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逌《廣川詩故》引漢唐佚籍考論
1
作者 朱學博 《中国经学》 2023年第1期157-178,共22页
北宋末期董逌的《廣川詩故》中大量援引三家《詩》、《孔子三朝記》、崔靈恩、孫毓舊注等古書古注,其中大部分材料後世亡佚,且所引的崔靈恩舊注與《毛詩正義》中的引文還有相異之處。經全面比勘引文,可判斷董氏所引《齊詩》、漢唐古注... 北宋末期董逌的《廣川詩故》中大量援引三家《詩》、《孔子三朝記》、崔靈恩、孫毓舊注等古書古注,其中大部分材料後世亡佚,且所引的崔靈恩舊注與《毛詩正義》中的引文還有相異之處。經全面比勘引文,可判斷董氏所引《齊詩》、漢唐古注多非原本,而是出於轉引或後世編纂的别本。但不少内容於古有據,並非憑空杜撰。董氏所引《韓詩》《字書》等還關乎後世對各書亡佚時間的判斷,背後更涉及從寫本時代到刻本時代古書舊注與知識信息傳播、接受的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董逌 《廣川詩故》 《詩經》學
下载PDF
董逌《广川画跋》考据特色简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自然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3期63-69,共7页
董逌的《广川画跋》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绘画品评著作,其文偏重考据为学界公论。其考据内容包括明旨释疑、辨误指瑕、品评优劣、以图画考其他等。其考据始终贯穿着"理"的思想。在考证方法上,或据诗文,或据典制,或据名物服... 董逌的《广川画跋》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绘画品评著作,其文偏重考据为学界公论。其考据内容包括明旨释疑、辨误指瑕、品评优劣、以图画考其他等。其考据始终贯穿着"理"的思想。在考证方法上,或据诗文,或据典制,或据名物服饰,或据物理事理等,方法不一,结论大都可信。其偏重考据是由题跋对象的性质决定,也与当时学术风气和董逌的学术思想有关。其考论结合的品鉴方法在今天的美术鉴赏和创作中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广川画跋》 考据 鉴赏
下载PDF
董逌在北宋崇宁年间的鉴赏转向
3
作者 王瑾 《荣宝斋》 2023年第3期238-249,共12页
文人之间的鉴赏活动不仅与趣味相应也与环境相适。本文以北宋董逌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摹画董逌的交游情况。以《广川书跋》《广川画跋》中董逌给予跋文的人物进行考证,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政治运动下鉴赏的转向。中古史的个人研究常面... 文人之间的鉴赏活动不仅与趣味相应也与环境相适。本文以北宋董逌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摹画董逌的交游情况。以《广川书跋》《广川画跋》中董逌给予跋文的人物进行考证,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政治运动下鉴赏的转向。中古史的个人研究常面临文献不足,记载不完整的情况。使用数字人文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文献不足造成的历史人物“画像模糊”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社会网络分析法 董逌 广川书跋 中古史 鉴赏活动 北宋
原文传递
崇尚自然:董逌书论中的美学倾向
4
作者 林苗苗 《书法》 2023年第1期162-165,共4页
北宋书论家董逌崇尚“自然”的审美思想,本文以这一主要命题展开分析和阐述。有别于前人书论,董逌将从作为自然主体的人置于最主要的地位,强调人之习性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并引申出“笔意”“天机”“法度”“技道”等一系列概念。这... 北宋书论家董逌崇尚“自然”的审美思想,本文以这一主要命题展开分析和阐述。有别于前人书论,董逌将从作为自然主体的人置于最主要的地位,强调人之习性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并引申出“笔意”“天机”“法度”“技道”等一系列概念。这种强调主体灵性和真性的艺术创作是超越于自然、法度、规矩的神品佳作的核心动力,这不仅摆脱了传统书法对于“形似”“积学”等观念的束缚,更赋予了书法创作的神秘性和哲学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涵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书法审美 天机自然
原文传递
董逌所记石经及其《鲁诗》异文 被引量:2
5
作者 虞万里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65,共18页
董逌处南北宋之交,是最早用石经文字校勘传世文本者。唯其身世与伪楚政权张邦昌有瓜葛,《宋史》未予列传,所著《诗故》一书又失传,故世之言汉石经者,多举洪适《隶释》为言,而忽略董逌其人。本文从史传与书画文献中勾稽其生平行历,得其... 董逌处南北宋之交,是最早用石经文字校勘传世文本者。唯其身世与伪楚政权张邦昌有瓜葛,《宋史》未予列传,所著《诗故》一书又失传,故世之言汉石经者,多举洪适《隶释》为言,而忽略董逌其人。本文从史传与书画文献中勾稽其生平行历,得其生卒约略之年及其主要行事,推其于汉石经搜辑校勘之经历。载有汉石经残字信息之《诗故》虽已失传,摘录其成果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尚存,故爬梳辑录,予以疏证,在洪适《隶释》之外,又得一定数量之残石文字。汉石经残石文字凡已见于宋人所载者,不可能再得之于地下,故文献所载一字一划皆可宝贵。表揭董逌搜辑残石文字,既可填补宋代石经研究史之空白,亦可作为当今鉴定石经残石文字真伪之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生平 汉石经 《鲁诗》 异文
原文传递
董逌及其《广川画跋》研究(上)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谷香 《中国美术研究》 2015年第4期33-41,共9页
北宋董逌的《广川画跋》在古人那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然而其在现当代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其画跋以考据为主,今人读来颇为艰涩难懂。《广川画跋》在征引大量文献和典故的基础上,对所见画作的作者、主题、名称、年代、真伪等提出更正或辩... 北宋董逌的《广川画跋》在古人那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然而其在现当代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其画跋以考据为主,今人读来颇为艰涩难懂。《广川画跋》在征引大量文献和典故的基础上,对所见画作的作者、主题、名称、年代、真伪等提出更正或辩驳,是以"画跋"为依托的一种美术史论著,其论理亦有相当的深度。董逌本着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史学态度,对于中国画的精神领袖关于绘画的某些言论,或者秘阁书画鉴藏官员的定论,甚至民间关于绘画的某些传说,都能有理有据地提出批评,无愧于其"书画中董狐"之称谓。董逌及其《广川画跋》的出现,是中国美术史学在宋代走向成熟的又一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广川画跋》 考据 美术史 美术史学家
原文传递
董逌生平考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宏生 《古籍研究》 2015年第1期221-226,共6页
关于董逌生平,历来记载不详,陆心源《宋史翼》卷二七《董逌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方爱龙《南宋书法史》等有所考证,然取资有限,仍极为简略。李正民《大隐集》卷二《董逌徽猷阁待制与郡制》云:敕:入持从橐,出领藩符。惟时迩臣,... 关于董逌生平,历来记载不详,陆心源《宋史翼》卷二七《董逌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方爱龙《南宋书法史》等有所考证,然取资有限,仍极为简略。李正民《大隐集》卷二《董逌徽猷阁待制与郡制》云:敕:入持从橐,出领藩符。惟时迩臣,宜膺异数。具官某博学而多识,殚见而洽闻。诵甘泉之遗仪,如指诸掌;记南宫之故事,不忘于心。早擢秀于士林,遂飞英于儒馆。荐更郡寄,复叹郎潜。浸陟九卿之联,乃跻二史之列。遽以疾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李正民 宋史翼 徽猷阁待制 四库提要辨证 书法史 大隐集 九卿 广川书跋 建炎
原文传递
董逌及其《广川画跋》研究(下)
8
作者 陈谷香 《中国美术研究》 2016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北宋董逌的《广川画跋》在古人那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然而其在现当代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其画跋以考据为主,今人读来颇为艰涩难懂。《广川画跋》在征引大量文献和典故的基础上,对所见画作的作者、主题、名称、年代、真伪等提出更正或辩... 北宋董逌的《广川画跋》在古人那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然而其在现当代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其画跋以考据为主,今人读来颇为艰涩难懂。《广川画跋》在征引大量文献和典故的基础上,对所见画作的作者、主题、名称、年代、真伪等提出更正或辩驳,是以"画跋"为依托的一种美术史论著,其论理亦有相当的深度。董逌本着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史学态度,对于中国画的精神领袖关于绘画的某些言论,或者秘阁书画鉴藏官员的定论,甚至民间关于绘画的某些传说,都能有理有据地提出批评,无愧于其"书画中董狐"之称谓。董逌及其《广川画跋》的出现,是中国美术史学在宋代走向成熟的又一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广川画跋》 考据 美术史 美术史学家
原文传递
董逌之绘画创作与批评观
9
作者 查律 《荣宝斋》 2015年第2期158-169,共12页
宋董逌所著的《广川画跋》六卷,共一百三十六篇文章,以考据赏鉴为主,其中涉及绘画理论问题的篇幅约占三分之一,董逌针对不同画面所作的跋语虽然较为分散,但是其所讨论的核心问题还是较为集中的。董逌的议论虽然是由作品而产生的,但多是... 宋董逌所著的《广川画跋》六卷,共一百三十六篇文章,以考据赏鉴为主,其中涉及绘画理论问题的篇幅约占三分之一,董逌针对不同画面所作的跋语虽然较为分散,但是其所讨论的核心问题还是较为集中的。董逌的议论虽然是由作品而产生的,但多是借对画作的批评进而阐发他对绘画创作的理解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绘画创作 广川画跋 绘画理论 批评观 借对 画论 照夜白图 论画 三十六
原文传递
董逌生平考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文竹 《汉籍与汉学》 2018年第2期153-172,共20页
綜考各種史料及其今存《廣川書跋》《廣川畫跋》二書可知,兩宋之交的金石書畫鑒賞家董逌,實非山東東平人,而是山東青州人;其生年早於趟明誠(1081—1129)十年甚至以上,卒年則在建炎三年(1129)七月至次年(1130)十一月間,約於紹興十年(1140... 綜考各種史料及其今存《廣川書跋》《廣川畫跋》二書可知,兩宋之交的金石書畫鑒賞家董逌,實非山東東平人,而是山東青州人;其生年早於趟明誠(1081—1129)十年甚至以上,卒年則在建炎三年(1129)七月至次年(1130)十一月間,約於紹興十年(1140)八月至十一年(1141)二月間安葬於江蘇宜興一帶。其一生可大致劃分爲四個階段,即早期的游學求仕生涯、中年的館閣校勘和外放生涯、晚年的'京師'從政生涯。他精於金石書畫,大半生沉淪下僚,晚年始進入中央權力中心,卻因曾於靖康中受張邦昌偽命而屢遭宋人詬病,以致雖有名而不見於史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青社 李正民 張嵲 《廣川書跋》 《廣川畫跋》
原文传递
董逌跋张旭酣醉作书考察——兼论酒对于书法创作之影响
11
作者 宋捷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8期44-47,共4页
世人对以张旭为代表的酒后作书行为,常常停留在感性书写、肆意宣泄的层面,同时片面放大酒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本位以董逌《张旭千文》《张长史草书》《张长史别帖》《郎官石柱记》四篇关于张旭作书状态的跋文为立基,揭示张旭酒后作书... 世人对以张旭为代表的酒后作书行为,常常停留在感性书写、肆意宣泄的层面,同时片面放大酒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本位以董逌《张旭千文》《张长史草书》《张长史别帖》《郎官石柱记》四篇关于张旭作书状态的跋文为立基,揭示张旭酒后作书背后严守法度的一面,由此彰显董逌跳脱俗论的理论高度,并进一步研究酒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广川书跋》 张旭 酣醉作书
原文传递
董逌《广川藏书志》考
12
作者 苏小露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5年第6期7-11,共5页
宋董逌据私家藏书所编目录书《广川藏书志》二十六卷虽早佚,但就可考见的逸文可知,其书撰有翔实提要,除记书名、卷帙、作者、存亡之外,还详细记录所收书籍内容、体例、成书原委、流传情况等。董逌对收录的书目还做有考证。该书仅存的几... 宋董逌据私家藏书所编目录书《广川藏书志》二十六卷虽早佚,但就可考见的逸文可知,其书撰有翔实提要,除记书名、卷帙、作者、存亡之外,还详细记录所收书籍内容、体例、成书原委、流传情况等。董逌对收录的书目还做有考证。该书仅存的几条逸文尚足以启发来人,故其在目录学史上地位不应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广川藏书志》 体例
原文传递
宋代黄伯思、董■书法辨伪方法之异同
13
作者 杨加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29-433,共5页
随着古人的书法被有意无意的作伪,尤其是北宋《淳化阁帖》刊行后,真伪并见,鱼龙混杂,书法辨伪日益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北宋末年的黄伯思和董■,堪称北宋书法鉴定和辨伪史上的代表人物。二人的书法辨伪方法同中有异,可以从各自的代... 随着古人的书法被有意无意的作伪,尤其是北宋《淳化阁帖》刊行后,真伪并见,鱼龙混杂,书法辨伪日益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北宋末年的黄伯思和董■,堪称北宋书法鉴定和辨伪史上的代表人物。二人的书法辨伪方法同中有异,可以从各自的代表作《东观余论》和《广川书跋》中窥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黄伯思 董逌 书法辨伪 方法
下载PDF
《广川画跋》研究现状及其美学思想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皮佳佳 《美育学刊》 2017年第6期50-58,共9页
考察宋代董逌的绘画理论著作《广川画跋》,可总结作者生平以及《广川画跋》的版本和辑录情况,进而可对《广川画跋》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通过整理《广川画跋》中涉及儒家、道家、佛教的理论,可从三教的角度对其美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董逌 《广川画跋》 美学 思想
下载PDF
以书画题跋发展美术批评的高雅形态
15
作者 薛永年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9期26-27,共2页
书画题跋,大约始于宋代,写在书画之前者称为题,写在书画之后的叫作跋,后来题跋的范围,更扩展到金石古陶的拓本。题跋不仅随所跋的作品传世,也成为一种文体单独印行。论其内容,则无外著录、鉴别、考证、品评。言其文体,则多古文,相对简明... 书画题跋,大约始于宋代,写在书画之前者称为题,写在书画之后的叫作跋,后来题跋的范围,更扩展到金石古陶的拓本。题跋不仅随所跋的作品传世,也成为一种文体单独印行。论其内容,则无外著录、鉴别、考证、品评。言其文体,则多古文,相对简明,或为诗跋,更饶兴味。至于题写作品上的书法,则遍于真行草隶,而以真行为多。吾友李一,多年治古代书画史论批评,于书画题跋亦有取资。二十年前,其所撰我国第一部古代美术批评史专著《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史论结合,提纲挈领,评议精审,尤重民族特色。其中,已论及宋董逌《广川画跋》、欧阳修《六一题跋》和清王澍《虚舟题跋》等题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术 书画题跋 美术批评 《广川画跋》 董逌 古代书画 史论结合 批评史
下载PDF
“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辨
16
作者 张自然 《中国美术研究》 202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沈括《梦溪笔谈》中“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的“彦远”应为宋人董追而非唐人张彦远,其所评画物不问四时者当是阎立本而非王维。沈括以此段文字为依据提出的“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是重要的中国书画品评理论,但进行绘画史... 沈括《梦溪笔谈》中“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的“彦远”应为宋人董追而非唐人张彦远,其所评画物不问四时者当是阎立本而非王维。沈括以此段文字为依据提出的“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是重要的中国书画品评理论,但进行绘画史研究时应对此条史料加以明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王维 画评 张彦远 董逌
原文传递
读■希白君古石刻零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树达 《考古》 1935年第1期46-48,共3页
顷读容君希白古石刻零拾,考核颇为明晰,惟有数事愚意与容君不同者:诅楚文云:「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划伐我社稷,伐威我百姓,(?)蔑(?)皇天上帝及不显大神巫咸大沈久湫之恤」。容君校释于临加我断句,(?)依董逌释欲字。今按此字左旁从谷,... 顷读容君希白古石刻零拾,考核颇为明晰,惟有数事愚意与容君不同者:诅楚文云:「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划伐我社稷,伐威我百姓,(?)蔑(?)皇天上帝及不显大神巫咸大沈久湫之恤」。容君校释于临加我断句,(?)依董逌释欲字。今按此字左旁从谷,右旁明是从邑,汝帖本左旁虽漫漶不明,而右旁从邑甚清晰,以欲释之,似为未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逌 汝帖 皇天上帝 诅楚文 校释 巫咸 白古 康回 描文 次云
原文传递
答杨树达先生书 被引量:1
18
作者 容庚 《考古》 1935年第1期49-50,共2页
承惠读拙箸古石刻零拾一文,举正拙箸者五事,敬拜嘉贶。庚以诗大雅韩奕及左传襄公十四年「无发(?)命」,宣公十二年「毋废王命」,金文盂鼎克鼎(?)侯鼎师酉簋师传簋皆作「勿(?)命」,以为(?)有禁止之义,不取(?)乃废之双声假借之说,虽近于(?)... 承惠读拙箸古石刻零拾一文,举正拙箸者五事,敬拜嘉贶。庚以诗大雅韩奕及左传襄公十四年「无发(?)命」,宣公十二年「毋废王命」,金文盂鼎克鼎(?)侯鼎师酉簋师传簋皆作「勿(?)命」,以为(?)有禁止之义,不取(?)乃废之双声假借之说,虽近于(?)强,然(?)能否有废义,不无可讨论之处。(?)据董逌广川书跋释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酉簋 董逌 广川书跋 杨树达 举正 盂鼎 克鼎 拜嘉 韩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