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水之乐:蒲宗孟与周敦颐交游考释
- 1
-
-
作者
陈安民
-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7-31,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濂溪书院文献搜集与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Z112)。
-
文摘
以蒲宗孟为周敦颐所作《墓碣铭》为基础,加以归纳整理,考察朱熹在此问题上的观点与创义。根据宋版《濂溪集》,从中还原北宋文人的生活雅趣,并以新近发现的九龙岩摩崖石刻为基础,开掘蒲宗孟追寻周敦颐的诸多史实,展现宋代学术风气的转向。
-
关键词
周敦颐
蒲宗孟
朱熹
《墓碣铭》
九龙岩
-
分类号
B244.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蒲寿庚家譜始祖蒲宗孟及其性行
- 2
-
-
作者
刘铭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海交史研究》
1991年第1期74-75,共2页
-
文摘
泉州流传的属于蒲寿庚家族的《蒲氏家谱》,发现于1936年,是研究泉州外来宗教和海n上交通史的可贵资料,故多有论著,加以引用。惟顷读《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所载尤国伟先生撰《蒲寿庚初考》一文,好象是世人对于蒲氏第一代蒲孟宗之认识,还欠明确,不够明朗化。关于这一点,我想大概是由于作为家谱的原始资料,多系口碑相传。既是传闻,就不免失实。
-
关键词
始祖
阿剌
香药
蒲宗孟
蒲寿庚
-
分类号
K82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爱莲说》探故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一民
-
出处
《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78-81,9,共5页
-
文摘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它借描绘莲花的高洁品质,表明作者鄙薄世俗、洁身自好的君子情操,这是历史来人所公认。惟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朱舜水独持异议,认为《爱莲说》“寄意高远,人奠窥其际也。或曰‘莲出淤泥之中芬芳静好,殆如高贤之不缁不涅,故爱之。’此乃推测之智耳,果足尽先生乎?”①他还指出《爱莲说》的立意是寄予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王安石以智慧术数逢其君,为祸方烈,先生委之不可,争之不能,是故爱莲以闲神志。”②朱舜水之解颇新奇,然而缺少根据,不足徵信。据宋人度正《周声公年谱》载,《爱莲说》写于宋仁宗嘉祐八年癸卯(公元1063年)五月,此时周敦颐正通判虔州,年四十七岁。而王安石参政,推行新法是在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之间相距六年。换言之,即《爱莲说》在王安石变法前六年已经写出,虽然早在嘉祐四年,王安石撰《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但一直未被宋仁宗采纳,也未得到治平年间宋英宗的支持。这段时期的王安石是未逢其君。
-
关键词
《爱莲说》
嘉祐
熙宁
朱舜水
吕公著
南安军
《宋史》
蒲宗孟
蔡上翔
广南东路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宋金时期梁山泊地区农民、渔民的暴动和抗金斗争
- 4
-
-
作者
刘红
-
机构
国家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美术观点》编辑部
-
出处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1期172-190,共19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宋金时期,梁山泊地区的农民、渔民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暴动和反抗金朝的斗争。关于农民战争,一度是中国大陆史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之说的指导下,存在着过于美化和现代化的倾向,以致出现了凡是农民起义都是正确的结论。近十多年来,关于农民起义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趋向。
-
关键词
梁山泊
宋金时期
《宋史》
蒲宗孟
京东路
熙宁
提点刑狱
金朝
建炎
挞懒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回回姓氏考(五)
- 5
-
-
作者
薛文波
-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82-84,共3页
-
文摘
七、说蒲姓 近读内蒙古自治区发刊之《蒙古简史》,谓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蒙古族,由此引起我研究蒲姓的兴趣。 关于蒲姓之考据,有谓蒲为种族名者,“种族名,亦称蒲蛮。相传为百濮裔。元时、内附。云南有之。”
-
关键词
百濮
蒲蛮
族名
蒲寿庚
清代文学
西羌
蒙古人
蒲宗孟
元王朝
研考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宋濂溪墓风水探析
- 6
-
-
作者
吴宜先
-
出处
《南方文物》
199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
文摘
宋濂溪墓风水探析吴宜先一、前言濂溪墓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墓地。周敦颐,号濂溪,字茂叔,1017年生于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1073年终老于九江,葬于其母墓左侧;其妻陆氏、继配蒲氏亦葬在一起。随着宋明理学的兴盛,濂溪墓经历...
-
关键词
濂溪
风水理论
葬书
广南东路
风水术
周濂溪集
宋元学案
《太极图说》
蒲宗孟
潘兴嗣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一位重教兴学的清代知县
- 7
-
-
作者
胡剑
-
机构
南充市档案馆
-
出处
《四川档案》
2019年第6期50-53,共4页
-
文摘
四川省南部县历来具有重教兴学的传统。据《南部县志》记载:早在隋开皇初年(581年),该县就建儒学于县治之西。唐开元6年(718年)始兴书院。宋元佑年(1086年),南部县人翰林学士蒲宗孟在今宏观乡建“清风楼”藏书,告诫子弟:“寒可无衣,饥可无食,书不可一日无。”在科举时代,南部县共产生了进士120人,状元3人,举人123人。晚清时期,南部县重教兴学蔚然成风。翻阅《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可见一位“才识宏通、尽心民事”的知县章仪庆在任期间重视义务教育、积极兴办半日学堂等方面的诸多记载。
-
关键词
唐开元
重教兴学
科举时代
南部县
义务教育
晚清时期
翰林学士
蒲宗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