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武平 米永伟 +2 位作者 谢志军 漆永红 龚成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蒙古黄芪作为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生产中存在轮作倒茬不合理、施肥用药不科学、连作障碍突出、根腐病及地下害虫持续加重等问题,对种植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科学规范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施用,保护道地产区耕地质量,提高黄芪品... 蒙古黄芪作为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生产中存在轮作倒茬不合理、施肥用药不科学、连作障碍突出、根腐病及地下害虫持续加重等问题,对种植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科学规范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施用,保护道地产区耕地质量,提高黄芪品质,经试验研究及多年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化肥减施、种苗移栽、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制订了蒙古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更好地指导黄芪种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化肥农药减施 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诗娟 雷振宏 +5 位作者 郭旭 王圆圆 燕翔 牛景萍 赵成萍 梁建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优质黄芪的选育奠定基础,试验对来自山西浑源(S2-7)、山西五台(S2-9)、甘肃和政药园(S2-10)的3种蒙古黄芪根进行基于LC-MS/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并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674种代谢产物,分为29类,主要包括萜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苯丙素类物质和生物碱类物质。依据P<0.05、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筛选差异代谢物,甘肃黄芪(S2-10)与山西黄芪组(S2-7、S2-9)间筛选出81种差异代谢物;山西五台(S2-9)和浑源(S2-7)2个产地黄芪间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在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对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可知,甘肃黄芪与山西黄芪组富集到3条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以及烟酸盐和烟酰胺代谢通路。综上可见,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不同产地 LC-MS/MS PCA OPLS-DA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测蒙古黄芪药效成分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杰 郭嘉华 +3 位作者 赵鹏 郭宁 邢颖 段天凤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以蒙古黄芪种苗为试材,采用高光谱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栽培和仿野生对蒙古黄芪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估测方法的影响,以期为实践中利用高光谱快速、准确估测栽培和仿野生蒙古黄芪的药效成分含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 以蒙古黄芪种苗为试材,采用高光谱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栽培和仿野生对蒙古黄芪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估测方法的影响,以期为实践中利用高光谱快速、准确估测栽培和仿野生蒙古黄芪的药效成分含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栽培和仿野生蒙古黄芪药效成分含量的原始高光谱数据所建立模型的稳定性和拟合度均是最好。估测黄芪甲苷含量模型的RMSE分别是0.0045、0.0085;R^(2)分别是0.761、0.879;所建模型分别是y=0.0054+0.0016x_(1)+0.0002x_(2)+0.0007x_(3)(R^(2)=0.903)、y=-0.1223+0.0040x_(1)+0.0001x_(2)-0.0009x_(3)(R^(2)=0.904)。估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模型的RMSE分别是0.0017、0.0040;R^(2)分别是0.860、0.868;所建模型分别为y=0.0731-0.0080x_(1)-0.0004x_(2)+4×10-6x_(3)(R^(2)=0.891)、y=0.0842-0.0007x_(1)-0.0001x_(2)+0.0002x_(3)(R^(2)=0.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蒙古黄芪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下载PDF
有机肥和海藻酸配施提高盐碱地蒙古黄芪抗逆性和品质
4
作者 刘杰 吴强 +5 位作者 赵鹏 王永龙 高雪峰 赵培伟 马斌 范菠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7-767,共11页
[目的]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和海藻酸施用浓度对盐碱地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光合效率、抗逆能力、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盐碱地中蒙古黄芪生态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 [目的]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和海藻酸施用浓度对盐碱地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光合效率、抗逆能力、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盐碱地中蒙古黄芪生态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连续两年在内蒙古固阳县的盐碱地上开展了大田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设计,两因素为有机肥(O)、海藻酸(A)。3个有机肥施用量为0、1200、2400kg/hm^(2),分别记为O0、O1、O2;3个海藻酸施用浓度为0、1、2 g/L,分别记为A0、A1、A2,共组成9个处理。于蒙古黄芪种苗返青后60天开始测定叶片光合效率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于蒙古黄芪种苗返青后120天开始测定根系产量、药效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相较于O0处理,O1、O2处理黄芪两年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分别提高了13.6%~29.2%、17.0%~32.3%、14.8%~21.2%,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0.4%~24.0%、9.5%~13.5%、7.5%~29.5%,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提高了11.0%~28.8%、22.3%~94.3%、13.2%~61.4%,根系产量提高了3.8%~8.1%,黄芪甲苷(AIV)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7G)含量分别提高了7.4%~19.4%、4.5%~22.7%,Pb、Cd、As和Cu含量分别下降了1.4%~16.0%、5.0%~19.5%、5.6%~9.7%、11.5%~35.2%。相较于A0处理,A1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芪光合效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升了根系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Pb、Cd、As、Hg和Cu含量分别降低了12.0%~22.2%、6.9%~17.1%、7.5%~13.3%、7.1%~18.9%、16.1%~21.9%。2022、2023年均以O2A1处理的产量(6887、7153 kg/hm^(2))最高,OOA2处理的产量(6065、6278 kg/hm^(2))最低。2022、2023年O1A1处理的两种药效成分含量最高,AIV含量(0.144%、0.148%)较O2A1提高了5.1%~7.2%,C7G含量(0.059%、0.060%)较O2A1处理提高了5.3%~13.5%。[结论]施用有机肥和适宜浓度的海藻酸均可增强蒙古黄芪的光合效率,提高蒙古黄芪的抗逆能力,进而提高蒙古黄芪的产量和药用品质。以施用有机肥1200 kg/hm^(2)配合喷施浓度为1g/L的海藻酸提升盐碱地蒙古黄芪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的效果最佳,且没有引起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海藻酸 盐碱地 蒙古黄芪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蒙古黄芪植株再生及增殖体系建立
5
作者 左敏 李广信 +3 位作者 左静静 王慧杰 雷伟 张秀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以蒙古黄芪种子繁育而来的无菌苗获得的外植体(根、叶片、胚轴)为试材,通过设定不同浓度的生长调控激素6-BA、2,4-D、NAA,研究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条件下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试管苗增殖及生根情况的影响,以期为蒙古黄芪不... 以蒙古黄芪种子繁育而来的无菌苗获得的外植体(根、叶片、胚轴)为试材,通过设定不同浓度的生长调控激素6-BA、2,4-D、NAA,研究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条件下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试管苗增殖及生根情况的影响,以期为蒙古黄芪不同组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分化及增殖培养条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以根、胚轴、叶片为外植体材料均可诱导愈伤组织产生,其中以胚轴为外植体为最优选择,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7.92%,最佳培养基为MS+2,4-D 1.0 mg·L^(-1)+6-BA 0.5 mg·L^(-1)+NAA 0.5 mg·L^(-1)+蔗糖3.0%;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1)+KT 0.5 mg·L^(-1)+蔗糖3.0%,再生植株平均分化率最高为92.67%;生根培养时,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白砂糖3.0%。该试验建立了蒙古黄芪植株再生及增殖体系,在黄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愈伤诱导 再生 增殖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性区划研究
6
作者 徐子豪 侯蕾 +9 位作者 武延慧 雷子莹 张俊 王妙 张小波 史婷婷 张朔生 杜晨晖 裴香萍 贺润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索文献记录补充,将筛选后的347个蒙古黄芪样点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添加到最大熵(MaxEnt)模型中运行,筛选出影响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贡献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山西省蒙古黄芪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结果 建立的MaxEnt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共筛选出19个环境因子,其中气候因子是影响蒙古黄芪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生物因子与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影响最小。山西省蒙古黄芪潜在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北部山区,呈现从北到南适宜等级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山西省蒙古黄芪最适宜区面积为15 424 km^(2),适宜区面积为19 856 km^(2),次适宜区面积为59 436 km^(2),不适宜区面积为61 894 km^(2)。结论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区分布状况,对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布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环境因子 适宜性区划 MaxEnt模型 ArcGIS软件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预测及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万广珍 罗永慧 +2 位作者 张鼎新 晋玲 陈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甘肃省的潜在适生区,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结果评估影响蒙古黄芪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影响甘肃省蒙古黄芪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和海拔。当前气候条件下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面积为65902.66 km2,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定西市;未来时期SSP126、SSP370和SSP585情景下,甘肃省蒙古黄芪的适生区面积均呈缩小趋势,尤其是高适生区面积大幅缩小。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甘肃省蒙古黄芪适生区大幅缩小,适生区主要向高海拔山区移动,可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持蒙古黄芪资源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最大熵模型 甘肃省 适生区预测 生态特征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有机肥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戴昂勤 邓煜 +2 位作者 马正政 侯佳 鲁富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6-124,共9页
以二年生蒙古黄芪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元泰丰”有机肥处理及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适宜其根系生长的有机肥浓度,并对最适有机肥浓度处理(OF)与无施肥处理(CK)进行代谢物种类、含量差异分析,并探讨组间KEGG富集通路,以期为进一... 以二年生蒙古黄芪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元泰丰”有机肥处理及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适宜其根系生长的有机肥浓度,并对最适有机肥浓度处理(OF)与无施肥处理(CK)进行代谢物种类、含量差异分析,并探讨组间KEGG富集通路,以期为进一步对其药用价值的研究、人工栽培育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6 000 kg·hm^(-2)的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黄芪的根长、根粗、干质量、鲜质量等农艺性状。代谢组学分析可知,在蒙古黄芪根系中共鉴定出黄酮类、酚酸类、脂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十一大类,1 317种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可知,2个处理间次生代谢物差异明显,主要包括黄酮类(147)、酚酸类(32)、萜类(20)等250种物质,其中2-羟基齐墩果酸(2-hydroxyoleanolic acid)、3-羟基光甘草酚(3-hydroxyglabrol)、剑叶龙血素A(cochinchinenin A)等为主要差异物质;与CK相比,OF处理下大多差异代谢物为上调表达,且以黄酮类物质为主;同时KEGG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到异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类和类黄酮生物合成3条黄酮类物质合成通路。综上所述,不同“元泰丰”有机肥施用下,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差异显著,其中以有机肥浓度为6 000 kg·hm^(-2)的表现最佳;最适施肥浓度下,蒙古黄芪根系大多次生代谢产物呈上调表达,以黄酮类物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有机肥 农艺性状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蒙古黄芪内生细菌产IAA菌株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
9
作者 刘垒 郭凤霞 +5 位作者 陈垣 周洋 李红玲 李琴 李国藩 王辉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探寻蒙古黄芪内生菌的促生功能,挖掘优异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前期从蒙古黄芪品系甘芪1号根中分离纯化的20株内生细菌菌株(B1~B20,GenBank序列收录号OM938262~OM938281)为研究对象,以纯培养液为对照(CK),利用Salkowski显色... 【目的】探寻蒙古黄芪内生菌的促生功能,挖掘优异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前期从蒙古黄芪品系甘芪1号根中分离纯化的20株内生细菌菌株(B1~B20,GenBank序列收录号OM938262~OM938281)为研究对象,以纯培养液为对照(CK),利用Salkowski显色法对产吲哚乙酸(IAA)功能菌株鉴定,然后对优异菌株的培养条件进一步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甘芪1号根可培养内生细菌菌株,有12株菌株较CK有明显Salkowski显色反应,测量各菌株产IAA浓度依次为B16>B18>B10>B20>B8>B13>B11>B3>B4>B6>B1>B17,产IAA浓度范围为2.74~26.48 mg/L,平均10.10 mg/L,其中B16高稳产IAA(GenBank OM938262),平均产IAA浓度高达26.48 mg/L,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产IAA的水平。培养条件优化显示,B16菌株培养最适温度为15~25℃,在浓度为0.1%~7%的NaCl培养基均能正常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1%,最适pH为7.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培养条件优化后B16增殖及IAA产能较优化前分别极显著提高28.6%和53.5%。【结论】蒙古黄芪根内生细菌中产IAA菌株比例较高,是优异豆科药用植物微生物资源宝库,且筛选到一株高稳产IAA菌株B16,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可达到40.658 mg/L,是有较大的生态调控利用潜力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内生细菌 吲哚乙酸 菌株筛选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蒙古黄芪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胡力文 纪晓玲 +6 位作者 韩翠 张雄 杨腾 曹敏杰 毛端 商志盈 高亚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为明确陕北旱区蒙古黄芪高产优质栽培的灌溉制度,探究不同灌溉量对蒙古黄芪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量分别为5240(W1)、4190(W2)、3140(W3)、2090(W4)、1040(W5)、0(CK)m^(3)/hm^(2)共6个处理,分析土壤含水量及... 为明确陕北旱区蒙古黄芪高产优质栽培的灌溉制度,探究不同灌溉量对蒙古黄芪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量分别为5240(W1)、4190(W2)、3140(W3)、2090(W4)、1040(W5)、0(CK)m^(3)/hm^(2)共6个处理,分析土壤含水量及蒙古黄芪的干物质量及根冠比、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结果表明,0~60 cm,W1、W2、W3、W4、W5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50.1%、30%、19.8%、19.6%、14.6%;W2、W3、W5处理下的收获期根冠比较CK分别提高61%、38%、36%;荚果期蒙古黄芪株高、茎粗、冠幅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在W2处理时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W2处理产量较CK显著提高53%;在黄芪品质方面,W3处理黄芪甲苷含量为0.13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为0.22%,均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根干质量、根鲜质量、茎叶干质量、冠幅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陕北旱区平栽蒙古黄芪高产优质的适宜灌溉量为3140~419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灌溉量 膜际栽培 土壤含水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蒙古黄芪响应反复干旱胁迫的代谢机制
11
作者 杨萍 王茹亚 +2 位作者 曹舒男 陈贵林 孙淑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0-960,共11页
[目的]蒙古黄芪是黄芪药材的重要基原植物,其主要种植地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均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定期间歇式降雨造成了植物干旱复水循环。研究蒙古黄芪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其响应自然间歇降雨的干旱... [目的]蒙古黄芪是黄芪药材的重要基原植物,其主要种植地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均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定期间歇式降雨造成了植物干旱复水循环。研究蒙古黄芪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其响应自然间歇降雨的干旱胁迫机制非常关键。[方法]试验以1年生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进行反复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后,测定盆栽土壤养分及其根长、根粗,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蒙古黄芪的初生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及代谢通路分析;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蒙古黄芪根中总黄酮、总皂苷及多糖物质含量。[结果](1)蒙古黄芪在干旱胁迫时会呈现根粗减小,根长和须根密度增加的趋势。(2)干旱及复水处理下,代谢组共检测到42种代谢产物,主要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胺类及氨类化合物和糖类等;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植株在反复干旱胁迫过程中主要影响体内的氨基酸代谢途径,通过增加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降低天冬酰胺、色氨酸和4-氨基丁酸的含量来增强自身抗旱性,具体表现为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等代谢物增加1~3倍,色氨酸和4-氨基丁酸等代谢物下降1~2倍。(3)在第1轮干旱胁迫下蒙古黄芪总皂苷积累,而第2轮干旱胁迫后黄芪皂苷、总黄酮类、多糖3种活性物质的生成量减少,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与蒙古黄芪响应水分胁迫的机制密切相关,同时植株也会调节自身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响应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干旱胁迫 复水 代谢产物
下载PDF
蒙古黄芪育苗基质的筛选及应用潜力初步评价
12
作者 陈凤新 田洪岭 +1 位作者 王俊红 高芬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培育高质量幼苗的育苗基质,促进移栽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的生产,以酒糟为主料,牛粪和沼渣为辅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了6种有机复合基质,并对其理化性质,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进行... 为筛选出适宜培育高质量幼苗的育苗基质,促进移栽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的生产,以酒糟为主料,牛粪和沼渣为辅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了6种有机复合基质,并对其理化性质,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PLS-DA分析辅料对复合基质性质的影响,采用模糊评价法评估各复合基质肥效,进而筛选出基质F2(酒糟∶牛粪=60∶20)和Z2(酒糟∶沼渣=60∶20),将二者分别与纯土按体积比3∶7混合制成育苗基质后,通过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评价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各有机复合基质理化性质基本符合常规基质要求,分别以牛粪和沼渣为辅料的两组复合基质,F2和Z2的肥效评价系数较高。混合育苗基质“F2+纯土”组的蒙古黄芪种子发芽率最高,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Z2+纯土”组和对照组;同时,该组幼苗的整株长、株高和鲜重等指标也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由此可见,有机复合基质F2性能良好,与纯土混合后制成的育苗基质可用于蒙古黄芪优质幼苗的培育,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基质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 酒糟 发芽与幼苗生长
下载PDF
4个蒙古黄芪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产量质量比较研究
13
作者 王泽 晋小军 毛耀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目的:筛选出4个蒙古黄芪品种中的最优品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蒙古黄芪品种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质量的差异,为黄芪优质品种推广提供支撑。结果: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目的:筛选出4个蒙古黄芪品种中的最优品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蒙古黄芪品种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质量的差异,为黄芪优质品种推广提供支撑。结果: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产量、黄芪多糖及浸出物含量排序为陇芪3号>陇芪1号>陇芪2号>陇芪4号;净光合速率、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排序为陇芪3号>陇芪1号>陇芪4号>陇芪2号;气孔导度、黄芪甲苷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排序为陇芪3号>陇芪2号>陇芪1号>陇芪4号;蒸腾速率大小排序为陇芪2号>陇芪3号>陇芪1号>陇芪4号;胞间CO_(2)浓度大小排序为陇芪3号>陇芪4号>陇芪1号>陇芪2号;叶绿素a含量排序为陇芪1号>陇芪3号>陇芪2号>陇芪4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大小排序为陇芪1号>陇芪2号>陇芪3号>陇芪4号。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陇芪3号质量最佳,其产量及有效物质含量均最高,为适宜渭源县栽培的陇芪品种,适合推广种植以增加当地药农收入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光合特性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海藻活性物质对蒙古黄芪光合作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刘杰 郭嘉华 +4 位作者 赵鹏 王永龙 范菠菠 耿志刚 段天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5-992,共8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海藻活性物质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Bunge)P.K.Hsiao]光合作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盆栽试验,其中干旱胁迫程度(正常水分W0、中度干旱胁迫W1和重度...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海藻活性物质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Bunge)P.K.Hsiao]光合作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盆栽试验,其中干旱胁迫程度(正常水分W0、中度干旱胁迫W1和重度干旱胁迫W2,田间持水量分别为75%~80%、60%~65%和45%~50%)为主因素,海藻活性物质施用浓度(清水B0、中等浓度B1:3 g·L^(-1)和高等浓度B2:6 g·L^(-1))为副因素,测定蒙古黄芪光合作用、抗逆能力、形态特性、内源激素以及药效成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蒙古黄芪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弱、抗逆能力提高;根系的生长、干物质量的积累和内源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根系药效成分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等浓度的海藻活性物质可以促进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蒙古黄芪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根系的生长以及内源激素和药效成分含量的提高,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高等浓度的海藻活性物质反而出现了抑制作用。综上所述,中等浓度的海藻活性物质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蒙古黄芪的生长和药效成分含量的增加,以W1B1处理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0.067%和0.146%。本研究结果为道地产区蒙古黄芪的抗旱栽培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活性物质 干旱胁迫 蒙古黄芪 生长发育 药效成分
下载PDF
外源硒结合根瘤菌处理对蒙古黄芪生长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
15
作者 保虎德 马生军 +3 位作者 陈文峰 帕尔哈提·柔孜 张润林 王慧欣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通过外源硒与根瘤菌处理后,采用发芽床试验法测定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指标,采用土培盆栽法测定蒙古黄芪幼苗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外源硒、根瘤菌和外源硒结合根瘤菌3种处理对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的抑... 通过外源硒与根瘤菌处理后,采用发芽床试验法测定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指标,采用土培盆栽法测定蒙古黄芪幼苗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外源硒、根瘤菌和外源硒结合根瘤菌3种处理对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外源硒结合根瘤菌处理,蒙古黄芪幼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分别增加了29.00%、27.90%、46.31%,与空白处理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外源硒与根瘤菌结合处理,蒙古黄芪中粗脂肪、硝态氮、总皂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77%、1.54%、0.51%。外源硒结合根瘤菌对蒙古黄芪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粗脂肪、硝态氮、总皂苷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研究可为药食两用富硒蒙古黄芪的生产和品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蒙古黄芪 生长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Biomod2平台组合模型的蒙古黄芪生产区划研究
16
作者 孟乡 李耿 +1 位作者 刘斌 史楠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43-1847,I0001-I0008,共13页
目的:分析蒙古黄芪生境适宜性,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确定其生产适宜区。方法:基于蒙古黄芪的分布数据和包含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等的环境变量数据,采用Biomod2平台组合模型,筛选蒙古黄芪的主要生态因子,构建其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 目的:分析蒙古黄芪生境适宜性,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确定其生产适宜区。方法:基于蒙古黄芪的分布数据和包含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等的环境变量数据,采用Biomod2平台组合模型,筛选蒙古黄芪的主要生态因子,构建其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的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蒙古黄芪,高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东北部、黑龙江东部、河北北部、甘肃东南部和山西、陕西部分地区。结论:组合模型与单一模型各有优缺点,虽然单一模型中的推进式回归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在精度和面积分布方面均表现较好,但组合模型整体表现优于任意单一模型。因此,组合模型对蒙古黄芪的生产适宜性评价更为精确,可为其生产区划研究提供更好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od2平台 组合模型 蒙古黄芪 生产区划
下载PDF
旱作区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丽 潘晓春 +4 位作者 汪淑霞 杨荣洲 刘莉莉 王文娟 王富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索旱作区调节蒙古黄芪土壤水热、促进蒙古黄芪冠层发育和抗旱增收的栽培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立旋耕和普旋耕2种旋耕方式,黑膜、玉米秸秆和露地栽培3种覆盖方式,研究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 目的:探索旱作区调节蒙古黄芪土壤水热、促进蒙古黄芪冠层发育和抗旱增收的栽培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立旋耕和普旋耕2种旋耕方式,黑膜、玉米秸秆和露地栽培3种覆盖方式,研究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因种子成熟期蒙古黄芪耗水量较大,其0~100 cm土壤贮水量低于苗期和花期,但立旋耕覆黑膜和普旋耕覆黑膜两个覆膜处理在苗期至种子成熟期0~100 cm土壤贮水量均显著高于普旋耕+露地栽培(CK);不同处理苗期至种子成熟期8∶00、14∶00和18∶00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立旋耕覆黑膜处理与CK的土壤温差在花期最高(5.5℃);不同处理苗期至种子成熟期蒙古黄芪冠层温度均表现为CK最高,立旋耕覆黑膜处理最低;蒙古黄芪各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单根鲜重、产量和经济收益均以立旋耕覆黑膜处理最高,立旋耕露地栽培、立旋耕覆黑膜和立旋耕覆秸秆处理各指标均显著高于CK。结论:立旋耕结合地表覆盖可使蒙古黄芪处于相对稳定的土壤水热环境中,尤其立旋耕覆黑膜是促进旱作区蒙古黄芪冠层发育、提高土壤水热和产量的重要栽培模式。考虑到覆黑膜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立旋耕露地和覆秸秆栽培模式可代替覆黑膜应用于蒙古黄芪的栽培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旋耕和地表覆盖 蒙古黄芪 土壤水热 冠层发育 产量
下载PDF
蒙古黄芪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
18
作者 宋洁 包芳 +4 位作者 郑司浩 王浩 樊良帅 曾燕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65-671,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的专用种衣剂。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检测不同地区采集的10批蒙古黄芪种子外部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对所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目的:通过检测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的专用种衣剂。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检测不同地区采集的10批蒙古黄芪种子外部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对所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发芽盒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皿培养基法检验4个常用种衣剂组合对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批次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负荷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甘肃省陇西县最多、山西省五寨县最少;蒙古黄芪种子内部主要携带青霉属、链格孢菌属等真菌。不同产地种子适用的种衣剂配方不同。满益佳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甘肃省陇西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山西省五寨县种子的抑菌效果较差;利农种衣剂+锐胜种衣剂、顶苗新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山西省应县、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其他产地种子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不同产地黄芪种子适用种衣剂配方不同,研究结果为开发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专用种衣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带菌检测 种衣剂 抑菌效果
下载PDF
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樊良帅 李进瞳 +2 位作者 曾燕 樊红梅 王继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64-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种苗出苗情况及蒙古黄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西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及种苗移栽密度。[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分3种方式(60、75、90 kg/hm^(2)),蒙古黄芪... [目的]分析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种苗出苗情况及蒙古黄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西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及种苗移栽密度。[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分3种方式(60、75、90 kg/hm^(2)),蒙古黄芪一年生种苗移栽密度分3种方式(8 cm×25 cm、12 cm×25 cm、15 cm×25 cm),研究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最适宜育苗密度和种苗最佳移栽密度。[结果]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试验得出,60 kg/hm^(2)密度最好,其种苗株高为16.10 cm,茎粗1.50 mm,功能叶片数16.93个,主根长27.34 cm,根粗为4.35 cm;蒙古黄芪种苗移栽密度试验得出,12 cm×25 cm移栽密度最佳,其出苗率为90.67%,与8 cm×25 cm和15 cm×25 cm移栽密度相比,其一年生和二年生蒙古黄芪根系生长指标及种子药材产量相比均有所提高。[结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的最佳育苗密度为60 kg/hm^(2),山西蒙古黄芪种苗的最佳移栽密度为12 cm×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密度 移栽密度 山西蒙古黄芪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干旱与半干旱区蒙古黄芪优质种苗标准化繁育技术规程
20
作者 张增强 张海强 +1 位作者 韩凤翔 焦智辉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83-686,共4页
为规范蒙古黄芪种苗标准化繁育关键环节的农事操作,促进蒙古黄芪产业的发展。通过多年种植经验,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选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干旱与半干旱区蒙古... 为规范蒙古黄芪种苗标准化繁育关键环节的农事操作,促进蒙古黄芪产业的发展。通过多年种植经验,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选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干旱与半干旱区蒙古黄芪优质种苗标准化繁育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优质种苗 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