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文化视角下蒙古族聚居区贫困问题探析——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艾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化贫困是贫困的重要特征和主要诱因,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贫困问题的形成原因必须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导致农牧民接受教育的低程度,教育公平缺失导致贫困;科学素养传播途径的缺陷弱化了农牧民运用科... 文化贫困是贫困的重要特征和主要诱因,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贫困问题的形成原因必须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导致农牧民接受教育的低程度,教育公平缺失导致贫困;科学素养传播途径的缺陷弱化了农牧民运用科学、摆脱贫困的能力,科学技术匮乏导致贫困;消极、落后的观念束缚着干部、农牧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精神贫困导致经济贫困;非经济和反积累的消费文化导致扩大再生产投入的不足,畸形消费导致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市 蒙古族聚居区 贫困问题 文化分析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概念的边界、适用范围以及泛化解释 被引量:2
2
作者 阿思根 钟艳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概念研讨和边界澄清是当代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蒙古族聚居区"这一固有概念起航,对其传统意义上的各种表述法予以公示,并且以此为参照系,试探性地对其进行概念澄清和论证作业,进而以民族社会学视角对本概念... 概念研讨和边界澄清是当代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蒙古族聚居区"这一固有概念起航,对其传统意义上的各种表述法予以公示,并且以此为参照系,试探性地对其进行概念澄清和论证作业,进而以民族社会学视角对本概念的现代性延伸以及它所带来的各种次生概念也进行细述。最后,在对学术界使用本概念的情况进行简单回顾的同时,把概念解释和澄清之旅置于"蒙古族发展"这一时代所赋予的研究课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概念 边界 经营身份 重新审视
下载PDF
关于蒙古族聚居区基础教育过于集中社会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艳华 谢金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蒙古族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基础教育过于集中办学模式给蒙古族聚居区带来诸多不利社会问题。首先,过于集中的力度大大超出办学条件;其次,违背低龄、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达不到教书...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蒙古族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基础教育过于集中办学模式给蒙古族聚居区带来诸多不利社会问题。首先,过于集中的力度大大超出办学条件;其次,违背低龄、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理想目的;再次,"挤兑"家庭教育;第四,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第五,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第六,增加了农牧民经济负担;陪读家庭不稳定甚至离异;由于"挤兑"家庭教育而缺乏伦理道德和家庭责任等。这些似乎隐性和显现的教育问题,都是不利于蒙古族聚居区社会长远和谐发展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基础教育 过于集中 社会问题
下载PDF
论20世纪以来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结构变动及其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洋 阿思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63-65,共3页
20世纪以来,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生了几次社会结构变动,其变动脉络基本与国家整体社会结构变动相一致。这几次社会结构变动对蒙古族生存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社会结构变动 变动脉络 社会流动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分层视域下双语教育的作用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健 阿思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3-56,共4页
社会分层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适当的、良性的社会流动而调整社会分层,发挥社会分层的积极作用,在蒙古族聚居区,则是通过双语教育实现的。从教育的自然属性和蒙古族传统教育模式起航,指出蒙古语言文化教育在... 社会分层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适当的、良性的社会流动而调整社会分层,发挥社会分层的积极作用,在蒙古族聚居区,则是通过双语教育实现的。从教育的自然属性和蒙古族传统教育模式起航,指出蒙古语言文化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维系民族认同、缓解民族情感的"执着性"等方面的作用,也指出了主流语言文化教育的现代化功能,并针对蒙古族聚居区双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育 蒙古族聚居区 社会分层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的城镇化模式探析——以通辽市城镇化发展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辽市是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因此,本文以通辽市城镇化发展为例,对蒙古族聚居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探析。通辽市凭借着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自然、人文条件,根据实际,选择分散式的城镇化道路,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发... 通辽市是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因此,本文以通辽市城镇化发展为例,对蒙古族聚居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探析。通辽市凭借着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自然、人文条件,根据实际,选择分散式的城镇化道路,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以科尔沁文化为主题塑造通辽市旅游形象。因此,城镇化发展成果比较明显,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必须时刻注意,以健康城镇化作为发展的终极考量,防止"中国式城市危机"在通辽翻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分散式模式 产业支撑 健康城镇化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攻略中的生态移民──以通辽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海池 《民族论坛》 2011年第7X期59-62,共4页
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攻略中生态移民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可以加快通辽市恢复生态建设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与增加农牧民收入并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通辽生态移民攻略实施中面临众多问题。应... 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攻略中生态移民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可以加快通辽市恢复生态建设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与增加农牧民收入并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通辽生态移民攻略实施中面临众多问题。应积极探索生态移民攻略有效实施的对策,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反贫困 生态移民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蒙古族聚居区现代化问题分析——以通辽地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群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是蒙古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区,其现代化发展属于民族地区后发现代化类型,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原因该地区整体现代化水平偏低,与国家发展的差距较大,处在现代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呈... 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是蒙古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区,其现代化发展属于民族地区后发现代化类型,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原因该地区整体现代化水平偏低,与国家发展的差距较大,处在现代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为尽快赶上先进地区,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注重科学发展,尽快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东部 蒙古族聚居区 现代化问题 分析
下载PDF
多维文化视角下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问题的政策选择——以通辽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艾力 《民族论坛》 2011年第8X期63-66,70,共5页
文化贫困是贫困状态的重要特征和主要致因,反贫困问题研究必须要高度重视、有效应对文化领域内的消极因素。因此,对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的反贫困问题而言,一要加大消除教育公平缺失的力度,教育脱贫;二要多种途径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 文化贫困是贫困状态的重要特征和主要致因,反贫困问题研究必须要高度重视、有效应对文化领域内的消极因素。因此,对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的反贫困问题而言,一要加大消除教育公平缺失的力度,教育脱贫;二要多种途径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科技脱贫;三要解禁民众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矫正畸形消费,观念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市 蒙古族聚居区 文化视角 反贫困政策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富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分析
10
作者 吕洋 阿思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6-32,共7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因素。蒙古族作为少数民族,在国家现代化浪潮中不仅持续保持滞后局...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因素。蒙古族作为少数民族,在国家现代化浪潮中不仅持续保持滞后局面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人口过剩导致的"富余劳动力"现象,这是由诸多原因促成。本文将对引起蒙古族村落富余劳动力出现的历史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那些人为因素较为全面的剖析的基础上,把减少人为阻力、理性防止不必要"耗能"为归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富余劳动力 原因 分析
下载PDF
双语教育与蒙古族聚居区的“现代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艾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106-107,共2页
基于教育发展水平与地区现代化发育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双语教育的流行趋势,笔者认为,大力发展蒙汉双语教育对加速蒙古族聚居区现代化进程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因为双语教育是蒙古族民众科学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 基于教育发展水平与地区现代化发育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双语教育的流行趋势,笔者认为,大力发展蒙汉双语教育对加速蒙古族聚居区现代化进程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因为双语教育是蒙古族民众科学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是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促进"双语人"形成并进入主流文化社会的重要通道;而且还是传承和发扬蒙古族文化、促进蒙古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蒙古族聚居区 双语教育
下载PDF
论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12
作者 刘海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0-82,共3页
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分析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基本特征;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条件、资金及教育等方面入手,阐述制约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打造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县域经济 基本特征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以科右中旗为例
13
作者 刘海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推动工业化发展对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右中旗工业化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工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非常突出。试分析科右中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科右中旗工业化发展劣势因素,提出蒙古族聚居区工业化... 推动工业化发展对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右中旗工业化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工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非常突出。试分析科右中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科右中旗工业化发展劣势因素,提出蒙古族聚居区工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县域经济 工业化 路径选择
下载PDF
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型社区建设研究
14
作者 钟艳萍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1期18-19,共2页
新型社区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社区,它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规划性的社会共同体。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型社区建设提高了蒙古族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取得显著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待于... 新型社区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社区,它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规划性的社会共同体。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型社区建设提高了蒙古族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取得显著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待于解决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更深层次的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市 蒙古族聚居区 新型社区建设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蒙古族聚居区基层民主建设路径研究
15
作者 艾野 朱哲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30-132,共3页
内蒙古东部蒙古族聚居区的民主建设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东部蒙古族聚居区的基层民主建设需要破除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观念,增强民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关键词 基层民主 建设路径 蒙古东部 蒙古族聚居区
下载PDF
试析制约蒙古族聚居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阿思根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7-22,共6页
蒙古族聚居的农牧区经济就整体而言发展缓慢 ,其现代化程度 ,不要说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就说与内蒙古城镇相比也存在着明显差距。蒙古族的传统 ,蒙古族聚居区的教育及人才流向状况都是制约蒙古族聚居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既要克服... 蒙古族聚居的农牧区经济就整体而言发展缓慢 ,其现代化程度 ,不要说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就说与内蒙古城镇相比也存在着明显差距。蒙古族的传统 ,蒙古族聚居区的教育及人才流向状况都是制约蒙古族聚居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既要克服民族惰性 ,又要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 ;既要加强“双语教育”促进社会化 ,又要积极建立人才吸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现代化 人才吸引机制 民族人才 双语教育 经济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174例健康人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及结果分析
17
作者 张培芳 白长江 崔丽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7年第S1期138-139,共2页
本文通过对二连地区的蒙古族聚居区的174例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健康人群进行体外血栓形成试验,探索蒙古族聚居区健康人群体外血栓正常水平,年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体外血栓 蒙古族聚居区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区“鼓噪性”消费形成原因及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海池 阿思根 《民族论坛》 2012年第03X期74-78,共5页
改革开放之后,蒙古族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牧民的收入增加很快,成为拉动蒙古族农牧民新消费时代的主因。但是,在蒙古族聚居的农村、牧区,农牧民的消费存在着一定的"鼓噪性"特点,表现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现象。必须要对"... 改革开放之后,蒙古族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牧民的收入增加很快,成为拉动蒙古族农牧民新消费时代的主因。但是,在蒙古族聚居的农村、牧区,农牧民的消费存在着一定的"鼓噪性"特点,表现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现象。必须要对"鼓噪性"消费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树立合理、理性消费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鼓噪性”消费 理性消费
原文传递
浅谈蒙古族聚居区纠纷解决中的习惯法运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群 《民族论坛》 2013年第6X期65-68,共4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蒙古族聚居区因利益纠纷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国家法不可能调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纠纷,特别是对民族地区纠纷的解决,这为蒙古族习惯法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合理使用蒙古族习惯法进行纠纷解决对蒙古族聚居区现代...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蒙古族聚居区因利益纠纷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国家法不可能调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纠纷,特别是对民族地区纠纷的解决,这为蒙古族习惯法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合理使用蒙古族习惯法进行纠纷解决对蒙古族聚居区现代化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纠纷解决 习惯法
原文传递
蒙古族聚居区小学民族文化传承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
20
作者 刘忠南 《学园》 2018年第24期44-45,共2页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民族文化日益边缘化、民族认同感逐渐降低、民族生活方式日益疏远等情况。结合蒙古族小学文化传承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社会各界应努力创造民族语言环境,促进蒙古族小学民族文化的持续传承;从单...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民族文化日益边缘化、民族认同感逐渐降低、民族生活方式日益疏远等情况。结合蒙古族小学文化传承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社会各界应努力创造民族语言环境,促进蒙古族小学民族文化的持续传承;从单一文化传承模式转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文化传承模式的转化;从减轻学生负担角度出发,提高蒙古母语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确保蒙古族聚居区小学老师师资力量,开设民族特色课程对现状进行改善。进一步保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更有利于蒙古族特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达到促进蒙古族学生从小既能适应大融合的文化,又能更好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聚居区 小学 民族文化 传承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