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松龄纪念馆藏聊斋俚曲抄本叙录
1
作者 李汉举 田葵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3期92-100,共9页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著述宏富,除《聊斋志异》外,聊斋俚曲也是其重要作品。自蒲松龄手稿本失传后,俚曲仅通过抄本流传下来,只在淄川一带很小的范围里传播,世人知之甚少。抄本为存续俚曲功不可没,却造成了各个抄本抄录时间和源流的差异,既...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著述宏富,除《聊斋志异》外,聊斋俚曲也是其重要作品。自蒲松龄手稿本失传后,俚曲仅通过抄本流传下来,只在淄川一带很小的范围里传播,世人知之甚少。抄本为存续俚曲功不可没,却造成了各个抄本抄录时间和源流的差异,既形成了不同的抄本体系和传播途径,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抄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讹误问题。从版本学和校勘学的角度来看,聊斋俚曲的发现、整理与刊布做出了大量实绩性的成果,却是基于各自著述立论,而对于聊斋俚曲自身缺乏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故此,围绕蒲松龄纪念馆藏俚曲抄本,对已发现俚曲抄本及其各个校本加以梳理和叙录,以期有助于俚曲的校勘与整理,为普及和研究构建扎实的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纪念馆 聊斋俚曲 抄本 叙录
下载PDF
路士湘先生向蒲松龄纪念馆捐赠文献资料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巍巍 《蒲松龄研究》 2001年第3期9-,共1页
关键词 路大荒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集》 先生
下载PDF
蒲松龄纪念馆馆藏书画作品
3
《蒲松龄研究》 2007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钱仲联(1908-)江苏常熟人,曾任中国诗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会副主任。
关键词 书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 蒲松龄纪念馆 中国韵文学会 编委会副主任 馆藏
下载PDF
蒲松龄纪念馆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4
《蒲松龄研究》 201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书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 蒲松龄纪念馆 馆藏
下载PDF
蒲松龄纪念馆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5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刘振强(1951-)山东潍坊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画院画师、山东省老年大学特聘教授。(上图)欧阳山尊(1914-)湖南浏阳人,著名导演艺术家。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副总导演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下图)
关键词 书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 蒲松龄纪念馆 馆藏
下载PDF
蒲松龄纪念馆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6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关键词 蒲松龄纪念馆 书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 馆藏
下载PDF
蒲松龄纪念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7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梁漱溟(1893-1988)广西桂林人,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著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教育论文集》等。
关键词 书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 蒲松龄纪念馆 《乡村建设理论》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蒲松龄纪念馆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8
作者 房倩格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蒲松龄纪念馆是聊斋文化的物质承载地,也是淄博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体验问题值得关注。文章运用扎根理论基于蒲松龄纪念馆游客在大众点评、携程、马蜂窝网上的评论数据探索蒲松龄纪念馆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研究得出... 蒲松龄纪念馆是聊斋文化的物质承载地,也是淄博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体验问题值得关注。文章运用扎根理论基于蒲松龄纪念馆游客在大众点评、携程、马蜂窝网上的评论数据探索蒲松龄纪念馆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影响蒲松龄纪念馆游客体验的38个初始概念、32个初步范畴与7个主范畴并形成蒲松龄纪念馆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蒲松龄纪念馆游客体验提升策略,从游客角度探讨了蒲松龄纪念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游客体验 蒲松龄纪念馆
下载PDF
蒲松龄纪念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9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书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 蒲松龄纪念馆
下载PDF
蒲松龄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授牌仪式
10
作者 汪新燕 《蒲松龄研究》 200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故居 高峰岭
下载PDF
蒲松龄故居历史文物搜集的回忆
11
作者 张彦青 《春秋》 2008年第3期36-37,共2页
我参加蒲松龄纪念馆的筹建工作,是在1956年的春天。当时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是帮助路大荒搜集有关蒲松龄的文物,并搞好纪念馆的扩建和展品艺术上的陈列布置。蒲松龄纪念馆即原来的蒲松龄故居旧址,抗战时期,因其九世嫡孙蒲文魁参加抗日游击... 我参加蒲松龄纪念馆的筹建工作,是在1956年的春天。当时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是帮助路大荒搜集有关蒲松龄的文物,并搞好纪念馆的扩建和展品艺术上的陈列布置。蒲松龄纪念馆即原来的蒲松龄故居旧址,抗战时期,因其九世嫡孙蒲文魁参加抗日游击队,房屋被日寇焚毁,蒲文魁携全家迁往东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纪念馆 路大荒 蒲家庄
原文传递
稿本《聊斋文集》旧事
12
作者 李西宁 《山东艺术》 2017年第3期124-127,共4页
记得那是冬天的一个下午,陪几个朋友来到淄川蒲公故里,寻访蒲留仙聊斋的遗踪。小院幽深空寂,游人很少,屋檐前枝丫纵横交错,偶尔可以看见几个干枯的石榴挂在树梢,露出些许残红,弥漫着狐仙的迷幻色彩。纪念馆的馆长是多年的老朋友,带我们... 记得那是冬天的一个下午,陪几个朋友来到淄川蒲公故里,寻访蒲留仙聊斋的遗踪。小院幽深空寂,游人很少,屋檐前枝丫纵横交错,偶尔可以看见几个干枯的石榴挂在树梢,露出些许残红,弥漫着狐仙的迷幻色彩。纪念馆的馆长是多年的老朋友,带我们参观了馆藏的书画,又看了几种蒲松龄的手稿复制品,山东省图书馆珍藏的《聊斋文集》也在其中。这部手稿是目前国内仅存几种蒲松龄的手稿之一,其辗转流传,弥足珍贵。《聊斋文集》卷7,一卷蒲松龄稿本。金镶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文集 蒲松龄纪念馆 柳泉居士 路大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