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永遇仙”故事系统中傅员外形象的叙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丁伯林 纪永贵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善"与"恶"是对立的,理论而言它不可能体现在一人之身。然而,在"董永遇仙"这一故事系统中,不同叙事者笔下傅员外的形象却呈现出前后完全不同的善与恶的道德对立。透过这一现象,能够发现意识形态无处不在... "善"与"恶"是对立的,理论而言它不可能体现在一人之身。然而,在"董永遇仙"这一故事系统中,不同叙事者笔下傅员外的形象却呈现出前后完全不同的善与恶的道德对立。透过这一现象,能够发现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强大渗透力与宰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员外形象 董永遇仙”故事 善恶演变
下载PDF
经典神话的影视改编:以董永遇仙故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邵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3-155,共3页
在众多经典神话中,演绎董永遇仙故事的"天仙配"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寄托了平民大众对幸福婚姻生活的普遍期待、对传统孝道的肯定和对男性中心社会的认同,具备跨时空叙说的传播和接受前提。当代影视作品在改编这一神话时,借... 在众多经典神话中,演绎董永遇仙故事的"天仙配"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寄托了平民大众对幸福婚姻生活的普遍期待、对传统孝道的肯定和对男性中心社会的认同,具备跨时空叙说的传播和接受前提。当代影视作品在改编这一神话时,借用了经典神话的基本情节,但在主题的发掘和表达方面纳入了富于时代特征的价值元素和文化元素。本文试图考察诸多影视改编作品对董永遇仙故事情节的挪移与重构,揭示"天仙配"的当代演绎过程及其背后的价值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神话 董永遇仙故事 影视作品 影视改编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董永遇仙传说研究简述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羽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9期74-75,共2页
近百年来,董永遇仙传说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还缺乏系统梳理,不少关于董永传说的综合性研究著作对此也都只是泛泛而谈,并未做专题讨论。迄今为止,围绕董永传说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作为... 近百年来,董永遇仙传说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还缺乏系统梳理,不少关于董永传说的综合性研究著作对此也都只是泛泛而谈,并未做专题讨论。迄今为止,围绕董永传说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作为历史人物董永的生平和故里进行考证,研究董永孝文化及其产业,从文学艺术角度对董永传说开展研究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针对董永传说的文学研究中,对董永戏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民间戏曲是董永传说流传的重要载体,元、明以至近代,中国各地以董永遇仙为题材的传统剧目非常多,对于这些董永戏的搜集整理和深入研究,实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永遇仙 传说 研究简述
下载PDF
“董永遇仙”传说与金坛
4
作者 闻毅先 《江苏地方志》 2005年第3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董永遇仙”传说 《天配》 文化遗产 金坛 中国
下载PDF
古代戏曲对“牛郎织女”与“董永遇仙”传说的不同接受 被引量:3
5
作者 伏涤修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27,共13页
"牛郎织女"传说与"董永遇仙"传说的故事类型虽然较为接近,但在戏曲中的接受情况却大不相同。"牛郎织女"戏的内容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较为游离,除了七夕乞巧仪式剧外,基本没被搬上过舞台。&qu... "牛郎织女"传说与"董永遇仙"传说的故事类型虽然较为接近,但在戏曲中的接受情况却大不相同。"牛郎织女"戏的内容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较为游离,除了七夕乞巧仪式剧外,基本没被搬上过舞台。"董永遇仙"戏却是"董永遇仙"传说故事的重要传播链条,同时也颇具舞台影响。"董永遇仙"戏较之"牛郎织女"戏流传更广,这既有政治教化的原因,也和两个传说故事不同的发展轨迹有关,也和"董永遇仙"故事对"牛郎织女"故事的融会、取代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郎织女” 董永遇仙 戏曲 接受 比较
原文传递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被引量:5
6
作者 纪永贵 《戏曲研究》 2004年第3期90-106,共17页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考虑。第一,这个故事所宣示的只是民俗理想,所以除了文人在笔记中偶一"实录"外,不能点燃他们的热情。除曹植将之写入诗歌《灵芝篇》,整个封建时代,文人在诗文中几乎从不咏及此事。笔者认为孝的道德身份与文人的艺术精神不相合拍,所以不能激起他们的诗情雅兴;同时,这个故事中也不包含文人所崇尚的爱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作品 董永遇仙 戏曲形式 灵芝篇 传奇汇考 《天配》 织锦记 曲海总目 戏曲研究 宋话本
原文传递
董永遇仙故事的产生与演变 被引量:12
7
作者 纪永贵 《民族艺术》 2000年第4期80-95,共16页
董永遇仙故事自汉代产生以来,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变,在 20世纪获得了新生。在它的产生时代,孝义精神与神仙思想是这个故事的基本内核。到了唐宋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又为它提供了新鲜血液。元明之后,这个故事进入戏曲视野,其中的... 董永遇仙故事自汉代产生以来,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变,在 20世纪获得了新生。在它的产生时代,孝义精神与神仙思想是这个故事的基本内核。到了唐宋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又为它提供了新鲜血液。元明之后,这个故事进入戏曲视野,其中的戏剧因素与情感因素更加丰富了它的感染力,并直接影响到 20世纪对它的再创造。这个故事的演变除了受时代因素影响之外,它与艺术形式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永遇仙 孝感模式 情感模式演变
原文传递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被引量:2
8
作者 纪永贵 《中华艺术论丛》 2006年第1期18-32,共15页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 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永遇仙 戏曲作品 戏曲形式 传奇汇考 织锦记 曲海总目 《天配》 尧天乐 宋话本 顾觉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