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葶苈草颗粒对恶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少卓 沈宇燕 +5 位作者 田文全 刘二伟 樊官伟 杜天祥 高文远 柳占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葶苈草颗粒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昆明种小鼠,用3%恶唑酮(OXZ)复制小鼠OXZ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组(等容蒸馏水)、葶苈草颗粒(1.95,3.9,7.8 g·kg-1)治疗组、柳氮磺胺吡... 目的:观察葶苈草颗粒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昆明种小鼠,用3%恶唑酮(OXZ)复制小鼠OXZ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组(等容蒸馏水)、葶苈草颗粒(1.95,3.9,7.8 g·kg-1)治疗组、柳氮磺胺吡啶(0.39 g·kg-1)阳性药对照组,ig每天1次,连续治疗4 d。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治疗4 d后,与模型组比较,葶苈草颗粒3.9,7.8 g·kg-1治疗组,血清和结肠组织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肠组织MPO,IL-1β,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葶苈草颗粒治疗组总DAI值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葶苈草颗粒对OXZ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抑炎细胞因子IL-10之间的平衡,有效减轻实验性结肠炎炎症,从而起到治疗IB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葶苈草颗粒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恶唑酮结肠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