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蓝粒单体小麦选育稳定缺体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穆素梅 钟冠昌 +1 位作者 李振声 李滨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69-72,共4页
利用蓝粒单体小麦,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通过大群体筛选和定向选择的方法,结合细胞学观察,已选育出7种稳定的自花结实正常的缺体小麦,为选育整套的缺体小麦系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蓝粒单体 小麦 缺体小麦 杂交育种
下载PDF
一种小麦蓝粒标记单体代换系4E(3D)的创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增荣 朱建峰 +2 位作者 杨群慧 陈春环 吉万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38-1741,共4页
以中国春3D单体和小麦-长穗偃麦草4E二体异附加系为材料,通过杂交、回交结合染色体鉴定等方法,培育出了一种具有蓝粒标记的小麦4E(3D)单体代换系.该小麦4E(3D)单体代换系籽粒为浅蓝色,能够正常生长,自交结实率为36.1%,其自交后代可分离... 以中国春3D单体和小麦-长穗偃麦草4E二体异附加系为材料,通过杂交、回交结合染色体鉴定等方法,培育出了一种具有蓝粒标记的小麦4E(3D)单体代换系.该小麦4E(3D)单体代换系籽粒为浅蓝色,能够正常生长,自交结实率为36.1%,其自交后代可分离出深蓝籽粒小麦4E(3D)二体代换系、浅蓝籽粒小麦4E(3D)单体代换系和白粒小麦3D缺体.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对小麦3D染色体缺失有一定的补偿功能,对以染色体定向代换方式快速创制蓝粒标记小麦单体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蓝粒单体 新方法
下载PDF
建立一套具有标记性状的蓝粒单体小麦及其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
3
作者 穆素梅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蓝粒单体小麦 标记性状 单体小麦 自花结实 小麦染色体 普通小麦 蓝粒小麦 染色体工程育种 缺体 中国春
原文传递
建立一套具有标记性状的蓝粒单体小麦及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
4
作者 穆素梅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蓝粒单体小麦 标记性状 单体小麦 自花结实 染色体取代 普通小麦 蓝粒小麦 染色体工程育种 小麦染色体 缺体
原文传递
寒旱生态型蓝单体及其缺体小麦转育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景科 刘万成 +2 位作者 任根深 鲍国军 丁志远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8,共3页
西北植物研究所李振声研究员近年创建的具有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系列,不用细胞学鉴定,仅凭观察种子颜色就可将二体、单体和缺体种子区别开来,有效地解决了单体小麦保存难和利用难的问题,而且基本没有单价染色体的漂移,对小麦基因定... 西北植物研究所李振声研究员近年创建的具有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系列,不用细胞学鉴定,仅凭观察种子颜色就可将二体、单体和缺体种子区别开来,有效地解决了单体小麦保存难和利用难的问题,而且基本没有单价染色体的漂移,对小麦基因定位和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工具。但蓝单体小麦冬性弱,在甘肃陇东不能越冬,因而在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上难以直接利用。因此,在寒、旱生态区开展蓝单体及其缺体小麦转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蓝粒单体 育种 寒旱生态型
下载PDF
李振声:小麦做出大学问
6
作者 杨东晓 《新世纪周刊》 2007年第6期32-33,共2页
一位大科学家的小麦学问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于2007年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它的第8次颁奖典礼,国家主席胡锦涛郑重地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该奖项的500万元奖金颁发给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
关键词 蓝粒单体小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小麦育种 二粒小麦 远缘杂交 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科技奖励 遗传育种学家 自然选择
原文传递
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振声院士访谈录
7
《华夏星火》 2007年第3期24-30,共7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将更进一步做好工作,牢记“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李振声 莱斯特 农业 小麦品种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远缘杂交 染色体工程育种 蓝粒单体小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 小麦育种 布朗 访谈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