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莫高窟第61窟甬道由元末西夏遗民重修新证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富学
-
机构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7-199,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VRC025)。
-
文摘
敦煌莫高窟第61窟被多数学者认定为西夏窟,主要依据在于该窟出现有夏汉合璧僧人题记和西夏装僧人画像。学术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西夏文在元代基本不再使用,其实,不管是黑水城还是他地,西夏文相当流行,真正意义上的《西夏文大藏经》的首次刊刻与其后反复印制都是在元代完成的。按照西夏规定,西夏文地位在其他文字之上,而莫高窟第61窟榜题的汉文写于西夏文之前,与西夏文“特重”的情况相反;从黄道十二宫中处女座与人马座来看,不具西夏服饰特点,却有元代特色;甬道南壁的龙纹,与中原、西夏的温驯风格差别很大,却接近西亚、回鹘的凶猛风格,当与元代色目人大量入居敦煌有关。尤为重要的是,西夏助缘僧像覆盖于蒙古文题记之上,可作为铁证,证明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画为元代之物。
-
关键词
夏汉合璧题记
蒙古服饰
龙纹
西夏助缘僧像
蒙古文题记
-
Keywords
Tangut-Chinese inscription
Mongolian clothing
portrait of a Western Xia monk
dragon motif,Mongolian inscription
-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敦煌本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萨仁高娃
杨富学
-
机构
国家图书馆
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4,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代畏兀儿宗教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09BZS011)
-
文摘
敦煌出土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Abhidharma-kos′a-bhāsya-tikā Tattvārtha-nāma)》是现存回鹘文献中篇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写本之一,原件藏于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8212/75A-B。从回鹘文题记看,该写本的抄写时代应是元末。但值得注意的是,写本末尾出现有蒙古文题记,称"大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初一"。这一题记表明,在该写本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敦煌研究院编号第17窟)之前,原藏于伯希和编元代181窟(敦煌研究院编号第464窟),甚或已流落民间,再经蒙古人之手留下了"光绪三十年"的蒙古文题记。后由王道士将其移到藏经洞中,再为斯坦因于1907年获得。这一史实为藏经洞晚期文献来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
-
关键词
回鹘文文献
蒙古文题记
敦煌石窟
佛教
考古
-
Keywords
Uighur literature
Mongolian inscription
Dunhuang Grottoes
Buddhism
Archaeology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蒙元时期敦煌回鹘蒙文题记及其语言文化现象
- 3
-
-
作者
包乌云
-
机构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
-
出处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9-54,57,共7页
-
文摘
敦煌石窟中除了大量的汉文题记之外还有藏、回鹘、粟特、西夏、蒙古(回鹘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梵文等题记。这些题记不但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且对那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本文通过题记的语言研究进一步探讨语言与历史、文化和宗教的关系,揭示题记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容。
-
关键词
蒙元时期
敦煌石窟
回鹘蒙古文题记
-
分类号
H21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