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值得重视的少见皮肤感染——葡萄状菌病 被引量:1
1
作者 席丽艳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葡萄状菌病(botryormycosis),又称葡萄球菌性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慢性的、化脓性的、肉芽肿性损害为主的疾病。由于损害处可分离出丝状病原菌,类似真菌,最初被误认为是由一种叫做葡萄状菌的真菌引起的真菌感染。但后来... 葡萄状菌病(botryormycosis),又称葡萄球菌性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慢性的、化脓性的、肉芽肿性损害为主的疾病。由于损害处可分离出丝状病原菌,类似真菌,最初被误认为是由一种叫做葡萄状菌的真菌引起的真菌感染。但后来发现病损处分离的菌丝样物实际上是成蔟的球菌。由于脓液中含有颗粒样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组织理学 诊断 治疗 皮肤感染 葡萄状菌病
下载PDF
手部葡萄状菌病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启亮 廖万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5-266,共2页
报告1例手部葡萄状菌病。患者男性,53岁,左手外伤愈后3月,伤部出现皮下结节,渐化脓,破溃,形成窦道,溢出脓液和粘液,术后复发加重。病理变化:炎性肉芽肿损害,中央为化脓灶,并可见嗜碱性颗粒物质,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 报告1例手部葡萄状菌病。患者男性,53岁,左手外伤愈后3月,伤部出现皮下结节,渐化脓,破溃,形成窦道,溢出脓液和粘液,术后复发加重。病理变化:炎性肉芽肿损害,中央为化脓灶,并可见嗜碱性颗粒物质,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状菌病 手部 肉芽肿
下载PDF
结膜缘葡萄状菌病伴Splendore—Hoeppli现象
3
作者 Font,RL 孙文赏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葡萄状菌病 结膜炎 嗜酸性 物围绕
下载PDF
原发性肺葡萄状菌病一例
4
作者 叶俏 代华平 +1 位作者 李雪 刘鸿瑞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9-540,共2页
原发性葡萄状菌病(botryomycosis)是一种少见的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1-2].葡萄状菌病皮肤受累较为常见,内脏受累少见[3].原发性肺葡萄状菌病多见于免疫抑制或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现报道1例健康人罹患肺葡萄... 原发性葡萄状菌病(botryomycosis)是一种少见的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1-2].葡萄状菌病皮肤受累较为常见,内脏受累少见[3].原发性肺葡萄状菌病多见于免疫抑制或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现报道1例健康人罹患肺葡萄状菌病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状菌病 原发性 慢性呼吸系统疾 肉芽肿性疾 慢性化脓性 感染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葡萄状菌病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段鹏 王军臣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患者女,23岁。因背部肿块1年渐增大于2004年6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体检:背部皮下肿块,大小约为20cm×16cm×5cm,界清,质地软,无明显压痛。肿块皮肤破溃。另于右肘部及左髋部各见一皮下肿块,分别约5cm... 患者女,23岁。因背部肿块1年渐增大于2004年6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体检:背部皮下肿块,大小约为20cm×16cm×5cm,界清,质地软,无明显压痛。肿块皮肤破溃。另于右肘部及左髋部各见一皮下肿块,分别约5cm×4cm×3cm和3cm×2cm×2cm大小。行肿块切除术及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状菌病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皮下肿块 抗感染治疗 肿块切除术 皮肤破溃 痊愈出院 部肿块
原文传递
细菌性皮肤病
6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1999年第5期266-268,共3页
992629 一种值得重视的少见皮肤感染——葡萄状菌病(讲座)/席丽艳(中山医大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999,6(1).-50~52 葡萄状菌病又称葡萄球菌性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慢性的、化脓性的。
关键词 性感染 葡萄状菌病 感染性皮肤 皮肤感染 放线 多中心临床试验 皮肤科 白花蛇舌草 王不留行 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