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2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葵花籽出口贸易及潜力——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欣雨 穆月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4,共8页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葵花籽生产国与出口国,把握其贸易特征及出口潜力对中国葵花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中国葵花籽贸易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1—2021年中国与19个出口去向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葵花籽生产国与出口国,把握其贸易特征及出口潜力对中国葵花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中国葵花籽贸易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1—2021年中国与19个出口去向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葵花籽出口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葵花籽出口具有高竞争优势,出口价格劣势情况逐渐得到缓解;出口去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自由指数与农产品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双边贸易距离的增加,两国人均GDP差异的缩小促进了中国葵花籽的出口;当前东南亚一些国家贸易潜力发挥不足,中东一些国家贸易潜力超标实现。基于此认为:中国应与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接轨,强化品牌推广与营养知识科普,开拓国内外食用葵花籽高端消费市场。同时,巩固加强与中东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优势改善贸易环境,推动与周边国家小宗农产品的贸易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葵花籽 贸易潜力 国别化
下载PDF
葵花籽粕绿原酸脱除及其蛋白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振源 黄雪港 +7 位作者 崔颢凡 顾丰颖 马萨日娜 Karim GAFUROV Ismail ISABAEV Dilshoda SAFARAVA 郭芹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0-298,共9页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其蛋白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且致敏性低,是一种优质的蛋白原料。目前关于葵花籽粕的相关综述主要集中在其加工应用现状、综合利用、活性成分、改性技术和饲料领域应用等。然而,葵花籽粕中多酚类物质...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其蛋白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且致敏性低,是一种优质的蛋白原料。目前关于葵花籽粕的相关综述主要集中在其加工应用现状、综合利用、活性成分、改性技术和饲料领域应用等。然而,葵花籽粕中多酚类物质(主要为绿原酸)的存在导致葵花籽蛋白粉在制备和加工过程易发生褐变,严重制约其深度开发利用。对葵花籽粕绿原酸的提取脱除技术主要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物理场辅助法、生物酶法、盐抑制法及树脂吸附脱色等,但目前鲜见系统总结。本文从葵花籽蛋白组成特性、其与绿原酸互作机制、葵花籽粕绿原酸提取脱除方法以及葵花籽蛋白在食品领域应用等方面综述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葵花籽粕的深度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蛋白 绿原酸 脱除方法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牡丹/葵花籽油凝胶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3
作者 赵晶晶 徐宝成 +4 位作者 丁玥 刘茜茜 王永超 余慧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硬度、黏度、微观结构、流变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下,当m(植物甾醇)∶m(γ-谷维素)=40∶60,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时,油凝胶形成的速度最快,硬度和黏度最大,熔点也最高;与葵花籽油凝胶相比,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凝胶的硬度更大(210.70 N),凝胶时间更短(0.5 h),熔点更高(55.22℃)。油凝胶制备时,可通过调整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比例来获得所需的晶型和凝胶网络结构,并由此获得理想的硬度、黏度、熔点和透明度等,以适应特定食品加工的需求。该研究为后续基于油凝胶的新型功能黄油和功能奶油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凝胶 植物甾醇 γ-谷维素 牡丹籽油 葵花籽
下载PDF
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及煎炸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曹永华 李祥睿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以葵花籽油为原料,研究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影响和对葵花籽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上,金银花精油可以显著增加氧化诱导时间,延缓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 以葵花籽油为原料,研究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影响和对葵花籽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上,金银花精油可以显著增加氧化诱导时间,延缓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和游离脂肪酸的上升趋势,其效果优于市售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VE,金银花精油有较好的提高葵花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能力。在葵花籽油煎炸试验上,金银花精油可以减缓煎炸过程中葵花籽油色度(黄色和红色)加深,降低粘度,延缓酸价、极性组分和P-茴香胺的上升趋势,其效果优于市售TBHQ和VE,金银花精油有较好的提高葵花籽油煎炸品质的能力。金银花精油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精油 葵花籽 氧化稳定性 煎炸品质
下载PDF
核磁共振方法评估葵花籽油加热后的质量变化
5
作者 方睿剑 吴雅新 +6 位作者 章昊轩 李育安 张彰 刘芷滢 刘安安 张翠 丁飞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4期32-36,41,共6页
针对油脂敞口中高温煎炸反应生成影响健康的极性物质,以及现有食用油质量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可靠性差等问题,探索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葵花籽油质量快速分析方法。以190℃下敞口加热的葵花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每日3小时连续定... 针对油脂敞口中高温煎炸反应生成影响健康的极性物质,以及现有食用油质量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可靠性差等问题,探索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葵花籽油质量快速分析方法。以190℃下敞口加热的葵花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每日3小时连续定温加热、定时取样并在非加热时间敞口常温保存以模拟重复用油的真实使用环境。对^(1)H NMR谱图进行归属分析,根据食用油变质标准(含25%极性组分)得出氢谱判据。此外,根据各归属基团横向弛豫时间T2变化结合氢谱判据建立基于T2数据的食用油使用时间的评价方法,即T2判据。实验可作为全新教学实验的设计素材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自主设计实验 葵花籽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焙炒工艺对葵花籽仁油风味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郭劲廷 张立伟 +3 位作者 罗质 陈建国 许毅 郑竟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籽仁油含有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吡嗪、醛类物质含量较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焙炒过程中细胞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结晶度降低,蛋白质类和糖类物质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油 风味 微观结构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不同产地葵花籽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胡航伟 林祥生 +5 位作者 冷雨佳 林祥娜 刘凌霄 张楠楠 游新侠 刘云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7期137-146,共10页
比较微波处理对不同产地葵花籽品质的影响,探究烘烤后葵花籽的品质差异。以新疆、甘肃、巴彦淖尔、乌蒙四个产地的葵花籽为原料,分析微波处理后其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变化。结果表明,乌蒙产地葵花籽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巴彦淖... 比较微波处理对不同产地葵花籽品质的影响,探究烘烤后葵花籽的品质差异。以新疆、甘肃、巴彦淖尔、乌蒙四个产地的葵花籽为原料,分析微波处理后其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变化。结果表明,乌蒙产地葵花籽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巴彦淖尔产地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接近1∶1∶1。含油率方面,新疆产地葵花籽样品中含量最高。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样品共检测到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吡嗪类、醛类、酯类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新疆和巴彦淖尔产地的葵花籽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相似,与其他产地的葵花籽差别较大。不同产地的烘烤葵花籽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吡嗪类化合物更为丰富含有8种,赋予葵花籽浓郁的坚果味。本研究为葵花籽加工的质量控制及产地溯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微波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葵花籽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娇 陈娇 +3 位作者 李巧莲 罗景阳 周长民 王岩松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本试验采用HPLC-MS/MS法检测葵花籽中黄曲霉毒素B 1的不确定度,研究了不确定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当葵花籽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为0.097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μg/kg(k=2),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是移液定容。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葵花籽 黄曲霉毒素B_(1)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全球葵花籽和大豆产量将增长
9
作者 汤玮健(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1,共1页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计,20242025年度全球葵花籽产量将达到58.5 Mt。尽管种植面积减少了约2%,但基于更高的预期产出率,预计产量将增加。IGC指出,目前的作物预测相当模糊,因为最重要的向日葵种子生产国尚未开始播种活动。
关键词 预计产量 葵花籽 IGC 大豆产量 产出率 理事会 全球
下载PDF
采用复合乳化剂制备椰子油-葵花籽油基植脂奶油的研究
10
作者 王青松 王会强 +3 位作者 张燕鹏 张红建 梁爱文 郑联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解决传统植脂奶油所用部分氢化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健康问题,以椰子油-葵花籽油混合油(质量比1∶1)为基料油,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物理复配法制备植脂奶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水分含量、β-环... 为解决传统植脂奶油所用部分氢化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健康问题,以椰子油-葵花籽油混合油(质量比1∶1)为基料油,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物理复配法制备植脂奶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水分含量、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添加量对植脂奶油持油性、持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植脂奶油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添加量6.0%、大豆卵磷脂添加量1.1%、水分含量38.0%,在此条件下植脂奶油的持油性和持水性分别达到98.9%和93.8%;对植脂奶油的稳定性分析也进一步说明了持油性、持水性与稳定性之间的正向关系。综上,以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物理复配法制备的椰子油-葵花籽油基植脂奶油是一种潜在的营养健康植脂奶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葵花籽 复合乳化剂 植脂奶油 物理复配法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的抗炎、抗刺激及抗湿疹功效研究
11
作者 程恒光 方婷欢 +3 位作者 蒋晴 李晓霞 蒋云杰 唐礼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旨在为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体外3D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体外急性损伤及类湿疹表皮模型,以低温压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处理模型,检测其组织活力、炎症因子释放量、组织形态结构和胸腺基质... 旨在为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体外3D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体外急性损伤及类湿疹表皮模型,以低温压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处理模型,检测其组织活力、炎症因子释放量、组织形态结构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含量,评价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抗炎、抗刺激、抗湿疹功效。结果表明: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对模型组织活力均无显著影响;油茶籽油能显著降低模型炎症因子释放量,而高油酸葵花籽油不能显著降低模型炎症因子释放量;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对模型组织形态结构均有一定改善;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均能极显著降低模型TSLP含量。综上,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对皮肤刺激性炎症均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缓解作用,具有显著的抗湿疹功效;同时,油茶籽油对皮肤刺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葵花籽 油茶籽油 湿疹 炎症 3D表皮模型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葵花籽饼粕蛋白质工艺
12
作者 廉玉利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旨在以葵花籽饼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蛋白质提取率.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p... 旨在以葵花籽饼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蛋白质提取率.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8.5、提取时间85 min、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50℃,此时蛋白质提取率为72.58%.该研究为葵花籽饼粕中蛋白质的高效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碱溶酸沉法 葵花籽饼粕 蛋白质
下载PDF
浓香葵花籽油气味活性物质的HS-SPME萃取条件优化及GC-O-MS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文婷 师瑞 +2 位作者 马宇翔 王岸娜 汪学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7,共7页
为了提高浓香葵花籽油风味物质的萃取效果及对其气味活性物质进行鉴定,对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GC-O-MS)对浓香葵花籽油的气味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HS-SPME萃取浓香葵... 为了提高浓香葵花籽油风味物质的萃取效果及对其气味活性物质进行鉴定,对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GC-O-MS)对浓香葵花籽油的气味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HS-SPME萃取浓香葵花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样品3 g, DVB/CAR/PDMS萃取头长度2 cm,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50 min。通过GC-O-MS分析,在浓香葵花籽油(160℃烘烤葵花籽仁25 min)中共鉴定出6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2种具有气味活性,包括4种吡嗪类(烤香味和坚果味)、2种呋喃类(焦糖味和甜香味)、4种醛类(生青味、果香和油脂味)、1-辛烯-3-醇(蘑菇味)和α-蒎烯(木质味)。利用HS-SPME结合GC-O-MS可鉴定浓香葵花籽油的气味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葵花籽 HS-SPME GC-O-MS 挥发性物质 气味活性物质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葵花籽中4种交链孢霉毒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毕珊 吴玉田 +3 位作者 杨绍群 刘贵荣 王颖怡 赵正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8-1013,共6页
取2.5g已粉碎的葵花籽样品,加入500.0μL含100.0μg·L^(-1)交链孢酚单甲醚-d_(3)(AME-d_(3))、1000.0μg·L^(-1)滕毒素-d_(3)(TEN-d_(3))和交链孢酚-d_(2)(AOH-d_(2))、5000.0μg·L^(-1)细交链孢菌酮酸-d_(13)(TeA-d_(1... 取2.5g已粉碎的葵花籽样品,加入500.0μL含100.0μg·L^(-1)交链孢酚单甲醚-d_(3)(AME-d_(3))、1000.0μg·L^(-1)滕毒素-d_(3)(TEN-d_(3))和交链孢酚-d_(2)(AOH-d_(2))、5000.0μg·L^(-1)细交链孢菌酮酸-d_(13)(TeA-d_(13))的混合内标溶液,混匀,放置过夜,用25.0mL体积比为45∶10∶45的乙腈-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 3.0)混合液振荡提取,离心。取上清液,用水定容至30.0mL,分取6.0mL,加入15.0mL 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 3.0),过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预先用5.0mL甲醇和5.0mL水活化),用2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淋洗,抽干固相萃取柱,用10mL体积比为1∶1的含1%(体积分数)氨水的甲醇-乙腈混合液进行洗脱。将洗脱液于40℃氮吹至近干,残渣用200.0μL甲醇复溶,并用水定容至2.0mL,所得溶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中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细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等4种交链孢霉毒素的含量,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最佳,在洗脱剂中加入氨水有利于改善峰形,基线更平滑;4种交链孢霉毒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15~1.50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5.0%~112%。对实际样品做7组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3%。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率和检出量最高的是TeA,平均值为1890.16μg·kg^(-1),TEN次之,平均值为20.26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链孢霉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葵花籽
下载PDF
葵花籽粕绿原酸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祎 熊犍 崔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0-195,共6页
为提高葵花籽榨油后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该研究以葵花籽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法提取绿原酸。探究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 为提高葵花籽榨油后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该研究以葵花籽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法提取绿原酸。探究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确定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8(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葵花籽粕绿原酸得率最高,为(2.12±0.02)%。提取葵花籽粕绿原酸后,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结合逆流萃取技术对粗提绿原酸纯化,可将绿原酸的纯度由18.73%提高至7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绿原酸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葵花籽物理接触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敖日格乐 张文杰 +2 位作者 王帅 刘文航 郁志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7,共9页
为提高葵花籽输送过程离散元仿真的精确度,利用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葵花籽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以接触参数物理试验值作为依据,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仿真结果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葵花籽-Q... 为提高葵花籽输送过程离散元仿真的精确度,利用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葵花籽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以接触参数物理试验值作为依据,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仿真结果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葵花籽-Q235钢碰撞恢复系数、葵花籽-葵花籽静摩擦因数和葵花籽泊松比的P值小于0.05,对休止角仿真试验影响显著。以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指标进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佳参数取值范围;采用Box-Behnken试验建立仿真试验休止角与显著性参数之间的二阶回归方程,以物理试验值为目标对其进行寻优,得到最佳参数组合,即葵花籽-Q235碰撞恢复系数为0.33、葵花籽-葵花籽静摩擦因数为0.42、葵花籽泊松比为0.35。通过验证试验和T检验,验证了仿真休止角与物理试验休止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标定所得的最优参数可用于葵花籽输送过程中的离散元仿真,也可以为其他颗粒仿真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参数标定 离散元 休止角
下载PDF
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对低脂冰淇淋浆料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莉 赵路苹 +5 位作者 刘莹 马彩红 尹彦霖 王丹 韩杰 丁秀臻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27,148,共8页
为了探究葵花籽油体富集物在冰淇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葵花籽油体富集物作为脂肪来源制备低脂冰淇淋,在无均质条件下研究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对低脂冰淇淋浆料和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淇淋浆料的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随... 为了探究葵花籽油体富集物在冰淇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葵花籽油体富集物作为脂肪来源制备低脂冰淇淋,在无均质条件下研究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对低脂冰淇淋浆料和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淇淋浆料的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随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为3.5%~4.0%时黏度与对照组相当;浆料中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的比例随着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在4.0%时达到最大;冰淇淋的膨胀率和抗融率随着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添加葵花籽油体富集物的冰淇淋色泽较差;冰淇淋的硬度和咀嚼性变化规律一致,都是随着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弹性变化则相反;冰淇淋黏附性随着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为2.5%时冰淇淋感官评分最高。合适的葵花籽油体富集物添加量可以起到与棕榈油相似的效果,因此葵花籽油体富集物可以应用在冰淇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体 冰淇淋 浆料 品质
下载PDF
高压均质影响葵花籽油体乳液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旭凤 郭本虎 +6 位作者 吴营营 柳杨 沈鹏坤 张大健 丁秀臻 王文涛 赵路苹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2,共7页
研究pH 3.5~8.0条件提取的葵花籽油体基本性质,探究利用高压均质压力(40、60、80、100 MPa)对不同葵花籽油体乳液(10%)的蛋白质组成及粒径、流变学特性、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提取pH的升高,葵花籽油体的蛋白质质量分数由14.... 研究pH 3.5~8.0条件提取的葵花籽油体基本性质,探究利用高压均质压力(40、60、80、100 MPa)对不同葵花籽油体乳液(10%)的蛋白质组成及粒径、流变学特性、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提取pH的升高,葵花籽油体的蛋白质质量分数由14.19%降为2.97%,油体结合的外源性蛋白减少;脂肪质量分数由47.98%增加到68.01%;油体等电点由4.0增加至4.9。随着均质压力的升高,所有油体蛋白质结构无明显改变;油体乳液粒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油体乳液黏度有所降低,并提高了储藏稳定性,其中,pH 5.0提取的油体经60 MPa均质后乳液粒径最小(229 nm),稠度指数(k值)较低,储藏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体 乳液 高压均质 PH
下载PDF
葵花籽分离蛋白及葵花籽色拉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恩礼 王岚 +2 位作者 杨帆 朱先龙 胡毓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对葵花仁中绿原酸的提取 ,解决了葵花蛋白的色泽问题 ,同时采用特殊方法 ,提取油脂而不影响蛋白的性状 ,最终得到葵花籽色拉油和葵花籽分离蛋白。
关键词 葵花籽 绿原酸 葵花籽色拉油 葵花籽分离蛋白 提取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我国葵花籽油进口贸易的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0,共4页
为减缓葵花籽油进口对我国油葵产业的冲击,保障我国葵花籽油供给稳定,更好地满足我国居民对特色油脂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在分析我国葵花籽油进口贸易特征的基础上,探究背后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葵花籽油进口呈增... 为减缓葵花籽油进口对我国油葵产业的冲击,保障我国葵花籽油供给稳定,更好地满足我国居民对特色油脂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在分析我国葵花籽油进口贸易特征的基础上,探究背后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葵花籽油进口呈增长快、依存度高、来源地集中等特征;其原因主要有进口价格优势,国内产量增长慢,全球葵花籽生产分布相对集中。据此建议,扩大我国油葵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种植,保障产量稳定增长;提高我国油葵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我国油葵压榨及相关产业,同时用好国外资源,有效满足我国葵花籽油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进口贸易 油葵产业 食用植物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