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指纹图谱、多指标定量和网络药理学的蓍草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
作者 王超 付瑞嘉 +3 位作者 徐顶巧 陈艳琰 乐世俊 唐于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21-30,41,共11页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预测蓍草的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蓍草的指纹图谱,对21批蓍草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和归属,再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预测蓍草的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蓍草的指纹图谱,对21批蓍草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和归属,再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分析预测蓍草的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建立了21批蓍草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10,确认了13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6个色谱峰并测定其含量,6个峰分别为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百蕊草素Ⅱ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发挥抗炎、抗菌作用的绿原酸、百蕊草素Ⅱ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3个活性成分,38个核心靶点和20条关键通路。初步预测绿原酸、百蕊草素Ⅱ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可作为蓍草潜在的Q-Marker。结论:预测分析得到的蓍草QMarker,为蓍草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为后续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网络药理学 指纹图谱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白山地区蓍草栽培管理技术与抗炎保健茶的研制
2
作者 沈洧锋 马志远 +3 位作者 唐贵才 赵凤云 王义鹏 于工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9期81-83,共3页
通过介绍蓍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区自然条件,总结白山地区蓍草栽培技术,包括繁殖方法、播种时间及方法、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及抗炎保健茶的研制等内容,以期为白山地区中药材蓍草大面积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蓍草 白山地区 栽培技术 抗炎保健茶 研制
下载PDF
蓍草提取物预防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洪振丰 陈艳华 +1 位作者 周建衡 李天骄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蓍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蓍草提取物进行干预,观察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 背景与目的:研究蓍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蓍草提取物进行干预,观察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蓍草提取物预防给药能降低CCl4所致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ALT、AS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胶原纤维明显增加,蓍草预防各组大鼠肝细胞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蓍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肝纤维化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下载PDF
蓍草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庞晓斌 白杰英 +2 位作者 王云 李彦舫 董永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MS和 8114为基本培养基 ,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浓度等培养条件 ,按正交实验设计的原则 ,摸索出建立蓍草组织培养体系的最佳条件 :愈伤诱导最佳培养基为 8114+6BA1.0 +NAA1.0 +ZT1.0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 8114+6BA4.0 +NAA0 .2 +ZT1.0 ;最... 以MS和 8114为基本培养基 ,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浓度等培养条件 ,按正交实验设计的原则 ,摸索出建立蓍草组织培养体系的最佳条件 :愈伤诱导最佳培养基为 8114+6BA1.0 +NAA1.0 +ZT1.0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 8114+6BA4.0 +NAA0 .2 +ZT1.0 ;最佳生根培养基是 1/2MS0 +0 .1NA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achillea alpina L.) 组织培养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蓍草总倍半萜内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建 邱彦 +3 位作者 李克冉 朱文君 董雅芬 刘河龙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蓍草总倍半萜内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蓍草总倍半萜内酯和雷公藤多苷药物干预21d。通过检测大鼠关节... 目的探讨蓍草总倍半萜内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蓍草总倍半萜内酯和雷公藤多苷药物干预21d。通过检测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和血清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等指标,观察蓍草总倍半萜内酯片对佐剂性RA大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蓍草总倍半萜内酯中、高剂量组在14、21、28d大鼠足跖肿胀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明显抑制了RA大鼠足关节肿胀度。蓍草总倍半萜内酯中、高剂量组在14、21、28d大鼠关节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蓍草总倍半萜内酯低、中、高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IL-6、IL-1β、TNF-α水平(P<0.05,P<0.01),各剂量组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蓍草总倍半萜内酯具有较好的治疗大鼠RA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倍半萜内酯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蓍草本草考证 被引量:6
6
作者 任德全 朱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6-469,共4页
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辞书及本草,对蓍草的名称、基源、产地及功效进行考证。商、周、汉时期所指的蓍草为单基源植物,唐、宋、明时期所指的蓍草为多基源植物,明末以后所指的蓍草为单基源植物,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蓍草也为单基源植物... 查阅汉至明清时期的辞书及本草,对蓍草的名称、基源、产地及功效进行考证。商、周、汉时期所指的蓍草为单基源植物,唐、宋、明时期所指的蓍草为多基源植物,明末以后所指的蓍草为单基源植物,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蓍草也为单基源植物;明末以前的本草中是以其果实入药,名为蓍实;明末以后的本草中开始出现果实与叶分开入药,且功效也不同; 2015版《中国药典》中是以植物地上部分入药,名为蓍草。将古籍文献及历代本草中包含的内容进行比对,阐明其基源植物的变化,梳理蓍草与蓍实之间关系,理清中药蓍草名称、基源植物及药用部位的变化,以期为研究中草药时查阅古籍文献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蓍实 本草 考证
下载PDF
蓍草提取物防治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洪振丰 陈艳华 李天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3-25,共3页
为研究中药蓍草对肝组织纤维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的防治作用,观察了蓍草醇提取物防治CCL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效果。结果:蓍草醇提物可有效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降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 为研究中药蓍草对肝组织纤维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的防治作用,观察了蓍草醇提取物防治CCL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效果。结果:蓍草醇提物可有效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降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蓍草醇提取物可能通过减轻氧自由基对肝细胞的破坏对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大鼠 肝纤维化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一枝蒿与混淆品千叶蓍草的鉴别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季元 刘伟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5-96,共2页
通过对一枝蒿、千叶蓍草的生药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及紫外光谱鉴别,找出了两者的区别特征,对正确识别、使用这两种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一枝蒿 千叶蓍草 性状 鉴别 紫外光谱
下载PDF
蓍草演变新论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清虎 《文化遗产》 CSSCI 2014年第2期20-30,共11页
蓍草是古代卜筮的常用工具,依古代文献所载,蓍草的演变可分为上古、古代、现代三个各具特点的阶段。上古蓍草形态模糊只有传说,古代蓍草神乎其神似有其物,现代蓍草被人描绘地言之凿凿却又混淆不清。蓍草虽具有某些神奇功效,但在中国特... 蓍草是古代卜筮的常用工具,依古代文献所载,蓍草的演变可分为上古、古代、现代三个各具特点的阶段。上古蓍草形态模糊只有传说,古代蓍草神乎其神似有其物,现代蓍草被人描绘地言之凿凿却又混淆不清。蓍草虽具有某些神奇功效,但在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影响下,其功效可能被过分夸大,其形态可能被张冠李戴,乃至于最终被赋为"神草"、"灵草"、"圣草",时至今日,理应还蓍草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蓍筮 筮草 筮卜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UPLC-Q-TOF/MS结合动物实验探究蓍草预防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超 付瑞嘉 +3 位作者 左倩 徐顶巧 乐世俊 唐于平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342-350,共9页
目的 通过UPLC-Q-TOF/MS定性分析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并结合动物实验验证初步探究蓍草保护急性肝损伤(ALI)大鼠肝脏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法鉴定蓍草中的化学成分,利用TCMSP、CTD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等数据库筛选... 目的 通过UPLC-Q-TOF/MS定性分析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并结合动物实验验证初步探究蓍草保护急性肝损伤(ALI)大鼠肝脏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法鉴定蓍草中的化学成分,利用TCMSP、CTD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等数据库筛选这些成分的作用靶点,同时在GeneCards、OMIM和NCBI数据库筛选ALI相关靶点,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3.8.2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肝组织HE染色,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的测定对蓍草防治ALI的药效进行评价,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预测的核心靶点及KEGG富集通路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经UPLC-Q-TOF/MS法鉴定出20个成分,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得到上述成分预防治疗ALI的核心靶点104个,GO功能主要与炎症反应、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蛋白酶结合等生物过程相关,KEGG结果主要涉及IL-17、TNF及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蓍草预防性给药后能够缓解大鼠肝脏的损伤,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6、IL-1β水平和肝组织中MDA的含量,且SOD和CAT在肝组织中的活性显著增强;此外还发现蓍草给药后可上调大鼠肝脏组织中Nfr2蛋白的表达,下调TLR-4、NF-κBp65、keap1和HO-1蛋白的表达。结论 蓍草对四氯化碳诱导的ALI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keap1/Nrf2/HO-1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急性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下载PDF
蒙药蓍草的显微鉴别研究
11
作者 鞠爱华 杨九艳 +3 位作者 孟咏梅 袁慧 周秀娟 张慧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87-1087,共1页
目的研究蒙药蓍草的生药鉴别特征。方法利用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茎、叶进行组织构造及粉末的鉴别。结果制订和建立了蓍草的显微特征标准。结论为蒙药蓍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关键词 蓍草 显微鉴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王超 付瑞嘉 +3 位作者 乐世俊 徐顶巧 陈艳琰 唐于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17-3327,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体外活性实验探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蓍草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蓍草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体外活性实验探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蓍草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蓍草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等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的共有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同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功效”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蓍草干预疾病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究活性成分。结果:蓍草发挥传统功效的活性成分26个和相关靶点247个。网络拓扑分析发现,蓍草主要通过作用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胱天蛋白酶3(CASP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3(MAPK3)等靶点及相关通路发挥功效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PTGS2、TNF、CASP3等核心靶点均能稳定结合。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结论:本研究基于蓍草“解毒利湿”的传统功效,针对其治疗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尿道炎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蓍草可能通过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作用多个靶点和通路干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为阐释蓍草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传统功效 抗炎 抗氧化 扁桃体炎 细菌性痢疾 尿道炎
下载PDF
东北洋蓍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候卫 韩素丽 +1 位作者 王洪梅 张连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蓍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蓍草中的脂溶性成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睿姝 熊礼燕 +1 位作者 李玲 张川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蓍草脂溶性成分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方法分两步提取蓍草,先用95%乙醇超声提取,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其脂溶性成分后进行气相色谱检测。采用GC-MS法,通过NIST10谱库检索,同时结合人工解析,鉴定蓍草...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蓍草脂溶性成分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方法分两步提取蓍草,先用95%乙醇超声提取,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其脂溶性成分后进行气相色谱检测。采用GC-MS法,通过NIST10谱库检索,同时结合人工解析,鉴定蓍草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脂溶性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蓍草中共分离鉴定出脂溶性成分29种,占石油醚萃取总量的82.74%。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表木栓醇(33.16%)、乙酸羽扇醇酯(10.99%)、棕榈酸(7.98%)、豆甾醇(3.68%)、硬脂酸(3.55%)、木栓酮(3.51%)等。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蓍草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并为进一步探讨蓍草药理作用及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欧蓍草花粉主要过敏原Parj1的重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德球 程江丽 +2 位作者 邹泽红 何颖 陶爱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6-730,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和纯化欧蓍草花粉主要过敏原Par j1。方法:根据Parj1.0102在GenBank中的序列号获得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确定开放阅读框,采用DNAstar软件优化密码子,合成全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 目的:克隆、表达和纯化欧蓍草花粉主要过敏原Par j1。方法:根据Parj1.0102在GenBank中的序列号获得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确定开放阅读框,采用DNAstar软件优化密码子,合成全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优化蛋白表达条件并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PCR扩增及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ET-44a+/Par j1.0102原核表达质粒。对表达菌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在30℃,IPTG浓度为1.0 mmol/L,诱导4小时时蛋白表达量最高,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纯化产物在23 kD处有明显的条带。Western blot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与StrepII标签抗体结合活性。结论:国内首次获得融合StrepII标签的Par j1.0102重组蛋白,为欧蓍草花粉过敏诊断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花粉过敏原 Parj1.0102 密码子优化 克隆 表达 纯化
下载PDF
“神草”蓍草的价值
16
作者 李彦连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蓍草(Achillea sibirica)为菊科蓍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相传是人类始祖伏羲氏用来画八卦的"神草",在西方,蓍草也被人们视为"灵丹妙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蓍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全草供药用,可用于跌打损伤、风... 蓍草(Achillea sibirica)为菊科蓍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相传是人类始祖伏羲氏用来画八卦的"神草",在西方,蓍草也被人们视为"灵丹妙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蓍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全草供药用,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经闭腹痛、毒蛇咬伤、肿毒等症,现代医学临床上可治疗阑尾炎、扁桃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和盆腔炎等急、慢性炎症。另外,蓍草具有开花早,花期长,绿期长,观赏价值高,适宜于庭院、公共绿地、道路绿岛的绿化,是一种优良的抗旱宿根花卉资源,还是一个适宜做切花和干花的良好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八卦“神草” 药用价值 观赏价值
下载PDF
蓍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晨光 薛金凤 +5 位作者 马睿骁 梁旭博 杜锟 司盈盈 冯卫生 薛贵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85-193,共9页
研究蓍草Achillea alpine L.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pre-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蓍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是(2 E,4 E)-N-(2-methylb... 研究蓍草Achillea alpine L.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pre-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蓍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是(2 E,4 E)-N-(2-methylbutyl)deca-2,4-dienamide(1)、墙草碱(2)、(E,E,Z)-2,4,8-decatrienoicacid isobutylamide-8,9-dehydropellitorine(3)、N-2′-methylbutyl-(E,E)-2,4-decadienam(4)、methyl-(E,E)-2,4,9-oxooctadeca-10,12-dienoate(5)、(S)-14-(E,E)-10,12-methyl 14-hydroxy-9-oxo-octadeca-10,12-dienoate(6)、(E,E)-2,4-undecadiene-8,10-diynamide-N-(2-methylpropyl)(7)、(E,E)-2,4-decadienoic acid p-hydroxyphenethylamide(8)、sinapyl alcohol diisovalerate(9)、(S)-13-hydroxyoctadeca-(Z,E)-9,11-dienoic acid(10)、(E,E)-2,4-decadienamide acid p-methoxyphenethylamide(11)、erythro-N-isobutyl-4,5-dihydroxy-2-(E)-decenamide(12)、3-O-阿魏酰-奎宁酸(13)、肉桂酸(14)、绿原酸(15)、3-O-咖啡酰-5-O-阿魏酰奎宁酸(16)。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4~6、9、10、12、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1为首次从蓍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在四种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2、5与9在50μM时对MGC-803细胞株具有较弱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依次为38.7%、34.7%、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化学成分 酰胺类化合物
下载PDF
N-alkylamide profiling of Achillea ptarmica and Achillea millefolium extracts by liquid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3
18
作者 Lieselotte Veryser Lien Taevernier +3 位作者 Evelien Wynendaele Yannick Verheust Ann Dumoulin Bart De Spiegeleer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4-47,共14页
Achillea millefolium and Achillea ptarmica are both plants belonging to the Asteracea family and are traditionally used for their medicinal properties. It has already been shown that some N-alkylamides(NAAs)are respon... Achillea millefolium and Achillea ptarmica are both plants belonging to the Asteracea family and are traditionally used for their medicinal properties. It has already been shown that some N-alkylamides(NAAs)are responsible for thes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NAA content of the two plants was analytically characterised. Different extract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roots, the leaves, the stems and the flowers. The structures of NAAs have been assigned in ethanolic extracts of Achillea millefolium and Achillea ptarmica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 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 and gas chromatography – electron impact – mass spectrometry(GC–EI–MS). Using both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structures of 14 and 15 NAAs have been assigned in Achillea ptarmica and Achillea millefolium, respectively. Structures of two new NAAs, previously never observed in Achillea ptarmica,were assigned: deca-2E,6Z,8E-trienoic acid 2-methylbutylamide(homospilanthol) or a related isomeric compound and deca-2E,4E-dienoic acid N-methyl isobutylamide. The structure of homospilanthol or a related isomeric compound was also assigned in Achillea millefolium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lkylamides achillea millefolium achillea ptarmica HPLC–ESI–MS GC–EI–MS
下载PDF
洋蓍草栽培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玉彤 张娟 唐丽萍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5年第5期42-43,共2页
洋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 L)为菊科植物。别名千叶蓍,有清热解毒、调经止血的作用。主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肠炎、痢疾、月经不调、痔疾出血及毒蛇咬伤。1植物学特征洋蓍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cm。根状茎匍匐。茎直立,密... 洋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 L)为菊科植物。别名千叶蓍,有清热解毒、调经止血的作用。主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肠炎、痢疾、月经不调、痔疾出血及毒蛇咬伤。1植物学特征洋蓍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cm。根状茎匍匐。茎直立,密生白色长柔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千叶蓍 调经止血 毒蛇咬伤 疮疡肿痛 月经不调 多年生草本 叶轴 全裂 羽状
下载PDF
蓍草神话传说的生态解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大成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6期9-16,共8页
论文对中国古代蓍草神话传说的片段性记载做出整理和分析。古人相信蓍草是草本植物中寿命最长者,不死而神,故而能数往知来。蓍草的预测神性应来自其宿根每年得天气之先,在固定地点萌发新茎,拥有物候学意义上的信用。论文认为古代10以内... 论文对中国古代蓍草神话传说的片段性记载做出整理和分析。古人相信蓍草是草本植物中寿命最长者,不死而神,故而能数往知来。蓍草的预测神性应来自其宿根每年得天气之先,在固定地点萌发新茎,拥有物候学意义上的信用。论文认为古代10以内的数字符号由草棍组合,推测原始八卦来自抛掷12支蓍草梗落地后的累积图像。蓍草不但是计算历法的算筹,还是夜间记时的工具,其燃烧时的火光、香气和烟雾又成为巫师祭祀通神的中介工具。论文提示蓍草与伏羲存在着语义学和故事结构上的多重关系。论文指出,蓍草是人神交易过程中的货币:先民通过巫师用蓍草与神祇交换数字形态的未来信息,这便是“易”和蓍草神话传说生态解构的本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伏羲 周易 神话生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