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葡萄糖酸菌转化制备米格列醇关键中间体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治川 许激扬 陈代杰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米格列醇作为一种新型α 葡糖苷酶抑制剂 ,能够有效治疗II型糖尿病 ,并已迅速成为首选药物。葡萄糖酸菌细胞膜上含有多种脱氢酶 ,能够催化一系列重要产物的微生物转化 ,米格列醇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详细说明不同的微生物转化过程 ,并... 米格列醇作为一种新型α 葡糖苷酶抑制剂 ,能够有效治疗II型糖尿病 ,并已迅速成为首选药物。葡萄糖酸菌细胞膜上含有多种脱氢酶 ,能够催化一系列重要产物的微生物转化 ,米格列醇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详细说明不同的微生物转化过程 ,并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菌 米格列醇 微生物转化 中间体
下载PDF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
2
作者 赵小英 王艳 赵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60-0164,共5页
探讨葡萄糖酸氯已定抗菌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便利选取17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病房分为两... 探讨葡萄糖酸氯已定抗菌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便利选取17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病房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A组纳入96例,剔除2例,最终纳入94例,更换频次为1次/周;B组纳入86例,剔除4例,最终纳入82例,更换频次2次/周(每周一、周四更换),对比两组患者导管发生血流感染的情况。结果17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中存在8例出现了导管发生血流感染的情况(CRBSI),A组3例,B组5例,发生率分别为3.19%、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14,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采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抗菌敷料可以采取1次/周的更换频率,在有效保证患者置管安全性同时,可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氯己定抗敷料 更换频率 中心静脉置管 胃肠道肿瘤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光娣 刘逸文 +1 位作者 田永明 唐荔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5期114-118,12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于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预... 目的系统评价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于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预防导管相关静脉血流感染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8月1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按照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合格文献、提取文献信息和质量评价后,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篇中英文文献,包括877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敷料置于导管穿刺点相比,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静脉血流感染的发生率(RR=0.47,95%CI:0.35~0.63),还能够降低患者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RR=0.49,95%CI:0.32~0.57)。亚组分析发现,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氯己定抗菌敷料均能降低相关静脉血流感染的发生。结论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与普通敷料覆盖导管穿刺点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静脉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导管细菌定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氯己定抗敷料 导管相关静脉血流感染 定植发生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罗倩茹 马啸吟 吴利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1107-1108,共2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在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常规消毒后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外敷固定,每7天更换一次敷料。对照组20例常规消毒后用含2%...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在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常规消毒后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外敷固定,每7天更换一次敷料。对照组20例常规消毒后用含2%葡萄糖酸氯己定液体的纱块覆盖穿刺点,再采用IV3000敷料外敷固定,每天更换一次敷料。比较两组的一周愈合数及两周愈合数。结果观察组一周内愈合20例,愈合率为95.2%,两周内愈合率为100.0%;对照组一周内愈合9例,愈合率为45.0%,两周内愈合15例,愈合率为75.0%。两组一周及两周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点感染后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外敷可有效地促进感染伤口的好转,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氯己定抗透明敷料 PICC 穿刺点感染
下载PDF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与普通透明敷料在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应用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钱欣 李洪超 +5 位作者 王权鸣 贾慧萍 刘强 高春华 王蓉 曾妃 《中国药物评价》 202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目的:比较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T-CHG)相对于普通透明敷料在我国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使用的经济性。方法:建立静态决策树模型,对1000名患者进行队列模拟,模型终点考虑了相关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局部感... 目的:比较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T-CHG)相对于普通透明敷料在我国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使用的经济性。方法:建立静态决策树模型,对1000名患者进行队列模拟,模型终点考虑了相关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局部感染和皮炎。基础分析包括成本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并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情境分析以及概率敏感性分析以测试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敷料组相比,在单个患者水平,T-CHG敷料组和普通透明敷料组的总成本分别1103.39元和1323.69元,T-CHG敷料组可节约220.30元,具有成本优势。相应地T-CHG敷料组和普通透明敷料组的CRBSI发生率分别为1.51%和2.06%,T-CHG组可以降低0.55%的CRBSI发生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情境分析结果与基础分析结果相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支付意愿阈值从0增加到1万元时,T-CHG敷料组相对于普通透明敷料组存在61.1%~61.8%的概率具有经济性。结论:与普通透明敷料组相比,T-CHG抗菌敷料组总体成本更低,且可降低CRB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氯己定抗透明敷料 普通透明敷料 经济学评价 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
下载PDF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在腰大池置管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感染率的影响
6
作者 范玉滢 马红艳 +1 位作者 余文俊 张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7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究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在腰大池置管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腰大池置管术后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8.0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究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在腰大池置管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腰大池置管术后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8.0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方法,研究组利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固定。观察两组患者48 h内脱管、内引流管阻塞、非计划性拔管、皮肤过敏症状、颅内感染、脑脊液渗漏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结果研究组48 h内脱管、非计划性拔管、皮肤过敏症状、颅内感染、脑脊液渗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9%(1/35)比8.6%(3/35)、2.9%(1/35)比11.4%(4/35)、5.7%(2/35)比45.7%(16/35)、2.9%(1/35)比11.4%(4/35)、0比8.6%(3/35),均P<0.05]。结论将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应用于腰大池置管术后中能够有效降低48 h内脱管、内引流管阻塞、非计划性拔管、皮肤过敏症状、颅内感染、脑脊液渗漏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理想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氯己定抗透明敷料 腰大池置管术 应用效果 感染率
下载PDF
CHG抗菌敷料联合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君 黎洪群 +2 位作者 刘燕 梁芳 李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797-1800,共4页
目的分析葡萄糖酸氯己定(CHG)抗菌敷料联合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于该院PICC门诊导管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 目的分析葡萄糖酸氯己定(CHG)抗菌敷料联合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于该院PICC门诊导管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透明敷料+碘仿纱布,试验组采用CHG抗菌敷料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换药次数、痊愈时间、治疗费用、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试验组换药次数、痊愈时间、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PCT、WBC、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血清PCT、WBC、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CHG抗菌敷料联合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可减少换药次数,促进患者痊愈,并发症少,并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葡萄糖氯己定抗敷料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感染
下载PDF
1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吴丽 余金 +1 位作者 刘克英 邓士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经验。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维护周期延迟、透明敷料使用不合理、早期皮肤感染识别处理不足。护理要点为缩短导管留置的时间...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经验。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维护周期延迟、透明敷料使用不合理、早期皮肤感染识别处理不足。护理要点为缩短导管留置的时间,重视环境和营养管理,增强抗感染水平;结合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敷,加强置管处皮肤护理;组建专科静脉治疗小组,提升PICC导管专科护理品质;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落实专科延续护理。患者住院13 d,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导管穿刺口和血流感染控制稳定,伤口愈合良好,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葡萄糖氯己定抗敷料 护理
下载PDF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黄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0003-0004,共2页
探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3M透明敷料,... 探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3M透明敷料,对照组采取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维护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7.50%较对照组20.00%明显较低(P<0.05),两组轻度感染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重度感染及中度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的价值值得肯定,比起传统的透明敷料,葡萄糖算氯已定抗菌敷料能够降低患者感染情况的发生,且患者的感染程度比较低,无重度感染事件发生,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极大的提升了临床治疗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葡萄糖氯已定抗敷料 透明敷料 感染情况
下载PDF
比较两种敷料作为日间化疗患者PICC置管首片敷料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李蓉梅 武丽桂 王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070-0073,共4页
比较两种敷料作为日间化疗患者PICC置管首片敷料固定导管的临床效果与成本消耗。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11月我院日间化疗部置入PICC的172例患者。随机对照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87例,置管后观察组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覆盖穿... 比较两种敷料作为日间化疗患者PICC置管首片敷料固定导管的临床效果与成本消耗。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11月我院日间化疗部置入PICC的172例患者。随机对照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87例,置管后观察组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并固定体外导管,术后第7天更换1次敷料。对照组使用一块2×3cm的无菌纱布16层压迫穿刺点上方后普通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并固定体外导管,术后24h内更换1次敷料,第8天再次更换透明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后8天内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敷料松动卷边情况及维护总成本等各项指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两组患者置管后共观察8天。结果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穿刺部位渗血、穿刺点红肿、局部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敷料松动卷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总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直接非医疗成本)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作为日间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首片敷料固定导管,不改变导管固定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但节省人力及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和家属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日间化疗 葡萄糖氯己定抗透明敷料 普通透明敷料 穿刺部位不良反应 维护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