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立云 肖应辉 +1 位作者 唐文邦 刘代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 ,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用培两优5 0 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 .结果表明 ,培两优 5 0 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 1 2 0 82 .5 kg/hm2 ,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 ...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 ,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用培两优5 0 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 .结果表明 ,培两优 5 0 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 1 2 0 82 .5 kg/hm2 ,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 ,比汕优 6 3(对照 )增产 37.5 % ,米质明显优于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蓄留再生 再生稻 种植模式
下载PDF
中稻蓄留再生稻推广应用前景 被引量:6
2
作者 肖应辉 陈立云 唐文邦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概述了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及主要矛盾 ,提出中稻蓄留再生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的种植方式 ,并分析了其利用优势。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蓄留再生模式 综合效益 推广 南方双季稻区
下载PDF
“乌蒙早”的蓄留采穗与无性扩繁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其国 冯媛媛 +3 位作者 何瑜 闫曾健 罗凡 张德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0-42,56,共4页
"乌蒙早"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形肥大、满披白毫、抗性和持嫩性强,内质含极高的氨基酸和果胶,适宜加工成高香显毫型名茶。从母树的地理环境、生物学特征、留蓄采穗以及无性扩繁4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扩繁选育技术... "乌蒙早"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形肥大、满披白毫、抗性和持嫩性强,内质含极高的氨基酸和果胶,适宜加工成高香显毫型名茶。从母树的地理环境、生物学特征、留蓄采穗以及无性扩繁4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扩繁选育技术,旨在为川南地区大面积推广"乌蒙早"高海拔地区的种植与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蒙早 大树茶 蓄留 采穗 无性繁殖
下载PDF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
4
作者 谢勇 李万明 杨肖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124-124,共1页
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所占的地位及重要性,就目前水稻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现状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并从再生稻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条件来说明着力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加强发展再生稻的必要性。
关键词 再生稻 蓄留面积 必要性
下载PDF
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家兴 明兴权 +5 位作者 张桂莲 王玉博 雷斌 周杰强 李凡 唐文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以17个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Y两优9918、准两优608为对照材料,以生育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头季米质、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再生季米质为考察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8年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 以17个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Y两优9918、准两优608为对照材料,以生育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头季米质、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再生季米质为考察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8年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2年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89、望两优889蓄留再生(留桩高度30 cm),头季生育期均不超过140 d,再生季均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10月下旬安全成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两优389再生季米质与对照品种一致,达部颁二级,望两优889再生季米质达部颁三级;两优389、望两优889在长沙地区适合蓄留再生;供试材料的头季米质均未达到部颁优质等级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于整精米率较低和垩白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蓄留再生 再生季 生育期 产量 米质 再生率
下载PDF
机械直播早稻蓄留低位蘖再生稻高效栽培研究简报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署华 何登骥 +2 位作者 伏军 余舞蛟 蒋次文 《作物研究》 2003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再生稻 机械直播早稻蓄留低位蘖再生稻 栽培技术 播种机 品种 播种 施肥
下载PDF
重穗型高产杂交水稻富优4号栽培应用及再生稻蓄留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春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0,共2页
富优4号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研究中心与四川省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 A与自育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的重穗型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4年引进在赤水试种,具有高产、品质... 富优4号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研究中心与四川省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 A与自育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的重穗型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4年引进在赤水试种,具有高产、品质较优、再生力强的特点,2005年继续引进试验示范,并申报贵州省认定,适宜赤水市低海拔地区种植,本文主要介绍该组合在赤水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再生稻蓄留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 富优4号 再生稻蓄留 栽培要点
下载PDF
蓄留节位对糯高粱再生的影响试验初报
8
作者 李清虎 尹学伟 +3 位作者 王秋月 魏灵 鲁远源 张晓春 《南方农业》 2019年第4期31-32,36,共3页
2017年,开展了蓄留不同节位对再生高粱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随着蓄留节位的增加,再生高粱总发苗数先增加后降低,倒1节发苗数降低,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最长相差20 d左右。再生高粱产量、穗粒数、有效穗... 2017年,开展了蓄留不同节位对再生高粱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随着蓄留节位的增加,再生高粱总发苗数先增加后降低,倒1节发苗数降低,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最长相差20 d左右。再生高粱产量、穗粒数、有效穗数随蓄留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随蓄留节位的增加而增加。蓄留倒1节、倒2节有利于再生高粱高产,提高再生高粱植株抗倒伏能力,因此建议重庆海拔500 m以下地区,头季高粱在7月20日之前砍秆,均可采用低节位蓄留;如果头季收获较晚,为保障再生高粱安全成熟,可选择高节位蓄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糯高粱 蓄留节位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三江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何金旺 覃瑞设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蓄留技术 应用与发展 关键技术探讨
下载PDF
浅析水稻机械收割对再生稻蓄留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云峰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5期24-25,86,共3页
渠县是水稻生产大县,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县里水稻机械收割的推广,浅丘平坝区已基本实现水稻机收。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会碾压到行进路径上的稻桩,对稻桩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腋芽的生长及再生稻的蓄留。对水稻机收... 渠县是水稻生产大县,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县里水稻机械收割的推广,浅丘平坝区已基本实现水稻机收。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会碾压到行进路径上的稻桩,对稻桩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腋芽的生长及再生稻的蓄留。对水稻机收田的稻桩状况及腋芽生长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分析总结,提出机械收割水稻碾压稻桩的损伤对蓄留再生稻的影响远低于头季稻田干旱稻桩失水的影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收割 再生稻 蓄留
下载PDF
蓄留再生稻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剑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2期7-7,共1页
阐述了蓄留再生稻的作用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 再生稻 作用 蓄留技术
下载PDF
再生高梁蓄留技术
12
作者 张海树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8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再生高粱 蓄留技术 区域布局 田间管理
下载PDF
浅析川优6203蓄留再生稻的高产途径
13
作者 吴启中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14-15,共2页
川优6203是四川省确定为具有突破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它具有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优点。邻水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早春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充沛,可充分利用秋季热量资源条件好等优势,探索川优6203水稻新品种... 川优6203是四川省确定为具有突破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它具有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优点。邻水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早春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充沛,可充分利用秋季热量资源条件好等优势,探索川优6203水稻新品种在邻水县蓄留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能较大地提高稻谷产量及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优6203 蓄留再生稻 高产途径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示范成功
14
作者 谭正凡 《湖南农业》 1996年第5期6-6,共1页
沅陵县肖家桥乡大坪村,1995年示范栽培了4.6公顷“培两优288”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通过测产验收,头季中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26.5公斤,最高达616.5公斤,后季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290公斤,最高达390公斤,两季合计667平方... 沅陵县肖家桥乡大坪村,1995年示范栽培了4.6公顷“培两优288”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通过测产验收,头季中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26.5公斤,最高达616.5公斤,后季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290公斤,最高达390公斤,两季合计667平方米产量为816.5公斤,创我县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生产历史最高纪录。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旱地育秧,提早播种。该村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蓄留再生 两系杂交 再生稻 培两优288 示范 桩高度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中稻 生产历史 沅陵县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中稻蓄留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温六全 《江西农业》 2017年第2S期2-,共1页
Y两优1号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再生能力强,适宜作中稻蓄留再生栽培。基于此,介绍该品种在江西省全南县作中稻蓄留再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Y两优1号 中稻蓄留再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扩大再生稻蓄留面积 挖掘稻谷生产潜力
16
作者 唐忠平 《农业信息探索》 1996年第1期43-44,共2页
扩大再生稻蓄留面积挖掘稻谷生产潜力经过几年的蓄留培育,我区在部分高寒山区发展再生稻已取得初步的成效,面积和总产逐年得到扩大和提高。龙胜县1993年全县蓄留再生稻1666.7公顷,有收面积1410.7公顷(每公顷产75... 扩大再生稻蓄留面积挖掘稻谷生产潜力经过几年的蓄留培育,我区在部分高寒山区发展再生稻已取得初步的成效,面积和总产逐年得到扩大和提高。龙胜县1993年全县蓄留再生稻1666.7公顷,有收面积1410.7公顷(每公顷产750公斤以上为有收),成功率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蓄留面积 稻谷 生产潜力
原文传递
茶树越冬老叶的功能与留蓄秋梢
17
作者 王融初 《湖南农业》 1989年第9期8-9,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越冬 叶片 生理功能 蓄留
全文增补中
云南大叶茶园机采叶层留蓄技术小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建兴 闭增友 《广西热作科技》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云大茶园推广机采中,采取逐次叶层留蓄的主要技术措施,能确保茶园叶层厚度,增加叶面积指数,维持茶树长势,在配合一般机采茶园的其他管理技术措施下,云大茶园推广机采可以获取稳产、增产的趋势。
关键词 茶叶 云大茶园 机采 叶层
下载PDF
略论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
19
作者 张良平 《茶叶通讯》 1993年第2期23-25,共3页
茶树栽培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茶树幼嫩芽叶,而叶片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这就形成了人们的主观要求与茶树客观需要的矛盾。人们通过加强肥培管理以及合理采摘,缓解这一矛盾,以达到茶叶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仅从茶树留蓄秋叶,... 茶树栽培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茶树幼嫩芽叶,而叶片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这就形成了人们的主观要求与茶树客观需要的矛盾。人们通过加强肥培管理以及合理采摘,缓解这一矛盾,以达到茶叶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仅从茶树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谈一点个人看法。 1 采秋茶的演变唐代陆羽《茶经》载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秋叶 增产 栽培 管理
下载PDF
“稻香杯”品种在泸县集中示范推广的实践及建议
20
作者 徐魏 高尚卿 +1 位作者 贺利业 钟凯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
泸县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推进水稻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稻香杯”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探索机收蓄留再生稻新路子,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事业,为四川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泸县力量。
关键词 “稻香杯”品种 农技 集中示范推广 订单生产和产销对接 机收蓄留再生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