Nrf2下游基因UGT1A1、γGCS、MRP1和MRP2 mRNA的表达也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甘草提取物诱导了小鼠肝脏中II相解毒酶UGT1A1、γGCS及转运体MRP1、MRP2,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转录因子的表达,激活Nrf2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1A1 γ谷氨酰半胱胺合成酶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下载PDF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关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亮 姬泽萱 +3 位作者 张长洪 刘建华 陈艳红 支学军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0期2441-2444,共4页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化疗方法不同将60例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化疗方法不同将60例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泊苷联合奈达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情况。检测观察组患者的UGT1A1基因多态性,统计其多态性分布。结果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UGT1A1*28基因型为基因启动子区TA序列呈6次重复的野生型(TA6/6)所占比例最高(76.67%),UGT1A1*6基因型为G/G野生型所占比例最高(60.00%)。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其UGT1A1*28基因型为纯合突变型TA7/7,UGT1A1*6基因型为纯合突变型A/A;2例患者出现贫血,其UGT1A1*28基因型分别为杂合突变型TA6/7和纯合突变型TA7/7,UGT1A1*6基因型分别为杂合突变型G/A和纯合突变型A/A;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其UGT1A1*28基因型均为纯合突变型TA7/7,UGT1A1*6基因型均为纯合突变型A/A;8例患者粒细胞减少,其UGT1A1*28基因型分别为4例野生型TA6/6、2例杂合突变型TA6/7、2例纯合突变型TA7/7,UGT1A1*6基因型分别为2例野生型G/G、4例杂合突变型G/A、2例纯合突变型A/A。结论临床使用伊立替康治疗SCLC时,配合UGT1A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针对个体差异性设计适宜的治疗方案,合理指导临床用药,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小细胞肺癌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1A1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尿中 —葡萄糖醛苷酶的微量比色法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立新 何善述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尿液 葡糖醛酸苷 比色法
原文传递
Involvement of cAMP in ABA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obacco Suspension Cells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璞 孟令军 +2 位作者 张会霞 陈珈 王学臣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2期1432-1437,共6页
Abscisic acid (AB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lthough some ABA signal molecules, such as cADPR, Ca2+, etc., have been reported, there. was no evidence proving the involvemen... Abscisic acid (AB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lthough some ABA signal molecules, such as cADPR, Ca2+, etc., have been reported, there. was no evidence proving the involvement of cAMP in A-B-A,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his present study, the constructed gene ( rd29A-GUS) was transformed into Nicotiana tabacum, and calli was induced from the transgenic plant. The suspension cells obtained from the callus grew well and uniformly. Treatment of the suspension cells with ABA led to an increase in GUS activity, indicating that these transgenic suspension cells are useful for the study of ABA signaling. Addition of nicotinamide (cADPR inhibitor) or U-73122 (phospholiphase C inhibitor) could only partially inhibit the increase of GUS activity elicited by ABA.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nicotinamide was enhanced by application of K252a (inhibitor of protein kinase). Treatment of the suspension cells with 8-Br-cAMP, a membrane-permeable analogue of cAMP, could partially replace the effect of ABA. Furthermore, intracellular addition of IBMX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 mimicked die effect of exogenous cAMP on the deduction of expression of rd29A promoter.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AMP was an important messenger in ABA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obacco suspension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ABA CAMP beta-glucuronidase (GUS) report gene signal transduction
下载PDF
肝炎和肝硬化对肝脏UGTmRNA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张燕 李延青 +3 位作者 张尚忠 褚传莲 李文婕 刘成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炎和肝硬化疾病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观察肝硬化和肝炎患者肝脏组织中UGT同工酶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UGT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 目的:探讨肝炎和肝硬化疾病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观察肝硬化和肝炎患者肝脏组织中UGT同工酶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UGT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炎组UGT2B15的mRNA的水平增高为210%和227%(P<0.05),UGT1A6的mRNA的水平增高为155%和166%(P>0.05)鸦纤维化对UGT2B15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影响,与0级纤维化相比较,4、1、2级纤维化患者UGT2B15mRNA水平分别为172%、208%和243%,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2级纤维化患者UGT2B7mRNA水平分别为192%、208%和156%,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程度对大多数UGT同工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肝炎和肝硬化可影响肝脏UGT同工酶的表达水平;纤维化对UGT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影响,炎症程度对大多数UGT同工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尿二磷葡糖基转移酶
下载PDF
人胸膜间皮瘤UGTA17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璐 杨海艳 +4 位作者 黄城波 余琼 温莺璇 杜建平 李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2-68,共7页
以胸膜间皮瘤和非胸膜间皮瘤病理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UGT1A7基因突变与胸膜间皮瘤发生的关系。对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50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病理组织及7例非胸膜间皮瘤患者病理组织进行UGT1A7基因片段分离、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正常人UG... 以胸膜间皮瘤和非胸膜间皮瘤病理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UGT1A7基因突变与胸膜间皮瘤发生的关系。对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50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病理组织及7例非胸膜间皮瘤患者病理组织进行UGT1A7基因片段分离、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正常人UGT1A7基因参考系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4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UGT1A7基因片段发生了突变,病例XL17、XL20、XL41都在UGT1A7基因234676872位点(扩增片段401位点)发生碱基突变,碱基C突变成碱基T;病例XL21在UGT1A7基因23467979位点(扩增片段病例508位点)发生碱基突变,碱基A突变成碱基C,总突变率为8.00%。非胸膜间皮瘤与正常参考序列比对,Z2在401位点上的的碱基C突变为T,突变率为14.29%。以上研究说明,胸膜间皮瘤的发生与UGTA1A7基因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间皮瘤 尿二磷葡糖转移酶(UGT1A7)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外源基因在幼桑植株的表达
18
作者 町井博明 陈智毅 《广东蚕丝通讯》 1990年第3期60-60,共1页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人们正努力通过基因导入育出带有新性状的作物,已有好几个性状转化的作物在实施隔离栽培试验。但在桑等木本作物方面,除一部分树种外,外源基因导入尚未成功,基因导入技术迫在眉睫。因此,为开发桑树性状转化技术...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人们正努力通过基因导入育出带有新性状的作物,已有好几个性状转化的作物在实施隔离栽培试验。但在桑等木本作物方面,除一部分树种外,外源基因导入尚未成功,基因导入技术迫在眉睫。因此,为开发桑树性状转化技术,用园叶片法,试验向桑树导入外源基因,证实了这个外源基因在桑植株中表达了。外源基因用具有来自大肠杆菌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与β-葡糖醛酸苷酶(GUS)基因的双标记载体—PBI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 葡糖醛酸苷 基因导入 标记载体 新性状 转化技术 工程技术 尚未成功 卡那霉素抗性 转化体
下载PDF
P364L突变降低UGT1A1酶对非结合胆红素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怡 邓国宏 +3 位作者 李露锋 郭艳 吴全新 毛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的P364L突变型(c.1091 C>T)对催化非结合胆红素葡糖醛酸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UGT1A1编码序列的野生型和P364L突变型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表达野生型与突变型蛋白;Western blot验证野生型和...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的P364L突变型(c.1091 C>T)对催化非结合胆红素葡糖醛酸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UGT1A1编码序列的野生型和P364L突变型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表达野生型与突变型蛋白;Western blot验证野生型和P364L突变型蛋白表达情况;超声裂解细胞提取表达蛋白;设计两组反应,野生型为对照组,P364L突变型为实验组,分别催化非结合胆红素反应,HPLC定量检测两组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中非结合胆红素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结合胆红素的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实验组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下降程度远小于对照组,未见明显的结合胆红素峰值;反应30 min时计算酶的活性P364L突变型为野生型的14.2%。结论突变酶UGT1A1-P364L催化非结合胆红素能力较野生型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二磷葡糖基转移酶1A1 胆红素 葡糖 突变体
下载PDF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cotton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promoter in transgenic tobaccos 被引量:4
20
作者 Ai-Min Wu Shi-You Lv Jin-Yuan Liu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The 5' fragment (1 647 bp) of the cotton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gene (GhGlcAT1) was transcriptionally fused to the β-glucuronidase (GUS) gene, and functionally analyzed for important regulatory regions contro... The 5' fragment (1 647 bp) of the cotton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gene (GhGlcAT1) was transcriptionally fused to the β-glucuronidase (GUS) gene, and functionally analyzed for important regulatory regions controlling gene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GUS activ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full-length promoter drives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the GUS gene in the root cap, seed coat, pollen grains and trichomes. Exposure of the transgenic tobacco to various abiotic stresses showed that the promoter was mainly responsive to the sugars (glucose and sucrose) as well as gibberellic acid. Progressive upstream deletion analyses of the promoter showed that the region from -281 to +30 bp is sufficient to drive strong GUS expression in the trichomes of shoot, suggesting that the 311 bp region contains all cis-elements needed for trichome-specific expression. Furthermore, deletion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essential cis-element(s) for sucrose induction might be located between -635 and -281 bp. In addition,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regulatory region indicated several conserved motifs among which some were shared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seed-specific elements and sugarresponsive elements, while others were related with trichome express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1 647-bp fragment of the cotton GhGIcAT1 promoter contains specific 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elements, and provide clues about the roles of GhGIcAT 1 in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Further analyses of these elements will help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GhGlcAT1 gene during fiber elon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COTTON sugar-induced expression regulatory elements promoter activity transgenic tobacc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