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研究人员锁定蓝藻类的生物钟大幅提高生物质产量
1
作者 小仓红叶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4期55-56,共2页
2013年11月7日,美国范得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宣布,将蓝藻类生物钟锁定在昼问,并成功提高了生物质产量。为利用这种海洋植物生产生物燃料、药品等有价值的产品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钟 蓝藻类 研究人员 产量 锁定 美国 生物燃料
下载PDF
蓝藻类铜锈微囊藻中两种毒素的分离
2
作者 Attay.,K 黄权 《吉林农业大学译丛》 1989年第1期51-52,64,共3页
关键词 蓝藻类 铜锈微囊藻 毒素分离
下载PDF
水族箱中藻类的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可可 《温州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藻类是水族箱的大敌,藻类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恶化水质,阻碍光合作用,破坏水族箱的生态平衡,使观赏水族箱失去了应有的观赏效果。只要掌握藻类的发生规律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藻类的发生。
关键词 水族箱 防治 繁殖能力 蓝藻类 绿藻 水质
下载PDF
螺旋蓝藻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应用
4
作者 耿凤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5期7-8,共2页
低等植物蓝藻类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Geitl),天然产地是在西南非饱含矿物盐的池塘里。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畜禽养殖业 蓝藻类 生理学 饲料添加剂 低等植物 常量和微量元素 必需脂肪酸 作用过程 必需氨基酸
下载PDF
发菜光合特性与水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盹明 唐进年 +1 位作者 聂文果 张锦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39-744,共6页
处于自然光照与室内散射光照和2种不同供水时间 8∶00与20∶00 条件下的发菜藻殖段,用Li-6200光合仪作其光合速率日变化测试,结果得出:自然光照与室内散射光照及2种供水时间对发菜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温度、水汽压亏缺等因子之间的影... 处于自然光照与室内散射光照和2种不同供水时间 8∶00与20∶00 条件下的发菜藻殖段,用Li-6200光合仪作其光合速率日变化测试,结果得出:自然光照与室内散射光照及2种供水时间对发菜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温度、水汽压亏缺等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自然光照条件下,对发菜20∶00供水,在次日的发菜光合速率日变化中,光合速率与水汽压亏缺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r=0.6216 .发菜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与水汽压亏缺日变化曲线趋于一致,当光照强度为1324μmol·m-2·s-1时,水汽压亏缺达到44.5mb,发菜光合速率日变化出现峰值 1.68mg·g-1·s-1 .对发菜8∶00供水,其光合速率日变化在供水5h后出现峰值;在室内散射光照条件下,在8∶00和20∶00供水都使发菜在光合速率日变化中,保持了较高的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降低,并处于较长时间的呼吸作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光合特性 水分 日变化 供水时间 蓝藻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周期对铜绿微囊藻和绿色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沈英嘉 陈德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光照周期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和绿色微囊藻(Microcystisviridis)生长的影响.按光照周期不同将两种微囊藻各分为五组处理组I[2L/22D]、Ⅱ[5L/19D]、Ⅲ[7L/17D]、Ⅳ[9L/15D]、对照组[12L/12D],试验期为20d.试... 研究了不同光照周期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和绿色微囊藻(Microcystisviridis)生长的影响.按光照周期不同将两种微囊藻各分为五组处理组I[2L/22D]、Ⅱ[5L/19D]、Ⅲ[7L/17D]、Ⅳ[9L/15D]、对照组[12L/12D],试验期为20d.试验表明铜绿微囊藻实验中处理组Ⅳ[9L/15D]的比增长率和最大细胞数均最大,超过了对照组[12L/12D].绿色微囊藻实验中对照组[12L/12D]的最大细胞数和比增长率最大.随光照周期的延长两种微囊藻的最大细胞数有增加的趋势.绿色微囊藻对光照周期较铜绿微囊藻敏感.两种微囊藻在每日2h的光照周期下生长均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周期 铜绿微囊藻 绿色微囊藻 蓝藻类
下载PDF
洞庭青鲫增、养殖技术讲座(六) 洞庭青鲫配合饲料与投喂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品红 吴维新 +3 位作者 谢春华 王晓艳 李梦军 张茜 《内陆水产》 2005年第9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洞庭 投喂技术 配合饲料 技术讲座 杂食性鱼 养殖 营养需求 蓝藻类
下载PDF
神奇螺旋藻 完美营养源
8
作者 李惠明 《饮食科学》 2005年第6期26-27,共2页
20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克莱博士在非洲探险时,发现乍得湖畔的土著人长期生活在无鱼无肉, 甚至连粮食、蔬菜也不足的环境下却依然体魄强健,且往往能活到90 多岁。这种现象引起克莱博士的极大兴趣,后来他发现,那里的人们经常从湖里捞取... 20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克莱博士在非洲探险时,发现乍得湖畔的土著人长期生活在无鱼无肉, 甚至连粮食、蔬菜也不足的环境下却依然体魄强健,且往往能活到90 多岁。这种现象引起克莱博士的极大兴趣,后来他发现,那里的人们经常从湖里捞取一种漂浮的藻类作为食物,后经证实,那就是螺旋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营养源 生物 蓝藻类 蓝绿色 螺旋状 显微镜 地球
下载PDF
夏秋防治鱼池湖靛方法
9
作者 杨保国 《致富天地》 2005年第8期32-32,共1页
盛夏初秋,池塘的下风水面常漂浮前一层翠绿色的水花,这就是湖靛。它是蓝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湖靛在早上9点前浮于水面进行光合作用,能占去整个鱼池水面,并有无数气泡溢出水面,发出臭味;9点以后,随着阳光增慢,
关键词 湖靛 鱼池 防治 夏秋 光合作用 水面 翠绿色 蓝藻类 夏初
下载PDF
夏秋防止池塘湖靛
10
作者 杨保国 《农家科技》 2004年第7期23-23,共1页
盛夏初秋,池塘的下风水面常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花,这就是"湖靛"。它是由于蓝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湖靛在早9点前浮于水面进行光合作用,此时,能占去整个鱼池水面,并有无数气泡溢出水面,放出臭味;9点以后,随着阳光增强,不断... 盛夏初秋,池塘的下风水面常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花,这就是"湖靛"。它是由于蓝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湖靛在早9点前浮于水面进行光合作用,此时,能占去整个鱼池水面,并有无数气泡溢出水面,放出臭味;9点以后,随着阳光增强,不断下沉到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繁殖 微囊藻 湖靛 光合作用 池塘 蓝藻类 水面 溢出水 翠绿色 光增强
下载PDF
德国推出SeaCell纤维吸附金属离子堪称一绝
11
《上海化工》 CAS 2005年第11期40-40,共1页
德国Zimmer公司推出的SeaCell纤维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Lvocell纤维。它以Lyocell纤维的加工工艺为基础,通过在纺丝溶液中加入研磨得很细的海藻粉末或悬浮物,在纺丝前的某一个工序加入而加工成的。这些海藻主要来自棕、红、绿和蓝藻类。
关键词 LYOCELL纤维 德国Zimmer公司 SEACELL 金属离子 吸附 加工工艺 纺丝溶液 抗菌作用 悬浮物 蓝藻类
下载PDF
鱼塘“铜锈水”的清除方法
12
作者 沈光华 《渔业致富指南》 2006年第20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清除方法 水面 鱼塘 水生生物 大量死亡 蓝藻类
下载PDF
用石膏浆巧除鱼池青苔
13
作者 李正飞 《农家科技》 2002年第6期11-11,共1页
鱼池内青苔是由蓝藻类在鱼池中大量繁殖形成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绿色水花。它既消耗鱼池水中的溶氧,又对鱼类生长起阻碍作用。为清除鱼池中的这种青苔,通常的方法是:使用1%的硫酸铜溶液,向全池泼洒。但是如果对硫酸铜计量不准确,数量少了... 鱼池内青苔是由蓝藻类在鱼池中大量繁殖形成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绿色水花。它既消耗鱼池水中的溶氧,又对鱼类生长起阻碍作用。为清除鱼池中的这种青苔,通常的方法是:使用1%的硫酸铜溶液,向全池泼洒。但是如果对硫酸铜计量不准确,数量少了会起不到清除青苔的作用,数量多了又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浆 鱼池 大量繁殖 硫酸铜 蓝藻类 生长 阻碍作用 铜溶液 中毒死亡 清除
下载PDF
生命起源终会探清
14
作者 王谷岩 《科学世界》 2011年第2期1-1,共1页
生命是地球上最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物种缤纷,生生不息。然而,地球在形成之后的近10亿年中,却是一个荒芜的无生命世界。直到距今约36亿年前,似乎才有了简单的蓝藻类微生物。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何时、何地又是如何诞... 生命是地球上最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物种缤纷,生生不息。然而,地球在形成之后的近10亿年中,却是一个荒芜的无生命世界。直到距今约36亿年前,似乎才有了简单的蓝藻类微生物。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何时、何地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生命起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起源 自然现象 生命世界 地球 微生物 蓝藻类 科学家 物种
原文传递
奇妙的地衣
15
作者 李丽娟 《知识就是力量》 2017年第12期28-31,共4页
生命起源于海洋,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生命是距今约35亿年前的蓝藻类和细菌类生物,那么,最早登陆陆地的肉眼可见的生物是什么呢?苔藓?蕨类?不,答案是地衣。科学家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黑色磷块岩中发现了最古老地衣的化石,这一发现证实了... 生命起源于海洋,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生命是距今约35亿年前的蓝藻类和细菌类生物,那么,最早登陆陆地的肉眼可见的生物是什么呢?苔藓?蕨类?不,答案是地衣。科学家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黑色磷块岩中发现了最古老地衣的化石,这一发现证实了在6亿年前的海洋中,蓝细菌与真菌已经发展到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同时也预示着,远在苔藓和蕨类登陆之前,地衣可能就已经开始改造地表岩石圈,也就是说,地衣极有可能是最早到达陆地的先锋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生命起源 共生关系 细菌 蓝藻类 磷块岩 科学家 蓝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