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的隐喻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凤 阿婧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9,共5页
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本论文主要阐释了史诗隐喻,并对两个民族史诗的母题隐喻、神话隐喻、人物隐喻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其异同产生的原因。如此研究对于理解史诗意义重大,特别是通过对比两个民族史诗隐喻意义的不同,更能... 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本论文主要阐释了史诗隐喻,并对两个民族史诗的母题隐喻、神话隐喻、人物隐喻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其异同产生的原因。如此研究对于理解史诗意义重大,特别是通过对比两个民族史诗隐喻意义的不同,更能深入理解不同民族史诗的独特风格以及其中呈现的民族文化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印度史诗 隐喻 比较
下载PDF
新时期蒙古史诗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斯钦巴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9-57,共9页
三十年中国蒙古史诗的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起步,在与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少数学者走出国门,带来了国外史诗研究的理论成果,带动了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的恢复和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人员交往的深入,蒙古史... 三十年中国蒙古史诗的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起步,在与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少数学者走出国门,带来了国外史诗研究的理论成果,带动了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的恢复和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人员交往的深入,蒙古史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为新世纪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的转轨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30年中国蒙古史诗研究事业在搜集、整理、出版、研究诸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蒙古史诗 研究 述评
下载PDF
论古代东方史诗文学发生的同质性——以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人类自身的类同化特征投射到史诗创作中,就表现为审美发生和文学创作的趋同性。将古代东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同属于东方的蒙古史诗和印度史诗在产生、发展、传播等方面存有诸多的相似之处。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地域环境... 人类自身的类同化特征投射到史诗创作中,就表现为审美发生和文学创作的趋同性。将古代东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同属于东方的蒙古史诗和印度史诗在产生、发展、传播等方面存有诸多的相似之处。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地域环境、频繁的部族战争、个人意识的逐渐觉醒、民族融合与文化互渗促成了两个民族史诗的形成,而且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又都有着漫长的发展流变过程,史诗中所包含的神话内容、神灵观念等都与其各自的民族神话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印度史诗 文学发生 同质性
下载PDF
蒙古史诗文本多重意义结构的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斯钦巴图 《百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3-68,共6页
文章探讨了蒙古史诗的诗句、母题、人物名称、神话因素如何在程式化创编和传播机制中形成为史诗多重意义结构的不同层面,认为诗句、母题、人名、神话都有自身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由它们的种种关系、不同组合和意义交叉所形成的史诗文... 文章探讨了蒙古史诗的诗句、母题、人物名称、神话因素如何在程式化创编和传播机制中形成为史诗多重意义结构的不同层面,认为诗句、母题、人名、神话都有自身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由它们的种种关系、不同组合和意义交叉所形成的史诗文本的意义是多层而多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多重意义结构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呈现的民族精神之比较
5
作者 王艳凤 阿婧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作为草原文明和森林文明代表的蒙古民族和印度民族,其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辽阔的草原和繁茂的森林之中。在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明显表现出了各自的民族精神。对力和武艺的崇尚是草原人的核心,蒙古史诗的尚武精神既表现在蒙古人所追求的... 作为草原文明和森林文明代表的蒙古民族和印度民族,其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辽阔的草原和繁茂的森林之中。在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明显表现出了各自的民族精神。对力和武艺的崇尚是草原人的核心,蒙古史诗的尚武精神既表现在蒙古人所追求的力之美上,也体现在史诗所弘扬的英雄主义精神上;印度民族则具有崇德尚文的民族精神,史诗中的人物在对"正法"的追寻与坚守中,彰显了仁爱和平、自我牺牲以及崇尚道德的精神。蒙古英雄的牺牲为的是战争的胜利,当前的幸福,为了部族的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印度英雄的自我牺牲却有着更高的境界,为的是求取和平,实现正法,达到梵我和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印度史诗 民族精神 比较
下载PDF
蒙古史诗《达尼库日勒》研究
6
作者 乌日古木勒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第3期53-61,共9页
蒙古史诗《达尼库日勒》是流传于蒙古国西部民间的情节较为复杂、篇幅较长的史诗,是一部维护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的史诗。该史诗通过讲述英雄的抢婚行为,造成战乱和严重自然灾害,给部落民众和牲畜带来灾难的故事,谴责英雄的抢婚行为破坏... 蒙古史诗《达尼库日勒》是流传于蒙古国西部民间的情节较为复杂、篇幅较长的史诗,是一部维护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的史诗。该史诗通过讲述英雄的抢婚行为,造成战乱和严重自然灾害,给部落民众和牲畜带来灾难的故事,谴责英雄的抢婚行为破坏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和谐。《达尼库日勒》通过讲述英雄悔恨抢婚行为,尊重抢来的妻子分给她牲畜和财产,并把妻子送回娘家,以和平的方式请来妻子,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告诉人们必须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才能拥有和谐的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达尼库日勒》 部落联盟
下载PDF
蒙古史诗《祖乐阿拉达尔汗传》汉译研究
7
作者 赵文工 《西部蒙古论坛》 2018年第3期73-77,共5页
本文结合蒙古史诗《祖乐阿拉达尔汗传》的汉译实践,论述了文学翻译中追求的"信、达、雅",实属艰苦的"再创作";注释在史诗翻译中的重要地位,注释向汉族传达了蒙古史诗所蕴含的独特历史文化内容,是深入细致的学术研... 本文结合蒙古史诗《祖乐阿拉达尔汗传》的汉译实践,论述了文学翻译中追求的"信、达、雅",实属艰苦的"再创作";注释在史诗翻译中的重要地位,注释向汉族传达了蒙古史诗所蕴含的独特历史文化内容,是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工作;史诗的翻译、注释工作,对史诗的搜集、整理工作发挥着检验作用,是中国文学史的编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祖乐阿拉达尔汗传》 翻译 注释
下载PDF
论印度史诗与蒙古史诗的文学治疗功能
8
作者 王艳凤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5-99,共5页
印度史诗与蒙古史诗均产生于民族发展之初,其中透视着人类早期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等文化信息。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透视史诗,解读其文化功能,必将有助于重构并深化对史诗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印度史诗和蒙古史诗文学治疗功能... 印度史诗与蒙古史诗均产生于民族发展之初,其中透视着人类早期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等文化信息。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透视史诗,解读其文化功能,必将有助于重构并深化对史诗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印度史诗和蒙古史诗文学治疗功能生发的土壤、史诗在讲唱中的治疗功能、史诗的复活情节与治疗功能,目的是获得史诗的人类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史诗 蒙古史诗 文学治疗 比较
下载PDF
试论蒙古史诗讲唱中的“替罪羊”现象
9
作者 阿婧斯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替罪羊"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原始民族风俗信仰中,蒙古史诗讲唱同样也存在类似现象。通过对史诗讲唱"替罪羊"现象的分析,使我们获得了一个了解古代蒙古人精神世界与风俗信仰的角度。今天曾经在民众心中具有神圣地位... "替罪羊"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原始民族风俗信仰中,蒙古史诗讲唱同样也存在类似现象。通过对史诗讲唱"替罪羊"现象的分析,使我们获得了一个了解古代蒙古人精神世界与风俗信仰的角度。今天曾经在民众心中具有神圣地位的蒙古史诗早已被现代文明观念所消解,但这绑在毡包前代人受过的羔羊却能向我们传达出千年前蒙古先民的原始思维以及蒙古史诗那神异威严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风俗信仰 “替罪羊” 精神世界
下载PDF
论蒙古史诗中的岩石崇拜审美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额尔敦高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岩石崇拜是蒙古史诗中反映出来的原始信仰的一种。蒙古史诗中描述主人公的形象或叙述情节时都能体现出来岩石崇拜。岩石崇拜在描写主人公的神圣和力大无比时起着重要艺术审美作用。主人公在岩石里怀胎出生;主人公手里持着岩石或战刀出生... 岩石崇拜是蒙古史诗中反映出来的原始信仰的一种。蒙古史诗中描述主人公的形象或叙述情节时都能体现出来岩石崇拜。岩石崇拜在描写主人公的神圣和力大无比时起着重要艺术审美作用。主人公在岩石里怀胎出生;主人公手里持着岩石或战刀出生;主人公变成岩石而持有了神力的三个母题所反映的文化意识是在当时存在的神话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岩石神圣化的信仰意识和崇拜力量的艺术审美观念相结合的产物。艺术手法方面来看,岩石崇拜是在当时人们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被创造的,是神话思维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观念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岩石崇拜 文化渊源 审美观念
下载PDF
论蒙古史诗的原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傲东白力格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27,共6页
蒙古史诗创作的原则与方法是建立在蒙古史诗的原始模型──太阳原型基础上的。文章在引述国内外研究资料基础上,对太阳原型的情节结构、内容线索及其产生基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响作了分析。
关键词 蒙古史诗 《江格尔》 原始模型
下载PDF
蒙古史诗研究的理论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萨仁格日勒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文章分别阐述了现察母题理论对蒙古史诗研究历程的影响与口头程式理论对欧洲史诗研究历程的影响,强调了加强蒙古史诗接受层领域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蒙古史诗 母题理论 口头程式理论 生成功能
下载PDF
论蒙古史诗中的岩石崇拜审美观念
13
作者 额尔敦高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2-16,共5页
在蒙古史诗中,描述英雄人物形象或叙述史诗情节时都体现出了原始岩石崇拜:一、史诗英雄人物得到岩石的呵护;二、用岩石象征英雄人物的力量;三、用岩石镇压敌人;四、用岩石做占卜等。这样的文化审美意识是在当时民众的神话意识和原始宗... 在蒙古史诗中,描述英雄人物形象或叙述史诗情节时都体现出了原始岩石崇拜:一、史诗英雄人物得到岩石的呵护;二、用岩石象征英雄人物的力量;三、用岩石镇压敌人;四、用岩石做占卜等。这样的文化审美意识是在当时民众的神话意识和原始宗教神灵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把岩石神圣化的信仰意识和崇拜力量的审美观念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岩石崇拜 文化渊源 审美观念
下载PDF
试论蒙古史诗蟒古思形象之“美”
14
作者 其力木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1-75,共5页
蒙古族英雄史诗往往包含两个重要对立形象——"至善至美"的英雄和"至恶至丑"的蟒古思。然而"美"并不是一个永久不变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美"的理解千姿百态、因人而异。本文通过对蟒... 蒙古族英雄史诗往往包含两个重要对立形象——"至善至美"的英雄和"至恶至丑"的蟒古思。然而"美"并不是一个永久不变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美"的理解千姿百态、因人而异。本文通过对蟒古思形象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丑"与"恶"的存在的蟒古思,如何能成为"美",怎样成为了"美"。在充分认识了蟒古思形象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之后,从两方面阐述了其由"美"到"丑"的因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蟒古思 形式美 内容美
下载PDF
蒙古史诗的图像学分析——以动物风格纹饰为例
15
作者 阿婧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在蒙古史诗和北方民族造型艺术中都存在具有动物风格的纹饰描绘。笔者通过对蒙古史诗纹饰描写的图像学分析,探究其与造型艺术在历史资料、程式主题以及内在意义三个层面的互文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蒙古先民的叙事习惯,破解其中... 在蒙古史诗和北方民族造型艺术中都存在具有动物风格的纹饰描绘。笔者通过对蒙古史诗纹饰描写的图像学分析,探究其与造型艺术在历史资料、程式主题以及内在意义三个层面的互文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蒙古先民的叙事习惯,破解其中的意向密码,还原口头和图像传统中所蕴含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图像学 动物风格 纹饰
下载PDF
蒙古史诗中的妇女爱情观
16
作者 额尔敦高娃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蒙古史诗 妇女 爱情观
下载PDF
蒙古史诗传承与听众基础
17
作者 萨仁格日勒 《西部蒙古论坛》 2008年第4期55-60,128,共9页
本文通过田野经验,认为记录下来一位艺人一次演唱的文本,代表不了一部史诗传承的全过程。这对蒙古史诗传承过程中,演唱现场全景及史诗听众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让我们认识到蒙古史诗保持活态可持续传承的关键在于"听众"... 本文通过田野经验,认为记录下来一位艺人一次演唱的文本,代表不了一部史诗传承的全过程。这对蒙古史诗传承过程中,演唱现场全景及史诗听众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让我们认识到蒙古史诗保持活态可持续传承的关键在于"听众"这一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传承 听众基础
全文增补中
语象叙事在口头传统中的应用——以蒙古史诗为例
18
作者 阿婧斯 《当代外语研究》 2023年第5期185-192,共8页
语象叙事(Ekphrasis)意为“对图像再现的语言再现”,传统关于语象叙事的研究集中在古典学和现代文艺理论领域,但笔者认为对语象叙事的研究需要回归到口头诗学的视域之中,在以蒙古史诗为代表的口头传统中重新理解语象叙事的本质。不同于... 语象叙事(Ekphrasis)意为“对图像再现的语言再现”,传统关于语象叙事的研究集中在古典学和现代文艺理论领域,但笔者认为对语象叙事的研究需要回归到口头诗学的视域之中,在以蒙古史诗为代表的口头传统中重新理解语象叙事的本质。不同于文本阅读,口头活态的蒙古史诗演述更强调内容的生动直观,语言具有鲜明的图像化的特点,会繁复铺陈地描述如武器、服饰等具体器物。因为口头艺人在即时讲述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语象叙事唤起听众的心理图像,把听众变成观众,强化听众的参与感,在线性的声音时序中构筑空间,为听众创造多元立体的接受体验。但同时语言和图像存在多层次的唤起和悖反关系,艺人的语言图像到听众的心理图像传输存在间隙,个体的心理图像与现实图像也可能存在不一致,同时语言图像会放大现实图像的缺席,而史诗的诗学张力就寄居在语象叙事这种语言和图像的辩证关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象叙事 蒙古史诗 图像
原文传递
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南斯拉夫和蒙古史诗田野作业评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朝戈金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田野作业 蒙古史诗 口传史诗 南斯拉夫 口头史诗 蒙古英雄史诗 荷马史诗 民间歌手 诗文本 符拉基米尔佐夫
原文传递
口传史诗文本的类型──以蒙古史诗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朝戈金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口传史诗 蒙古 转述本 口述记录本 手抄本 录音本 印刷文本 口传文学 文本类型 蒙古史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