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蓑鲉亚科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1
作者 程静 陈玉佩 +3 位作者 叶嘉文 陈厚桦 陈震翰 梁日深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5,共9页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蓑鲉亚科鱼类分类关系,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了我国8种蓑鲉亚科鱼类COⅠ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6种蓑鲉,共计14种40个个体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 X计算了序列信息和遗传距离,利用基于最大似然法和...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蓑鲉亚科鱼类分类关系,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了我国8种蓑鲉亚科鱼类COⅠ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6种蓑鲉,共计14种40个个体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 X计算了序列信息和遗传距离,利用基于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除盔蓑鲉(Ebosia bleekeri)和安狭蓑鲉(Pteroidichthys amboinensis)只有一个样本无法测定外,其余12种蓑鲉亚科鱼类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69.17倍,显示COⅠ基因可作为蓑鲉亚科鱼类的有效DNA条形码基因。进化树上,蓑鲉亚科部分属并未能聚成属间单系,其中蓑鲉属(Pterois)与短鳍蓑鲉属(Dendrochirus)在进化树上形成多个分支。在蓑鲉属中,翱翔蓑鲉(P.volitans)与斑鳍蓑鲉(P.miles)聚为一支,两者关系较近,但COⅠ遗传距离为0.042,大于Hebert推荐的0.020作为最小区分物种的遗传距离,支持两者为两个独立物种的观点;触须蓑鲉(P.antennata)、辐蓑鲉(P.radiate)和黑颊蓑鲉(P.mombasae)聚为一支,独立于翱翔蓑鲉与斑鳍蓑鲉的分支之外,并与短鳍蓑鲉属(Dendrochirus)的花斑短鳍蓑鲉(D.zebra)以及盔蓑鲉属(Ebosia)的种类聚在一起,与近期有关蓑鲉亚科各种属分子聚类研究结果相似;但这3种蓑鲉是否可以从蓑鲉属中独立出来归为Pteropterus属,还需要后续更多的蓑鲉亚科鱼类样品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蓑鲉亚科 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系统进化
下载PDF
蓑鲉的心脏可以再生
2
作者 汪开治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蓑鲉 心脏 再生 血细胞 瘢痕
下载PDF
新加坡育成二色转基因蓑鲉
3
作者 汪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新加坡 转基因蓑鮋 红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图说
4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10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猫王 蓑鲉 听障 幼鱼 无人驾驶 字幕 铅笔 原子
下载PDF
海洋十大剧毒动物排行榜
5
《海洋与渔业》 2015年第5期38-40,共3页
对于陆地上的有毒动物,如眼镜蛇、漏斗形蜘蛛、南美杀人蜂、亚马逊毒剑蛙、巴基斯坦毒蝎……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海洋中潜伏着的可怕毒物,你又知道多少呢?No.1世贝尔彻海蛇当前世界上约有700种毒蛇,世贝尔彻海蛇荣登全球毒素最... 对于陆地上的有毒动物,如眼镜蛇、漏斗形蜘蛛、南美杀人蜂、亚马逊毒剑蛙、巴基斯坦毒蝎……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海洋中潜伏着的可怕毒物,你又知道多少呢?No.1世贝尔彻海蛇当前世界上约有700种毒蛇,世贝尔彻海蛇荣登全球毒素最强的蛇类宝座,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都强。世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世贝尔彻海蛇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人蜂 毒蝎 半咸水 等指海葵 蓑鲉 刺鳐 鸡心螺 蓝环章鱼 麻痹性贝毒 漏斗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