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意图
1
作者 方蓉 《神州》 2014年第11期2-2,共1页
《聊斋志异》是一部描写鬼魅狐妖与人类的短篇志怪小说,是清代蒲松龄的代表作。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原因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受到生平、性格、仕途不顺以及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可以说是蒲松龄整个生活的... 《聊斋志异》是一部描写鬼魅狐妖与人类的短篇志怪小说,是清代蒲松龄的代表作。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原因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受到生平、性格、仕途不顺以及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可以说是蒲松龄整个生活的真实想法的深刻映射,离奇的故事情节中包含着作家个人对于生活以及命运的各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意图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中的贤妻良母形象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39-41,共3页
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蒲松龄,他的思维模式、道德标准仍未能超出传统伦理思想的范畴。他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为数不少的"贤妻良母"形象。解读这类形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十七世纪女性的真实风貌,更能由此了解蒲松龄在... 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蒲松龄,他的思维模式、道德标准仍未能超出传统伦理思想的范畴。他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为数不少的"贤妻良母"形象。解读这类形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十七世纪女性的真实风貌,更能由此了解蒲松龄在塑造现实女性时所袒露出的男权意识的伦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 贤妻良母
下载PDF
感性骂世与理性醒世——《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态度之比较
3
作者 田刚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都写到了八股科举制之弊病及它对文人士子的毒害和摧残,但两者的表现方式和揭露程度不同。《聊斋》是作者怀着一腔悲愤通过花妖狐魅等神秘荒诞化的表现手法,矛头直指考官的不公不明,以当局者的身份热腔骂世,... 《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都写到了八股科举制之弊病及它对文人士子的毒害和摧残,但两者的表现方式和揭露程度不同。《聊斋》是作者怀着一腔悲愤通过花妖狐魅等神秘荒诞化的表现手法,矛头直指考官的不公不明,以当局者的身份热腔骂世,在感性层面上进行了直接的显现。《儒林外史》则取材于现实士林,以白描的手法描摹原生态的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被八股科举所异化、所扭曲了的人物,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吃人的本质,是一部以局外人的姿态远距离审视这一制度的理性醒世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林外史》 八股科举制 感性层面 理性层面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亮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4期220-220,共1页
作为一部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以大量的爱情篇章为我们展示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表现了女性对自由爱情的主动追求,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禁锢,本文试图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 《聊斋志异蒲松龄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天使与俗女——E·T·A·霍夫曼与蒲松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5
作者 霍英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德国浪漫主义晚期著名作家E·T·A·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众多篇章都描绘了人鬼相恋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借助想象的空间表达自己在世俗世界里对真挚爱情的不懈追求,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各具特色。霍... 德国浪漫主义晚期著名作家E·T·A·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众多篇章都描绘了人鬼相恋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借助想象的空间表达自己在世俗世界里对真挚爱情的不懈追求,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各具特色。霍夫曼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天使般的容颜和性格,预示着完满的爱情只有在天堂才能够实现。而蒲松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虽容貌倩丽,但与普通女子别无二致,并且在世俗世界里能够获得完美无憾的爱情生活。这样的女性形象刻画源于两位作家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情感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霍夫曼的艺术童话 蒲松龄《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人生经历 情感生活
下载PDF
共振、共鸣、共情——《罗刹海市》爆火的原因
6
作者 黎骄阳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31-32,共2页
十多年前,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曲成名。在2023年,他凭借《罗刹海市》,又被推到聚光灯下,走向了整个世界。《罗刹海市》这一首歌,究竟魅力何在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化共振《罗刹海市》取材于蒲松龄《聊斋... 十多年前,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曲成名。在2023年,他凭借《罗刹海市》,又被推到聚光灯下,走向了整个世界。《罗刹海市》这一首歌,究竟魅力何在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化共振《罗刹海市》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罗刹海市》。《罗刹海市》讲述了美少年马骥的奇异冒险故事。“罗刹”与“海市”分别是两个地方:“罗刹”指罗刹国,“海市”是个海上奇珍异宝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刹海市 冒险故事 文化共振 罗刹国 蒲松龄《聊斋志异》 聚光灯 交易市场 共鸣
下载PDF
狐仙鬼异 寄蕴丰赡——《聊斋志异》思想内容探析
7
作者 武跃进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堪称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本文通过蒲松龄设奇造幻所写的狐仙鬼异的故事,探析了作者寄蕴其中的丰富思想内涵:揭示社会黑暗、表达理想追求、道德上劝诫他人、传布知识等。...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堪称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本文通过蒲松龄设奇造幻所写的狐仙鬼异的故事,探析了作者寄蕴其中的丰富思想内涵:揭示社会黑暗、表达理想追求、道德上劝诫他人、传布知识等。而这丰赡的思想内容,正是《聊斋志异》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狐仙鬼异 思想内容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黄英》中马子才的人物原型
8
作者 杨月英 《文史知识》 2022年第11期57-60,共4页
《黄英》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故事大意是,顺天人马子才爱好种植菊花,到了“闻有佳种必购之”的程度。有一日为了购买菊花,千里迢迢到了金陵,遇到了陶生姐弟俩,因为投契,遂邀请两人到家乡,让其居住在家里空置的南院。陶生的姐... 《黄英》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故事大意是,顺天人马子才爱好种植菊花,到了“闻有佳种必购之”的程度。有一日为了购买菊花,千里迢迢到了金陵,遇到了陶生姐弟俩,因为投契,遂邀请两人到家乡,让其居住在家里空置的南院。陶生的姐姐名叫黄英,即是本篇的女主角。陶生姐弟俩都擅长种植菊花,培育的菊花品种极佳,求购者甚多。马子才之妻过世后,续娶了黄英,家计也因为陶氏姐弟售卖菊花而变得富裕。马子才觉得售卖菊花谋利俗气,陶生则有着“贩花为业不为俗”的观点。陶生嗜好饮酒,有一日醉酒后,现出菊花的形貌,黄英将菊花从土中拔出,披覆上衣服,不久后陶生又从菊花变回人形,马子才于是明白姐弟二人都是菊精,并不以为怪,而是对其越发的敬爱。陶生后来又一次酒醉变作菊花,马子才模仿黄英,将菊花拔出,结果陶生这次却未能变回人形,而是枝叶枯槁而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原型 《黄英》 黄英 姐弟俩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陶生 《聊斋志异·黄英》 马子
原文传递
《罗刹海市》:寻找自己的人生
9
作者 落落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3年第10期70-71,共2页
最近,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爆红。琅琅上口的旋律与内涵深沉的歌词,被网友疯狂夸赞“好听到了骨髓里”。对歌词的解读、引用,也是热度极高。这首歌取材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罗刹海市》。在原著中,罗刹国是个以貌取人、... 最近,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爆红。琅琅上口的旋律与内涵深沉的歌词,被网友疯狂夸赞“好听到了骨髓里”。对歌词的解读、引用,也是热度极高。这首歌取材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罗刹海市》。在原著中,罗刹国是个以貌取人、美丑颠倒的诡异之地,而海市则是如乌托邦般美好的理想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刹海市 罗刹国 蒲松龄《聊斋志异》 理想国 同名小说 乌托邦 歌词 诡异
下载PDF
饥肠辘辘 来自消化道的呼唤
10
作者 赵蕊 《健康向导》 2020年第4期7-8,共2页
饥肠辘辘,汉语成语。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意思是说,十分饥饿,饿的肚子咕咕直叫。就像古代的车轮转动时发出的响声。人体的结构是十分奥妙的,每个器官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各种感受,欢快、平和、急迫、痛苦... 饥肠辘辘,汉语成语。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意思是说,十分饥饿,饿的肚子咕咕直叫。就像古代的车轮转动时发出的响声。人体的结构是十分奥妙的,每个器官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各种感受,欢快、平和、急迫、痛苦、绝望……饥肠辘辘,便是来自消化道的一种表达,是在饥饿难耐时发出的急迫的呼唤:快点进食吧,我都饿扁了,已经撑不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 车轮转动 汉语成语 饥饿 消化道 呼唤 平和
下载PDF
听,《罗刹海市》
11
《视听前线》 2023年第9期1-1,共1页
2004年的一天,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一位歌手——刀郎红遍了大江南北。在2023年7月19日,刀郎又以一曲新歌《罗刹海市》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歌曲借用了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罗刹海市》,引起了广大听众和媒体的关注。太多的讽刺... 2004年的一天,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一位歌手——刀郎红遍了大江南北。在2023年7月19日,刀郎又以一曲新歌《罗刹海市》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歌曲借用了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罗刹海市》,引起了广大听众和媒体的关注。太多的讽刺和隐喻引不少人在猜测,这首歌要表达什么样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刹海市 蒲松龄《聊斋志异》 刀郎 讽刺 《2002年的第一场雪》 新歌
下载PDF
“游戏谰言”与“孤愤之书”——袁枚与蒲松龄小说观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玉海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9-287,共9页
学界对于袁枚《子不语》是否为《聊斋志异》的模拟之作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子不语》是模仿《聊斋志异》,有的认为是反对《聊斋志异》。本文从袁枚和蒲松龄的个人经历、《子不语》和《聊斋志异》各自序文以及两部小说集所表现出的艺术风... 学界对于袁枚《子不语》是否为《聊斋志异》的模拟之作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子不语》是模仿《聊斋志异》,有的认为是反对《聊斋志异》。本文从袁枚和蒲松龄的个人经历、《子不语》和《聊斋志异》各自序文以及两部小说集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论证,进而认为《子不语》与《聊斋志异》是截然不同的两部文言小说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子不语》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小说观
原文传递
以史实为背景依托,借宣德讽治世黑暗——《促织》以“宣德间”为背景探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明 《读写月报》 2021年第25期19-23,共5页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小说单元选入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该小说讲述了主人么、成名跌宕起伏的悲喜故事。明宣宗宣德年间,因皇帝喜欢斗蟋蟀的游戏,久未考取秀才的成名被官员摊派交纳促织而备受摧...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小说单元选入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该小说讲述了主人么、成名跌宕起伏的悲喜故事。明宣宗宣德年间,因皇帝喜欢斗蟋蟀的游戏,久未考取秀才的成名被官员摊派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近家破人亡,最终却又富过世家。那么,蒲松龄为何会明确地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明)宣德间”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织》 高中语文教材 明宣宗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 背景设定 斗蟋蟀 阅读与写作
原文传递
寻找“梦中女孩”西塞娜——沈泽宜的爱情及其爱情诗
14
作者 邹汉明 《野草》 2019年第6期184-200,共17页
一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有一篇文字稍长的《娇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懂诗、风流倜傥的读书人孔雪笠,不远千里赴好友天台县令之招,哪知孔生刚赶到,朋友一蹬腿却死了,盘缠无多的孔生只好流寓天台菩陀寺,以给寺僧抄件谋食。忽一日大雪... 一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有一篇文字稍长的《娇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懂诗、风流倜傥的读书人孔雪笠,不远千里赴好友天台县令之招,哪知孔生刚赶到,朋友一蹬腿却死了,盘缠无多的孔生只好流寓天台菩陀寺,以给寺僧抄件谋食。忽一日大雪,孔生走过寺西不远处的宅邸,遇到一个丰神俊朗的少年,在少年的引领下,进入他租居的宅院。当晚,少年招来香奴弹曲,饮酒欢宴。如此数月,孔生借居于此,教授少年古诗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诗 古诗文 蒲松龄《聊斋志异》 《娇娜》 孔生 天台县 流寓
原文传递
不畏首,畏尾
15
作者 王文昌 《检察风云》 2020年第17期31-31,共1页
庚子鼠年与新冠疫情一起到来。百无聊赖,我一边防疫,一边重读蒲松龄《聊斋志异》。每每读到佳处,常有“浮一大白”的快慰,暂时忘却汹汹疫情,自得其乐。一日午睡之前,读《董生》一章,其中的一句“不畏首,畏尾”,盘桓脑际,思绪联翩,总有... 庚子鼠年与新冠疫情一起到来。百无聊赖,我一边防疫,一边重读蒲松龄《聊斋志异》。每每读到佳处,常有“浮一大白”的快慰,暂时忘却汹汹疫情,自得其乐。一日午睡之前,读《董生》一章,其中的一句“不畏首,畏尾”,盘桓脑际,思绪联翩,总有一吐为快的冲动。故事始于一个冬夜。董生展被于床,独自赴友人处饮酒。夜半始归,发现有人睡在自己的床上,点灯之后发现“竟为姝丽,韶言稚齿,神仙不殊”。董生大喜,“戏控下体,则毛尾修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 董生 自得其乐 姝丽 忘却
原文传递
饥肠辘辘,来自消化道的呼唤
16
作者 赵蕊 《健康世界》 2020年第10期41-43,共3页
饥肠辘辘,汉语成语。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意思是说,十分饥饿,饿得吐子咕咕直叫,就像古代的车轮转动时发出的响声。人体的结构是十分奥妙的,每个器官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各种感受,欢快、平和、急迫、痛苦... 饥肠辘辘,汉语成语。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意思是说,十分饥饿,饿得吐子咕咕直叫,就像古代的车轮转动时发出的响声。人体的结构是十分奥妙的,每个器官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各种感受,欢快、平和、急迫、痛苦、绝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 车轮转动 汉语成语 消化道 平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