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拟尾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及病菌致死温度 被引量:3
1
作者 柴兆祥 李敏权 李金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3,共3页
葡萄拟尾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 15~ 35℃ ,最适 2 5℃。分生孢子和菌丝高温致死温度分别为 5 0℃ 10min和 5 4℃ 10min。分生孢子对 pH适应范围较广 ,萌发适宜pH为 5~ 9,在 pH 7时最佳。不同光照条件下 ,散射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 葡萄拟尾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 15~ 35℃ ,最适 2 5℃。分生孢子和菌丝高温致死温度分别为 5 0℃ 10min和 5 4℃ 10min。分生孢子对 pH适应范围较广 ,萌发适宜pH为 5~ 9,在 pH 7时最佳。不同光照条件下 ,散射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荧光利于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萌发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较高 ,RH低于 93%不能萌发。在不同营养液里分生孢子均能萌发 ,其中葡萄叶汁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以 1%葡萄叶汁的刺激作用最强 ,孢子萌发率最高 ,萌发速度也最快 ,6h后萌发率即达 82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特性 致死温度 葡萄拟尾孢菌 分生 葡萄 褐斑病
下载PDF
葡萄拟尾孢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柴兆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6,共4页
经不同培养基培养比较 ,在葡萄叶煎汁培养基上葡萄拟尾孢菌生长最旺盛 ,在C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为 2 5℃ ,低于 5℃或高于 4 0℃病菌停止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产孢的适宜pH为 6~ 8,最适 ... 经不同培养基培养比较 ,在葡萄叶煎汁培养基上葡萄拟尾孢菌生长最旺盛 ,在C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为 2 5℃ ,低于 5℃或高于 4 0℃病菌停止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产孢的适宜pH为 6~ 8,最适 pH 7。在室外自然光照射下菌落生长量最小 ,但产孢量最多 ,室内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病菌对碳源的利用 ,以可溶性淀粉、乳糖对菌落发育最好 ,山梨糖最差 ;菌丝干重以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最好 ,山梨糖最差 ;产孢以菊糖最好。对氮源的利用 ,以硝酸钙为好 ,对尿素的利用能力最差 ,不能利用亚硝酸钠 ;产孢以白氨酸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拟尾孢菌 葡萄 山梨糖 硝酸钙 白氨酸 葡萄 褐斑病
下载PDF
兰州地区葡萄褐斑病发生为害及菌种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柴兆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64,99,共5页
1998~2000年对兰州地区葡萄褐斑病进行了系统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最初于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为8%~36%,病情指数为3.0%~17.8%。对采集的病害标样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观察,证明目前兰州... 1998~2000年对兰州地区葡萄褐斑病进行了系统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最初于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为8%~36%,病情指数为3.0%~17.8%。对采集的病害标样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观察,证明目前兰州地区的葡萄褐斑病是由葡萄拟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vitis(Lev.)Speg.)为害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褐斑病 发病规律 葡萄拟尾孢菌 病原鉴定 症状 危害 致病性
下载PDF
葡萄褐斑病品种抗性鉴定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春浩 刘丽 +2 位作者 臧超群 赵奎华 刘长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研究了辽宁地区的葡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了4个省(市)的40个葡萄品种对葡萄褐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最适宜该病菌生长;该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木糖和KNO3是适宜病菌生长的碳、氮源;该病菌... 研究了辽宁地区的葡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了4个省(市)的40个葡萄品种对葡萄褐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最适宜该病菌生长;该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木糖和KNO3是适宜病菌生长的碳、氮源;该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 3~12均能生长,以pH 6最适;分生孢子在10~40℃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葡萄品种间对葡萄褐斑病表现的抗性差异明显,40个品种中表现抗病品种有12个,占30%;中抗品种11个,占27.5%;感病品种17个,占42.5%,无免疫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褐斑病 葡萄拟尾孢菌 生物学特性 品种抗病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