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发现·探源·超越——论董立勃小说的悲剧意识 |
徐凤
于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女性视野下的董立勃小说批判 |
成湘丽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4
|
|
3
|
权力反讽与欲望叙事——对董立勃《白豆》与《米香》的读解 |
程亚丽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3
|
|
4
|
战争文化心理导致的人生悲剧——论董立勃的西部垦荒小说 |
陈静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2
|
|
5
|
论董立勃的长篇小说文体 |
李从云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下野地”: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试论董立勃小说创作的地域特征 |
张凡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7
|
下野地的女人们——评董立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施津菊
关丽英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8
|
叙事重复的生态解读——从董立勃的长篇新作《青树》、《暗红》说起 |
王敏
|
《扬子江(评论)》
|
2010 |
1
|
|
9
|
董立勃小说《米香》中女性复仇模式分析 |
张凡
董新颖
|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0
|
董立勃小说研究述评 |
时曙晖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1
|
试析董立勃小说《暗红》所折射的英雄主义 |
潘帅
范学新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2
|
“情感原野上绽放的花朵”——论董立勃近年小说创作的叙事模式 |
杨剑龙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权力·强力·身体——评董立勃的长篇小说《白豆》 |
翟文铖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4
|
西部民间情怀的抒写——评董立勃小说《青树》 |
张书群
李赋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历史、政治与女性身体的边地呈现——从董立勃小说《烈日》、《箫与刀》看新疆兵团妓女改造运动 |
张凡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13 |
0 |
|
16
|
论董立勃小说的地母形象 |
唐红卫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7
|
从“好故事”到“讲好故事”——董立勃小说的阅读期待 |
张华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在对历史的民间审视中透视人性的本真——评董立勃小说《暗红》 |
张书群
张岩
|
《淄博师专学报》
|
2009 |
0 |
|
19
|
在对历史的民间审视中透视人性的本真——评董立勃小说《暗红》 |
张书群
李赋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0 |
|
20
|
一幕人的尊严倍受摧残的悲剧——读董立勃的长篇小说《白豆》 |
杨剑龙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