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被引量:
29
1
作者
陈立云
肖应辉
+1 位作者
唐文邦
刘代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 ,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用培两优5 0 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 .结果表明 ,培两优 5 0 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 1 2 0 82 .5 kg/hm2 ,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 ...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 ,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用培两优5 0 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 .结果表明 ,培两优 5 0 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 1 2 0 82 .5 kg/hm2 ,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 ,比汕优 6 3(对照 )增产 37.5 % ,米质明显优于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蓄留
再生
再生稻
种植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稻蓄留再生稻推广应用前景
被引量:
6
2
作者
肖应辉
陈立云
唐文邦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概述了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及主要矛盾 ,提出中稻蓄留再生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的种植方式 ,并分析了其利用优势。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蓄留
再生模式
综合效益
推广
南方双季稻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蒙早”的蓄留采穗与无性扩繁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曾其国
冯媛媛
+3 位作者
何瑜
闫曾健
罗凡
张德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0-42,56,共4页
"乌蒙早"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形肥大、满披白毫、抗性和持嫩性强,内质含极高的氨基酸和果胶,适宜加工成高香显毫型名茶。从母树的地理环境、生物学特征、留蓄采穗以及无性扩繁4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扩繁选育技术...
"乌蒙早"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形肥大、满披白毫、抗性和持嫩性强,内质含极高的氨基酸和果胶,适宜加工成高香显毫型名茶。从母树的地理环境、生物学特征、留蓄采穗以及无性扩繁4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扩繁选育技术,旨在为川南地区大面积推广"乌蒙早"高海拔地区的种植与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蒙早
大树茶
蓄留
采穗
无性繁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
4
作者
谢勇
李万明
杨肖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124-124,共1页
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所占的地位及重要性,就目前水稻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现状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并从再生稻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条件来说明着力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加强发展再生稻的必要性。
关键词
再生稻
蓄留
面积
必要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家兴
明兴权
+5 位作者
张桂莲
王玉博
雷斌
周杰强
李凡
唐文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以17个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Y两优9918、准两优608为对照材料,以生育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头季米质、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再生季米质为考察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8年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
以17个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Y两优9918、准两优608为对照材料,以生育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头季米质、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再生季米质为考察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8年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2年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89、望两优889蓄留再生(留桩高度30 cm),头季生育期均不超过140 d,再生季均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10月下旬安全成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两优389再生季米质与对照品种一致,达部颁二级,望两优889再生季米质达部颁三级;两优389、望两优889在长沙地区适合蓄留再生;供试材料的头季米质均未达到部颁优质等级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于整精米率较低和垩白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蓄留
再生
再生季
生育期
产量
米质
再生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直播早稻蓄留低位蘖再生稻高效栽培研究简报
被引量:
4
6
作者
周署华
何登骥
+2 位作者
伏军
余舞蛟
蒋次文
《作物研究》
2003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再生稻
机械直播早稻
蓄留
低位蘖再生稻
栽培技术
播种机
品种
播种
施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穗型高产杂交水稻富优4号栽培应用及再生稻蓄留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春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0,共2页
富优4号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研究中心与四川省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 A与自育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的重穗型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4年引进在赤水试种,具有高产、品质...
富优4号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研究中心与四川省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 A与自育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的重穗型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4年引进在赤水试种,具有高产、品质较优、再生力强的特点,2005年继续引进试验示范,并申报贵州省认定,适宜赤水市低海拔地区种植,本文主要介绍该组合在赤水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再生稻蓄留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
富优4号
再生稻
蓄留
栽培要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留节位对糯高粱再生的影响试验初报
8
作者
李清虎
尹学伟
+3 位作者
王秋月
魏灵
鲁远源
张晓春
《南方农业》
2019年第4期31-32,36,共3页
2017年,开展了蓄留不同节位对再生高粱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随着蓄留节位的增加,再生高粱总发苗数先增加后降低,倒1节发苗数降低,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最长相差20 d左右。再生高粱产量、穗粒数、有效穗...
2017年,开展了蓄留不同节位对再生高粱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随着蓄留节位的增加,再生高粱总发苗数先增加后降低,倒1节发苗数降低,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最长相差20 d左右。再生高粱产量、穗粒数、有效穗数随蓄留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随蓄留节位的增加而增加。蓄留倒1节、倒2节有利于再生高粱高产,提高再生高粱植株抗倒伏能力,因此建议重庆海拔500 m以下地区,头季高粱在7月20日之前砍秆,均可采用低节位蓄留;如果头季收获较晚,为保障再生高粱安全成熟,可选择高节位蓄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糯高粱
蓄留
节位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江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
6
9
作者
何金旺
覃瑞设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蓄留
技术
应用与发展
关键技术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水稻机械收割对再生稻蓄留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徐云峰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5期24-25,86,共3页
渠县是水稻生产大县,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县里水稻机械收割的推广,浅丘平坝区已基本实现水稻机收。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会碾压到行进路径上的稻桩,对稻桩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腋芽的生长及再生稻的蓄留。对水稻机收...
渠县是水稻生产大县,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县里水稻机械收割的推广,浅丘平坝区已基本实现水稻机收。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会碾压到行进路径上的稻桩,对稻桩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腋芽的生长及再生稻的蓄留。对水稻机收田的稻桩状况及腋芽生长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分析总结,提出机械收割水稻碾压稻桩的损伤对蓄留再生稻的影响远低于头季稻田干旱稻桩失水的影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收割
再生稻
蓄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留再生稻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罗剑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2期7-7,共1页
阐述了蓄留再生稻的作用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
再生稻
作用
蓄留
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高梁蓄留技术
12
作者
张海树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8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再生高粱
蓄留
技术
区域布局
田间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川优6203蓄留再生稻的高产途径
13
作者
吴启中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14-15,共2页
川优6203是四川省确定为具有突破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它具有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优点。邻水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早春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充沛,可充分利用秋季热量资源条件好等优势,探索川优6203水稻新品种...
川优6203是四川省确定为具有突破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它具有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优点。邻水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早春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充沛,可充分利用秋季热量资源条件好等优势,探索川优6203水稻新品种在邻水县蓄留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能较大地提高稻谷产量及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优6203
蓄留
再生稻
高产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示范成功
14
作者
谭正凡
《湖南农业》
1996年第5期6-6,共1页
沅陵县肖家桥乡大坪村,1995年示范栽培了4.6公顷“培两优288”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通过测产验收,头季中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26.5公斤,最高达616.5公斤,后季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290公斤,最高达390公斤,两季合计667平方...
沅陵县肖家桥乡大坪村,1995年示范栽培了4.6公顷“培两优288”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通过测产验收,头季中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26.5公斤,最高达616.5公斤,后季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290公斤,最高达390公斤,两季合计667平方米产量为816.5公斤,创我县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生产历史最高纪录。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旱地育秧,提早播种。该村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蓄留
再生
两系杂交
再生稻
培两优288
示范
留
桩高度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中稻
生产历史
沅陵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中稻蓄留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温六全
《江西农业》
2017年第2S期2-,共1页
Y两优1号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再生能力强,适宜作中稻蓄留再生栽培。基于此,介绍该品种在江西省全南县作中稻蓄留再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Y两优1号
中稻
蓄留
再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越冬老叶的功能与留蓄秋梢
16
作者
王融初
《湖南农业》
1989年第9期8-9,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越冬
叶片
生理功能
蓄留
全文增补中
云南大叶茶园机采叶层留蓄技术小结
被引量:
1
17
作者
李建兴
闭增友
《广西热作科技》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云大茶园推广机采中,采取逐次叶层留蓄的主要技术措施,能确保茶园叶层厚度,增加叶面积指数,维持茶树长势,在配合一般机采茶园的其他管理技术措施下,云大茶园推广机采可以获取稳产、增产的趋势。
关键词
茶叶
云大茶园
机采
叶层
留
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
18
作者
张良平
《茶叶通讯》
1993年第2期23-25,共3页
茶树栽培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茶树幼嫩芽叶,而叶片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这就形成了人们的主观要求与茶树客观需要的矛盾。人们通过加强肥培管理以及合理采摘,缓解这一矛盾,以达到茶叶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仅从茶树留蓄秋叶,...
茶树栽培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茶树幼嫩芽叶,而叶片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这就形成了人们的主观要求与茶树客观需要的矛盾。人们通过加强肥培管理以及合理采摘,缓解这一矛盾,以达到茶叶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仅从茶树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谈一点个人看法。 1 采秋茶的演变唐代陆羽《茶经》载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留
蓄
秋叶
增产
栽培
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香杯”品种在泸县集中示范推广的实践及建议
19
作者
徐魏
高尚卿
+1 位作者
贺利业
钟凯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
泸县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推进水稻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稻香杯”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探索机收蓄留再生稻新路子,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事业,为四川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泸县力量。
关键词
“稻香杯”品种
农技
集中示范推广
订单生产和产销对接
机收
蓄留
再生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7年延平区再生稻新品种高产打擂总结
20
作者
王虞山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5-76,共2页
利用优质中稻蓄留再生稻,能充分利用稻田秋季温光等资源,增收一季再生稻谷,具有不栽秧、时间短、投入少、米质优、效益高的优点,是农业结构调整、缓解市场优质米紧缺、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人民生活、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
关键词
新品种
再生稻种植
延平区
改善人民生活
农业结构调整
中稻
蓄留
再生
稻瘟病
效益高
产量
增产增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被引量:
29
1
作者
陈立云
肖应辉
唐文邦
刘代苗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湖南省汉寿县种子公司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基金
国家 8 6 3生物领域重大技术项目! (Z1 6 - 0 1 - 0 1)
文摘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 ,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用培两优5 0 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 .结果表明 ,培两优 5 0 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 1 2 0 82 .5 kg/hm2 ,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 ,比汕优 6 3(对照 )增产 37.5 % ,米质明显优于对照 。
关键词
中稻
蓄留
再生
再生稻
种植模式
Keywords
middle season rice
ratoon rice
rice planting pattern
分类号
S51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1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稻蓄留再生稻推广应用前景
被引量:
6
2
作者
肖应辉
陈立云
唐文邦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文摘
本文概述了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及主要矛盾 ,提出中稻蓄留再生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的种植方式 ,并分析了其利用优势。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蓄留
再生模式
综合效益
推广
南方双季稻区
分类号
S51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蒙早”的蓄留采穗与无性扩繁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曾其国
冯媛媛
何瑜
闫曾健
罗凡
张德勋
机构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0-42,56,共4页
基金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3)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3ZA0292)
+1 种基金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R1306)
四川省省属高校区域人文地理资源研究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乌蒙早"具有发芽早、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形肥大、满披白毫、抗性和持嫩性强,内质含极高的氨基酸和果胶,适宜加工成高香显毫型名茶。从母树的地理环境、生物学特征、留蓄采穗以及无性扩繁4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扩繁选育技术,旨在为川南地区大面积推广"乌蒙早"高海拔地区的种植与生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乌蒙早
大树茶
蓄留
采穗
无性繁殖
Keywords
Wu-meng-zao
Camellia arborescens
Rejuvenation
Collecting shoots
Asexual reproduction
分类号
S532.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
4
作者
谢勇
李万明
杨肖峰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124-124,共1页
文摘
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所占的地位及重要性,就目前水稻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现状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并从再生稻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条件来说明着力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加强发展再生稻的必要性。
关键词
再生稻
蓄留
面积
必要性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家兴
明兴权
张桂莲
王玉博
雷斌
周杰强
李凡
唐文帮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水稻油菜抗病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886)
+2 种基金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NK1020)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NK2013)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C1703036)。
文摘
以17个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Y两优9918、准两优608为对照材料,以生育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头季米质、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再生季米质为考察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8年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2年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89、望两优889蓄留再生(留桩高度30 cm),头季生育期均不超过140 d,再生季均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10月下旬安全成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两优389再生季米质与对照品种一致,达部颁二级,望两优889再生季米质达部颁三级;两优389、望两优889在长沙地区适合蓄留再生;供试材料的头季米质均未达到部颁优质等级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于整精米率较低和垩白度较高。
关键词
杂交稻
蓄留
再生
再生季
生育期
产量
米质
再生率
Keywords
hybrid rice
ratoon
ratoon season
growth period
grain yield
grain quality
ratoon rate
分类号
S511.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直播早稻蓄留低位蘖再生稻高效栽培研究简报
被引量:
4
6
作者
周署华
何登骥
伏军
余舞蛟
蒋次文
机构
湖南省粮油作物播种机研究小组
出处
《作物研究》
2003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再生稻
机械直播早稻
蓄留
低位蘖再生稻
栽培技术
播种机
品种
播种
施肥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穗型高产杂交水稻富优4号栽培应用及再生稻蓄留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春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0,共2页
文摘
富优4号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研究中心与四川省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 A与自育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的重穗型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4年引进在赤水试种,具有高产、品质较优、再生力强的特点,2005年继续引进试验示范,并申报贵州省认定,适宜赤水市低海拔地区种植,本文主要介绍该组合在赤水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再生稻蓄留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
富优4号
再生稻
蓄留
栽培要点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留节位对糯高粱再生的影响试验初报
8
作者
李清虎
尹学伟
王秋月
魏灵
鲁远源
张晓春
机构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4期31-32,36,共3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一般专项(cstc2017shms-xdny80034)
重庆市农发资金良种创新项目(NKY-2016AB010)
+1 种基金
永川区科委自然基金项目(ycstc
2015nc100)
文摘
2017年,开展了蓄留不同节位对再生高粱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随着蓄留节位的增加,再生高粱总发苗数先增加后降低,倒1节发苗数降低,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最长相差20 d左右。再生高粱产量、穗粒数、有效穗数随蓄留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随蓄留节位的增加而增加。蓄留倒1节、倒2节有利于再生高粱高产,提高再生高粱植株抗倒伏能力,因此建议重庆海拔500 m以下地区,头季高粱在7月20日之前砍秆,均可采用低节位蓄留;如果头季收获较晚,为保障再生高粱安全成熟,可选择高节位蓄留。
关键词
再生糯高粱
蓄留
节位
生长
产量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
6
9
作者
何金旺
覃瑞设
机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局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文摘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蓄留
技术
应用与发展
关键技术探讨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水稻机械收割对再生稻蓄留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徐云峰
机构
渠县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5期24-25,86,共3页
文摘
渠县是水稻生产大县,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县里水稻机械收割的推广,浅丘平坝区已基本实现水稻机收。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会碾压到行进路径上的稻桩,对稻桩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腋芽的生长及再生稻的蓄留。对水稻机收田的稻桩状况及腋芽生长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分析总结,提出机械收割水稻碾压稻桩的损伤对蓄留再生稻的影响远低于头季稻田干旱稻桩失水的影响的观点。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收割
再生稻
蓄留
分类号
S225.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留再生稻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罗剑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长期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2期7-7,共1页
文摘
阐述了蓄留再生稻的作用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
再生稻
作用
蓄留
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高梁蓄留技术
12
作者
张海树
机构
江安县农技站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8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再生高粱
蓄留
技术
区域布局
田间管理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川优6203蓄留再生稻的高产途径
13
作者
吴启中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14-15,共2页
文摘
川优6203是四川省确定为具有突破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它具有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优点。邻水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早春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充沛,可充分利用秋季热量资源条件好等优势,探索川优6203水稻新品种在邻水县蓄留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能较大地提高稻谷产量及效益。
关键词
川优6203
蓄留
再生稻
高产途径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示范成功
14
作者
谭正凡
机构
沅陵县肖家桥乡农技站
出处
《湖南农业》
1996年第5期6-6,共1页
文摘
沅陵县肖家桥乡大坪村,1995年示范栽培了4.6公顷“培两优288”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通过测产验收,头季中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26.5公斤,最高达616.5公斤,后季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290公斤,最高达390公斤,两季合计667平方米产量为816.5公斤,创我县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生产历史最高纪录。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旱地育秧,提早播种。该村4.
关键词
中稻
蓄留
再生
两系杂交
再生稻
培两优288
示范
留
桩高度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中稻
生产历史
沅陵县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中稻蓄留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温六全
机构
全南县农业和粮食局
出处
《江西农业》
2017年第2S期2-,共1页
文摘
Y两优1号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再生能力强,适宜作中稻蓄留再生栽培。基于此,介绍该品种在江西省全南县作中稻蓄留再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Y两优1号
中稻
蓄留
再生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越冬老叶的功能与留蓄秋梢
16
作者
王融初
出处
《湖南农业》
1989年第9期8-9,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越冬
叶片
生理功能
蓄留
分类号
S571.10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云南大叶茶园机采叶层留蓄技术小结
被引量:
1
17
作者
李建兴
闭增友
机构
广西国有龙化农场
出处
《广西热作科技》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摘
在云大茶园推广机采中,采取逐次叶层留蓄的主要技术措施,能确保茶园叶层厚度,增加叶面积指数,维持茶树长势,在配合一般机采茶园的其他管理技术措施下,云大茶园推广机采可以获取稳产、增产的趋势。
关键词
茶叶
云大茶园
机采
叶层
留
蓄
分类号
S571.109.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
18
作者
张良平
机构
湖南省长沙农校
出处
《茶叶通讯》
1993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摘
茶树栽培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茶树幼嫩芽叶,而叶片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这就形成了人们的主观要求与茶树客观需要的矛盾。人们通过加强肥培管理以及合理采摘,缓解这一矛盾,以达到茶叶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仅从茶树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谈一点个人看法。 1 采秋茶的演变唐代陆羽《茶经》载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关键词
茶树
留
蓄
秋叶
增产
栽培
管理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香杯”品种在泸县集中示范推广的实践及建议
19
作者
徐魏
高尚卿
贺利业
钟凯
机构
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泸县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泸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肥料股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
文摘
泸县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推进水稻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稻香杯”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探索机收蓄留再生稻新路子,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事业,为四川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泸县力量。
关键词
“稻香杯”品种
农技
集中示范推广
订单生产和产销对接
机收
蓄留
再生稻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7年延平区再生稻新品种高产打擂总结
20
作者
王虞山
机构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农业局种子管理站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5-76,共2页
文摘
利用优质中稻蓄留再生稻,能充分利用稻田秋季温光等资源,增收一季再生稻谷,具有不栽秧、时间短、投入少、米质优、效益高的优点,是农业结构调整、缓解市场优质米紧缺、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人民生活、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
关键词
新品种
再生稻种植
延平区
改善人民生活
农业结构调整
中稻
蓄留
再生
稻瘟病
效益高
产量
增产增收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陈立云
肖应辉
唐文邦
刘代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稻蓄留再生稻推广应用前景
肖应辉
陈立云
唐文邦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乌蒙早”的蓄留采穗与无性扩繁技术
曾其国
冯媛媛
何瑜
闫曾健
罗凡
张德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
谢勇
李万明
杨肖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
黄家兴
明兴权
张桂莲
王玉博
雷斌
周杰强
李凡
唐文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机械直播早稻蓄留低位蘖再生稻高效栽培研究简报
周署华
何登骥
伏军
余舞蛟
蒋次文
《作物研究》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重穗型高产杂交水稻富优4号栽培应用及再生稻蓄留
王春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蓄留节位对糯高粱再生的影响试验初报
李清虎
尹学伟
王秋月
魏灵
鲁远源
张晓春
《南方农业》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三江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探讨
何金旺
覃瑞设
《耕作与栽培》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析水稻机械收割对再生稻蓄留的影响
徐云峰
《种子科技》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蓄留再生稻技术
罗剑
《农技服务》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再生高梁蓄留技术
张海树
《四川农业科技》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浅析川优6203蓄留再生稻的高产途径
吴启中
《四川农业科技》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示范成功
谭正凡
《湖南农业》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中稻蓄留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温六全
《江西农业》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茶树越冬老叶的功能与留蓄秋梢
王融初
《湖南农业》
1989
0
全文增补中
17
云南大叶茶园机采叶层留蓄技术小结
李建兴
闭增友
《广西热作科技》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略论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
张良平
《茶叶通讯》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稻香杯”品种在泸县集中示范推广的实践及建议
徐魏
高尚卿
贺利业
钟凯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2007年延平区再生稻新品种高产打擂总结
王虞山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