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闫美芳 上官铁梁 +1 位作者 张金屯 曹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应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Oxytropiscoeruleacommunity)的种间关系,分别测定了18种植物,共153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结果表明,χ2检验仅有6个种对为显著或极显著正(或负)关联,而... 应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Oxytropiscoeruleacommunity)的种间关系,分别测定了18种植物,共153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结果表明,χ2检验仅有6个种对为显著或极显著正(或负)关联,而相关系数表明有10个种对呈显著正相关,8个种对呈显著负相关。整体来看,大多数种群之间关系松散。种群之间正关联或正相关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的需求相似;而种对间的负关联和负相关,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或相互竞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蓝花棘豆群落 种间关联和相关 χ2检验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下载PDF
山西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被引量:16
2
作者 曹杨 上官铁梁 +2 位作者 张金屯 闫美芳 聂二保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山西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Oxytropiscoerulea(Pall.)DC.〕进行了分类和排序。TWINSPAN分类结果将26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即,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垂穗鹅观草群丛、蓝花棘豆+披...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山西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Oxytropiscoerulea(Pall.)DC.〕进行了分类和排序。TWINSPAN分类结果将26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即,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垂穗鹅观草群丛、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群丛、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地榆群丛、蓝花棘豆群丛、蓝花棘豆+披针叶苔草+莓叶委陵菜群丛、蓝花棘豆+无芒雀麦群丛、蓝花棘豆+地榆群丛、蓝花棘豆+山蒿群丛,并分别对每个群丛生境进行了论述。DCA二维排序图较好地验证了TWINSPAN的分类结果,其纵、横坐标均反映了群丛所在环境的海拔等生态因子的梯度变化。种的DCA排序结果表明,群落中的建群种对海拔等生态因子有明显的指示作用,随海拔升高群落中的建群种由喜温耐旱植物演变为喜湿耐寒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生态关系 DCA排序 蓝花棘豆群落 草地生态
下载PDF
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闫美芳 上官铁梁 +2 位作者 张金屯 曹杨 聂二宝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60-67,共8页
采用Shannon-Wiener和Levins指数以及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对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的18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花棘豆和小江菊的生态位最宽,这是由于它们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建群种如蓝花棘豆、地... 采用Shannon-Wiener和Levins指数以及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对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的18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花棘豆和小江菊的生态位最宽,这是由于它们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建群种如蓝花棘豆、地榆和披针苔草之间重叠值最大,且它们与其他15个种群的特定重叠值远小于15个种群与它们的特定重叠值。生态位宽度相似的物种之间特定重叠值较大,如蓝花棘豆与地榆;生态学特性相似的物种之间的特定重叠值较大,如细叶鸢尾与石竹。有8个种对之间存在完全特定重叠。18个优势种群之间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这主要与它们对水分和光照的适应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蓝花棘豆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