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蛇绿混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约束
1
作者 许立权 肖剑伟 +3 位作者 张玉清 呼日乐 张婷婷 马嘉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38,共16页
对满都拉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基质碎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岩屑杂砂岩(D18003RZ1)锆石多具岩浆成因特征,U-Pb年龄分布于272~2302 Ma之间,有282 Ma和442.8 Ma两个峰值年龄;431~45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6... 对满都拉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基质碎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岩屑杂砂岩(D18003RZ1)锆石多具岩浆成因特征,U-Pb年龄分布于272~2302 Ma之间,有282 Ma和442.8 Ma两个峰值年龄;431~45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661~0.282797,ε_(Hf)(t)值为6.4~10.7,T_(DM2)介于801~1155 Ma之间;272~286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554~0.282768,ε_(Hf)(t)值介于-1.5~5.9之间,T_(DM2)介于1069~1575 Ma之间。含粉砂绢云母硅质板岩(DC01TW1)锆石年龄分布在260~2185 Ma之间,其锆石有岩浆成因,也有变质成因,主要峰值年龄为270 Ma,次为1600 Ma和1850 Ma;263~293 Ma锆石的^(176)Hf/^(177)Hf值为0.282434~0.282805,ε_(Hf)(t)值为-6.0~7.1,T_(DM2)介于930~1894 Ma之间。杂砂岩以古生代碎屑锆石为主,少量古中元古代锆石,反映其物源以兴蒙造山带为主,而绢云母硅质板岩以晚古生代和古中元古代为主,反映其物源可能以兴蒙造山带和华北陆块并重。结合2种岩性的岩石组成、锆石年龄分布及物源分析,杂砂岩可能形成时代略早,且靠近岛弧,而绢云母硅质板岩形成时代稍晚,其环境更靠近陆块。满都拉地区这套碎屑岩的形成时代可能为晚二叠世,且可能不晚于256 Ma,形成于俯冲向碰撞转变的构造背景,进一步限定内蒙古中部的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依然存在,其演化可能一直延续到晚二叠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满都地区 蛇绿混杂岩 碎屑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二叠纪俯冲造山过程的岩石记录 被引量:70
2
作者 陶继雄 白立兵 +2 位作者 宝音乌力吉 郑武军 苏茂荣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年第4期241-249,共9页
内蒙古中部满都拉地区位于中朝、西伯利亚两大板块边缘的汇聚部位,关于两大板块在该处的最终拚合时间,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该地区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火山岩系由块状、枕状玄武岩、细碧岩、玄武安山岩、火山角砾... 内蒙古中部满都拉地区位于中朝、西伯利亚两大板块边缘的汇聚部位,关于两大板块在该处的最终拚合时间,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该地区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火山岩系由块状、枕状玄武岩、细碧岩、玄武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组成;深成侵入岩由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等一系列小岩株组成复合侵入体。通过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它们具有大洋岛弧岩浆岩的特点,是俯冲造山过程中的岩石记录。该套岩石的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85Ma±11Ma、280.4Ma±1.1Ma,说明本区在二叠纪早期依然存在大洋板块活动。因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本区的缝合时间至少应当在早二叠世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岩浆岩 同位素年龄 俯冲造山过程 缝合时间 蒙古中部满都
下载PDF
评《蒙古英雄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比较研究与文本汇编》
3
作者 斯钦巴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蒙古英雄史诗锡林嘎珠巴图尔——比较研究与文本汇编》 书评 蒙古史诗 内容 陈岗龙 口头程式理论
下载PDF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上段重力流堆积的沉积机制及地质意义
4
作者 梁超 解习农 史冠中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64,共11页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上段的重力流堆积特征对理解该区中二叠世晚期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哲斯组上段地层野外露头精细的沉积学研究,识别出了4种重力流沉积岩相组合类型:(1)碎屑流沉积,灰色砾岩,砾石长轴平行...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上段的重力流堆积特征对理解该区中二叠世晚期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哲斯组上段地层野外露头精细的沉积学研究,识别出了4种重力流沉积岩相组合类型:(1)碎屑流沉积,灰色砾岩,砾石长轴平行层面排列,基质多富含泥质;(2)混合重力流沉积,下部为灰色砾岩,上部为灰色砂岩或泥质砂岩,砾岩中砾石长轴平行层面排列,基质富含泥质,砂岩和泥质砂岩中见较多细小碎屑;(3)高密度浊流沉积,灰色块状砂岩或泥质砂岩,内部常见细小泥质碎屑,偶见干净块状砂岩中分布较多泥质粉砂岩、泥岩团块和撕裂屑;(4)低密度浊流沉积,下部为灰色薄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向上变为薄层泥岩。垂向上4种重力流沉积类型相互叠置,发育多个沉积旋回;空间上呈席状展布。剖面对比揭示了重力流沉积由以碎屑流和混合重力流沉积为主-以高密度浊流沉积为主-以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的相变趋势。该重力流沉积体系中的流体转换需要周围水体的存在,指示其发育于水下环境;而以较薄的席状展布的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不同类型重力流沉积相互叠置,并且缺乏波浪和潮汐改造的沉积构造等现象,则暗示在该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时期,满都拉地区可能处于远端较深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机制 流体转换 哲斯组 蒙古满都
下载PDF
蒙古民族的形成与族称 被引量:2
5
作者 泰亦赤兀惕.满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4-27,90,共5页
蒙古民族在8000前就已形成,“蒙古”这个族称民族形成的当初便已定性,史书称“忙豁勒”,汉书称“蛮”的形式,在诸蒙古部落中流传下来。如检狁(Khigan)蒙古、北狄(BidGud)蒙古、胡奴(Khun)蒙古、尼伦蒙古... 蒙古民族在8000前就已形成,“蒙古”这个族称民族形成的当初便已定性,史书称“忙豁勒”,汉书称“蛮”的形式,在诸蒙古部落中流传下来。如检狁(Khigan)蒙古、北狄(BidGud)蒙古、胡奴(Khun)蒙古、尼伦蒙古、鲜卑蒙古、突厥蒙古等几十个部落。到中世纪时鞑靼蒙古、乃蛮蒙古等已达100多个部落。现代有喀尔喀蒙古、内蒙古、达斡尔蒙古、察干蒙古尔、布里亚特蒙古、图瓦蒙古、四川蒙古、云南蒙古、上海蒙古、北京蒙古、台湾蒙古……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卡尔梅壳、德额都、伊和蒙古等在它们的前面或后面均有“蒙古”这个族称。所以,蒙古由诸部落组成,蒙古是总称,是统你,均为──蒙古族,蒙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猃犹 北狄 胡奴 百蛮 蒙古拉
下载PDF
蒙古民族的形成与族称
6
作者 泰亦赤兀惕.满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0-23,26,共5页
关键词 “蛮” 蒙古民族 蒙古拉 蒙古 蒙古 蒙古高原 胡奴 突厥蛮 匈奴列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竹趣
7
《北京园林》 1995年第2期46-46,共1页
酒竹: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蒙古拉大森林中,生长有一种酒竹,人们想喝酒时,只要削上几枝竹子插瓶内,一夜间便会盛满三十度左右的酒,成了当地人待客的佳品。甜竹:在亚马逊河岸边生长着一种甜竹,其竹叶肥厚,一到春天,竹叶便发绿变暗,咀嚼起来... 酒竹: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蒙古拉大森林中,生长有一种酒竹,人们想喝酒时,只要削上几枝竹子插瓶内,一夜间便会盛满三十度左右的酒,成了当地人待客的佳品。甜竹:在亚马逊河岸边生长着一种甜竹,其竹叶肥厚,一到春天,竹叶便发绿变暗,咀嚼起来有如蜜般甘甜。电竹:在北美产有一种电竹,人畜都不敢靠近它,一旦触碰竹子,便会感到全身麻木,甚至将人击倒。睡竹:在南美长着一种睡竹,其叶很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坦桑尼亚 蒙古拉 亚马逊河 甜竹 大森林 竹叶 生长 触碰 非洲
下载PDF
稀奇古怪的竹
8
作者 余游 《浙江林业》 1994年第2期25-25,共1页
酒竹:生长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蒙古拉大森林中的酒竹,人们想喝酒时,只要削尖几枝竹子插入瓶内,一夜间便会盛满30度左右的酒,成了当地人待客的佳品。甜竹:亚马逊河岸边生长着一种甜竹,其竹叶肥厚,一到春天,竹叶便发绿变暗,咀嚼起来非常甘甜... 酒竹:生长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蒙古拉大森林中的酒竹,人们想喝酒时,只要削尖几枝竹子插入瓶内,一夜间便会盛满30度左右的酒,成了当地人待客的佳品。甜竹:亚马逊河岸边生长着一种甜竹,其竹叶肥厚,一到春天,竹叶便发绿变暗,咀嚼起来非常甘甜,跟蜜差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坦桑尼亚 蒙古拉 竹叶 亚马逊河 生长过程 甜竹 大森林 非洲 削尖
下载PDF
痄腮散治疗痄腮的体会
9
作者 张淑珍 张景涛 《内蒙古中医药》 1997年第S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痄腮 天花粉 清热解毒 治疗原则 致病因素 蒙古拉 消肿散结 儿科疾病 大青叶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我公司氨碱厂近几年技术进步简介
10
作者 贺耀武 李山荣 +2 位作者 班学林 谢永刚 朱治忠 《纯碱工业》 CAS 2002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氨碱法 技术进展 纯碱 蒙古乌海市僧庙化工有限公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