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膜-脑-脑膜炎综合征误诊
1
作者 李晓玲 马力扬 《临床误诊误治》 2001年第6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葡萄膜-脑-脑膜炎综合征 临床症状 误诊 病例报告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伴脑膜炎和(或)脑炎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彭玉晶 史晓红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3,共7页
目的总结伴脑膜炎和(或)脑炎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与治疗的23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20例(86.96%)并发神经系统症状,以头痛为主... 目的总结伴脑膜炎和(或)脑炎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与治疗的23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20例(86.96%)并发神经系统症状,以头痛为主(19例,82.61%);11例(47.83%)脑脊液压力增高,14例(60.87%)白细胞计数增加,11例(47.83%)蛋白定量升高;头部MRI以白质脱髓鞘改变为主(8/14例),视神经MRI表现为视神经和视乳头炎症性病变(12/14例);视觉诱发电位主要呈现潜伏期延长(10/16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渗出(8/15例)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7/15例);眼底照相以视盘水肿为主(17/18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葡萄膜炎(9/15例)。经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14例接受随访,神经系统症状完全缓解,11例视力预后良好,3例视力改善不明显。结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可伴发脑膜炎和(或)脑炎症状,其脑脊液特点与病毒性脑膜炎相似,对于早期疑似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患者,可完善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脑膜综合征 脑膜炎 脊髓液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1例
3
作者 唐敏 褚冉冉 +2 位作者 郭丹 田娜 周长学 《大医生》 2024年第14期125-127,共3页
本研究分析1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TINU)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总结经验,以期为减少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误诊误治。患者为女性,24岁,因间断发热1月,恶心、呕吐伴视物模糊半月入院,曾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眼结膜炎”,对... 本研究分析1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TINU)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总结经验,以期为减少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误诊误治。患者为女性,24岁,因间断发热1月,恶心、呕吐伴视物模糊半月入院,曾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眼结膜炎”,对症治疗未见明显改善。遂于枣庄市立医院就诊,入院通过完善查体、血常规、感染性标志物、尿常规及尿蛋白、肾功能、生化检验、肾穿刺活检等检查,确诊为TINU综合征,予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本研究对确诊的1例TINU综合征患者进行报告,并系统回顾相关文献,以增强临床医师对TINU综合征的认知,优化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综合征 感染性标志物 肾穿刺活检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脑-肠轴探讨益气健脾饮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的影响
4
作者 曹昌霞 张国铭 +3 位作者 王宏斌 徐海珍 王君 杨如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61-3467,共7页
目的考察益气健脾饮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健脾饮组(益气健脾饮0.16 g/mL)、益生菌组(2.1 mg/mL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用药组(0.16 g/mL益气健脾饮+2... 目的考察益气健脾饮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健脾饮组(益气健脾饮0.16 g/mL)、益生菌组(2.1 mg/mL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用药组(0.16 g/mL益气健脾饮+2.1 mg/mL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番泻叶和不规律饮食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然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和体质量变化,通过结肠扩张检测内脏敏感性,旷场实验检测情感障碍。收集小鼠粪便、血清及结肠组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LPS、LDH、D-LA、SP、NK-1、5-HT、NPY水平和结肠组织5-HT、NPY水平,RT-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Occludin、ZO-1、SP、NK-1 mRNA表达,16S RNA Illumina MiSeq/NovaSeq测序平台分析结肠菌群丰度、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小鼠体质量升高(P<0.01),粪便Bristol评分和内脏敏感性降低(P<0.05),旷场实验中活动次数增加(P<0.01);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凋亡细胞占比降低(P<0.01);血清LPS、LDH、D-LA、SP、NK-1、5-HT水平和结肠组织5-HT水平、NK-1、SP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血清NPY水平和结肠组织NPY水平、Occludin、ZO-1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联合用药组小鼠乳杆菌属丰度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降低。Flavonoid biosynthesis(类黄酮生物合成)是联合用药组和益气健脾饮组共同影响的差异通路。结论益气健脾饮和益生菌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改善小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并可能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肠道屏障损伤和肠-脑轴神经递质分泌来缓解腹泻疼痛和情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饮 益生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肠轴 肠道黏膜屏障
下载PDF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运脾柔肝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基于rs-fMRI脑区活动水平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章细霞 丁雪菲 +4 位作者 滕剑 李慧 顾超 魏兰福 潘程宇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观察运脾柔肝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观察IBS-C患者的脑区活动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门诊43例IBS-C患者,评价运脾柔肝方的临床疗效。选取20例健康受试者,观察IBS-... 目的:观察运脾柔肝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观察IBS-C患者的脑区活动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门诊43例IBS-C患者,评价运脾柔肝方的临床疗效。选取20例健康受试者,观察IBS-C患者及健康受试者脑区活动水平差异。进行焦虑、抑郁评估,观察伴与不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脑区活动水平的差异。观察IBS-C患者治疗前后脑区活动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均有效(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SAS评分降低(P<0.05)。静息状态下,IBS-C组患者左舌回的脑区活动水平升高,左额下回、右额中回的脑区活动水平降低(P<0.05)。伴焦虑抑郁情绪的IBS-C患者右额下回的脑区活动水平较不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升高(P<0.05)。治疗后IBS-C患者左顶叶中央后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的脑区活动水平降低,小脑的脑区活动水平升高(P<0.05)。结论:运脾柔肝方可有效缓解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在静息状态下,IBS-C患者大脑的特定区域活动异常,说明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和相应网络的自发神经元活动的变化可能与IBS-C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运脾柔肝方 -肠轴 区活动水平
下载PDF
脑脊液IGF-1、β_(2)-MG、HBP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7
作者 李凤艳 周柳 +1 位作者 袁文华 禚志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51-2954,共4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探究其与研究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30、0.850;重度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54、0.822。结论监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β_(2)微球蛋白 肝素结合蛋白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下载PDF
脑脊液乳酸、白细胞介素-27及干扰素-γ联合检测在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曾东 孙雯雯 +1 位作者 陈光辉 王真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LA)、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干扰素-γ(IFN-γ)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ICU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54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取62例术后无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LA)、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干扰素-γ(IFN-γ)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ICU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54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取62例术后无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LA、IL-27、IFN-γ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LA、IL-27、IFN-γ对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疾病组葡萄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组脑脊液LA、IL-2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脑脊液IFN-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LA、IL-27、IFN-γ为ICU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P<0.05)。脑脊液LA、IL-27、IFN-γ联合诊断ICU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优于脑脊液LA(AUC=0.806,Z=4.029,P<0.001)、IL-27(AUC=0.858,Z=2.513,P=0.012)、IFN-γ(AUC=0.815,Z=3.680,P<0.001)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4%、93.55%。结论ICU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LA、IL-2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脑脊液IFN-γ水平显著较低。相较于单独检测,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后发生细菌性脑膜炎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液 乳酸 白细胞介素-27 干扰素-Γ 细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脑脊液中PCT及IL-6的表达对开颅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张闻闻 秦坤 +3 位作者 卓健伟 王凯 孙吉林 季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对开颅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100&#...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对开颅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100×10^(6)/L且葡萄糖(GLU)<2.5 mmol/L将手术患者分成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和无菌性脑膜炎组(9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脊液化脓性、无菌性脑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WBC、GLU、PCT、IL-6在鉴别化脓性和无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脓性和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PCT、IL-6、WBC、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IL-6、WBC、GLU是鉴别化脓性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指标。结论:脑脊液中PCT及IL-6的表达对开颅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有实际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无菌性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脊液 化脓性脑膜炎
下载PDF
肠-脑轴与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近展
10
作者 池肇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68-483,共16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现今被认为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涉及其病理生理的多种因素包括宿主和环境因素、肠道运动障碍、肠通透性增加、粘膜免疫功能障碍、脑-肠相互作用改变、肠道...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现今被认为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涉及其病理生理的多种因素包括宿主和环境因素、肠道运动障碍、肠通透性增加、粘膜免疫功能障碍、脑-肠相互作用改变、肠道感染、内脏超敏反应和心理障碍.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大脑-肠道-微生物组轴之间存在双向相互作用. 肠道微生物通过平行和相互作用的通道与中枢神经系统沟通, 包括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信号机制. 大脑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 通过调节区域肠道运动、肠道运输和分泌、肠道通透性, 并可能通过直接调节微生物基因表达的激素的腔内分泌来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近年的研究表明,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肠脑轴断裂引起的, 肠-脑轴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中具有核心作用. 本文综述肠道微生物-肠-脑轴与肠易激综合征新近研究进展、讨论免疫-脑-肠轴-炎症相互作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其在肠易激综合征疾病过程中的临床相关性, 旨在为开发更多而有效的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物 - 发病机制 炎症 免疫
下载PDF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11
作者 陈丹 江建辉 陶建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17-123,共7页
目的: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调神针刺法... 目的: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胃肠激素指标[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YIP)]、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肠道菌群变化、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74.55%(P<0.05)。治疗后,2组生活干扰度、排便满意度、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S、VIP、IL-6、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SS、VIP、IL-6、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球菌、肠杆菌门丰度较治疗前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门丰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肠球菌、肠杆菌门丰度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门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B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调神针刺法可有效调节IBS-D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分泌,缓解腹痛等腹部不适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相通理论 调神针刺法 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血清和脑脊液IL-6与IL-10检测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婷婷 冯星星 +3 位作者 赵炳勋 刘迪 李杨方 赵晓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有腰椎穿刺指征的95例患儿。根据入院2... 目的 探讨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有腰椎穿刺指征的95例患儿。根据入院24 h内第1次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结果将95例患儿分为NPM组和脓毒症组。分别检测所有患儿入院后第1天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水平;NPM组治疗后第3、10天进行腰椎穿刺复查,收集脑脊液,除进行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外,还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IL-6、IL-10水平。比较脓毒症组和NPM组患儿第1天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的水平;比较NPM组患儿入院第1、3、10天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水平。结果 NPM组45例和脓毒症组50例。脓毒症组和NPM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脓毒症组和NPM组患儿血清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M组脑脊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入院第1天,脓毒症组血清IL-6水平与脑脊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脑脊液IL-10水平(P<0.05)。NPM组第1天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第10天(P<0.05);第1天与第3天脑脊液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与第3天脑脊液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第10天(P<0.05)。NPM组患儿入院第1、3、10天的脑脊液IL-6水平分别高于同期血清IL-6水平(P<0.05)。NPM组患儿入院第1、3天的脑脊液IL-10水平分别高于同期血清IL-10水平(P<0.05),但第10天血清IL-10水平与脑脊液IL-10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血清IL-6、IL-10诊断NP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4、0.552,对NPM的诊断效能低。入院第1天脑脊液IL-6和IL-10诊断NPM的AUC分别为0.897、0.883,对NPM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检测脑脊液IL-6、IL-10水平有助于辅助诊断NPM;动态监测脑脊液IL-6、IL-10水平对NPM治疗效果的判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 血清 脊液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前驱感染与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关系
13
作者 王子豪 宋进 +6 位作者 胡铭 张国荣 单方振 邢春叶 宋艳 乔保俊 王玉忠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检测,分析不同前驱感染的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的比例及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55.1%(109/198)的GBS患者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阳性,主要为空肠弯曲菌23.7%(47/198)、甲型流感病毒20.7%(41/198)、乙型流感病毒15.2%(30/198),其中18.7%(37/198)的患者2种或以上病原体血清学阳性。73.7%(146/198)的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单一病原体血清学阳性患者中,空肠弯曲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83.3%(25/3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100%(18/18),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6/7,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登革热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为4/4;EB病毒感染阳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各1例,均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2种或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中62.2%(23/37)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无前驱感染者中66.3%(59/89)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无前驱感染以及有不同类型前驱感染患者中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脑脊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与前驱感染的类型有关,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前驱感染 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下载PDF
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P-10和TNF-α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张娜 李静 +2 位作者 闫晓静 张岚 刘伟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59-1062,106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儿三科因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住院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儿三科因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住院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脑膜炎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52例)、化脓性脑膜炎组(34例)、结核性脑膜炎组(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脑脊液TNF-α、IP-1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TNF-α水平与IP-10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及脑脊液TNF-α和IP-10对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血清及脑脊液TNF-α和IP-10水平均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膜炎组,且化脓性脑膜炎组均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IP-10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13,P<0.05)。脑脊液中TNF-α水平与IP-10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5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P-10、TNF-α单独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0.898,均小于2项指标联合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0.958(Z=2.010、2.048,P<0.05);脑脊液IP-10、TNF-α单独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AUC分别为0.926、0.908,均小于2项指标联合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0.964(Z=2.208、2.260,P<0.05)。结论血清及脑脊液TNF-α和IP-10水平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明显降低,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脊液 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α 重组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中西医认识述要
15
作者 邹欣甫 王得昌 +2 位作者 邹欣妍 王康锋 陈泽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3-1839,共7页
随着西医学的研究和进展,多数医家认为精神心理状态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脑肠轴在二者的发病机制中皆处于重要的地位,以脑肠互动理论来论治本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医认为脑-肠肽、肠道菌群失调等... 随着西医学的研究和进展,多数医家认为精神心理状态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脑肠轴在二者的发病机制中皆处于重要的地位,以脑肠互动理论来论治本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医认为脑-肠肽、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精神心理状态改变等症状,中医上则多把脑-肠轴理论与中医各证型特点相关联。因此,以脑-肠轴为基点从脑-肠肽、肠道微生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心理因素、中医药治疗方面综述IBS-C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病机制,为同行在临床的诊疗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轴 肠道菌群 焦虑 抑郁 心理因素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脑-肠-菌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周畅 谭嘉骞 +1 位作者 刘杰民 蔺晓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57-1562,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化系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持续的腹部疼痛、排便习惯异常,但通常不伴随器质性改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脑-肠-微生物组轴(微生物群与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神经体液双向集成通...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化系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持续的腹部疼痛、排便习惯异常,但通常不伴随器质性改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脑-肠-微生物组轴(微生物群与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神经体液双向集成通信)是引起IBS发生的核心,其中微生物群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影响,因此,“脑-肠-菌轴”一词被引出。本文将围绕脑-肠-菌轴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一步归纳该轴与IBS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研究IBS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菌轴 微生物群
下载PDF
从“肾-督-脑轴”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及推拿诊疗思路
17
作者 王越风 刘祯 +1 位作者 吕智桢 吕立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1061-1064,共4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主症为慢性疲劳持续6个月及以上的多因素综合征,其特征是过度疲劳伴有肌肉酸痛,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且活动后疲劳显著加重,其病因不明,严重者甚至发展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头晕等[1]...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主症为慢性疲劳持续6个月及以上的多因素综合征,其特征是过度疲劳伴有肌肉酸痛,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且活动后疲劳显著加重,其病因不明,严重者甚至发展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头晕等[1]。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大流行的结束,其持续症状(包括慢性疲劳、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关节痛等)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 推拿 肾虚督空 补肾通督
下载PDF
从中医的“肝-髓-脑”轴理论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
18
作者 李泽伦 许二平 王晓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8-92,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内脏高敏感、肠道菌群失衡、肠-脑轴紊乱等。在中医理论中,IBS属于“腹痛”“泄泻”范畴,其病理主要与肝、脾、肾的失调有关。中医中的“肝...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内脏高敏感、肠道菌群失衡、肠-脑轴紊乱等。在中医理论中,IBS属于“腹痛”“泄泻”范畴,其病理主要与肝、脾、肾的失调有关。中医中的“肝”“髓”“脑”通过肝髓相生、髓脑相通、肝脑互动形成一个互动体系,即“肝-髓-脑”轴。这一轴的异常可能导致肝失疏泄、脾虚失运、肾气亏虚,进而影响到肠-脑轴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轴的失衡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异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IBS的发病机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心理社会因素、肠道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肠-脑轴的互动在IBS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中医的“肝-髓-脑”轴与现代医学对IBS发病机制的研究相结合,探索从“肝-髓-脑”轴角度出发的治疗策略,可能为IBS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肝--”轴 内脏高敏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杵针疗法结合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19
作者 陈丽娟 周莉 +2 位作者 曹淑芬 胡娜 蔡伟彬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1期146-148,152,共4页
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规范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规范良肢位摆放... 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规范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规范良肢位摆放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良肢位摆放基础上加以杵针疗法大椎八阵穴及相关配穴,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上肢功能[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和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疗法结合良肢位摆放能显著减少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杵针疗法 良肢位摆放 卒中 -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五音调神”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伴焦虑状态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苏佳宁 王雪妍 +4 位作者 丹禹钦 冯梓芸 张梦圆 吴雨静 李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765-1769,1812,共6页
目的基于“脑-肠轴”理论观察“五音调神”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伴焦虑状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院治疗的57例CFS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认... 目的基于“脑-肠轴”理论观察“五音调神”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伴焦虑状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院治疗的57例CFS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组给予“五音调神”法(宫调式五行音乐联合针刺百会、神庭、印堂)干预,2组均干预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Chalder疲劳量表(FS-14)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S-14评分、PSQI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FS-14评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评分、血清5-HT水平、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音调神”法可通过调节5-HT水平和肠道菌群数量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综合征伴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效果优于认知行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焦虑 五音调神法 -肠轴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