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值得一读的戏剧史专著——董每戡教授《说剧》一书简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铁燕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1期141-143,共3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了已故著名戏剧家,原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董每戡同志的《说剧》一书。一九四九年,他在上海发表过同名的小册子,共收五篇文章。一九五八年,补入四篇,由作家出版社印行。但因作者被错划为右派,书遭毁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了已故著名戏剧家,原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董每戡同志的《说剧》一书。一九四九年,他在上海发表过同名的小册子,共收五篇文章。一九五八年,补入四篇,由作家出版社印行。但因作者被错划为右派,书遭毁版。粉碎“四人帮”后,他整理旧稿,又新增了自己历年所作论文二十余篇,以俟出版,夙愿未酬,惜乎早逝,此书只好作为遗作出版了。 这部近三十万字的论著,包括了作者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研究我国古代戏剧史的专题论文三十篇,是作者毕生精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每 戏剧 书简 戏剧 教授 中国戏剧 戏剧研究 南戏 艺术因素 元杂剧
下载PDF
舞台视域下董每戡剧史理论探微——以《〈笠翁曲话〉拔萃论释》及《说“玉茗论剧”》为例
2
作者 段金龙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97-106,共10页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并形成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剧史观,浓郁的舞台意识充分体现在他对剧史理论的阐述和研究中。以《〈笠翁...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并形成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剧史观,浓郁的舞台意识充分体现在他对剧史理论的阐述和研究中。以《〈笠翁曲话〉拔萃论释》和《说"玉茗论剧"》为例,他通过阐释《笠翁曲话》、重视玉茗论剧进一步为其所倡导并坚持的戏剧史观做着鲜明的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每 理论 舞台视域 戏剧
下载PDF
董每戡剧史观中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以“女演员”地位变迁及话剧研究为例
3
作者 段金龙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57-63,共7页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在这一戏剧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戏曲研究呈现出辩证的、演进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每 戏剧 “发展史”意识 “通史”意识 “女演员”论 话剧
下载PDF
风骨与识见:论董每戡的戏曲批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全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7期77-86,共10页
在现代戏剧学界,董每戡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通家”,在戏剧创作、导演、理论研究与批评等诸多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早年的革命经历,铸就了董每戡不同流俗、敢于担当的人格精神。在批评实践中,董每戡有意识地将“独立之人格”转化为批... 在现代戏剧学界,董每戡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通家”,在戏剧创作、导演、理论研究与批评等诸多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早年的革命经历,铸就了董每戡不同流俗、敢于担当的人格精神。在批评实践中,董每戡有意识地将“独立之人格”转化为批评之原则,坚持“就戏论戏,实事求是”,严守批评的法度,对戏曲的困境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就戏论戏”是其立足于本体批评的基础,他以一种整体视角去审视戏曲,注重从文本、舞台、观众等多维层面作立体考察,以“戏情戏理”作为考量舞台各要素的尺度,以生活逻辑和古典意韵作为衡量“做派”的标准。董每戡以“治史”的学术眼光开展戏曲批评,将戏改个案纳入到“戏剧史”的视野中进行考察,体现出传承民族遗产的文化自觉。董每戡的戏曲批评文字,深刻诠释了“批评”的内涵,彰显出一个“批评家”独立不迁的风骨和超越时代的识见,这对于今天的戏曲批评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每 实事求是 就戏论戏 戏曲批评 戏剧 批评家
下载PDF
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威廉·里奇韦的中国戏剧研究
5
作者 谭静 程芸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6期66-74,共9页
威廉·里奇韦的《非欧罗巴民族的演剧舞蹈》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常被中国学人“误读”或忽视。里氏的中国戏剧研究,是为其“死亡崇拜说”的悲剧起源论提供确证,反映了20世纪初欧洲人类学、民俗学在宗教、仪式、戏剧等研究领域的渗透,... 威廉·里奇韦的《非欧罗巴民族的演剧舞蹈》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常被中国学人“误读”或忽视。里氏的中国戏剧研究,是为其“死亡崇拜说”的悲剧起源论提供确证,反映了20世纪初欧洲人类学、民俗学在宗教、仪式、戏剧等研究领域的渗透,也浓缩了同时代汉学家翟理思等人的观点。里氏基于实证研究而促生的民族、种族平等观念,与20世纪初笼罩中西方学界的“野蛮—文明”“落后—进步”话语形成明显对比;然而,20世纪40年代末董每戡先生的中国戏剧研究,则表现出对里氏等欧洲人类学研究理念的借鉴和延续,既启发了后人的研究,也可为今天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里奇韦 人类学 中国戏剧 《非欧罗巴民族的演剧舞蹈》 董每
下载PDF
董每戡的人品与作品
6
作者 杨明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86-89,共4页
本文对我国现代戏剧活动家、理论家、剧作家董每戡的生平。
关键词 董每 戏剧专家 戏剧作品
下载PDF
董每戡与“中国戏剧史”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必胜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6,共9页
本文阐述董每戡"中国戏剧史"的治学宗旨、曲折历程及其"报国还凭笔一枝"的忠贞心期与九死不悔的人格力量;与此同时,对董氏《中国戏剧发展史》两篇佚文(《前言》、《明代艺人的演艺》)的丰赡而深邃的内涵、精湛而透... 本文阐述董每戡"中国戏剧史"的治学宗旨、曲折历程及其"报国还凭笔一枝"的忠贞心期与九死不悔的人格力量;与此同时,对董氏《中国戏剧发展史》两篇佚文(《前言》、《明代艺人的演艺》)的丰赡而深邃的内涵、精湛而透辟的见解,予以初步的探究,并揭示了董氏于"中国戏剧史"之研究的开创性、突破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每戡“中国戏剧史” 戏剧学体系 舞台演出艺术
原文传递
劫后春重到 笑声达九泉——悼念董每戡老师
8
作者 梁中民 《上海戏剧》 1981年第5期54-,22,共2页
一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获悉董每戡老师不幸于二月十三日在广州逝世,噩耗传来,异常悲痛。去年,知道他已重回中山大学执教,我曾去信致候。当我正想返母校探望这位“劫后余生”的老师时,谁料一纸讣告,竟成永诀。一九五四年前后,我在中山大... 一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获悉董每戡老师不幸于二月十三日在广州逝世,噩耗传来,异常悲痛。去年,知道他已重回中山大学执教,我曾去信致候。当我正想返母校探望这位“劫后余生”的老师时,谁料一纸讣告,竟成永诀。一九五四年前后,我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学习,董每戡老师讲授《中国戏剧史》课程,我是课代表,我写毕业论文时,他又是指导老师,因此,师生之间往来较密。记得一九五五年初春的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中山 中国戏剧 毕业论文 地方剧种 一九 副校长 五大名剧论 社会主义祖国 文艺理论
下载PDF
“话剧入国剧史”与董每戡早期戏剧观念刍议
9
作者 梅珩 《艺术评论》 CSSCI 2023年第8期53-64,共12页
董每戡将话剧纳入《中国戏剧简史》的写作范畴,体现出戏剧作品应更重视“演剧性”、戏剧研究要做“剧史家”的学术理念;寄托着对从业者“剧人”崛起,承担起社会教化职责的期盼;传递出戏剧创作应当坚持大众立场,传播进步思想的主张。这... 董每戡将话剧纳入《中国戏剧简史》的写作范畴,体现出戏剧作品应更重视“演剧性”、戏剧研究要做“剧史家”的学术理念;寄托着对从业者“剧人”崛起,承担起社会教化职责的期盼;传递出戏剧创作应当坚持大众立场,传播进步思想的主张。这些戏剧观念的形成和董每戡中学时期较早接触新思想、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的上海大学就读的学习经历,投身政治、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及左翼剧作家联盟、译介外国文艺著作的社会经历,自身长期从事戏剧编导、投身戏剧运动的从业经历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中国戏剧 董每 戏剧观念
原文传递
董每戡先生的相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锺之 《曲艺》 2009年第5期42-44,共3页
董每戡先生在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同时,也对说唱艺术中的相声进行研究,而且在当时学者中是涉足相声研究最早的一位,曾提出今日的相声之名源于古代的“像生”等相关看法,为今日曲艺理论界所接受,并发展为“像生——象声——相声”的自... 董每戡先生在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同时,也对说唱艺术中的相声进行研究,而且在当时学者中是涉足相声研究最早的一位,曾提出今日的相声之名源于古代的“像生”等相关看法,为今日曲艺理论界所接受,并发展为“像生——象声——相声”的自身系列。董先生的开创之功不可磨灭,本文仅就董先生对相声研究的成果加以梳理,供学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每 相声 先生 中国戏剧 说唱艺术 理论界
原文传递
诸宫调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11
作者 朱平楚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26-30,共5页
诸宫调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影响极大。元人杂剧的兴起,得力于诸宫调甚多。可以说没有诸宫调,便不会有元杂剧。对于宋元南戏的发展,诸宫调也起过促进作用。 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戏曲的酝酿和萌生时期,要追溯到春秋战国。先秦的优伶,... 诸宫调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影响极大。元人杂剧的兴起,得力于诸宫调甚多。可以说没有诸宫调,便不会有元杂剧。对于宋元南戏的发展,诸宫调也起过促进作用。 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戏曲的酝酿和萌生时期,要追溯到春秋战国。先秦的优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戏剧演员。楚庆王时的优孟,在楚相孙叔敖死后,曾穿戴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孙叔敖的动作,而得其神似。以致楚庄王误以为孙叔敖复生。在优孟的故事中,已经包含着某些戏剧艺术的因素。因此人们说到中国戏剧史,往往从“优孟衣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家 元人杂剧 戏剧艺术 宋元南戏 元杂剧 优孟衣冠 杂剧创作 中国戏剧 西厢 孙叔敖
下载PDF
天暴星 学术宗师董每戡
12
作者 郑绩 《温州人》 2015年第21期98-99,共2页
01母亲变卖田产给他一笔款项,让他去法国留学,董每戡用这笔钱与金溟若办时代书店,出版了一期《末明》月刊,所载基本都是温州人稿件。其间曾为金溟若的译稿出版一起去拜访鲁迅先生,得到了鲁迅先生的热情帮助。这是一个经历无比丰富,也无... 01母亲变卖田产给他一笔款项,让他去法国留学,董每戡用这笔钱与金溟若办时代书店,出版了一期《末明》月刊,所载基本都是温州人稿件。其间曾为金溟若的译稿出版一起去拜访鲁迅先生,得到了鲁迅先生的热情帮助。这是一个经历无比丰富,也无比传奇的人。青年时,他曾经被瞿秋白介绍入党,与鲁迅有过交往,还指导过赵丹这样的明星演戏,他曾经编写诸多话剧抗日救亡。这段时间,他是左翼进步青年,是左联的重要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丹 法国留学 五大名剧论 中国戏剧 文化大同盟 李笠翁曲话 每戡 浅草社 学校剧团 “左联”
原文传递
任德耀和《任德耀剧作选》
13
作者 刘厚生 《剧本》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53-54,共2页
1989年,儿童剧作家兼评论家程式如同志为海燕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艺术丛书选编了一本《儿童剧十家》(下简称《十家》)。同这套丛书中的《儿童诗十家》、《儿童画十家》等等一样,《儿童剧十家》选了从黎锦晖到于德义十位中国有代表性的儿... 1989年,儿童剧作家兼评论家程式如同志为海燕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艺术丛书选编了一本《儿童剧十家》(下简称《十家》)。同这套丛书中的《儿童诗十家》、《儿童画十家》等等一样,《儿童剧十家》选了从黎锦晖到于德义十位中国有代表性的儿童剧作家,刊登了每人的小传、代表作品、评论和本人对儿童剧的议论。这种编辑体例很有创造性,它让我们看到了儿童文艺某一方面的全貌轮廓。程式如同志选编得十分恰当、公正,她还写了一篇字数不多、却很精炼的《前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文艺 儿童诗 德耀 黎锦晖 德义 一本 林肯 中国戏剧 伙伴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