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2024年力争蔬菜产量超2100万t
1
《西北园艺》 2024年第5期54-54,共1页
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日前印发了2024年全省园艺工作要点,明确2024年全省园艺工作主要目标是增加“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提高蔬菜反季节和周年供应能力,力争全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面积稳定在780万亩左右,产量2100万t以上;茶叶面积稳定在... 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日前印发了2024年全省园艺工作要点,明确2024年全省园艺工作主要目标是增加“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提高蔬菜反季节和周年供应能力,力争全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面积稳定在780万亩左右,产量2100万t以上;茶叶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产量13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总量 园艺技术 蔬菜产量 周年供应 反季节 食用菌 工作站 陕西省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制成的有机肥对蔬菜产量及土壤环境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品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0065-0068,共4页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设施菜地废弃物制备的有机肥对土壤环境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发酵类型的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环境,且加菌发酵有机肥效果最佳。有机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具有广阔...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设施菜地废弃物制备的有机肥对土壤环境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发酵类型的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环境,且加菌发酵有机肥效果最佳。有机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肥的利用还有助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农业的绿色转型。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有机肥 蔬菜产量 土壤环境
下载PDF
江苏省蔬菜产量的动态趋势分析与预测
3
作者 陈金雨 沈苏东 +3 位作者 张小春 赵莹 徐彦 沈萌萌 《上海蔬菜》 2024年第4期91-93,97,共4页
该文旨在深入分析江苏省2013—2022年的蔬菜(含食用菌)产量变化趋势,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其未来3年的蔬菜产量进行精确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江苏省蔬菜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产量均在5000万t以上,蔬菜产量同比增长... 该文旨在深入分析江苏省2013—2022年的蔬菜(含食用菌)产量变化趋势,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其未来3年的蔬菜产量进行精确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江苏省蔬菜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产量均在5000万t以上,蔬菜产量同比增长率的均值为2.05%。GM(1,1)预测2023年、2024年、2025年江苏省蔬菜产量将进一步上升,其预测值分别为5994.98万t、6069.41万t和6144.76万t。GM(1,1)模型通过了相对误差检验、方差比检验和小误差概率检验,且模型精度判定为好,可为蔬菜产量预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模型GM(1 1) 蔬菜产量 动态趋势 江苏
下载PDF
蔬菜生长周期中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邓丽芬 李荣 +2 位作者 李红专 匡朝凌 金如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0028-0031,共4页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行,在农业领域大力提倡蔬菜种植应运用节水灌溉方式,从而缓解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通常运用喷灌、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而蔬菜生长周期中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蔬菜产量品质存...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行,在农业领域大力提倡蔬菜种植应运用节水灌溉方式,从而缓解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通常运用喷灌、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而蔬菜生长周期中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蔬菜产量品质存在不同的效果,如何科学灌溉,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影响,成为相关部门及蔬菜种植户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干旱少雨的内陆地区,土壤水分状况对蔬菜的正常生长及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抗旱播种和蓄水保墒是我国很多区域蔬菜生产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必须合理调控降雨强度,促进蔬菜高效用水,以适应全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广泛分布着以干旱气候为主导的蔬菜种植区。因此,每个地区都要根据蔬菜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在降水不足的条件下,将蔬菜的种植工作做好,采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措施,可以大幅度地增加蔬菜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长周期 不同灌溉方式 土壤水分分布 蔬菜产量品质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污泥及其复合肥对蔬菜产量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4
5
作者 金燕 李艳霞 +1 位作者 陈同斌 刘树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1,共4页
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复合肥对蔬菜的增产效应及其对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 ,污泥复合肥可显著提高蔬菜产量 ,蔬菜可食部分中的Cu、Zn、Cd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 。
关键词 污泥 复合肥 蔬菜产量 重金属积累
下载PDF
死猪炭和竹炭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茜 陆扣萍 +4 位作者 胡国涛 杨兴 袁国栋 沈磊磊 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使小青菜产量显著(P<0.05)提高了44.14%和47.38%。而竹炭的2种处理却降低了第1茬空心菜产量。1次施用死猪炭和竹炭处理仅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对小青菜季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影响,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使小青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提高了29.46%。死猪炭和竹炭的施用对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蔬菜地上部全氮质量分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与竹炭相比,施用死猪炭在改善土壤pH值、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更好效果。此外,相比于2次施用,采用1次施用死猪炭的方式更为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死猪炭 竹炭 土壤理化性质 蔬菜产量
下载PDF
影响晋宁设施蔬菜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瑞雪 汤利 +2 位作者 徐智 范茂攀 郑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以云南省晋宁县5年的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化学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设施菜地各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探讨限制设施蔬菜产量的主要土... 以云南省晋宁县5年的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化学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设施菜地各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探讨限制设施蔬菜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大棚菜地土壤养分含量呈明显的上高下低型垂直分布,其中0~10 cm土层养分含量大量积累,设施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2)供试土壤pH与作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39,r=0.462**),EC与作物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n=39,r=-0.448**),故土壤pH、EC是限制该区域设施蔬菜产量的主导因子;(3)氮肥投入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n=39,r=-0.759**),与土壤EC呈极显著正相关(n=39,r=0.802**),表明氮肥投入量的增加,加速了设施蔬菜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的进程。因此,为缓解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保证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该区域减少化肥(尤其是氮肥)投入量,增施有机肥。本研究可为设施蔬菜生产的养分管理及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蔬菜产量 土壤酸化 次生盐渍化 土壤限制因子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模式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杨苞梅 李国良 +2 位作者 姚丽贤 周昌敏 何兆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6-723,共8页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肥配施水沤腐熟鸡粪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CM+BSP)、无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剂堆沤腐熟鸡粪(BSPCM)]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别菜心产量差别较大。连续6茬试验中,CM+BSP处理菜心产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CK处理,BSPCM处理菜心产量仅次于CM+BSP处理。BM、CM+BSP、BSPCM处理能提高土壤pH,降低连作土壤的酸化风险。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CM+BSP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持续增加,显著高于原始土壤和其他施肥处理,BSPCM处理次之。CK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均比原始土壤下降。在连作菜地蔬菜生产中,在施用无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水沤腐熟鸡粪,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不但可提高蔬菜产量,而且具有培肥、活化和改良土壤生物质量的作用,有利于减轻蔬菜连作障碍,实现集约化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量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 有机肥 施肥模式 集约化栽培
下载PDF
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立革 焦晓燕 +3 位作者 韩雄 王劲松 董二伟 武爱莲 《农学学报》 2015年第2期35-41,共7页
以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FG+H)为试验处理,膜下沟灌(FP)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26~55天,FG+H处理明显提高了20 cm处地温;定植后118~154天,5、10... 以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FG+H)为试验处理,膜下沟灌(FP)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26~55天,FG+H处理明显提高了20 cm处地温;定植后118~154天,5、10、15、20、25 cm处地温均低于FP。FG+H处理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提高,是FP的2.2倍。FG+H处理可明显降低0~60 cm土壤硬度,而对土壤密度无明显影响。FG+H处理0~20 cm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比FP分别提高18.4%、47.6%、34.9%和20.9%,且明显降低了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FG+H处理相对FP有缓解土壤酸化和盐化的趋势。FG+H处理番茄采收期相对FP推迟约10天左右,但FG+H处理番茄总产量相对FP提高了19.9%。本研究结果表明,FG+H处理不仅明显改善了设施土壤理化性状,而且番茄产量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高垄覆膜 水肥一体化 土壤理化性状 蔬菜产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番茄-黄瓜轮作体系土壤氮素流失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晓彤 赵营 +3 位作者 罗健航 刘超 吴涛 张学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4期7-14,共8页
针对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肥料输入过量造成的土质退化及环境问题,研究番茄-黄瓜长期轮作体系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氮的淋失动态,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的作用机理,为研究区域设施农业合理施肥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2013—2015年以宁夏设施番... 针对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肥料输入过量造成的土质退化及环境问题,研究番茄-黄瓜长期轮作体系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氮的淋失动态,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的作用机理,为研究区域设施农业合理施肥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2013—2015年以宁夏设施番茄-黄瓜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CF)、减量施肥(OF)、减量+麦草(OFM)、有机肥(M)、对照处理(CK)共5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壤氮的淋失动态、淋失量、淋失系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养分淋失对设施作物产量的作用途径。结果表明,施肥措施都增加了土壤氮素的淋溶,且CF处理下土壤全氮的淋失量最大,相对于对照,不同时期的全氮累计淋失量增加了87.6~141.8 kg/hm^2。相对于对照处理,不同施肥处理下作物总累积产量增幅为13.9%~130.6%,其中CF与OFM处理产量增幅最大,且两者差异之间不显著。CF模式下,作物产量主要受土壤全氮、硝态氮的淋失影响;而OFM模式下则主要受制于土壤硝态氮的淋失作用。减量施肥+麦草施肥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氮的淋失量,增加养分的作物有效性,是适合研究区域土壤环境条件的较优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失 硝态氮 铵态氮 淋失系数 蔬菜产量
下载PDF
沼气发酵残留物对蔬菜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1
作者 徐卫红 王正银 +2 位作者 王旗 欧阳柬 陈彩范 《中国沼气》 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
农村发展沼气不仅可以开辟能源利用,而且其沼气发酵残留物可作为有机肥肥源,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沼肥不仅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而且对多种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尤其是在作物品质方面效果更佳。本文在查阅已有研... 农村发展沼气不仅可以开辟能源利用,而且其沼气发酵残留物可作为有机肥肥源,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沼肥不仅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而且对多种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尤其是在作物品质方面效果更佳。本文在查阅已有研究资料基础上,就沼肥用于蔬菜生产时对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沼肥使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残留物 蔬菜产量 研究进展 品质影响 能源利用 农村发展 土壤肥力 改良土壤 良性循环 增产效果 作物品质 研究资料 蔬菜生产 有机肥 沼肥 肥源 保肥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上海蔬菜产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鲁珊珊 俞菊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5期255-260,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蔬菜的多样化需求对蔬菜产业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蔬菜供给安全逐渐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都市型蔬菜产业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启示意义。基于2000—20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蔬菜的多样化需求对蔬菜产业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蔬菜供给安全逐渐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都市型蔬菜产业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启示意义。基于2000—2012年上海市蔬菜生产产量数据,采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上海未来2013—2017年的蔬菜生产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对预测模型的精度检验,显示GM(1,1)预测模型精度良好,研究结果显示上海2013—2017年蔬菜生产总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蔬菜产业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努力打造上海蔬菜产业升级版,努力保障上海地区蔬菜供给安全,促进上海都市型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GM(1 1) 蔬菜产量预测 都市型蔬菜产业 上海
下载PDF
控制土壤含水量对蔬菜产量及露地菜田水分渗漏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于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通过揭示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蔬菜产量及蔬菜地土壤水分渗漏量的影响,为蔬菜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指导。【方法】通过3年田间试验,利用TDR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运用田间定位通量法计算土体水分渗漏量,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蔬菜产量和土... 【目的】通过揭示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蔬菜产量及蔬菜地土壤水分渗漏量的影响,为蔬菜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指导。【方法】通过3年田间试验,利用TDR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运用田间定位通量法计算土体水分渗漏量,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蔬菜产量和土体水分渗漏量之间的差异。【结果】传统水分处理下蔬菜地水分累积渗漏量为982mm,其中蔬菜生长期内累积渗漏量为748mm,占蔬菜生长期内供水量的36%;优化水分处理和充分水分处理下蔬菜地水分累积渗漏量230mm和468mm,其中蔬菜生长期内水分累积渗漏量分别144mm和293mm,占各处理下供水量的9%和17%。除2002年优化和充分水分处理下花椰菜产量高于传统水分处理下花椰菜产量并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年份蔬菜产量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保持土壤含水量在蔬菜生长有效土壤含水量50%~80%的优化水分处理在蔬菜生产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蔬菜产量 水分渗漏
下载PDF
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蔬菜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于红梅 曾燕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36-2337,2339,共3页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菠菜产量也随之降低。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剖面0~120 cm)由1 772 kg/hm2降低到653 kg/hm2,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但同时菠菜产量也降低了81%。在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中填闲作物的种植对整个土壤剖面中NO3-N残留量影响较小,但对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由217 kg/hm2降低到124 kg/hm2,2个处理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和23%,同时菠菜产量分别降低了84%和88%。从降低蔬菜地NO3-N淋失风险的角度分析,目前农民习惯采用的传统施氮处理的土壤可以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的方式降低土壤NO3-N淋失风险,但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闲作物 土壤NO3-N含量 蔬菜产量 硝酸盐含量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在我国蔬菜产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洁 王波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6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从2011年起,蔬菜产量和产值均超过粮食,已跃居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农产品,其生产状况影响全国市场的稳定.蔬菜产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数据波动性大,并且具有小样本性及贫信息等特点.本文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应用灰色系统预测... 从2011年起,蔬菜产量和产值均超过粮食,已跃居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农产品,其生产状况影响全国市场的稳定.蔬菜产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数据波动性大,并且具有小样本性及贫信息等特点.本文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对我国未来几年内蔬菜产量进行了短期预测.首先介绍了普通GM(1,1)模型;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弱化波动较大的数据,减少随机性,加强规律性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其次结合2009至2013年我国蔬菜产量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最后经过误差检验并使用2014年数据对模型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预测结果显示未来3年中国蔬菜产量将持续增加,该模型为其他相关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便于我国对未来蔬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维持市场平衡,避免价格波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蔬菜产量 GM(1 1)模型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不同氮处理对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长盛 胡承孝 陈庆锋 《长江蔬菜》 2012年第14期71-77,共7页
以华中地区菜地土壤的典型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氮处理水平下的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蔬菜产量先增加后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不... 以华中地区菜地土壤的典型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氮处理水平下的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蔬菜产量先增加后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变化为:小白菜〉菠菜和萝卜〉辣椒。在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基础上,不同蔬菜作物最佳施氮量范围为,秋季小白菜180~270 kg/hm2,冬季菠菜40~80 kg/hm2,春夏季早辣椒150~300 kg/hm2,秋萝卜120~180 kg/hm2。不同季节蔬菜产量差异较大,春季产量要明显高于秋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处理 菜地土壤 蔬菜产量 硝酸盐含量
下载PDF
商品有机肥用量对新垦山地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建国 楼玲 +3 位作者 邵小青 马伟洪 白颂华 王忠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41-1344,共4页
在等量施用化肥的基础上,以商品有机肥用量为因素,在连续种植4茬的蔬菜作物上开展商品有机肥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商品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酸化,提高新垦山地土壤肥力,还能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效益。综合土壤... 在等量施用化肥的基础上,以商品有机肥用量为因素,在连续种植4茬的蔬菜作物上开展商品有机肥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商品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酸化,提高新垦山地土壤肥力,还能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效益。综合土壤肥力、蔬菜产量、生产效益及土壤环境质量等因素,每茬蔬菜生产上建议施用商品有机肥15 t·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 土壤培肥 蔬菜产量
下载PDF
灌溉频率和营养液浓度对阶梯式种植模式下叶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佳 蔡娟 +4 位作者 李一鸣 王庆 向阳 高丽红 田永强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5年第5期56-58,60,62,共5页
阳台园艺是一个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集成:环保、低碳,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无土栽培是目前我国阳台园艺蔬菜种植的主要实现方式。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关键。合理的营养液灌溉方法对阳台蔬菜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菠菜、茼蒿、... 阳台园艺是一个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集成:环保、低碳,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无土栽培是目前我国阳台园艺蔬菜种植的主要实现方式。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关键。合理的营养液灌溉方法对阳台蔬菜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菠菜、茼蒿、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更有利于阳台光热资源高效利用的阶梯式阳台蔬菜栽培装置进行种植,研究了相同灌溉量下不同灌溉频率和营养液浓度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频率和营养液浓度主要影响了3种叶类蔬菜品质,而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建议菠菜选用1.0倍营养液2天灌溉一次,茼蒿选用0.5倍营养液1天灌溉一次,芹菜选用1.0倍营养液1天灌溉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液浓度 灌溉频率 蔬菜品质 蔬菜产量 种植模式 阶梯式 叶类 蔬菜种植
下载PDF
金华市蔬菜产量影响因子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运强 吕惠进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40-42,46,共4页
影响蔬菜产量的因子有很多,各种因子的影响度排序是蔬菜产量估计的难点与热点。从影响金华蔬菜产量的物理因子角度出发,选取蔬菜年播种面积、年化肥使用量、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土壤有机质年平均含量的数据作为影响因子... 影响蔬菜产量的因子有很多,各种因子的影响度排序是蔬菜产量估计的难点与热点。从影响金华蔬菜产量的物理因子角度出发,选取蔬菜年播种面积、年化肥使用量、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土壤有机质年平均含量的数据作为影响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金华市蔬菜产量影响因子关联度做出排序,结果表明:关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年化肥使用量、蔬菜年播种面积、土壤有机质年平均含量、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量 影响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垄作小麦间作耐寒性蔬菜产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德民 王振学 +1 位作者 党伟 史红志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间作模式 蔬菜产量 效益分析 耐寒性 小麦 垄作 高效节水技术 山东省农科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