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蒸汽喷射-朗肯联合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分析
1
作者 何旭峰 杜垲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7年第5期24-26,共3页
联合循环是综合利用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利用系统。针对一种蒸汽喷射-朗肯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分析,证实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蒸汽喷射-朗肯联合循环 热电冷联产 计算
原文传递
一种蒸汽喷射/朗肯联合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旭峰 杜垲 《制冷技术》 2007年第3期15-17,24,共4页
联合循环是综合利用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利用系统。本文针对一种蒸汽喷射/朗肯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分析,证实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蒸汽喷射/联合循环 热电冷联产 热力计算分析
下载PDF
基于潜热比的低温余热蒸汽联合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最佳工质筛选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新乐 黄菲菲 +1 位作者 戴文智 肖晓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69-1976,共8页
为充分回收矿藏热采尾端低温余热蒸汽,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以低温蒸汽为热源的抽汽-乏汽联合回热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选取6种不同临界温度的干湿工质,提出以工质潜热比σr评价蒸发器火用损及系统热力性能的标准,在热力学第一、第二... 为充分回收矿藏热采尾端低温余热蒸汽,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以低温蒸汽为热源的抽汽-乏汽联合回热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选取6种不同临界温度的干湿工质,提出以工质潜热比σr评价蒸发器火用损及系统热力性能的标准,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基础上,通过编制程序分析不同蒸发温度T11、热源温度Tg下工质对系统的影响,确定最佳工况点,选择最佳工质。结果表明:随工质临界温度Tc增大,其潜热比σr较大,系统热力性能较高,且热源温度愈高,不同工质间热力性能差距愈大;对于蒸汽热源,工质在低于临界温度25K左右的热源下工作可获得最大热力性能;增加联合回热有助于提高系统热力性能,对于各工质有R236fa>R123>R152a,当Tg=413.15K时,若系统采用R236fa作为工质,系统较ORC系统净输出功高出1455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蒸汽 有机循环 潜热比 联合回热 热力性能 临界温度
下载PDF
基于机械蒸汽再压缩和有机朗肯循环技术的双溶剂协同萃取精馏分离乙酸甲酯-甲醇-水节能工艺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德明 朱碧云 +3 位作者 顾强 王争光 印一凡 高晓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10-2015,共6页
针对双溶剂协同萃取精馏分离乙酸甲酯-甲醇-水三塔分离工艺特性及高能耗特点,把机械蒸汽再压缩(MVR)和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发电技术应用于该三塔的优化,提出了带中间再沸器的MVR热泵和ORC耦合MVR热泵两种节能精馏工艺。以年总费用(TAC... 针对双溶剂协同萃取精馏分离乙酸甲酯-甲醇-水三塔分离工艺特性及高能耗特点,把机械蒸汽再压缩(MVR)和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发电技术应用于该三塔的优化,提出了带中间再沸器的MVR热泵和ORC耦合MVR热泵两种节能精馏工艺。以年总费用(TAC)为精馏工艺评价指标,净输出功为ORC系统评价指标,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提出的节能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就乙酸甲酯回收塔和甲醇回收塔而言,带中间再沸器的MVR热泵精馏工艺较常规双溶剂协同萃取精馏工艺能耗分别减少了57.38%和9.66%;TAC分别节省了31.34%和11.69%。而对于溶剂回收塔,带中间预分塔的ORC耦合MVR热泵精馏工艺较常规双溶剂协同萃取精馏工艺能耗减少了50.16%,TAC节省了36.13%。就整个萃取精馏系统而言,优化后的精馏工艺比原有双溶剂协同萃取精馏工艺能耗减少了45.48%,TAC节省了3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甲酯-甲醇- 协同萃取精馏 机械蒸汽再压缩 有机循环 年总费用 节能
下载PDF
再热-抽汽回热-内回热结合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廷芳 廖雷 刘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了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C)的热效率,提出了再热、抽汽回热和内回热3种方式相结合的新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新型系统),以有机工质R245f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型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损失与循环再热蒸汽压力和汽轮机抽汽压力的关系,并将新型系... 为了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C)的热效率,提出了再热、抽汽回热和内回热3种方式相结合的新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新型系统),以有机工质R245f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型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损失与循环再热蒸汽压力和汽轮机抽汽压力的关系,并将新型系统在最佳再热蒸汽压力条件下的热力性能分别与单一再热ORC、内回热ORC、抽汽回热ORC、抽汽-内回热ORC系统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汽轮机抽汽压力的提高,新型系统热效率逐渐增大,但增大趋势趋于平缓,其最佳再热蒸汽压力为1.4 MPa;新型系统为最优系统,其热效率达到18.86%,远高于同参数单一再热ORC和内回热ORC,分别比抽汽回热ORC和抽汽-内回热ORC的系统热效率高2.63%和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抽汽回热-内回热 有机循环 净输出功 系统热效率 火用损失 抽汽份额 最佳再热蒸汽压力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生态学优化
6
作者 谢平 黄跃武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4-548,共5页
建立了具有热阻、热漏的定常流布雷顿-朗肯联合循环模型,分析了联合循环功率、效率和生态学指标性能,并对其进行了优化;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功率、效率和生态学之间的优化关系,并讨论了热漏对联合循环优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生态... 建立了具有热阻、热漏的定常流布雷顿-朗肯联合循环模型,分析了联合循环功率、效率和生态学指标性能,并对其进行了优化;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功率、效率和生态学之间的优化关系,并讨论了热漏对联合循环优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生态学指标下的效率十分接近联合循环可达到的最大效率,布雷顿-朗肯循环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一个特例.分析研究结果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布雷顿-联合循环 热阻 热漏 生态学指标 最优性能
下载PDF
蒸汽-燃气联合循环热效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璟菲 牛彩伟 +1 位作者 武建芳 赵耀芳 《能源与节能》 2016年第10期86-88,103,共4页
介绍了燃气轮机循环、蒸汽轮机循环、蒸汽-燃气联合循环装置及其工作原理,并重点分析了三种循环热效率的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对蒸汽-燃气联合循环热效率与燃气、蒸汽循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与讨论,应用数学软件matlab分析了... 介绍了燃气轮机循环、蒸汽轮机循环、蒸汽-燃气联合循环装置及其工作原理,并重点分析了三种循环热效率的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对蒸汽-燃气联合循环热效率与燃气、蒸汽循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与讨论,应用数学软件matlab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三个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得出了相比于燃气和蒸汽循环,联合循环的热经济性更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顿循环 循环 蒸汽-燃气联合循环 热效率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原理与实际应用
8
作者 钱长春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当今世界电力工业中最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以弥补高等院校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知识的不足.
关键词 布雷登循环 循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下载PDF
渔船余热朗肯-朗肯制冰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卜宪标 王令宝 李华山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61,共6页
为有效利用渔船烟气和冷却水的余热,本文采用有机朗肯-朗肯系统进行制冰,建立了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了系统的性能参数和影响因素,评价了单位质量热水以及单位功率热源的制冰能力。结果表明:余热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 为有效利用渔船烟气和冷却水的余热,本文采用有机朗肯-朗肯系统进行制冰,建立了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了系统的性能参数和影响因素,评价了单位质量热水以及单位功率热源的制冰能力。结果表明:余热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而冷凝器的过冷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很小。在热源温度为100℃,冷凝温度为40℃时,每吨热水的制冰量为86.4kg/t,单位功率余热每小时的制冰量为2.27kg/(kW.h),论证了有机朗肯-朗肯循环系统用于渔船余热制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余热 制冰 -循环 有机-蒸汽压缩 膨胀机
下载PDF
结合闪蒸循环的有机朗肯循环以提升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新国 高冠怡 +1 位作者 吴晓松 弭慧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28,共7页
以提高热源利用率,提升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做功能力为目标,该文构建一种ORC的新构型——结合闪蒸循环的有机朗肯循环(ORFC)和结合喷射-闪蒸循环的有机朗肯循环(EORFC)。新构型循环相当于在ORC基础上,增加闪蒸循环,构成ORC+闪蒸循环的... 以提高热源利用率,提升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做功能力为目标,该文构建一种ORC的新构型——结合闪蒸循环的有机朗肯循环(ORFC)和结合喷射-闪蒸循环的有机朗肯循环(EORFC)。新构型循环相当于在ORC基础上,增加闪蒸循环,构成ORC+闪蒸循环的叠加循环。新构型中,通过增加(或调节)工质流量,以调节加热过程中的传热窄点(位置),从而提高从热源的吸热量并提高循环的输出功。结果表明:新构型循环的优化工况得到延伸,循环性能得到提高;ORFC和EORFC优化工况下的净输出功比ORC分别提高16.13%和33.18%,二者的加热量和效率均高于O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发电 余热利用 结合闪蒸循环的有机循环 结合喷射-闪蒸循环的有机循环 传热窄点调节
下载PDF
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利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超 《发电技术》 2018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提出了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现LNG冷能梯级利用。朗肯循环蒸发器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凝汽器换热量匹配一致,循环水系统实现闭式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系统进... 提出了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现LNG冷能梯级利用。朗肯循环蒸发器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凝汽器换热量匹配一致,循环水系统实现闭式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影响系统的主要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朗肯循环冷凝温度的降低,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均有提升;随着循环水温度的提高,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都将提高,而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减少,但二者总的输出功率降低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LNG) 冷能 发电 循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下载PDF
卡林那循环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前景看好
12
作者 屠珊 《山东电力技术》 1995年第4期94-96,共3页
近几年有研究和试验表明,与朗肯循环相比,将卡林那循环用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应用可以更加显著地提高效率,GE已与Exergy(循环的开发者)签约,将此循环引进联合循环电站。
关键词 联合循环发电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循环 联合循环系统 燃气轮机排气 工质 电力生产系统 燃气轮机技术 循环应用 蒸汽轮机
下载PDF
含电转气和热电解耦热电联产机组的区域能源互联网联合经济调度 被引量:76
13
作者 魏震波 黄宇涵 +1 位作者 高红均 税月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12-3519,共8页
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传统"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逐渐成为制约能源耦合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区域能源互联系统为对象,提出一种含电转气(power to gas,P2G)和热电解耦CHP的联合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在CHP中... 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传统"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逐渐成为制约能源耦合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区域能源互联系统为对象,提出一种含电转气(power to gas,P2G)和热电解耦CHP的联合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在CHP中引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打破热电耦合,通过电转气和CHP的协调运作提高系统经济性,同时兼顾系统间歇性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与环境污染的排放问题。其次,抽象出以系统用能成本和污染物治理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方法将模型线性化处理后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39节点电网与7节点天然气网耦合系统中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热电解耦运行方式下,CHP热电比优化控制对系统运行工况变化有较强适应能力;P2G能消纳多余风电,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降低排放。验证了所提模型有效性,可为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综合能源系统 热电解耦CHP 有机循环 电转气 联合调度
下载PDF
抽汽-乏汽联合回热对低温蒸汽ORC系统热力性能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新乐 黄菲菲 +1 位作者 戴文智 董思含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9-255,340-341,共7页
为充分回收矿藏热采过程中尾端的低温蒸汽余热,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在单独抽汽回热、单独乏汽回热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抽汽-乏汽联合回热系统,并建立以低温蒸汽为热源的抽汽-乏汽联合回热理论模型。通过编制计算程序分别对... 为充分回收矿藏热采过程中尾端的低温蒸汽余热,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在单独抽汽回热、单独乏汽回热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抽汽-乏汽联合回热系统,并建立以低温蒸汽为热源的抽汽-乏汽联合回热理论模型。通过编制计算程序分别对带抽汽回热的ORC循环、乏汽回热ORC循环以及联合回热ORC循环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无回热ORC循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回热循环的热效率、净输出功以及火用效率均随蒸发压力升高而升高,其中联合回热循环的热力性能最高,分别能达到11.37%、7 593 kW及51.9%,比相同工况下的无回热ORC循环分别增高百分比为19.6%、12.5%及15.1%;对于单位功耗火用损,各循环则表现为随蒸发压力的升高而逐渐递减,且有联合回热循环的单位功耗火用损<抽汽回热<乏汽回热<无回热ORC循环,在蒸发温度为105℃时,对应单位功耗火用损分别为0.91、0.95、1.06及1.22;同时,在相同抽汽压力下,联合回热循环的抽气系数α小于单独抽汽回热循环,工质质量流量基本相同,联合回热循环具有更好的热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蒸汽余热 有机循环(ORC) 抽汽回热 乏汽回热 联合回热 热力性能
原文传递
前置喷射器的热机热泵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承虎 林己又 +1 位作者 谭羽非 李亚平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8期1-6,J0041,共7页
为解决传统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净发电效率与综合热经济性之间矛盾的问题,将有机朗肯循环与喷射式热泵相结合,将喷射式热泵系统布置在有机朗肯循环膨胀机进口侧,提出了前置喷射器的热机热泵联合循环,该系统可在保障电力输出的条件下对热用... 为解决传统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净发电效率与综合热经济性之间矛盾的问题,将有机朗肯循环与喷射式热泵相结合,将喷射式热泵系统布置在有机朗肯循环膨胀机进口侧,提出了前置喷射器的热机热泵联合循环,该系统可在保障电力输出的条件下对热用户供热。研究了系统主要参数对净发电效率与系统经济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联合循环在热力优先模式和电力优先模式下的性能极限。结果表明:联合循环在净发电效率、净发电量较优时,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较差,存在最优的冷凝压力使得系统动态投资回收期最优;与基本型ORC对比,联合循环电力优先模式可在保障冷源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电力输出能力相对提高18.62%,热源利用效率相对提高19.29%,火用效率提高至34.87%;在热力优先模式下,联合循环最高可将冷源由15℃加热至59.38℃;当联合循环对外输出40℃/60℃二级管网热水时,系统净发电量相对减少3.8%,热源利用效率相对提高3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 联合循环发电 有机循环 喷射式热泵 参数分析
下载PDF
低温蒸汽-太阳能双热源ORC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新乐 董思含 +1 位作者 黄菲菲 张博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10,138-139,共6页
为充分回收矿藏热采过程尾端低温蒸汽余热,提出一种通过利用太阳能热量补充预热器中热源显热以缩小换热温差的新型低温蒸汽-太阳能双热源ORC发电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其热力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并进行了热力性能分析及... 为充分回收矿藏热采过程尾端低温蒸汽余热,提出一种通过利用太阳能热量补充预热器中热源显热以缩小换热温差的新型低温蒸汽-太阳能双热源ORC发电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其热力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并进行了热力性能分析及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热源补助可有效减小换热温差,进而显著提升系统热力性能。当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时,与基本的ORC系统相比,选择冷端温差较小的预热器可使双热源系统火用效率显著增加;在预热器冷端温差为30 K、两系统分别采用5种不同循环工质时,双热源ORC系统的热力性能均高于基本ORC系统,且以R236fa为工质的双热源ORC系统热力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循环 冷端温差 热力性能 低温蒸汽-太阳能双热源 循环工质
原文传递
超/亚临界ORC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新乐 董思含 +1 位作者 黄菲菲 乔约翰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33,共7页
本研究在单纯超临界、亚临界的ORC(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超临界、亚临界ORC联合发电系统,并建立其理论模型。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分别对单纯超临界、亚临界ORC以及新型联合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 本研究在单纯超临界、亚临界的ORC(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超临界、亚临界ORC联合发电系统,并建立其理论模型。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分别对单纯超临界、亚临界ORC以及新型联合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R143a、R245fa作为联合系统的两循环区工质,当依次单独改变超临界、亚临界区蒸发压力时,各循环区质量流量变化与单纯超临界、亚临界ORC相似。前者随蒸发压力的增大而逐渐递增,后者则呈相反变化趋势,联合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均优于单纯超临界、亚临界ORC。同时随两循环区蒸发压力的增大而不断提高,但增幅减小,且提高超临界区蒸发压力可使系统热力性能最佳。采用R134a、R245fa作为系统两循环区有机工质,可使联合发电系统火用损失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蒸汽 有机循环 超/亚临界联合 有机工质 热力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